..續本文上一頁『慈氏』是彌勒菩薩。佛叫著彌勒菩薩的名號,下面就有很重要的開示,不是重要開示通常不叫名字。
【汝觀彼諸菩薩摩诃薩。善獲利益。】
前面正宗分最後,佛爲我們說菩薩往生,十方世界菩薩,什麼樣的菩薩?都是法身菩薩,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菩薩,這不是普通菩薩。在中國像惠能大師這樣的人,像智者、像善導、像無著、像天親這樣的大菩薩,十方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真的是無量無邊,不可稱量。小行菩薩就更多了,人天念佛去往生的就不要細說,太多太多了!所以有人懷疑,極樂世界能容得下嗎?這都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我們這個世界,色、心二法都是從阿賴耶變現出來的。我們的身體,我們居住的物質現象,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是阿賴耶的相分,叁細相裏面的境界相。我們的念頭,這講心法,受想行識是阿賴耶的見分,叁細相裏面的轉相,全都屬於阿賴耶。
阿賴耶不是真的,阿賴耶本身是波動現象。現在科學家發現了,整個宇宙是個脈動現象裏面所産生的。脈是像人身的脈絡,你看中醫把脈。人從出生脈搏就在跳動,脈搏的中心就是心髒,心髒帶動全身血液的循環,波動現象。人從生到死,這個脈沒有了,這叫死相現前。從生到死這個脈動始終在跳,相續相繼,整個宇宙也是如此,也是個脈動現象。如果這個脈動現象沒有,宇宙就沒有,這是科學家很清楚、很明白。宇宙的脈動沒有了,好!那到哪裏去?回歸常寂光,就都成佛了。也就是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脈動的現象沒有了。你沒有了,你人還在世間,行,可以,這在佛法叫有余依涅槃,身體還在,實際上呢?實際上不動。怎麼知道不動?他見色聞聲,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他不動,他有這個本事。這就是見性,明心見性。跟我們一般人沒有兩樣,我們一般人看到他脈搏也在動,實際上,實際上他的心不動,他這個動是阿賴耶起作用,這個就是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他用真的那一分,就是有余依涅槃。我們是真妄不二,我們是用妄的那一分,搞錯了。妄的那一分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用這一分,用這一分就是六道凡夫,用那一分就是諸佛菩薩。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法身菩薩。所以我們得會用,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是。只要在境界裏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來境界,那就是常寂光。所以佛法教你修行、教你用功,修什麼行,用什麼功?放下而已。
我感老師的恩,我跟老師第一天見面,第一個問題請教,就是問他老人家,佛門有沒有方法能教我們很快契入佛境界?我問這麼一個問題。老師告訴我,有,「看得破,放得下」。這兩句話說絕了!看得破是智慧,放得下是功夫,你真能放下智慧就現前,因爲智慧是你自性裏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因此,修行成佛跟學不學經教沒有關系,跟認識字不認識字也沒有關系。在中國,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還聽說,藏傳的密勒日巴大師也不認識字。世尊當年在世,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裏面有很多不認識字的,沒有念過書的,都能證阿羅漢果。因爲證阿羅漢果,證菩薩果、成佛,與這個都沒有關系,與放下有關系。你看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放下分別就成菩薩,不是說你念多少書,不是的。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放下,放下就是,不可思議!放不下,不行。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不知道你就無法用功。真正用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起心動念之處。起心動念之處,先學不執著,再進一步不分別,最後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成功了,你確實就達到諸佛如來事事無礙。他不起心不動念,事事無礙,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自然流露出來。都不是學的,也不需要人教你。
所以學佛,看破放下而已!老師教給我的叫和盤托出,一絲毫隱藏都沒有。我們天天幹什麼?天天放下。什麼都得放下,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接觸,乃至於念頭,就在這上下功夫。了解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都不是真的。今天量子力學家,尖端科學,他們的報告對我們幫助很大。過去我們在經典上讀這些經文,研究祖師的注解,沒搞清楚。實際上,現在我們回頭看看,他講得是很清楚,但那個時候就不懂,看不懂、聽不懂,一知半解,搞了幾十年。到看科學家報告之後,我們這個懷疑放下了。科學的報告跟佛經講的完全相同,發現原來大乘經教是尖端科學。你看佛在叁千年前說了,最近叁十年的研究才達到。科學家雖然達到了,他沒有看破,他沒有放下,所以雖然看到了,他得不到受用。菩薩證得的他得到受用,這個受用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真心流露,大慈大悲流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前了。這個科學家沒有。
