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可能了。
善導和尚立專雜二修。雜修,就是以散漫心修各種善業,回向淨土。專修,就是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摻雜其他禮拜。口須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不念其他名號,不讀誦其他經咒。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其他觀想。專修的,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往生,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往生。如果是雜修的,一百個人或得一二人往生,一千個人或得叁五人往生。
漢月禅師說,求生淨土,法門最廣,單取“緊要無滲漏”的方法最好。所以說持經不如持咒,持咒不如作觀,作觀不如持名,持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不如持四字“阿彌陀佛”。這是由于持名簡易,容易成功的原故。然而持名一法,撥珠課誦,又覺浮泛。雖念而寬,不能成就。必須是竭盡全部心力,四字洪名,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若念一日甚至七日,念到虛空粉碎,五蘊[55]冰消,稱爲一心不亂。到此便是淨業已成,往生指日可待了。
《雲棲法彙》中說,有人問:“經中只說執持名號,似乎只念四字。而如今都念六字,究竟是念四字爲好,還是念六字爲好
大師您又是用哪一種念法呢
”雲棲大師回答說:“自己念四字,隨同大衆念六字。”
析疑門
有人聽說念佛是易行法門,往往産生懷疑而不肯修,就是修行已久的人,也可能中途動搖、疑情日起。這樣或前功盡棄,或趨向外道。因疑而誤,流弊無窮。往生淨土,原本不是立即就能成佛,所依仗的是常不離佛,永不退轉,最後必定成佛而後已,這是一種極爲穩妥的事情。《智者十疑論》、《天如或問》、《雲棲四十八問答》不怕反複辯論,闡述得極明白極透徹。此門只采撷往聖前賢的問難雜說,彙成一篇,以斷其疑。我輯錄了這篇《析疑門》。
慧覺玉禅師說,有人講:“淨土法門是聖人的權巧方便法,以此接引頓根,教化普通根器的人,如果能一超直入如來境地,又何必借用他力呢
”回答說:佛住世時的文殊、普賢,佛滅度後的馬鳴、龍樹,我國的智者、智覺,都發願往生淨土,難道他們都是頓根嗎
釋迦佛在《大寶積經》中,勸父親淨飯王,並七萬釋迦族人,都生淨土,莫非這些人都是普通根器的人嗎
這些聖賢,是不是都不如今天的“利根勝器”呢
況且如果以淨土法門爲權,又以什麼爲實呢
以前孫莘老對此也有懷疑,因與楊次公、王敏中辯論,這才消除了疑慮。
按普賢菩薩偈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文殊菩薩偈也是這樣說的。馬鳴尊者著《起信論》,此書的末後,勸人求生淨土。龍樹尊者著《毗婆沙論》,也有稱贊彌陀偈。《寶積經》記載,釋迦佛說:“父王,如今應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一定得成佛。”這時父王與七萬釋迦族人,聽說此法,
信解歡喜,悟無生忍[56]。
王龍舒說,有人懷疑問:“人在這個世界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爲何會生出蓮花一朵
”我告訴他說,這不難理解,譬如一面大明鏡,凡是東西來到明鏡前,都會現出影像,明鏡何嘗有心呢
這是很明白很自然的事情。西方阿彌陀佛國土,清淨明潔,自會照見十方世界,就好比在明鏡前看見自己的面像一樣。所以在這個世界念佛,西方七寶池中,自然生起蓮花一朵,這就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了。或者還有懷疑者問:“念往生真言的人,阿彌陀佛常在他的頭頂,護佑此人。如果無量世界,有無量衆生,都念往生真言,阿彌陀佛一個人,怎麼能一一遍住其頂呢
” 回答說,這也很自然。譬如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但它能普遍影現于一切水中,豈不是很自然的事嗎?或者又有疑問說:“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菩薩聖衆前來迎接。如果十方世界,有無量衆生精進念佛,如何都能知道其往生日期而去迎接呢
”答,這也很自然呀,譬如天上只有一個太陽,但能普照無量境界,豈不自然嗎?更何況佛的大威神力,不止同日月一樣呢!如此看來,阿彌陀佛遍住其頂,遍知歸期,還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
《淨土決疑》序中說,阿彌陀佛光明,如同大圓月,月光遍照十方。如果水清而且靜,月亮就全體映現水中。月亮並不是因爲喜歡水清靜而趕來的。如果水混濁而且動蕩,則月無定光。也不是月亮嫌棄水混濁動蕩而離去的。對水來說,有清濁動靜,而對月來說沒有取舍去來。所以優昙大師說:“變化之體即是真實,因而沒有去來的差別。從真體流出變化,因而示現有往還的不同。不來而來,就好像水中現月一樣頓時呈現。不見而見,則猶如行雲一樣忽然出現”。
王龍舒說,人們突然聽說西方極樂淨土的殊勝景象,多數不相信。這並不奇怪,因爲凡夫都局限于眼前所看見的,對于肉眼看不見的,也就不能相信了。豈不知佛把妄語列爲大戒之一,嚴勵戒人打妄語,他自己當然絕對不會以妄語騙人。世上的人,凡是說假話的,不是由于利害得失,就是因爲避免禍患。佛無求于世,哪有什麼利害得失
佛看生死如同刀砍虛空,又有什麼禍害要避免呢
所以佛是沒有必要說假話騙人的。再說世間人品在中等以上的,都不肯說假話,怕喪失德行,何況至高尊貴的佛啊! 佛言可信,不用懷疑! 況且自古至今,修淨土法門的人,感應很多,尤其不可不信呀!
