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欣喜若狂的丟下了世間的一切書,如饑似渴的看了許多佛法典籍。我當時的感覺就和孔子的得意門生顔回的想法一樣:朝聞道,夕死可也!不過我現在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沒有修持,沒有積累往生西方的足夠資糧,怎能到達殊勝莊嚴的極樂世界呢?生命在呼吸間,黃泉路上無老少,再說我都已經年過半百,今生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度此身呢?因此,我從現在起唯有死心塌地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皈依前,我對佛法知識一無所知,甚至還有許多錯誤的看法和想法,和許多缺少善根福德、或學佛因緣不具足的人一樣,認爲佛法是迷信,燒香拜佛是沒文化的老太婆的一種精神寄托而已。因此我以前從未去過任何寺院燒過一柱香,唯一的去過幾次大足寶頂,都是帶學生去遊山玩水。由于我對佛法的不了解,對出家人的出家行爲也産生了不恭敬的想法,總認爲他們可能是在感情或者事業上遭受了極大的挫折,消極悲觀的厭惡了人生才遁入空門,過著一種青燈古佛伴一生的清苦生活。因此,以前看待他們的眼光也總是怪怪的。皈依前後,看了許多佛學書籍,才明白原來的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笑。真正的出家人是天地間的智者,是有大善根的人,他們是如來事業的繼承者;修行成就的出家人堪稱天人之師!他們不但不消極,而且是最勇敢的求道者,他們放棄了溫暖的家庭生活,不迷戀、不貪圖世間的榮華富貴,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心,甘當苦行僧是爲了證悟宇宙人生的徹底真相。他們出家後,不但要獨善其身,還更要兼濟天下。他們不但要點亮自己心中的慧燈,還要挑起爲天下迷失衆生撥亮心燈的重任。因此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難怪臺灣的妙蓮老和尚倡導要送最優秀的兒女出家。在此,我深深的忏悔以前對出家師父的誤解和不恭敬的看法,並在此向所有的出家師父至誠懇切的頂禮致敬。
皈依後,我才知道什麼叫“居士”。這個詞語以前對我來說是那麼的陌生,我感到學佛前的自己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是那麼的幼稚無知、孤陋寡聞。當我自己也成了佛的在家學生——居士之後,才知道,居士是佛陀的四衆弟子之一。在樂至報國寺,我更是看到了一些令人敬佩的發心居士。爲了弘揚佛法,他們放棄了自己溫暖舒適的小家庭,來到寺院中,一邊修行,一邊默默的協助師父們做許多弘法利生的工作。大寮裏,他們是炊事員;開水房裏,他們是鍋爐工;五觀堂裏,他們是服務員;電腦室裏,他們是工程技術人員;課堂裏,他們爲我們攝像、錄音…… 我們在這裏能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除了所有師父的慈悲,也同樣因爲他們在任勞任怨的爲我們付出。他們是不出家的出家人,他們不糊塗,他們是有大善根的聰明人,我由衷的敬佩和贊歎他們。
這次參加培訓的師兄們來自祖國的天南海北,從四川的攀枝花、德陽、達州等地,乃至遙遠的新疆、青海、海南、湖南等地。他們中上有年逾古稀的老者,下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爲了聽聞佛法,大家不辭辛勞,風塵仆仆的趕來樂至報國寺。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有不少既是學員,又是工作人員和義工。他們身肩多種重擔,不但要完成學習任務,還要爲我們服好務。他們的勤奮與好學,讓我不由自主地生起恭敬心、歡喜心。和他們相比,我感到自己的慚愧和汗顔。我決心以後以他們爲學佛的榜樣,精進學佛,自利利人。
後學由于業障重,聞法時間短,雖然由于自己愛看書,特別是在皈依前半年看了許多佛學書,但是在參加這次培訓班之後,才感覺到:自己以前所有的世間知識,和自己學過的那點膚淺的佛學知識,面對真正深廣無邊、奧義無窮的佛法大海,真的算是滄海一粟啊。因此,現在我對佛法深信不疑。因爲佛陀決定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我深信佛陀在《大集經》中說的話:末法時代只有念佛求生淨土,才是了生死的唯一捷徑。特別是昌臻老法師的教導更增強了我的信心。他老人家語重心長的告誡我們:淨土法門是末法衆生的對症良藥。我們這些人,生在末法時代,業障多、善根淺,無疑多半是中下根器之人,我們唯有登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才能在今生徹底解決生死大事。因此,我以後一定要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多做善事,爲了降伏自己心中的惡念、妄念,每天精進念佛,專讀淨土五經,專弘淨土五經。
我們是抱著求法的目的而來,現在取到了法寶,要帶著弘法的熱忱回去。在回去之後,一定要牢記昌臻老和尚的教導,不忍衆生苦,不忍聖教衰,抓緊時間把在報國寺學到的佛法帶回去善巧的開導身邊的人,讓他們都認識佛陀的慈悲偉大、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讓他們懂得佛法不是迷信,而是超越世間一切科學的科學。我自己學佛修行的時間很短,暫時不會講經說法,但是我可以對別人講我自己的親身經曆,講我對人生的反思和認識,講來到樂至報國寺的切身感受,講人間除了人所共知的五欲虛幻享受外還有超越苦海的妙法——念佛求生淨土。
最後,讓我和諸位同修發起菩提心來精進念佛吧!讓我們點亮自己的心燈,同時點亮一切衆生的心燈,爭取早日與諸位同修一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共證菩提。然後,倒駕慈航,普度有緣。願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莊嚴祥和的聖號永遠回蕩在我們耳際,萦繞在我們心間!
