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蜀中淨土》文選 臨終助念▪P5

  ..續本文上一頁最後一劑對症良藥,故求在佛七期間內往生,好讓更多人生起信心。總之,正是由于他信願深切,所以病情雖趨惡化,卻未出現劇痛和昏迷,且能實現剃度夙願;直至臨終堅持念佛,終呈吉祥臥,而含笑往生。

  曾代峰居士的往生事迹再一次證明:能否往生關鍵在于生死念切不切,信願心真不真。念佛功夫雖不深,雖未達一心,果能生死心切、信願具足,亦必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佛無妄語,切勿生疑。

  附1:點擊看照片:曾代峰居士往生後12小時所拍攝: 吉祥臥、面帶笑容

  附2:智祥居士的見聞

  曾代峰老師患病後,我曾遵照昌臻法師囑托去看望過他。

  記得在一天下午,我忽然接到他夫人電話,讓我立即去他家,稱有要事相商。放下電話,我心裏頓時緊張起來,想來是凶多吉少!由于要盡快趕去,我請一位有車的朋友馬上開車送我去他家。

  知道他的病情已經很嚴重,去的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沈重,想到他如此年輕,面臨殘酷的生離死別,家裏的親人不知道有多悲傷絕望。我懷著不安的心情舉起沈重的手去敲門時,心跳得異常厲害。門很快打開了,他夫人安詳地領我們來到他床前,他穿著毛衣毛褲正盤腿坐在床上。看見我們進去,他已經很消瘦的臉上呈現出笑容,並立即慢慢從床上下來。幾句簡短問訊後,他立即轉入正題,他坦然自若地說,他的病情已經到了晚期,醫生希望他住院治療,那樣在最後階段能減輕身體的痛苦,也便于搶救。作爲他來說,醫科大學畢業的,他很清楚他自己這種病到最後階段的痛苦和結果。但他毅然決然放棄醫生忠告,不到醫院住院。他說自己學佛多年,在這生死關頭,下定決心,已經給昌臻法師打過電話,一心求佛力加持,他決定到報國寺去度過最後的日子。他說老法師在電話中歡迎他去報國寺,希望他至誠懇切地發求生淨土的願。曾代峰老師說這番話時,始終很平靜,面帶微笑地告訴我:“我自己也發了強烈往生淨土的願心,我希望能在春節期間,趁佛學社的師兄們春節假期去報國寺參加春節佛七時往生,好讓師兄們增強修學念佛法門的信心”。他那平和的話語,仿佛並不是在說他自己已經面臨死亡的這件事,毫無一點恐懼感。

  看到眼前這位令人尊敬的年輕人如此坦然潇灑地對待就要面臨的死亡時,我的心頓時震顫了!和我—起去的那位很具愛心,但不學佛的朋友頓時驚愕得睜大雙眼,忽然滿臉通紅起來,征征地將她那吃驚的目光在我們所有在場的人:曾代峰老師及夫人和我的臉上掃了一遍又一遍,張大嘴巴說不出一個字來!事後我那朋友對我說:“我從未看見過一個人在死亡面前會有這種輕松潇灑的態度!”

  曾代峰老師一直研究佛學教理非常精進,每天投入不少精力。原來他認爲沒有文化,看不懂佛學理論典籍的老婆婆和老大爺才念佛。當他身患絕症時,才深深體會到疾病的苦,以及就要來臨的死亡的苦。一般的人在臨命終時,都會有許多留戀,最放不下當數這個色身(身體);其二,錢財放不下;其叁則是親情放不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最留戀的東西。而曾代峰老師最後階段則將身心安住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上,這使我非常受教育。

  從他夫人那裏得到他的遺囑,現摘錄兩段如下:

  二、我斷氣後,方可通知家人,這是佛教的規矩。請父母弟妹你們諒解,不能見最後一面,此事是我的安排,不要怪罪。同時,我的後事完全按佛門規矩辦理。

  四、我學佛以來,多少得到一些好處,對死的看法也和世人不一樣,故我不會太害怕恐懼死亡,這點也希望父母放心。

  ……

  以上是我對當時見到曾代峰老師的一段真實情節,後來同幾位師兄們一道護送他到報國寺去了。

  待我春節期間到報國寺去時,他已經往生了。

  《蜀中淨土》編者按

  曾代峰居士現身說法,給我們一切念佛人一個關于在重病的時候應當如何發心的深刻啓示:決定求往生,而不希求延長世壽。

  曾代峰居士的整個往生事迹,最關鍵的一點正在于他在手術後自知時日無多的時刻,毅然放棄世間醫術延壽的想法,而一心一意求佛慈悲願力攝受,帶業往生。試想:若當時他遵循親友勸告,繼續留在成都求醫延命,結果必然是:命難以延長,卻難免還要忍受極度辛苦的病痛折磨,而且又沒有善友的開導助念,在這種情況下,絕難提起堅固信願堅持念佛達月余。這樣就難于象在樂至報國寺內那樣,以深切信願心持名念佛,終于在大衆助念聲中含笑往生了。

  關于念佛人在病時的發心,印光大師開示道:“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曾代峰居士往生事迹,正是這個道理的一個鮮活例證。

  

  

  地獄相現 助念往生

  ——沈敬強往生啓示

  沈敬強居士。江蘇海門縣人,家境貧苦,事奉雙親極爲孝順。壯年即皈依叁寶,全家皆長年持齋。遇到善知識,即虛心好問,雖然與衆人群居生活,依然念佛不斷。後來,由汲濱鎮武廟的根淨法師等,組成念佛往生社,每月初一、十五及佛菩薩聖誕日,沈敬強即領衆念佛,多方啓發衆人念佛,盡力協助法師。

  一九叁二年九月,深染疾病,很快地痊愈,後來因勞累又發作,醫生勸告他停止念佛靜養,但是仍然念佛如故。並更加努力勸人求生淨土。隔年春天,病情嚴重,四月初二日,社友正幫他助念時,沈敬強的氣息忽然斷絕,過了四個多小時又蘇醒,自己說他親見地獄狀況,又到西方淨土的邊地,看見蓮友陸廷華等,以及化菩薩,將這些種種異事告訴衆人。

  四月初五日正午,尚能高聲念佛,並因其子沈賓慈用引磬不如法,于是命別人擊引磬。直到未時(下午一~叁點),念佛的聲音漸漸低微,然後安詳而往生。往生後,身體冰冷,頭頂溫暖,時年叁十八歲。

  

  [評曰]

  氣息斷絕,即地獄現前,如果不是念佛不斷,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又怎麼能夠到西方淨土的邊地,看見化菩薩而又蘇醒呢?再念佛叁日,才安詳往生,足以證明助念之不可忽視啊!(皆大歡喜第一集八頁)

  (以上錄自《淨土聖賢錄易解(五)》第213—214頁)

  《蜀中淨土》編者按

  吾人往昔所造惡業一般都較重。所以,臨終助念和開導,非常重要。如沈敬強因往昔惡業所感,地獄相現。此時如果無人助念,讓他提起正念,可能墮入惡道;也正因爲能聞佛名,正念現前,才能見到淨土邊地和化菩薩等勝境。說明臨終助念非常重要。印祖說,臨終助念就是代如來度衆生。這時是地獄與淨土的分界線,命終人平時信願持名的功夫自然很重要,而臨終助念這一強大的助緣也起到關鍵作用。

  

  

《《蜀中淨土》文選 臨終助念》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