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固始汗和格魯派在西藏統治的建立和鞏固(陳慶英)▪P4

  ..續本文上一頁望固始汗先帶兵返回青海去,等待更適宜的時機,但是索南饒丹等人急切希望固始汗繼續進兵攻打第悉藏巴。最終,主戰意見占了上風。

  在1641年5月固始汗的大軍抵達當雄前,進兵的消息一直封鎖得很嚴密,按照固始汗的安排,拉薩方 面派人以與到拉薩朝佛的固始汗的王妃見面的名義請四世班禅到拉薩來,以躲避戰火。四世班禅走到仁蚌時,第悉藏巴才從達隆寺那裏得到固始汗入藏的確實消息,立即下令將四世班禅扣留在那裏,後來第悉藏巴又想要四世班禅代他向固始汗勸說停戰,四世班禅才得以脫身到拉薩。固始汗到達達木後,索南熱丹趕往軍營,同固始汗對戰爭作了統一部署,派達東乃充當固始汗軍隊的向導,引領固始汗經南木林直插後藏,將第悉藏巴包圍在桑珠孜城堡中,還派色布饒丹擔任軍需官,爲蒙古軍隊供應糧草。蒙古軍還分兵一部,切斷前後藏的交通聯絡,並由格魯派組織的僧兵配合,招降前藏各地方首領,攻打拒不聽命的第悉藏巴的守軍和地方貴族。格魯派的全力幫助,使固始汗能夠集中大部分兵力,在第悉藏巴沒有來得及逃跑時,就將其包圍在桑珠孜城堡中。

  由于第悉藏巴沒有認真做好戰爭准備,加上格魯派在前藏地區的多年經營,蒙古軍和格魯派在前藏進行得十分順利,少數頑抗的城堡被迅速攻破,各地方首領紛紛參加到反對第悉藏巴的行列,這就使戰爭的勝負只取決于桑珠孜的攻防一戰,不過,到了生死關頭,第悉藏巴還是表現了它作爲一個新興政權的頑強戰鬥力,在外援斷絕的艱難條件下,與數量占優勢的固始汗和格魯派的聯軍拼死決戰,並給進攻者以重大殺傷,堅守桑珠孜城堡達10個月之久。到1642年3月,桑珠孜城堡終于被固始汗和格魯派的聯軍攻破,第悉藏巴噶瑪丹迥旺波被俘。第悉藏巴政權僅存在了短短的24年就被推翻了。噶瑪丹迥旺波被俘後,固始汗先把他監禁在拉薩附近的內邬宗,准備給他一些莊園,讓他做一個小貴族。後來,由于第悉藏巴手下的一些人發動叛亂,企圖殺死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救出噶瑪丹迥旺波,固始汗爲鏟除第悉藏巴政權複辟希望,把噶瑪丹迥旺波投入拉薩河中處死。

  (二)固始汗和格魯派在西藏統治的建立

  在攻下桑珠孜以後,固始汗已經成爲統治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的汗王,他是以保護格魯派的旗號進入青藏高原的,根據青藏的具體情況,他決定效法藏文史籍中所說的元世祖忽必烈對帝師八思巴的叁次供養的故事,將衛藏十叁萬戶獻給五世達賴喇嘛。1642年3月,他將五世達賴喇嘛迎請到後藏日喀則,舉行了隆重的獻禮儀式。

