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等待黎明的時刻(修德法師)▪P16

  ..續本文上一頁不過要像這種性命交關的愛情,恐怕只限于男女之間,別的地方不能夠通用吧。我因此又問道:既限于男女之間,那麼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和六七十歲的老婆婆,也會發生很深的愛情麼?那人又道:大致都要在少年或中年的時候,彼此才會有愛情發生。到了老年,就講不到什麼愛情不愛情了。我更問道:既是這麼說,一個翩翩的美少年,與一個缺口歪鼻、十不全的醜婦人,就是說年齡相當,也能一見傾心,鬓厮耳磨的和在一塊兒麼?那人便嗫嚅道:這卻很難。要像這一種因緣,恐怕不容易得到。大概彼此面貌,終要過得去才行。我因此就哈哈的笑道:那麼,愛情二字的意義,照邏輯講起來,豈不是淫色二字的代名詞麼?愛情限于男女(案:現應包括同性戀了),無非是性欲沖動,就是淫。關于年齡美貌就是色。所謂神聖純潔等那些名詞,不過是文過飾非,欺人而已。那人道:也許有別的關系,如性情啊,學問啊,都可以增長兩性間的愛情的。我道:性情學問等,說能增長愛情,本無不可,卻非愛情的主因和動機。不然何必限于男女,何必限于年少貌美,又何至于發生出生入死的大問題呢?故知愛情決定是“淫色”爲本。”並不是故意裝出一副道學先生的臉來,責備任何人。四書五經上說過:“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知好色,則慕少艾。”孔孟也明知淫色二字是任何人所免不掉,故我雖不說他們好,卻也不去講他們的壞。不過最要緊的一句話,就是要識得淫色是個什麼。萬不可被他們瞞了,以致神魂顛倒,弄出喪失性命的事來。因此就有人問道:那麼怎樣才能了解他們呢?我道:只要識得淫究竟是否樂,色究竟是否美,識得了,他們自然顛倒玩弄你不得。我把這兩層意思,慢慢的講來。不過略帶些哲理,請大家平心靜氣,體會一下,千萬不要以爲我在此談玄妙、講道學,心裏厭煩,就不聽了。實則我所講的,都是平常之理,只要你們順著次第聽去,自然很容易明白了。那人道:淫是否樂,色是否美,卻是一個問題;然淫因色有,色解決了,淫也就不難解決,不過色有美醜,是無可否認的。我道:請言其故。他道:無鹽與西施並立,媸妍立辨,人人一般看的,豈可生異議嗎?我道:你以爲西施美麼?究竟美在何處?他道:面美、目美、鼻美,乃至等等無一不美。我道:面美削汝以面,目美挖汝以目,鼻美劓汝以鼻,乃至等等一一割汝,與汝玩供,好麼?他道:不要不要,一一割下了,就不美了!我道:一一既不美,何來總的美?總不是一所成的麼?更有一層,把西施一身分析起來,不就是膚、發、肉、膿、血、爪、甲、尿、糞等麼?在這一些東西裏,那一物具有美性的?他又搖首道:都沒有,一一分了,就不美了。我道:分既不美,人何雲美?人不是分的集體麼?因此可知美性不實,此其一。

  同一女子,此人以爲美,他人未必以爲美;他人以爲美,此人也未必以爲美。印度人以爲美,中國人未必以爲美;中國以爲美,西洋人未必以爲美。即以時間論,昔時以爲美,今時未必以爲美;今時以爲美,將來未必以爲美。美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故知美性不實,此其二。

  譬有男女,昔爲情侶,今爲仇人。爲情侶的時候,只見貌美。色美,無一不美;轉瞬之間,成了仇人,惟見人惡、心惡,無一不惡。美又因情感而殊,故知美性不實,此其叁。

  美性如果是實,不但人看了以爲美,就是動物看了,也應當以爲美。如水潤火熱,人物同樣感到,但事實卻又不然。莊子不是說的麼:“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鳥見之則高飛,魚見之則深入,糜鹿視之則決驟。”那些魚鳥等,既不是呆蠢的東西,何以非但不感到美,而且反被美人嚇走了呢?若說物類,沒覺美的可能性,何以魚鳥等,各各自類間,都有性欲的事?然性欲生于美感,蓋由美生愛,由愛生欲,乃一定的程序,人與動物既然一體,那麼物類自然也有感美之可能性(物類飲食男女,貪生惡死,乃至愛護其子,與人無不相同。故知有感美之可能性亦同)。不過他們,只能感到自類的美,而不能覺到異類的美。如同人類,只能覺到人類的美,而不能感到物類的美,這就叫做同類相感的道理。實則易地而觀,人類物類,都沒有什麼美感可言(人類物類既各無美,何以各各自類間,感到有美?這是先天及後天的習氣資發,妄見有美,美性實無)。這種意思,莊子在二千多年前,已經見到。現在的人,自作聰明,反全被蒙了,豈不可笑。故知美性不實,此其四。

  美性既屬不實,淫樂更于何有?因淫非美不樂故。所以淫性之空,不言可知。不過在普通人想起來,行淫總是樂的,你要說行淫不樂,他們萬不肯承認,若然追究他們,到底行淫樂在何處?他們午定道:男女交媾便是樂。然非合理之談,既男女交媾便是樂,那麼與殘廢龍鍾老人交,樂麼?與汙穢醜陋人交,樂麼?心中充滿了煩惱,行淫樂麼?恐誰也不能說是樂。非得要年齡相當,兼之貌不醜陋,更沒一點心事,有了這幾些條件,始有淫樂之可言。但是要知道,年齡相當,是年輕樂,不名淫樂。貌不醜陋,是貌美樂,亦非淫樂。沒一點心事,是無心事樂,更不是淫樂了。那麼淫樂,究竟在那裏呢?據此看來,要守在淫的自身上找樂,是無論如何找不到的。那個樂,是因旁的關系而發生的,苟淫自性是樂,應一切時樂,一切境界,無往不樂。何必擇老少美醜,乃至有心事與沒心事呢?如必要待旁的關系而發生樂感,就叫做依他樂(依乎他種關系而有否故)不名自性樂(淫自身找不出什麼樂來),故知行淫實無有樂。所謂男女交媾便是樂這一句話,不是就錯了麼?

