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P14

  ..續本文上一頁能見,表示此咒從佛最高的智慧中流出,深妙不可思議。

  「光中演說大陀羅尼」:陀羅尼,譯爲總持,其中含二義:一持,二遮;能攝持一切功德,遮障一切罪惡;也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在佛經中 [P116] ,有文字陀羅尼、語言陀羅尼等多種,此處是咒陀羅尼,因其功用大,故名大陀羅尼。

  

  南谟薄伽伐帝,鞞殺社窭噜,薜琉璃,缽喇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啰喝帝,叁藐叁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叁沒揭帝,娑诃!

  向來以爲咒是秘密藏,持念就好,不可求解;其實咒語大部份都可以解釋,祗有極少幾句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南谟」,即皈依、皈命的意思。「薄伽伐帝」,爲薄伽梵的異譯,也即是世尊。「鞞殺社窭噜」,是藥師。「薜琉璃」,即是琉璃。「缽喇婆」,是光。「喝啰阇也」,是王。「怛陀揭多耶」;是如來。「阿啰喝帝」,是應(供)。「叁藐叁勃陀耶」,是等正覺。這幾句綜合起來,即是:『皈命世尊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應、等正覺』。以下才是真正咒心:「怛侄他」,就是『即說咒曰』的意思。「唵」,應讀作嗡音,意義很多。1.皈依義,即是集中身心而向于叁寶;2.警覺義, [P117] 提起注意,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來,注意一個地方。「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即是說:藥!藥!藥!「叁沒揭帝」,即是普度,普遍救度一切衆生之義。「娑诃」,也作『娑婆诃』,意思是速得成就,等于中國古代文書中的『急急如律令』。

  此咒上半是皈依藥師如來,祈求加被;下半是說用藥治療一切衆生病苦,希望立即痊愈。

  佛教中的咒語,形式大多如此,一開頭就是歸依什麼佛或什麼菩薩,如大悲咒的「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等,即是歸依叁寶,歸依聖觀音菩薩的意思,往生咒的『南無阿彌多婆夜』,即是歸依阿彌陀佛;還有善天女咒,以及其它許多咒語,也都以歸依爲開始。持咒到底是否靈驗?這當然有其潛在難思的作用,不過也有條件。在特殊情況下,危急臨頭,專誠懇切,念起來就每有效用。或者是經很長的時間,每日精勤持念,才能發生神效。有人持大悲咒,十年或廿年,得到神驗,可以爲人治病,一念就發生作用,這是 [P118] 恒久受持的關系。有的人臨時念幾遍,心不專切;或斷斷續續受持,沒有恒心,所以不會靈驗。如打太極拳,時間短暫,不曾多練習,對身體毫無用處;若時間長久,而能無間練習,自然可以出功夫。持咒與念佛,都要持久,要一心專念。不過念經念佛與念咒,多少有些不同。念經要了解經義,念佛也要明了佛的名號及其本願功德;念咒則不然,咒的含義非常多,不必了解,行者祗須集中精神持念就行。雖然不能了解其中意義,但有一潛在的力量。這種力量,隱而不顯,看不見,想不透,而作用卻非常大。我們持念藥師咒,依此咒的力量,就可與藥師如來的願力相交感,而得消除病患。這如世間人,有時用說話,或用通訊,可以詳盡地表白意見,使對方明了;可是有時,彼此預先有了密約,或祗用一句話,或符號,或密碼,外人雖然不懂,但他們兩者間,卻能藉此互達情意。藥師咒,就是我們衆生有病痛時,向藥師如來懇求救濟的一種密碼;我們不一定了解其中意義,祗須至心持念,自然就會與藥師如來的慈悲願力發生交感作用,使我們達到消除病苦的目的。 [P119] 其它咒語,凡有不可解的地方,我們都應作這樣的理解。

  

  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衆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當「時」,藥師如來在「光中說」了「此咒」之後,因受佛光的威力所動,「大地」都「震動」起來,而且普遍的「放大光明」,照「一切衆生」,使一切衆生頓除宿業,所有「病苦」,盡「皆」消「除,受安隱樂」,不會再受病苦的纏綿侵擾,而永遠過著安靜康甯的生活。藥師如來在東方淨土宣說此咒,可令彼土一切衆生身心健康,無病自在,得安隱快樂。地動放光除病等,即表示此咒的功力,是何等偉大!釋尊本著悲愍心懷,特別將他介紹給這個充滿無邊病苦的娑婆世界,希望我們能夠依教奉行,也得藥師如來的護念,根絕一切病患,像東方淨土的衆生一樣,過著安甯康樂的生活。

  

  戊叁 持咒滅苦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爲彼病人,常清淨澡漱 [P120] ,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