佛怎樣知道這個宇宙奧秘?從禅定當中看到的,所以得受用。科學家是從顯微鏡、儀器裏面看到的,不是從定中見到的,所以雖然統統看到,不得其用,佛能得其用。科學家如果要得其用的話,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就成佛了,他就得其用。所以戒定慧叁學重要!這不是假的。科學走的路子跟佛不一樣,完全相悖。佛法、聖學,契入的心是真誠心、是信心;科學是懷疑的心,先懷疑,發現問題用數學推演,看到有這個可能,再用科學儀器去發掘、去追蹤,最後被他看見了,這叫證明,他走的是這個路子。佛法走的路子不一樣,真誠恭敬,一絲毫不懷疑。
印光大師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講《六祖壇經》裏面說過,我說惠能大師對五祖忍和尚,對佛法他有萬分誠敬,所以他得萬分利益;神秀大師只有百分的誠敬,他得的是百分利益,所以五祖傳法沒傳給他。他跟五祖二、叁十年,算是五祖入室弟子,每一天去見五祖的人很多,一大半都是他代表接待,有問題向他請教,所以每個人都以爲他一定是禅宗第六祖。沒有想到衣缽傳給惠能,這沒想到。惠能跟五祖只見過幾次面,黃梅住八個月不是天天見面,見不到,派他在碓房裏舂米、破柴,做義工,修苦行。那是什麼?是培福報,修福。最後傳衣缽,半夜叁更在方丈室召見他,跟他講《金剛經》大意,當然不用經本,不認識字不需要經本,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神秀跟他那麼多年,聽他講多少遍也沒有開悟。經還沒講完,大概講四分之一,他就開悟了。悟了,不要講了,悟了怎麼?全通了,就叫他趕快走。衣缽傳給他,趕快走,什麼原因?怕嫉妒障礙。唐朝那個時候距離現在一千叁百年,那個時候嫉妒就那麼嚴重,何況現在!所以我們看世尊、看過去祖師大德,我們心就會定下來,覺得今天受這些苦難應該的,佛受過、祖師大德受過,我們今天比祖師大德享受已經很過分了,不要再多求,要知足了。機會一定要抓到,成就自己、成就佛法。
現前這世界上的宗教,呈現的現象是沒落。去年、前年我兩次,這兩次是很密集,時間不太長,我訪問梵蒂岡跟教宗見面。前年有一次會談六個小時,陶然主教代表教宗,他首先提出一個也算相當嚴重的信息,告訴我們,根據他們的統計,最近十幾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就是人數愈來愈少,尤其是年輕人。所以他們真正擔心,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改進,怕的是二、叁十年之後,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很少很少了,提出這麼一個問題。當時我告訴陶然主教,我說我們回顧最初創教的創始人,第一位祖師他是怎麼創教的?怎樣把這個教傳下來?傳了千百年,一直傳到現在還存在,那是什麼原因?我們今天搞得沒人相信,又是什麼原因?能把這個原因找到,把這個原因消除,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教學。每一個創教的教主都是社會教育家,而且都是像今天所說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每一個宗教的教主心量都大,沒有說只包容一個族群、一個地區,不是的,都包容全世界。像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這叁個教用的經典是同樣的,就是《聖經》。猶太教學《舊約》,基督教學《新約》,天主教《新舊約》統統學,所以這叁個教實際上是一家人。有人問我,這叁個教是什麼關系?我用個比喻告訴大家,我說他們是一家人。說猶太教,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皇後那一派的;基督教,太子那一派的。他們聽了很歡喜,你比喻得很好,一家人分叁派。伊斯蘭教是他們的表親,有關系。統統是教育家,摩西當年在世,講經教學二、叁十年,穆罕默德講經二十七年,釋迦牟尼講經四十九年,耶稣講經叁年被人害死,要不然他繼續講。所以你想想,每一個宗教創教的人都是偉大的社會教育家,天天教學,學生多了,學的人多了,這才能傳下去。現在反過來回頭看看,我們不講、不教了,只天天做禱告,佛門裏頭做經忏佛事,經忏佛事屬於禱告,這怎麼行?社會大衆看到,迷信。我們說我們的禱告,我們的佛事很靈,許多災難都化解了,別人不相信,說你迷信、造謠,胡說八道,根本沒有災難,你們在嚇唬人,這是不相信。那怎麼辦?回歸教育。所以我去年再訪問梵蒂岡,就是勸勸他們趕快要回歸教育,不教學怎麼行?我們要帶頭做!
我走向了宗教教育,而且這個十年有緣分,應該十二年,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團結宗教做得很成功。現在我對每個宗教都期望著他們做兩樁事情,一個是恢複教育,一個是要做個示範點,做一個聖城。所以我鼓勵教皇,你就把梵蒂岡建築成天主教在地球上的天堂。我問他梵蒂岡面積多大?他告訴我,五十個acre,太小了,我原先以爲它至少有一百個,五十個英畝合中國叁百畝,還沒有齊居士那個城,骊靬城大,她那個城四百畝,那個城比梵蒂岡大。梵蒂岡的人口不到一千人。所以我就想到羅馬,羅馬是個古城,全靠觀光旅遊的收入。我向教宗請教,我說羅馬屬於你們…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