  實際上,在消滅第悉藏巴以後西藏的政權應當如何建立的問題上,固始汗有自己的精心策劃。固始汗以格魯派的施主和保護者的身份進入青藏高原,介入藏族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事務。經過6年的征戰,他已經控製了整個青藏高原。但是,固始汗和元世祖忽必烈不同,忽必烈是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經營西藏的,經營西藏只是他的事業中的一個部分,因此忽必烈可以委任薩迦派來管理西藏的地方事務,並吸收薩迦派的首領來參與全國的佛教事務的管理。固始汗與俺答汗也不同,俺答汗雖然也親自帶領部衆到青海,但是他的根據地還是在蒙古土默特地區,而且當時明朝力量還比較強大,不能容許俺答汗長期在青藏高原停留和統治。固始汗是率領自己的全部部衆進入青藏高原的,並且是通過戰爭攻打下來的,而且當時已經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王朝或者蒙古勢力可以迫使他退出青藏高原,衛拉特部也不會歡迎他退回新疆,因此固始汗的目標是要在青藏高原長期統治下去,並且保證自己的子孫長期掌握統治權。固始汗可以吸收成敗經驗的例子只有被他消滅的卻圖汗。卻圖汗在攻占青海以後,自己坐鎮青海,派兒子阿爾斯蘭率軍進藏,結果阿爾斯蘭不能在西藏立足,卻圖汗自己也很快覆滅。因此固始汗認識到西藏是青藏高原的政治和宗教的重心,要保持自己對整個青藏高原的控製,必須鞏固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固始汗的力量只有和碩特部的一部分兵力和部衆,進兵青海時只有1萬多軍隊,加上收編的在青海的蒙古其他各部的殘余,人口並不很多,不超過10萬人,並且是混雜在衆多的藏族部落之中。固始汗是接受格魯派的請求進兵青藏高原的,保護格魯派的名義使得他師出有名,節節勝利,在戰爭結束後,他仍然需要“保護格魯派”的這個旗號,如果他抛棄了保護格魯派這面旗幟,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統治基礎。同時,在西藏地區,政教兩權始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脫離了宗教的政權必然是短命的。因此他考慮的是在不將西藏的統治權完全交給格魯派的情況下,如何與格魯派上層,特別是五世達賴喇嘛結合,利用格魯派的宗教勢力使自己的世俗統治合法化。再進一步,他還想利用格魯派的宗教勢力,特別是五世達賴喇嘛的宗教威望,進一步擴大他在蒙古族社會,特別是衛拉特蒙古各部中的地位影響,並與中原的王朝建立關系。因此固始汗向五世達賴喇嘛奉獻衛藏十叁萬戶這件事,是固始汗當作戰後的首要大事來做的,不過在當時所謂十叁萬戶已經名存實亡,奉獻十叁萬戶也只能是一種象征意義,他的目的是要給自己的統治披上一層宗教的靈光,建立蒙藏聯合、政教聯合的政權。

  對消滅第悉藏巴以後如何處理與固始汗的關系的問題上,格魯派內部也有不同的考慮。五世達賴喇嘛和四世班禅、索南饒丹等格魯派上層不是沒有想過建立自己的政權,但是缺乏自己的武裝力量,也沒有行政統治的經驗,又面臨第悉藏巴的殘余勢力的反抗,他們審時度勢,認爲在大局剛剛穩定的情況下,以格魯派自身的實力,還不足以左右西藏局勢,認爲“在西藏這塊土地上如果有一個領袖,時局才會安定,薩迦、噶舉、甯瑪等其他教派四分五裂的局面才可能有所改觀”,因此五世達賴喇嘛對固始汗的統治權予以認同,希望固始汗留在西藏。甚至還期望固始汗成爲平衡格魯派內部各方面的矛盾的一種力量。