賦《共證菩提》一首
蜀中淨土名不虛,
教吾做人明真理。
了生脫死乃大事,
切莫彷徨勿猶疑。
老實念佛弘淨土,
同證菩提共歡喜。
二、學修體會篇
簡談信願行
第8期學員 釋妙果(甘肅)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大德居士:阿彌陀佛!
首先至誠感恩上昌下臻老和尚的威德感召,常住的精心安排,諸位法師的慈悲喜舍,以及發心菩薩們的真誠護持,使我們有此殊勝的因緣共聚在樂至報國寺,接受甘露法雨的洗滌。在未來貴寺之前,就聽說過這樣的贊歎語:“樂至報國寺鳥語花香,佛號聲聲,感覺就是不一樣。”如今,向往已久的“蜀中淨土”已身臨其境,只有無限的感歎!無限的感恩!感歎末法時代還能遇到這麼殊勝的道場。我感覺到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切人、事、物都在提醒和堅固我們的道心!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淨土法門以及念佛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下面我把自己的認識講出來請教于大家。
《華嚴經》雲:“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可見無論世間出世間,要想有所成就,信心爲先鋒,由信方能入。又蕅益大師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可見,信願對往生的決定性意義。
諸佛菩薩無處不在、隨機應化。我在後面會講述一個我親見的往生事迹,讓大家具備深刻的信心。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對一切衆生的慈悲接引之心是無窮無盡的。而我們一切衆生自己能否感應到佛的這分浩大恩德,責任卻完全在自己,在自己是否具備與佛悲願相應的真切信願之心,“感應道交”正是說這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來說,可謂極樂世界也就在每一個衆生的心中、念頭中。
有一種人,他雖然相信自己本性是佛,但卻抱著僥幸心理執理廢事,誤盡終生。心、佛、衆生理上是平等無二的,但是事相上畢竟千差萬別。所以還是必須要踏踏實實的來依教奉行、老實修行。這就好比每個衆生都有一塊同樣的無價珍寶,但被灰塵埋沒。要想見到無價之寶、令它發揮本有通天光明,就必須撫去無始灰塵。撫塵現光要有工具,要有方法。淨土經論所依之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工具,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最妙方法。修學淨土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單提一句佛號,就把握住了最根本要領。一句佛號,把已經究竟成就的盡虛空遍法界叁世一切諸佛的功德、智慧、慈悲都包括在內了;同時,也把一切衆生的慚愧、忏悔、發願、回向、無盡善根包括無余了。我們淨土修行人,若真能相信“一句佛號,成佛有余”,則必定能夠獲得修行大成就。
持名念佛是成佛的徑中徑又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腦力做其他事情外,一切時間、地點,行、住、坐、臥,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無不可,總要令它不間斷。善惡妄念起時,看得清楚,自然不理會它,不跟著它走。平常待人接物中,觀一切衆生皆是阿彌陀佛的示現,生活中所遇到的善緣、惡緣、逆境、順境,皆看成是阿彌陀佛對自己的考驗,對自己的成就,應起感恩之心。念佛不廢世事,只要是利益衆生的事,無怨無悔、認認真真、隨緣盡力的去做。事情做完後,放下事相,不再去想去說。同時,這也是在待人處世上,反省自己的心念、檢點自己的言行。
淨土法門叁根普被,明理即事者固然殊勝,下愚老實者也同登彼岸。下面我就舉我外婆往生的實例,勸勉無文化者、記憶力差的人,以及有種種障緣不能深入經藏者,不自卑、不氣餒,佛光普照沒有分別,真信力行決定往生。
我的外婆八十六歲,去年正月(2003年)初九日往生。她二十歲于病危中夢見叁位很高大的人告知:“去某地跟某人請西方叁聖像供奉,病將痊愈。”已被醫院判死刑的外婆委托親人按夢中所示去做,果然如是。文革期間,清掃牛鬼蛇神,不讓供佛燒香,外婆就把佛像偷藏于櫃中,晚上夜深人靜時,焚香禮拜。外婆早晚課念彌陀聖號,以及大悲咒、往生咒、心經、淨土文,六十六年如一日,從不間斷。彌陀聖號從早到晚,大聲念、小聲念、默念,就是跟人聊天,從開頭到結尾也一直不離一句阿彌陀佛。一生樂善好施,周圍人皆恭敬。去年臨走前七天,沒有病痛,只是說我要走了。她的六個女兒輪班助念。正月初九日下午她坐起來,看了看她周圍的人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我走了。”話音剛落就咽氣了,她老人家生前並不會念《阿彌陀經》,這真是德行感召,佛力加持。往生後七天七夜助念佛號沒有間斷。在我們(甘肅)那種佛法邊地…
《《蜀中淨土》文選 淨宗弘法培訓·學員大座演講提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