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罪過。可是大乘戒上不一樣,只要起心動念,那就是罪業就定了,事上有沒有不管。你起這個心,起這個惡心,這就破戒了,就犯了殺戒。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持,真的是太難了,殺盜淫妄一動念頭就破了。小乘有這個念頭,沒有行爲的時候不犯戒。所以小乘戒容易持,大乘戒難持。

  所以,佛要求弟子們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常有道理。《佛藏經》裏頭說的,「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認。用佛這句話做標准,現在學大乘的人自命爲大乘,佛不承認你,《法句經》裏頭有說,說得很清楚。這本經分量不多,把它印成小冊子,我們帶到南洋去。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讓我們想到佛說的這句話用意太深了,一定要從根本來培養。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紮根教育,根沒有紮得好,長出來也是歪歪扭扭的不成材。根基一定要牢固,這比什麼都重要。

  人身難得,我們這一生很幸運得人身;佛法難聞,也非常幸運我們聞到正法。聞到正法,能不能相信?這是關鍵。真能相信可不是容易事情。在這部經上,我們單單就這個問題,信心的問題,講了十幾個小時,因爲它是關鍵的問題。我們的信心全有問題,怎麼知道全有問題?學的東西沒做到,這就信心出問題。真正相信,你肯定做到。我這個標准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們以爲懂了、信了,大師搖頭,未必。我沒有問題啊。他說你做到沒有?你做到幾成?我做到一半了。還是有疑。我做到百分之九十了。疑沒斷。他的標准是百分之百,你才沒有懷疑。誰能達到這個標准?菩薩做到了。這意思就是說,阿羅漢、辟支佛還沒做到,所以他們對大乘有懷疑。菩薩當中真正做到的,法身菩薩,這個標准太高了。所以法身菩薩能成佛,其他的不能成佛。所以這個信要特別謹慎、講究。

  信爲什麼這麼難?要回顧到紮根教育,要回顧到這邊來。我們從小父母沒有給我們紮這個根,所以從小就慢慢養成懷疑。尤其現在,我們在美國不少年,看到美國人教小孩:你不要相信他,那是壞人。你看,小朋友就這樣教他。叁、四歲的小孩你就灌輸這個東西給他,他根深蒂固,他一生對人都打問號。這在美國非常正常,換句話說,美國人不相信人是好人,你說是好人,拿證據出來。移民到美國的人,一定要有良民證,公安局證明你沒有犯罪記錄,這你是個好人。有犯罪記錄來移民,移民局就不能通過,他就不要你。所以,我們到警察局去辦良民證。這是現在普遍的現象,好像已經定在法律上,不能更改了。這個東西對於聖賢教育,對於佛菩薩的教育、宗教教育,造成了嚴重障礙。這樣的心態,讀中國聖賢書讀不通,聖賢真正的意思你決定不懂,爲什麼?你有疑。你不能跟孔孟做知心的朋友,因爲你對他懷疑,他對你真誠,你對他懷疑;你不能跟佛菩薩成爲道友,因爲你有疑。

  聖賢教育不准你懷疑。中國人自古以來教小孩,沒有教他懷疑的,確確實實是教他,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不能教他懷疑。世間上確實有壞人,太少了,好人是多數,有良心的人多,知慚愧的人多。這個說的是兩百年前的社會,最近這兩百年,倫理道德墜落了。如果用十年十年做一個比,是一個十年不如一個十年,滑坡,跌到我們現在兩百年的今天,愈演愈烈。我們跟抗戰時候比,抗戰時候非常辛苦,真是困苦艱難,但是社會安定,人心善良。我們逃難,逃難的經驗我們很豐富,走到任何陌生的地方,看到我們是難民,大家都熱情招待,都伸出援手幫助。現在沒有了,沒有這個觀念了,抗戰時候有這個觀念。叁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那時候香港的民風、社會跟現在叁十年之後大不相同。回首叁十年前,香港社會非常可愛。一般人都講世風日下,那些說這些話的人都過世了,他要看到現在這個狀況,他怎麼想法?

  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教育出了問題。叁十年前還有人講,講的人很稀少,不多。現在講的人沒有了,真正是鳳毛麟角,做的人更沒有。我們是有幸遇到了,小時候這個根沒紮好,很認真的把它補起來,補習教育。特別是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身行言教,自己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生活的榜樣,工作的榜樣,處事待人接物的榜樣,做出來給我們看。每天講經教學不停止的,只是他的科目很多,他開了十幾個專修班,讓同學選修,原則是一門深入,是讓你真正學到一點東西。我是參加的經學班,學講經,可是一些紮根基本的這些資料,老師指定的我們都要讀。你讀熟了,你才能看得出來,老師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他有准則的。老師當年教我們讀的是陳弘謀的《五種遺規》,編得好。《五種遺規》裏頭特別著重童蒙養正,這就是彌補我們沒有學過的,不能說不做,沒學過。我們今天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比《五種遺規》簡化了很多,便利初學。現在是完全沒有了,就是愈簡單愈好,讓大家學習沒有困難。在這上紮根,慢慢向上提升,根紮下去,不是就完了,要讓它發芽,要讓它成長,將來長成一棵大樹,然後開花結果。