  在雙方都認識到必須相互依存的情況下,格魯派上層集團與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聯合統治西藏的格局終于形成。在統治方式上,是由固始汗本人設汗庭于西藏,以長子達延鄂齊爾和第六子多爾濟(亦稱達賴洪臺吉)輔佐,以得到五世達賴喇嘛承認的“丹增卻吉傑波”(執掌教法法王)的汗王身份君臨于甘丹頗章政權之上,直接控製著西藏的權力中心。除外,他對作爲他的和碩特部衆的大本營的青海湖地區也作了精心安排。自1638年和碩特部衆陸續移牧那裏後,他給他的10個兒子劃分牧地和屬民,讓他們繼續率部在那裏駐牧,作爲自己的根據地。同時他還命第五子伊勒都齊的兒子罕都(mkhav-vgro)總管康區,帶兵在康區駐紮,用康區的賦稅收入作爲和碩特部收入的補充,即所謂“征收康區賦稅,以養青海之衆”,“令子孫遊牧青海,而喀木納其賦,唯以藏、衛二部給達賴、班禅”,使得青海湖地區成了和碩特部衆的遊牧地,並保證他們在新的住地能夠衣食無虞。這種安排實際上就是使青海和康區成爲固始汗直接管轄的地區,其行政權力不與五世達賴喇嘛分享,同時也使青海和康區成爲西藏地區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擋來自北方的其他蒙古軍事力量,從而防止固始汗在西藏的統治地位被其他蒙古首領觊觎。

  在西藏地區,固始汗則充分利用格魯派和五世達賴喇嘛的地位和影響,用“奉獻十叁萬戶”的名義,將地方行政事務交給格魯派管理,甚至將這一聯合的政權的名字以達賴喇嘛在哲蚌寺的寢宮“甘丹頗章”命名。但是在人事安排上,固始汗繞開了五世達賴喇嘛的宗教領袖地位,將甘丹頗章政權權力的實際行使者第巴一職的任命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在1637年秋天會見五世達賴喇嘛時給索南饒丹和仲麥 巴·赤列嘉措等達賴喇嘛的主要隨從贈給“達賴強佐”、“宰桑第巴”等各種稱號,就已經埋下了任命格魯派的管事人員的伏筆,到攻滅第悉藏巴以後,他正式任命索南熱丹爲首任第巴,也就是掌握了主要的人事任命權。因爲第巴索南熱丹在政治態度上可以說一直是依靠固始汗的,在格魯派奪取政權的過程中,他同蒙古和碩特部在政治上的聯系要比五世達賴喇嘛密切得多。

  在這個蒙藏聯合政權中,還有一項明確的分工。固始汗和蒙古首領負責軍事行動的指揮,固始汗留下一部分部衆,住牧于藏北當雄草原。遇到戰爭時,由蒙古軍和從西藏各地征集的藏族軍隊聯合行動。軍隊由固始汗直接指揮,其長子達延鄂齊爾和第六子多爾濟有時也領兵擔當一個方面的統帥,而第巴索南饒丹等人也有帶兵協同作戰的責任。在宗教事務方面,則由五世達賴喇嘛和格魯派上層負責,五世達賴喇嘛除了管理格魯派的僧人和寺院以外,在固始汗的支持下,也取得了對其他教派寺院的管理權。掌握宗教權力成爲後來五世達賴喇嘛擴大其權力的基礎。

  爲了給這個蒙藏統治者聯合的甘丹頗章政權製造輿論,同時因固始汗的要求,1643年4月到7月,五世達賴喇嘛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寫成了一部《西藏王臣記》。這是一部全面、系統地記述西藏曆史發展的書。從贊普松贊幹布建立吐蕃王朝開始,一直記述到和碩特部固始汗進藏,西藏噶丹頗章政權建立爲止,前後整整1000年。但是記述最爲詳細的是元代薩迦政權以來各個地方貴族的曆史,是想讓固始汗以史爲鑒,通過對西藏曆代統治王朝的了解,借鑒一些統治、治理西藏的經驗。這對一個外來民族的統治者來說,是尤爲必要的。另一方面,五世達賴喇嘛在書的後面專門寫了一篇固始汗的小傳,講述固始汗的事迹和他爲了格魯派而領兵進藏的經過,並把固始汗宣傳爲宗教預言中所說的金剛手菩薩的化身,這實際上也是論證蒙藏聯合的政權建立的合理性。

  在政權建設方面,蒙藏聯合政權另一個急需解決的任務是建立一個政權中心,這是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取得勝利後的最大…

《固始汗和格魯派在西藏統治的建立和鞏固(陳慶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