李卓吾說:“當時釋迦牟尼佛金口稱贊,說有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國土,專門接引念佛衆生。以此來看,是有極樂國土呢?還是沒有極樂國土?如果說沒有西方極樂國土,那阿彌陀佛就是假名,蓮花就是假相,接引衆生就是假話,互相欺騙,佛一定造彌天大罪,也會即時敗露,怎麼還能引起萬億聰明豪傑、僧俗男女,共同生起信向呢?何必還要問我有沒有真實存在的極樂國土呢?”
王龍舒說,或有人講:“人念佛名,一直念誦,這好比呼叫一個人的名字,如果不停地呼喊他,這個人一定會發怒。所以說一直稱念佛名,未必就是善。”回答說,其實不然,衆生自無始以來,口業過惡,積如高山大海。多多稱念佛名,以蕩滌自己的罪業,還怕念得不夠,怎麼可以同呼叫凡夫的名字相比呢?何況諸佛自開設此念佛法門,用以引導扶持衆生善其口業,再漸漸善其身業。因此,說一直稱念佛名未必是爲善的人,這是世俗的說法,不是諸佛引導扶持衆生的言論。
王龍舒先生說:“我曾在鎮江,聽見賣蝦的人喊賣蝦。叫喊賣蝦一聲,就知道他叁業都惡。爲什麼?肩挑蝦擔,身業惡;心想賣蝦,意業惡;口中叫喊賣蝦,口業惡。叁業皆惡,這就是佛所說的地獄中人呀!若是口念佛名,口業善。口念佛時,又能心想佛像,意業善。端正其身,手提數珠,身業善。常能善其身口意叁業,以修淨土,必定上品往生。”
蓮池大師講,有人說:“既是唯心淨土,就不可能在十萬億佛土外,還有一個極樂淨土。”大師說,這種唯心淨土的說法,原是出自佛經上的話,是真實不錯的。但是援引而作爲依據的人,錯會了意思。即心即境,並無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也無境外之心。既然境全是心,何必一定執著心而排斥境呢
若排除境而說心,你是沒有理解什麼是心呀! 或是又說:“臨終所看見的淨土,都是自心,所以沒有淨土。”大師說,你不想想古今念佛往生的人,臨命終時,聖衆前來迎接,以及天樂異香幢幡樓閣等,如果僅你一個人獨自所見,可以說是自心,然而事實是當時大衆全都看見聽見。有聽到天樂隱隱向西而去的,有異香滿室多日不散的。爲何天樂不向其他方向,單向西方而去
人已亡故,此香還在。難道還認爲沒有西方淨土嗎
圓照本禅師,在他未去世前,就有人看見他的名字寫在西方淨土的蓮花之上,難道別人的心,成了圓照本禅師的心了嗎
又試問,你臨命終地獄相現前的,不是心嗎
回答:“是心。”這個人墮地獄了嗎
答:“墮地獄了。”那麼既然墮入地獄,說明地獄確實存在,極樂淨土就不存在嗎
心現地獄的人,墮入真實存在的地獄。心現淨土的人,難道不往生真實存在的淨土嗎?
宋朝圓照本禅師,駐錫慧林,平時密修淨業。當時雷峰才法師,神遊淨土,看見一座宮殿殊勝偉麗。問旁人,回答說:“這是等待淨慈本禅師的。”還有資福曦公到慧林,曦公向禅師頂禮並供養金錢後離去。人問其故,曦公回答說:“我在定中看見金蓮花,說這是專等慧林本公的。其他蓮花無數,說是等待受度的人,還有枯萎的蓮花,說是修行退墮的人。”後來圓照本禅師,臨終安坐而逝。
《天如淨土或問》說,人都以爲修行淨業只在死後才有用處,而對眼前目下,沒有利益。回答說,這是由于你的見識不廣,怎麼沒有看見經中說,受持佛名的人,現世當獲十種殊勝利益:一、常得諸天神隱形守護。二、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叁、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龍毒藥悉不能中。五、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六、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七、夜夢正直,或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八、心常歡喜,所作吉利。九、常爲一切世間人民,恭敬歡喜禮拜。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衆持金蓮花,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以上十種利益,是佛經上具體記載的,是佛金口所宣。念佛對現生或是來世,都有大利益,所以說世出世間的殊勝法門都不如念佛。只應精進,不要懷疑。
《龍舒淨土文》中,有講述現世念佛感應一卷。有念佛驅走鬼的,如陳企。有念佛脫難的,如邵希文。有念佛睡得很安穩的,如劉仲慧。有念佛房屋倒塌沒有被壓死的,如失明婦人。有念佛瘧疾很快就好的,如李子清。有念佛眼睛複明的,如阮嫂。有念佛治好經久難治的病,如梁氏女。有念佛治病得痊愈的,如秀州僧人。有念佛孫兒免難的,如鄉下老者。有看見殺生念佛得福報的,如鄭鄰。由此推論,念佛的殊勝利益,哪裏僅僅這十種呀!
慈照宗主《淨土十門》告誡…
《徑中徑又徑征義譯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