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0集) 2012/10/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6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0八二頁倒數第六行,從科題「丁二,咐囑當機守護」。請看經文: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咐囑汝等。作大守護。】
『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講這部『廣大微妙』的法門,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稱贊』。這句話非常重要,說明一切諸佛出現於世,沒有不講這個法門,沒有不介紹阿彌陀佛的。「廣大」是普度所有一切衆生,上從等覺菩薩,下到無間地獄,都是它度脫的對象。無論是修善積德,或者是五逆十惡、毀謗正法,只要能夠忏悔、能夠認錯,願意往生,也能度脫。不但包括佛教,包括世間所有宗教、所有學派,一切法門,沒有一個遺漏的,這真叫廣大。「微妙」,道理太深是微,方法這麼容易,這妙。要明白它的道理,這經上常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都不能完全搞清楚,但它是事實,很容易修,很難信,叫「微妙法門」。『咐囑』就是付托給你、委托給你,給你是希望你能夠繼續不斷的把這個法門傳下去。
注解裏頭說,『我今如理宣說』,一直到『作大守護』,就是前面這段經文,「正顯咐囑」,非常明顯的是把這個法門交代給彌勒菩薩。「如理者契理」,這次佛所說的是從自性裏流露出來的,這就契理,理是自性,「廣大微妙」。這個法門「圓具萬德」,圓是圓滿,具是具足,一個都不缺。諸佛如來無量劫中所修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之中,都不離開這一句名號,所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普被群機」,在這個地方這個字要念破音字,念披,古時候跟挑手邊的披意思相同,可以讀作披,披在身上。群機就是剛才說了,從等覺菩薩到地獄衆生,而且包括畜生、包括餓鬼、包括地獄;我們就曉得,當然包括所有宗教,所有修行的法門,全都包括在其中。
在叁輩往生最後一段,慈舟法師判作「一心叁輩」,我們的科注也采納了。這一段裏面就是說,不是修學淨宗的,修學其他宗派、其他宗教,只要把你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所以念佛求往生不必改變信仰,不必改變宗教。基督教能不能往生?能;天主教能不能往生?能。哪個宗教都能,日本神道教也能。把修行功德,最後我真正相信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真願意往生,你有這個願,有這個信、有這個願,臨命終時最後一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廣大微妙,普被群機,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稱廣大。
「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這一句要緊,一切經裏頭沒這個說法的,這是真實語。你念佛,你的善根、你的福德跟佛一樣。什麼道理?《觀經》上世尊告訴我們,每一個衆生「是心是佛」,衆生有心,那心就是佛。心就是性,就是本性、就是自性。是心是佛,是自己的心,不是別人的。「是心作佛」,念佛就是作佛。所以念這句佛號,你的善根福德就跟阿彌陀佛一樣。能不念嗎?能打妄想嗎?還去把時間浪費掉了嗎?真正明白這回事情,他的心裏念念不離佛號。念佛時候可以不出聲音,默念,我念佛別人不知道。周邊有念佛人,我們大家一起念;沒有念佛人,或者不喜歡念佛的,我們自己默念。念念相續,沒有間斷。爲什麼要念?我善根福德跟阿彌陀佛一樣。「神妙難思」,無法想像。在這裏我們要相信,佛說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勉勵我們,不是勸我們,是事實,佛沒有妄語。佛對人沒有什麼要求,也不需要討好,實實在在事情告訴你,你信,你自己真幹,是你的福報,是你的善根。
「一切諸佛之所稱贊,此有二義」,這兩個意思。第一個,「如本經第廿叁品,十方無量諸佛,各各稱贊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這是第一個,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贊歎。贊歎具體的表現就是講這部經。這部經講什麼?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理事因果講清楚,讓大家能相信,讓大家發心,讓大家念佛。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了,到極樂世界,到最後?最後你就究竟成佛了。剛剛去是等於成佛,在那個地方每天聽佛講經說法,跟阿彌陀佛學習,時間久了你就成佛了,你所成的佛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完全平等。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也沾上光,這還得了!
