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哪個比這個更重要的!所以真正懂得了,你的佛號就不中斷。我跟章嘉大師叁年,雖然不是天天在一起,一個禮拜見一次面,可是我很小心觀察他,他教給我們,他是不是真幹?他真幹,他口裏頭金剛持,應該是念咒。無論在什麼時候碰到他,他都在念,他沒有休息,他嘴唇動,沒有聲音。跟我們說話的時候,他念誦就放下來跟我們談話,話一談完之後,他就接上了。我們跟他談話,他在聽,他口裏頭念。我這一生就見到這麼一個人,那真是我們今天講的分秒必爭。
大師圓寂燒出舍利一萬多顆,在臺灣做出最大的震撼。因爲在世的時候,一般人沒瞧得起他,認爲他是政治和尚,一萬多顆舍利出現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講話了。多少人後悔,有機會親近他沒有接觸他,包括忏雲法師。忏雲法師,這是真正大德,可惜沒有機會親近,以爲他是政治和尚。大的,像綠豆那麼大的舍利兩千多顆,像米粒那麼大的有七、八千顆,還有舍利花,這個讓人看了沒話講。你接觸他,他那個磁場非常柔和,進入他居住的大門,你就感覺得磁場不一樣。所以我禮拜天不到別的地方去,到他那裏去享受他的磁場,我們中國人講氛圍。
謂行者如實知自心。所以這個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的核心表現出來的就是慈悲,慈悲是智慧的相,智慧是慈悲的體,從體相用說,方便是它起用。「方便爲究竟者,爲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那智慧的作用是什麼?智慧的作用就是利益衆生,幫助衆生覺悟、幫助衆生回頭、幫助衆生證果,智慧的起用。用什麼手段?用教學。所以我們知道,佛祖的教學就是智慧流露,他不是一般教學,一般教學是記問之學,佛菩薩教學是智慧真實流露,不是一般教學,這就非常可貴!
我跟方老師學習,那一段時間我們沒有教科書,連一個提綱都沒有,就像聊天一樣,他說我聽,我有疑問立刻提出來,他給我解答,跟課堂教學完全不一樣。在這種教學方式裏頭,你看到老師的智慧、慈悲、方便,全用上了。親近善知識利益在此地,那個利益是沒有止境的,爲什麼?智慧是沒有邊際的,慈悲也沒有邊際,善巧方便也沒有邊際,活學活用。怎麼個學法?只有長時期追隨。李老師教我五年,我自動延長五年,五年不夠!十年不離開,這慢慢把自己養成,全是活活潑潑的。你說書本這個東西我可以彌補,可以把課程補出來,那個活的東西不行,一次之後以後沒有了。可能那一次就是我們開悟的因緣,那你一次錯過了,以後再也遭遇不到了。不是他自己說的,自然流露的。他自己流露出來,他也不曉得。我們亦如是。一年到頭講經,我講的什麼我不知道,真的,一點都不假。預備是預備,很認真的預備,講的時候沒用上。這講的時候就是感應,經文擺在面前、注解在面前是感,我們自己應,智慧的應。你要在這裏看,看什麼?看智慧、看慈悲、看方便,這個妙極了!這個就是什麼?你真會聽,你真會學。
宗門大師測驗學生,會麼?那會的是什麼意思?你在這裏學習自性裏面的般若智慧,大慈悲心跟善巧方便這個東西學不來的,只有多薰習。多薰習是什麼?自己從自性裏面也能發出來,自然就一樣了。經,活學活用,講是活的,用在生活上是活的,指導我們這一生當中過著佛菩薩的生活,幸福人生,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照本宣科,那個依樣畫葫蘆,那是敷衍塞責。由此可知,講跟學有關系,講是介紹給人,對外;學是自己,真用功。你有學,你就能講,自然的。你沒有學,你講什麼?真學佛才能夠講佛,真學儒才能講儒,真學道才能講道,你沒有真學,沒法子講。所以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你看,「大悲爲根者,謂行者發悲願,拔衆生之苦,與以樂也,方便爲究竟者,爲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這對於這個名相解釋得很清楚。
「又《仁王經》曰: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這講得更清楚、更明白。一切智智是什麼?是自己的本覺性,就是自性清淨。惠能大師見性,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已經見到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從本覺性裏頭自然流露出來,沒有緣它隱,有緣就現,隱現自然。「由上之經文可見,今日能聞能信此微妙淨土法門之人」,不容易,「皆由過去生中,已曾供養諸佛,廣修衆善,憶佛念佛,因此乃得諸佛威力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廣大法門」。得來不容易,不簡單。
