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蜀中净土》文选 净宗弘法培训·学员大座演讲提纲▪P3

  ..续本文上一页,我欣喜若狂的丢下了世间的一切书,如饥似渴的看了许多佛法典籍。我当时的感觉就和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想法一样:朝闻道,夕死可也!不过我现在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没有修持,没有积累往生西方的足够资粮,怎能到达殊胜庄严的极乐世界呢?生命在呼吸间,黄泉路上无老少,再说我都已经年过半百,今生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度此身呢?因此,我从现在起唯有死心塌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皈依前,我对佛法知识一无所知,甚至还有许多错误的看法和想法,和许多缺少善根福德、或学佛因缘不具足的人一样,认为佛法是迷信,烧香拜佛是没文化的老太婆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已。因此我以前从未去过任何寺院烧过一柱香,唯一的去过几次大足宝顶,都是带学生去游山玩水。由于我对佛法的不了解,对出家人的出家行为也产生了不恭敬的想法,总认为他们可能是在感情或者事业上遭受了极大的挫折,消极悲观的厌恶了人生才遁入空门,过着一种青灯古佛伴一生的清苦生活。因此,以前看待他们的眼光也总是怪怪的。皈依前后,看了许多佛学书籍,才明白原来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可笑。真正的出家人是天地间的智者,是有大善根的人,他们是如来事业的继承者;修行成就的出家人堪称天人之师!他们不但不消极,而且是最勇敢的求道者,他们放弃了温暖的家庭生活,不迷恋、不贪图世间的荣华富贵,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甘当苦行僧是为了证悟宇宙人生的彻底真相。他们出家后,不但要独善其身,还更要兼济天下。他们不但要点亮自己心中的慧灯,还要挑起为天下迷失众生拨亮心灯的重任。因此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难怪台湾的妙莲老和尚倡导要送最优秀的儿女出家。在此,我深深的忏悔以前对出家师父的误解和不恭敬的看法,并在此向所有的出家师父至诚恳切的顶礼致敬。

  皈依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居士”。这个词语以前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我感到学佛前的自己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是那么的幼稚无知、孤陋寡闻。当我自己也成了佛的在家学生——居士之后,才知道,居士是佛陀的四众弟子之一。在乐至报国寺,我更是看到了一些令人敬佩的发心居士。为了弘扬佛法,他们放弃了自己温暖舒适的小家庭,来到寺院中,一边修行,一边默默的协助师父们做许多弘法利生的工作。大寮里,他们是炊事员;开水房里,他们是锅炉工;五观堂里,他们是服务员;电脑室里,他们是工程技术人员;课堂里,他们为我们摄像、录音…… 我们在这里能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除了所有师父的慈悲,也同样因为他们在任劳任怨的为我们付出。他们是不出家的出家人,他们不糊涂,他们是有大善根的聪明人,我由衷的敬佩和赞叹他们。

  这次参加培训的师兄们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从四川的攀枝花、德阳、达州等地,乃至遥远的新疆、青海、海南、湖南等地。他们中上有年逾古稀的老者,下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为了听闻佛法,大家不辞辛劳,风尘仆仆的赶来乐至报国寺。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有不少既是学员,又是工作人员和义工。他们身肩多种重担,不但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为我们服好务。他们的勤奋与好学,让我不由自主地生起恭敬心、欢喜心。和他们相比,我感到自己的惭愧和汗颜。我决心以后以他们为学佛的榜样,精进学佛,自利利人。

  后学由于业障重,闻法时间短,虽然由于自己爱看书,特别是在皈依前半年看了许多佛学书,但是在参加这次培训班之后,才感觉到:自己以前所有的世间知识,和自己学过的那点肤浅的佛学知识,面对真正深广无边、奥义无穷的佛法大海,真的算是沧海一粟啊。因此,现在我对佛法深信不疑。因为佛陀决定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我深信佛陀在《大集经》中说的话:末法时代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才是了生死的唯一捷径。特别是昌臻老法师的教导更增强了我的信心。他老人家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我们这些人,生在末法时代,业障多、善根浅,无疑多半是中下根器之人,我们唯有登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才能在今生彻底解决生死大事。因此,我以后一定要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多做善事,为了降伏自己心中的恶念、妄念,每天精进念佛,专读净土五经,专弘净土五经。

  我们是抱着求法的目的而来,现在取到了法宝,要带着弘法的热忱回去。在回去之后,一定要牢记昌臻老和尚的教导,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抓紧时间把在报国寺学到的佛法带回去善巧的开导身边的人,让他们都认识佛陀的慈悲伟大、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让他们懂得佛法不是迷信,而是超越世间一切科学的科学。我自己学佛修行的时间很短,暂时不会讲经说法,但是我可以对别人讲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我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讲来到乐至报国寺的切身感受,讲人间除了人所共知的五欲虚幻享受外还有超越苦海的妙法——念佛求生净土。

  最后,让我和诸位同修发起菩提心来精进念佛吧!让我们点亮自己的心灯,同时点亮一切众生的心灯,争取早日与诸位同修一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共证菩提。然后,倒驾慈航,普度有缘。愿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庄严祥和的圣号永远回荡在我们耳际,萦绕在我们心间!