  綜合以上兩種理論,可以斷定,淫既非樂,色亦無美,因色之無美,更覺淫之非樂,因淫之非樂,更覺色不是美,二者相互爲因,乃決定之理。古人所謂“名姬豔女,皆同幻化;倚翠偎紅,盡如春夢”,就是這個意思。

  淫色既同不實,那麼淫色所産生的愛情更向何處立足呢?愛情既得不到立足點,全然是幻現欺人的東西,回頭來就要問這輩青年男女們究竟爲了什麼而死呢?唉!此等死,真是死得可憐,真是死得可笑,真是死得莫名了!

  愛情愛情,您的神通,果然廣大,一向來不曾識得您的真面目,被您蠱惑了無數男女,害死了無數青年,到了如今,才曉得您是一個幻化變現的妖魔罷了!男男女女啊!快醒罷!莫再信愛情爲第二生命的胡說,白白地把自己的名譽生命送掉,還要被人家罵一聲愚癡,譏笑您們意志薄弱。還有一輩喜歡弄筆頭的文人,我也奉勸他們,切勿風流自賞,把愛情提得高高的,信口亂道,誘惑青年,簡直無異誨淫。試問造下了許多業,將來向何處去消,爲之一歎!

  我更有一言,奉勸諸位男女青年們,尤當注意。愛情既然是一個幻化的妖魔,完全是淫色的變相,那麼不必再在愛情上胡思亂想,自取煩惱。萬一情不自禁,偶然墮入愛網,切勿以爲某某待我是真心的、專一的這種觀念,就是情死和失戀死的種子。要知道愛情的根本是淫色,淫色既是任何男女間可以發生,所以愛情,也是任何男女間都可以發生。他既會愛我,也會愛別人,因爲流動變化,是淫色的性,亦即是愛情的性。不要說您的才貌富貴,不是世上第一,就說是世上第一,習久了也會生厭。所以“真心”二字,不過口上說說,其實是絕對沒有的。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愛去愛來,自然不至于爲愛而悲,發生意外的事情。話雖這樣說,可是這種苟且的事,終歸墮落,萬萬行不得。見地超脫的人,知愛情虛幻不實,人心變化無常,所以不肯被任何人惑亂。人看到他,潇灑如仙子,光潔如霜雪,這種人,才稱得第一流人物麼,您們不當學麼?

  按現在一輩爲情而死的青年男女,不少懷著一種心理,以爲一死之後,到了冥間,可以常在一塊兒聚樂。可是這種見解,便鑄成大錯。因爲自殺這椿事情,本來是自暴自棄,姑不必去論他。當知道—天生您,不是叫您自殺;父母養育您,也不是叫您自殺;國家保護您,也不是叫您自殺,然而您竟然自殺了,這豈不是違了天,違了父母,更違了國家的意思麼?違天,謂之不敬;違父母,謂之不孝;違了國家,謂之不忠。那有不敬、不孝、不忠的人死了反得受樂,試問天理何在?而且所行的,是暖昧苟且之事,所以這一類自殺的人,死後非但不能相聚一塊兒敘樂,還要罰入枉死城受大苦哩!謀情死的人,可不知深戒嗎?”

  這麼長的節錄文字,因爲辯理太妙了,所以盡管遣詞上有年代的因素,而看來有些不習慣,但仍不忍截頭去尾。猶記是去年的事吧!報紙刊載一男二女,手系紅絲線,一起服藥自殺,以爲信此邪說,到陰間去仍可相聚在一起,結果一男一女死亡,獲救的一女尚懷此男的孩子,您知道他(她)們才都是國中乃至國小的孩子啊!邪說害人,即如死時穿紅衣

  等,死後可當厲鬼重返人間報仇;又邪書如日本所傳《完全自殺手冊》(當竟筆後不久,十月十二日各大報皆以明顯的版面報導—日本上個月才四人共赴黃泉,而今又有七名十幾到十幾歲的男女集體自殺的新聞。近年來,日本網路上出現許多自殺族相邀一起自殺,並交流自殺的資訊—如何自殺、何處自殺、何時自殺等;而不幸的是—自殺網站推波助瀾地淹及臺灣……。)列上多種自殺死法如燒炭等,乃至教人縱欲等書的作者,您可知日後的果報嗎?!“文以載道”—文字可化人心,開人智慧;今反而邪毒人心,塞人智慧,善惡分判,果報何能逃之呢?

  另外,我有一點要敬勸男女,以我自己的經驗及訪問受過情感挫折的男衆,爲何男女在一起就非得吵吵鬧鬧不可?原因何在?竟然在《破壞性情緒管理》第一叁六頁中,西方科學家也有研究的資料顯示,東西方情侶擔憂的同一件事:嫉妒,不喜歡對方花太多時間和別人相處。“嫉妒”應是所有人類的煩惱,在佛教典籍《百法明門論》中明列爲小隨煩惱之一,所謂“妒火中燒”。故男女交往,一旦有第叁者介入,便會引爆…

《等待黎明的時刻(修德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