  這個事情急不得,總得二十年、叁十年才會有成就。欲速則不達,快速長成不結實,風吹會把你吹倒。根深蒂固,慢慢長成,非常結實,再大的風雨都能承受。中國人所謂的是大器晚成,不主張快速。現在科學的理念,什麼都要快速。快速成就的這些碩士、博士,跟民國初年那些碩士、博士來比,差很遠很遠。學位同樣拿到了,實質上跟人家比差距太大,沒有辦法相比,這粗製濫造。中國古時候蓋一棟房子,這個房子可以使用多久?標准是叁百年,不能使用叁百年,你這個工程有問題。做一張桌椅,紅木家具,標准是一百年,不能使用一百年不夠標准。現在我們受了西方文化的沖擊,它要快速,它要淘汰,隔二、叁年就換個新的。所以只要漂亮不必要結實,用個叁、五年不要了,換新的,它淘汰得快。中國東西用得久,耐久。

  我們到日本,這一點我們不能不佩服日本人。我們學佛的,接觸寺院庵堂多,看日本的寺院,古建築,都是千年以上的建築,依舊保存。柱子壞了,梁壞了,換,這個柱子壞了換這個柱子,那個梁壞了換那個梁。換,用什麼材料?原來用什麼材料還用什麼材料,絕不變更。所以,千年保持到現在還是老樣子,一點沒有改變。東西真是材料真實,施工精致,沒有偷工減料的。這個精神,日本人還保存。現在這些房屋,我們在美國看,房屋是木板結構的,很脆的木板,樣子很好看,汽車一加個馬力就穿過去了,牆就穿過去了。以前演電影的時候看見,到美國果然如此,看他們的東西像紙糊的一樣。住個幾年就要換房子,遊牧民族,就是沒有根,沒有根的觀念。中國人有老家,他有根的觀念。你在外國住了幾十年,到年老的時候回家,回老家,落葉歸根。那個根叫根深蒂固,老祖宗世世代代,幾十代都住在那裏。所以他那個房子結實,你車沖不過去,車毀了,它牆沒倒。

  所以這是個觀念上的問題。現在人懷疑變成時尚,變成一般正常概念,你說怎麼辦?這個對於聖賢教育是基本上的一個障礙,這是我們最擔心的。喜歡研究中國傳統的年輕人很多,具足真誠心而沒有疑惑的太少了,這怎麼個教法?你跟現在人講這個道理,人家不相信,不能接受,說我們還是留戀古時候,那個東西早就淘汰掉了,跟不上時代。這是一定的難度,如何突破?只有做實驗。這個實驗要跟現在這個時代隔絕,所以我就想起我們要做城牆,城裏城外隔絕。這個城裏會做得成功,讓城外人來參觀、來觀摩,如果你覺得好,那你就再做一個城。如果世界上有十幾二十個城,這種典範,這世界有救。

  利用現在大衆傳播的媒體,把這城裏的實際狀況,用媒體介紹給全世界的社會大衆,讓他們都知道。這是什麼?這是他們所向往的,他們認爲做不到的,我們做到了,做出來給你看。你要看到好,你去認真想一想,你要不要做?這是怎麼成就的?聖賢、道德、倫理教育造成的。這個裏面的人民生活快樂,你看到各各人滿面笑容;你們提倡是進步、先進,這個是落伍的,你們每天愁眉苦臉,你們心裏頭有煩惱、有憂慮,不快樂。古老這個快樂,快樂人生,好好做個比較,你就相信了。所以這個事業,在中國人講這是大孝,對父母、對祖宗盡孝。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我們這一生享受到了,又能把它傳給後世。再能把它發揚光大,讓現在人多看、多去反省,給他們一點啓發,這是無量功德。古聖先賢嚴於律己的功夫,目的就是給後世做典範。釋迦牟尼佛做得最圓滿,一生從來沒有爲自己想,斷惡修善都是清淨平等覺。

  所以如來之法難逢難遇,這千真萬確的事實,確確實實可遇不可求,你到哪裏去找?你找不到。那怎麼辦?就是感應。我這叁個老師,他教我什麼?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佛教的經典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聽了他的話,就入佛門,認真學習佛的經典。這方老師教我的。我認識章嘉大師,第一個問題向他老人家請教,佛法既然是世界最高的哲學,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契入境界?章嘉大師教我,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契入了。李老師教導我,勸我講經。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講經教學?老師告訴我,經稱爲契經,這翻譯的時候,契是什麼意思?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衆生可度之機,這個字了不起!誰能做到?佛與大菩薩才能做到。那我們怎麼辦?老師就說了,理,佛法是契理,世間法是契機,世出世間法都要通達。佛法,這一部《大藏經》,能通得了嗎?世法不說多,就說中國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能通嗎?能通《四庫》,契機;能通《大藏》,契理。想想不可能。不可能,佛有方便法,這方便法是什麼?感通。這是佛用得最多的,用得最普遍的,感應。

  怎麼用?用什麼感應?用心,真誠心求感應。真誠心是沒有妄念,有妄念你的心不誠了。你還有起心動念,你還有分別執著,這不是誠心,誠心是真心,這是妄…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