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養,對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佛法僧叁寶,還有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是供養的對象。你做兒子孝敬父母,給他拿錢,這也培福報啊。供養的一個特別殊勝的方法,就是曼陀羅供養法。
第二個是下施,就是對可憐的人布施,貧窮的人,有病的人,還有最主要是對餓鬼。布施的一個特別殊勝的方法就是放蒙山或者是給鬼類施食。
第叁持戒也培福報,持戒的福報也很大,例如清靜守持一天五戒,等于一切衆生都不必擔憂被我們殺害,被我們偷盜,被我們淩辱,被我們欺騙,因此等于是對一切衆生行無畏施,所以福德無量無邊。
第四培福報的方法還有發善願隨喜、回向,見他人有功德,經常以善心發願隨喜、回向,隨喜心可以得到功德,甚至得到與他人相等的功德,而回向又可以使隨喜所得的功德無盡增長。這樣,隨喜心真實,回向心廣大,有時功德會超過行善的功德主很多。
有一個在《佛本生經》裏面講到過的故事,就是釋迦牟尼佛前生的故事。講到兩個乞丐,乞丐是最窮的了,後來結果大不一樣,就是因爲發心不同。
當時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他在齋僧,准備了很多很好的食物供養僧衆。齋僧的同時,乞丐去了也可以吃余下的飯菜,因爲齋僧准備得很豐盛,剩下了很多東西,所以所有的乞丐就美美的吃了一頓。
其中有兩個乞丐呢,就在議論這個事,一個就說:“唉呀,爲什麼我們這麼窮,我們這個樣子,你看這些人那麼有錢,還有這些出家人一件事也不幹,還吃那麼好,我恨不得把他們的頭都剁掉。”他吃了人家布施的飯,還恨不得把人家供施雙方的頭都剁掉。
另一個乞丐就說:“唉,你可不能這樣想,人家那麼富裕,是他前世做了很多功德,因果嘛,他富就說明他前生肯定布施了,供養了,他有功德嘛。然後今生還能發這麼大的心去供養叁寶,真好,真不簡單,真讓人又高興又羨慕,要是我今後也能這樣多好。”他發了一個非常真誠的隨喜心,他不是一點點的隨喜心,他是非常真誠的隨喜心。
結果這兩個乞丐的果報呢,發惡心的乞丐晚上睡覺時,在路邊睡著了之後翻一個身,把頭給翻到馬路中間去了,然後夜裏有一輛車從那裏開過,車輪子就從他脖子軋過去把頭軋斷了。發善心的那個乞丐,他後來做了國王。
他怎麼做國王的呢?那個國家的國王死了,沒有王子,再找王族都沒有什麼親戚也沒有什麼後代了,那就得另外選國王了。那另外選國王,有六個大臣都很有勢力,各自都有軍隊有地盤有力量,都爭著要當國王,但是大家都爭不下來,最後呢,再爭就要打起來了,看來誰也不好占便宜,他們最後商量說,得啦,我們都不要當,另外選一個人當國王。
那麼選誰呢?他們商量說,我們到處去看,看誰的福報最大,誰來當國王。福報大才能當好國王嘛。然後呢,他們就到處去看,這個大臣說那個人福報大,其他大臣不同意,那個大臣說誰福報大,其他大臣又不同意,始終還是沒選出國王來。
有一天中午,在路上走的時候,就看到那個乞丐了,這個乞丐在樹下睡覺,睡覺的時候太陽偏西了,那個樹影就全部過來了,他那邊應該樹影也移過去了,他應該曬到太陽了,但是其它樹樹影都移過去了,就他睡的那棵樹樹影不移動,給他遮蔭。然後這六個大臣一看,咱誰也不能比,他的福報最大了,好!就把這個乞丐弄來做國王。弄來做了國王之後呢,把他架空著,沒權。這國王後來就找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給他做大臣,然後幫著把這六個大臣的權全部收回來了,中間用了很多計謀。這是《佛本生經》裏講的故事。
《阿含經》中也記載,有一個國王請釋迦牟尼佛及僧衆應供,還有許多大臣、長者協助置備供養,也有許多乞丐來享受供余的食品,其中有一個乞丐也發了很真誠的隨喜心和廣大的回向心。但是,國王不知道,由于我慢心的驅使,他祁請釋迦牟尼佛及僧衆爲法會中功德最大的人回向,結果佛給一位不爲人所知的乞丐作了回向。
你看這就是以善心隨喜、發願回向的功德,這個善心包括隨喜功德的心,包括真實的菩提心,把自己不多的功德真誠地回向于衆生,回向于佛道,有這樣的心,這個福報增長得特別快。
所以說福報不是憑空而來的,是要靠自己培。不要寄希望于財神,不要寄希望風水看准了,在啥地方修個好墳,日子挑好啦,挑個吉日吉時,就完事。都要靠培福報,這中間有因果,我們如果不培福報,沒有福報的話,修行的時候就很困難。大家看米拉日巴尊者,他在修行的一個階段缺了福報,修行就特別的困難。如果我們前面把這支前行修好了,福報足夠,那麼這些困難就不會産生。
遣除魔障 另外如果福報足夠,修行時候逆緣障礙也就不容易生起。以前有一個圓照上師,大家聽說過嗎,很有名的,有人把她推爲中國叁大比丘尼之一。在陝西終南山上的一個老比丘尼,已經圓寂了將近十年了吧,九十歲圓寂的。她是貢嘎上師的弟子。
大家知道諾那上師、貢嘎上師嗎? 圓照上師以前在學法的時候,她跟貢嘎活佛學了一段時間,她想住山專修。這個住山專修很麻煩呀,特別是女衆,要去住山專修,沒個護身的,要有點障礙起來不太好弄。所以她要求護法,她要求很凶的金剛橛,金剛橛大家看見沒有,像匕首一樣,看見過嗎,上面有個頭很凶。她跟貢嘎活佛說,她要求金剛橛法,把金剛橛修好她就去住山。