聽經聞法最殊勝的無過於現場,我們的福德因緣不夠,一生到現在連個講堂都沒有,不得已而求其次,用網路、用衛星電視。大家能夠在螢光幕前面認真學習,真正能聽懂、聽明白,這是善根很深厚的人。他們真是要有成就的話,那比在現場善根還要殊勝,真正可謂是上上根人。上根人在現場聽可以達到上上根的成就;在螢光幕、在光碟上能夠得到殊勝利益的,那的確是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我們前一代的人沒有這個設備,李老師沒有這個設備,方老師也沒有這個設備,章嘉大師也沒這個設備,他們的講學是教室、是現場,聽衆不多,叁、四十個人而已。叁、四十個人當中真正得利益的少數,幾個人而已,我相信不會到十個人。但是老師只要有一個人真正契入境界都得要講,其余的旁聽。旁聽如果有恒,沒有中斷,每一堂課都有來聽,聽上個一年、二年、叁年五載,入境界了,真得利益。
真正得利益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就如同佛在大經上所說的,這些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得到諸佛威神加持,他能契入,也就是他能聽懂。這些人是真正與佛有緣,這個有緣不是一般的有緣。一般人有煩惱、有習氣,他就有障礙,障礙要不排除,他不能入境界。煩惱輕的悟入比較深,煩惱重的悟得比較少。但是大乘經上常說,「一曆耳根,永爲道種」,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管聽得懂、聽不懂,現場這一次阿賴耶識裏頭永遠種下種子,這個種子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你將來這個種子成熟你成就。所以講經教學無量功德,是從這上說的。往久遠劫,功德無量。在現前?現前確實,我們用心都在續佛慧命,只希望有一、二個人,這一生有一、二個人。一、二個人是有,我知道,不在眼前。
劉素雲的成就,她沒在我眼前,她做得很好,十年如一日。所以她告訴我,她只知道一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她說我就一套光盤,(我講《無量壽經》光盤,好像只有一百多個小時,早年講的),每天聽十個小時。那怎麼聽法?十個小時聽一片,就是我講一個小時,她把這一個小時一天聽十遍,這就長期薰修。明天再聽第二片。一部聽完了,從頭再來。十年如一日,這一門深入,心裏沒有雜念。其他的時間就是念佛、拜佛,沒有人打攪她,也沒有人知道她,知道她的就是她先生,先生不妨礙她,她也不妨礙她照顧她先生。她成就了。中上根性的人要是有這樣的恒心、耐心,一門深入,沒有一個不成功。這樣下來,十年下來,她的信願行堅定了,取西方極樂世界易如反掌。你問她,往生極樂世界有沒有把握?她會跟你講,我有把握。那真話,不是假話。
忏雲法師到老年,那個時候八十多歲,我跟他見面,我最後跟他一次見面在溫哥華,我在那邊講經,他在溫哥華也買了房子,我去看他,我問他,他回說沒有把握。我們要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看作我們這一生頭等大事,弘法利生是附帶的。我們這一生不能到極樂世界去,那就大錯特錯。爲什麼?你去不了,你決定搞輪回。搞輪回,這一生修得再好,人天福報。享人天福報太可怕了,如果你做了帝王,你有生殺之權,你造多重罪業。想想唐太宗還墮地獄,無間地獄。
《華嚴經》上警告我們,不要有這個念頭去坐王位,爲什麼?作王,王瞋恨心很大,不好聽的話,馬上發脾氣,立刻就要殺人。所謂忠言逆耳,殺的都是好人。不好的人花言巧語騙你,你聽了喜歡,他討好你。真正愛護你的,在你面前說真話的,說真話不中聽。唐太宗有好幾次想殺魏徵,說他太可惡了。長孫皇後知道了,穿起朝服來迎接他,他就問她,你怎麼穿起朝服?我來恭賀皇上。恭賀我什麼?你是明君,有人敢批評你。他一下就覺悟了。敢批評的是好人,不是壞人。從這個地方看起來,你做皇帝不錯,明君。幾個做明君?都是糊塗人,所以國王都有地獄因;享受五欲都有餓鬼因,這墮鬼道、墮地獄道;好名好勝,修羅、羅刹因,財色名食睡統統講到,警惕我們要小心謹慎。爲什麼佛菩薩遠離?做出榜樣、做出示範給我們看,那是大慈大悲教導我們,他在那裏表演給我們看,我們要會看、要真能看懂,就不辜負佛菩薩的恩德。
因此乃得諸佛威神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廣大法門。這個法門遇到不容易,太難得了!哪有那麼容易遇到的!尤其是這個本子,夏老、念老再來人,來幹什麼?就專門幹這樁事情。幹這一樁事情,幫助世尊末法九千年苦難衆生,必定因這個法門、因這個經本而得度的。我們明了、我們清楚,我們有使命弘傳這個本子,我們來到世間也爲這樁事情的。我憑什麼弘傳這個本子叫人相信,畢竟我真幹了六十年,講經五十四年,最後選的這個本子,大家可以相信。沒有前面這個修學,大家不會相信。所以蓮公會集,黃念老注解,集注,會集注解提供參考資料,一百九十叁種典籍裏頭豐富的參考資料,我們流通。流通的基礎是依教修行,我不依教修行,怎麼能把它講出來?講出來是活的,不是經的死板念的,都是我在生活當中體驗的。
「此淨土法門廣攝萬法,普收衆類」,廣攝萬法,不僅只是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在裏頭,各個不同的宗教,各個不同的學派,無論科學、哲學,世出世間所有學術全在其中。也就是說,你要是真幹,都能找到指導原理原則,甚至於還有方法。這書還得了嗎?普收衆類,這個衆類是十法界,一切衆生之類也是包括在其中,「故雲廣大」。「於此法門,若能信受奉行,當得一切智…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