第二個意思,如《阿彌陀經》所說的,「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彌陀經》上的經文。因爲釋迦牟尼佛講《彌陀經》,這個信息立刻傳遍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知道了,個個出廣長舌相,對釋迦牟尼佛贊歎。這個贊歎裏頭表什麼意思?是十方諸佛如來證明釋迦牟尼佛講得一點都不錯,勸聽到的人要相信。這個不信,那是愚癡到極了,十方佛沒有一尊佛不贊歎,都給釋迦牟尼佛證明,你能不相信嗎?一尊、二尊、叁四五尊不相信還可以說得過去,一切諸佛都贊歎。講《無量壽經》是細說,講《彌陀經》是略說,略說都贊歎,細說哪有不贊歎的道理!也肯定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佛講經一生就講一遍,沒有重複的,只有這部經,有證據證明,至少講叁次,叁次以上。因爲中文譯本還有七種失傳了,我們沒看到,如果那七種還能找到的話,可能又發現與現在五種本子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古德只說叁遍以上,多次宣講,爲什麼?這個法門重要,這法門真能度衆生。別的法門,你的水平不夠,你得不到利益;這個法門不需要,只要能信,肯發願往生,肯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第十八願說,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一生不念佛,臨命終時遇到個善友勸他念佛,他真相信、真念,他就真能往生,這個事情真有,一點不假。
我一九八0年代,在美國馬裏蘭州有一位周廣大先生,華僑,在那邊開個面包店,人很忠厚。得了癌症,醫院放棄治療,讓他回家,告訴他的家人,壽命大概只有一個月。家人這個時候(一家沒有宗教信仰)到處求神問蔔,希望有奇迹出現。那個時候我們華府佛教會剛剛成立,我在那個地方。找到我們佛教會,佛教在當地就一家,修淨土的就一家。我們有叁、四個同修去看他,看他確實是不行了,要想恢複健康很難,所以就勸他念佛求生淨土。把淨土宗講一點給他介紹,他一聽就歡喜、就接受,這是善根,從來沒聽說過。而且就告訴他的家人,不要替我去找醫生、找什麼,他說你們大家一起幫助我念佛,送我往生。念了叁天叁夜,真的往生。走的時候瑞相很好,全身柔軟,面孔沒有帶生病的相,歡喜,火化的時候聽說還有舍利。
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一樁事情,一生聞到佛法到他往生,叁天。《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真的不是假的。往生不難,難在信心。我們就知道,周廣大先生宿世善根深厚,在臨命終時有人提起來,他宿世的善根發現了,一點都不懷疑。念佛的時候告訴家人,沒有疼痛了;沒有念佛的時候他很痛,那病很痛苦,要打止痛藥,一念佛不需要了,所以他就相信了。這叁天送一個往生。黃念老到美國訪問,就住在這個佛教會,我們在這個地方聯系上的。
《彌陀經》世尊告訴我們,「彼諸佛等」,這就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爲大衆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功德更不可思議。於是我們就能想像到,做什麼功德最大?宣傳《阿彌陀經》功德最大,宣傳《無量壽經》功德最大,決定超過《華嚴》、超過《法華》、超過《般若》。爲什麼?那些經不一定人能聽懂,不一定人能夠修行,也決定很難成就。爲什麼?要斷煩惱,要消業障。唯獨這個法門,聲聲具足不可思議功德,念念具足不可思議功德,沒有能比的!聽到的人真正種了善根,種了當生成就佛法的善根,比一切經教的善根不知道大多少。有這個善根,這一生如果遇到淨宗他會成就;這一生遇不到,來生後世遇到了,他就成就,絕不空過!還有什麼法門能跟這個法門相比?
諸佛贊歎,說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爲是做,他做了一樁很難、稀有的事情,在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今天這個濁,濁到極處了。濁是染汙。在過去我們沒有聽說過土地染汙、自然環境染汙,沒聽說過。抗戰時期,我們那個時候逃難的學生,走到路上,田溝裏面的水(流的水)可以喝。水很清,看到裏頭還有小魚在遊,幹淨,我們兩個手捧著就喝了,沒有人生病,溝裏的水、河裏面水,什麼地方的水都可以喝。農村裏面,農家挑水都是在河裏頭,小河、池塘,水都能喝。現在水被汙染了,農作物被汙染了,被化肥汙染、農藥汙染,深入到土地,土地被汙染了,這個土地種植什麼東西都有汙染。海洋被汙染了。現在東西不能吃,連蔬菜都有問題,有農藥、有化肥。怎麼辦?只有自己種植,才真正是幹淨東西,吃了不擔心。
在現前這個時代,寺廟裏頭沒有産業,經濟來源不穩定,要靠信徒供養,這不是辦法。古人的話說得好,「身安則道隆」,你真正想修道,身心要安定。身心安定最重要的是經濟來源有固定的,不靠人。所以古時候寺院庵堂,它都有土地、有耕地,是信徒們捐贈的,給道場做道糧,是捐田地、捐山林,山林可以種樹,都有生産。這些土地,有些是出家人自己耕種,有些出家人不耕種,給農夫耕種,收成的時候跟他分。他的經濟來源是固定的,他不求信徒,所以沒有經忏佛事法會,一年法會頂多二、叁次不得了。他不求人,他心是定的,身心安穩,這才能辦道。現在要問信徒要錢,要靠信徒供養,那個心怎麼能定得下來?跟信徒往來不能得罪,得罪他不來了,供養就沒有了,提心吊膽。所以經濟要有來源。
我們在澳洲有個道場,道場收入不錯,十方供養很多,我用這些錢買土地、買耕地。我們自己不會耕…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