  念咒除病,最好是病者自己念;若病勢沈重,自己不能持念,那末別人可代爲持念。

  釋尊又告訴曼殊菩薩:假「若」看「見」有「男子」或是「女人」,染患到種種「病苦」,就「應當一心爲彼病人」,虔持藥師如來神咒,使他脫離病痛。在平時如肯下工夫勤念多念,念得一心不亂,到了應用的時候,必然有靈驗的。替病人持念此咒時,必須洗「澡、漱」口,「常」保持身口的「清淨」。然後用病人吃的「食」物,如水果、稀飯之類;「或」用病人所服的「藥」湯藥丸;「或」用「無蟲」的清淨「水」也可以;用這些東西,持「咒一百」零「八遍」,然後給「與」病人「服食」。這樣,病人「所有」的一切「病苦」,便可「悉皆消滅」。「若有」其它的要「求」,如恢複 [P121] 健康以後,要求免于短命,或免于橫死、餓死等等,能「至心念誦」藥師神咒,也同樣可以蒙佛加被,得以「無病延年」。而且,「命終之後」,憑此咒力也能展轉引發功德,往「生」東方淨琉璃「世界」。只要往生東方淨土,決定「得不退轉,乃至」究竟證得大「菩提」果,如西方極樂淨土一樣。

  

  戊四 結勸受持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持咒利益,到這裏作一結論,釋尊鄭重勸導大衆恭敬受持,所以呼曼殊室利說:以「是」之「故」,「若有男子」或「女人」,對「于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能「至心殷」勤、尊「重、恭敬、供養」,那末對于「此」藥師「咒」,應當「常」時受「持」念誦,自利利他,切「勿令」它「廢忘」! [P122]

  

  丁叁 供養受持益

  戊一 供養得護持益

  己一 修供養行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華、燒香、塗香、作衆伎樂,供養形像。

  在供養受持益中,先明供養得護持益。對于藥師如來,不但要稱名,持咒,同時還要施設種種供養。先說供養藥師佛。

  釋迦世尊又說:「複次,曼殊室利」!「若」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和「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的「名號」,及其悲切的行願,和消災免難的慈恩,聽「聞」以後,應恭敬「誦持」──這包括禮拜供養。如普賢的十大行願,即有『稱贊如來』與『廣修供養』等願。然而,供養藥師佛,應該如何呢?這裏說:早「晨」起來,首先就得「漱」口洗「澡」。印度古代,一般習慣于清「晨」起身,就「嚼」一種「齒木」,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用這種木枝漱刷、等于現代牙刷牙 [P123] 膏的合用。漱口沐浴之後,身心都已「清淨」,然後敬獻各種芳「香」的妙「華」;及「燒」燃用的名「香」;「塗」身的「香」末,香膏;以及「作衆伎樂」,歌頌贊歎。藥師如來在東方世界,此間衆生不能面申供養,所以這香華供具,祇能「供養」他的「形像」──金塑、木雕、銅鑄、紙繪等像。有人問:佛不在這個世界,我們供養他,是不是能有利益?這可說一譬喻:如總統住在臺北,而臺灣各處,以及僑胞都爲總統祝壽,當然總統是受到大衆的慶祝,不能說毫無意義。我們供養佛陀,佛陀當然受到我們的供養;而且由于我們的敬虔心,清淨心,當然能成功德利益。

  

  『于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

  一方面供養藥師如來的形像,一方面對「于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也要供養受持。或「自」己「書」寫,或「教」別「人書」寫;現在工業發達,有了印刷,不一定是抄寫,出錢印經也一樣。此外,還要對此經義「一心受持,聽聞其義」。受持,包括從聞起思,從思而修的一切行 [P124] 。這不要以爲是學教,這是真正的受持于法,供養于法。

  

  『于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供養藥師佛,供養藥師法門,更應供養弘揚藥師法門的法師。所以說:對「于」宏揚此法門的「法師」,也「應」當廣「修供養」。古德說:『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佛法所以能久傳,能發揚光大;使正法住世,慧命延續,完全是法師的功績。對某種經典或某一法門,有法師倡導宣揚,人們才知道它的殊勝功德,種種好處,因而才有人發心書寫經典,有人雕塑佛像,有人受持讀誦,禮拜供養,乃至依法奉行。所以有了法師,佛法僧叁寶也就俱全了。因此,對宏揚藥師法門的法師,應起恭敬心,供養心。凡是生活上需要的「一切所有資身之具」,如穿的,吃的,用的,「悉皆施與,勿令」資生「乏少」,而障礙自修或宏通。供養法師,應作報恩想,利益衆生想。若能「如是」供養叁寶,不但藥師如來歡喜護念,即十方「諸佛」也歡喜「 [P125] 護念」,使其「所求」之「願」,皆得圓「滿」實現,「乃至」悟證「菩提」。

  

  己二 得護持益

  庚一 曼殊護持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于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成佛之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