  赋《共证菩提》一首

  蜀中净土名不虚,

  教吾做人明真理。

  了生脱死乃大事,

  切莫彷徨勿犹疑。

  老实念佛弘净土,

  同证菩提共欢喜。

  

  二、学修体会篇

  

  

  

  简谈信愿行

  第8期学员 释妙果(甘肃)

  尊敬的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大德居士:阿弥陀佛!

  首先至诚感恩上昌下臻老和尚的威德感召,常住的精心安排,诸位法师的慈悲喜舍,以及发心菩萨们的真诚护持,使我们有此殊胜的因缘共聚在乐至报国寺,接受甘露法雨的洗涤。在未来贵寺之前,就听说过这样的赞叹语:“乐至报国寺鸟语花香,佛号声声,感觉就是不一样。”如今,向往已久的“蜀中净土”已身临其境,只有无限的感叹!无限的感恩!感叹末法时代还能遇到这么殊胜的道场。我感觉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切人、事、物都在提醒和坚固我们的道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净土法门以及念佛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下面我把自己的认识讲出来请教于大家。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无论世间出世间,要想有所成就,信心为先锋,由信方能入。又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对往生的决定性意义。

  诸佛菩萨无处不在、随机应化。我在后面会讲述一个我亲见的往生事迹,让大家具备深刻的信心。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对一切众生的慈悲接引之心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一切众生自己能否感应到佛的这分浩大恩德,责任却完全在自己,在自己是否具备与佛悲愿相应的真切信愿之心,“感应道交”正是说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谓极乐世界也就在每一个众生的心中、念头中。

  有一种人,他虽然相信自己本性是佛,但却抱着侥幸心理执理废事,误尽终生。心、佛、众生理上是平等无二的,但是事相上毕竟千差万别。所以还是必须要踏踏实实的来依教奉行、老实修行。这就好比每个众生都有一块同样的无价珍宝,但被灰尘埋没。要想见到无价之宝、令它发挥本有通天光明,就必须抚去无始灰尘。抚尘现光要有工具,要有方法。净土经论所依之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工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最妙方法。修学净土法门,只要深信切愿、单提一句佛号,就把握住了最根本要领。一句佛号,把已经究竟成就的尽虚空遍法界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智慧、慈悲都包括在内了;同时,也把一切众生的惭愧、忏悔、发愿、回向、无尽善根包括无余了。我们净土修行人,若真能相信“一句佛号,成佛有余”,则必定能够获得修行大成就。

  持名念佛是成佛的径中径又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脑力做其他事情外,一切时间、地点,行、住、坐、卧,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都无不可,总要令它不间断。善恶妄念起时,看得清楚,自然不理会它,不跟着它走。平常待人接物中,观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生活中所遇到的善缘、恶缘、逆境、顺境,皆看成是阿弥陀佛对自己的考验,对自己的成就,应起感恩之心。念佛不废世事,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无怨无悔、认认真真、随缘尽力的去做。事情做完后,放下事相,不再去想去说。同时,这也是在待人处世上,反省自己的心念、检点自己的言行。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明理即事者固然殊胜,下愚老实者也同登彼岸。下面我就举我外婆往生的实例,劝勉无文化者、记忆力差的人,以及有种种障缘不能深入经藏者,不自卑、不气馁,佛光普照没有分别,真信力行决定往生。

  我的外婆八十六岁,去年正月(2003年)初九日往生。她二十岁于病危中梦见三位很高大的人告知:“去某地跟某人请西方三圣像供奉,病将痊愈。”已被医院判死刑的外婆委托亲人按梦中所示去做,果然如是。文革期间,清扫牛鬼蛇神,不让供佛烧香,外婆就把佛像偷藏于柜中,晚上夜深人静时,焚香礼拜。外婆早晚课念弥陀圣号,以及大悲咒、往生咒、心经、净土文,六十六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弥陀圣号从早到晚,大声念、小声念、默念,就是跟人聊天,从开头到结尾也一直不离一句阿弥陀佛。一生乐善好施,周围人皆恭敬。去年临走前七天,没有病痛,只是说我要走了。她的六个女儿轮班助念。正月初九日下午她坐起来,看了看她周围的人说:“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我走了。”话音刚落就咽气了,她老人家生前并不会念《阿弥陀经》,这真是德行感召,佛力加持。往生后七天七夜助念佛号没有间断。在我们(甘肃)那种佛法边地…

《《蜀中净土》文选 净宗弘法培训·学员大座演讲提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