貢嘎活佛告訴她:"唉呀,你還是不要修金剛橛吧,修這個不太有用,你還是多供曼紮吧。你把這個曼紮修好了,福報夠了,逆緣障礙起不來,你光修金剛橛不行的,一福壓百禍。"圓照上師不聽,她還是想修金剛橛,心裏特別想要修金剛橛,然後,貢嘎上師就傳給她,她就修。修到後來修得挺不錯,她修到什麼程度呢,聽說,她拿著金剛橛能夠把它插在石頭上面,厲害了吧;拿一個盆子裝了水,把金剛橛能插在水裏面也不倒,厲害了吧。她說這可以了,她可以住山了,再有什麼魔障她也不怕啦,這有這麼大的威力。她去了,在終南山住山。
後來,不行,生起障礙了。她正在打坐,對面山上忽然有一塊很大的石頭崩下來,滾過來朝著她壓過來了。她一看,這可不行呀,這一壓就壓死了,然後想要跑吧,雙盤一下解不下來,動不了。她看到石頭滾過來,急了,馬上把身邊的金剛橛拿起來,指著這個石頭,這時,啪,分成兩半從兩邊滾開了,沒事啦。
她說:"唉呀,幸好修了金剛橛,當時求這個上師還不傳,不然命都沒了。"她以爲躲過一難了,但是沒躲過,還是沒躲過。這個等于什麼呢?這好象是皮球,你把這裏壓下去,它從那裏鼓起來,你靠修這個威猛的護法去壓,這兒壓下去,它從那兒又鼓起來了。所以說石頭沒砸到她,走路摔了一跤,把一只胳膊摔成叁段。然後呢,想要治吧,大雪封山,下不了山啦。雖然儲存了一些糧食,但是大雪封山下不了山,手治不了,連自己做飯都沒辦法弄。不過還是修了福報,就遇到一個老人上山采藥的,也是大雪封山封住了下不去,還沒帶糧食,碰著她了,她那兒有糧食,然後這個老人采了藥,還會治骨傷,給她把骨頭治好了。
所以以後呢,圓照上師就經常跟弟子講"多供曼紮多供曼紮,一福壓百禍"。她當初沒聽她上師講的話,她以後跟她的徒弟就反複強調這個。
所以說啊,這個修曼紮的意義呀,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呢,資糧不匮乏,順緣成就,逆緣魔障不容易生起。簡單說叫一福壓百禍。
弘法利生 修曼紮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如果大家要作弘揚佛法的事業,福報不夠也不行呀。你看,我們不要說得那麼簡單,我們想在這裏修個廟,修廟的資金有問題吧?我們說弘揚佛法需要福報,還不只是那麼簡單一回事。它不只是說現在有錢沒錢,不是說有錢就行,還不那麼簡單。你如果福報不夠,就算有錢也整不成,中間會有障礙。
弘法事業要廣大那就是需要有很大的福報。釋迦牟尼佛的弘法事業那麼廣大,大家記住佛是什麼身份出家的?王子。而且他如果不出家的話,他從一個小國的王子會統一世界成爲轉輪聖王。他是舍棄了轉輪聖王的世間福報而出家,所以才有這麼廣大的事業。而且佛的福報,實際上從了義上來說,是無窮無盡的,這個只是說他化身的顯現,那也是舍棄了轉輪聖王的世間福報來出家的。所以這個是要靠福報。
大家看宗喀巴大師,他建立的黃教格魯派在藏地是最大的教派,可以說一百個喇嘛裏面可能六十個都是格魯派的,都是黃教。事業這麼廣大,那宗喀巴大師當時修曼紮的時候,磨得來手上的骨頭都現出來了。他那個曼紮盤後來是龍王請到龍宮,供奉在龍宮裏面。所以說,我們要想弘揚佛法需要有福報。
當然我們修行人,也有這個老話,只要你好好修行,沒有餓死的。修行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分享自己本師的福報,但是前提也必須你的修行和你的本師相應。我們這裏有很多修淨土的居士,他們念佛,然後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多好啊,你說他們這一生當中,培的那麼一點福報,怎麼能享那麼大的福呢?那就是阿彌陀佛是他們的本師了,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的。但是他們能得享這樣的福報,也必須念佛,與本師的願力相應。
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牟尼佛也說過,如果整個世界的人,末法時期所有的人都通通出家,通通修行,如果每個人的享受都非常非常的好,都不會有問題。他說我把白毫相光當中的百千萬億分之一回向給末法時期的修行人,哪怕所有人都出家,所有人都享受得象國王一樣,還是用不完,把這點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用不完。但是,這個也必須我們的修行同釋迦牟尼佛的願力相應。如果說我們不好好的守戒,不修行,那就不成了。所以這個福報一定要靠自己培來,或靠自己感招。
生起證悟 有的人說,我也沒有想做廣大弘法利生事業的願望。但是呢,培福報還是非常有必要,一方面是我們剛才講的,逆緣障礙魔難不會生起;另外一個方…
《曼陀羅供養法講義,財神法的原理和實踐(明舒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