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又派魔女來誘惑他 [P163] 。但太子的意志很堅定,魔王無法可想,結果是魔王被降伏了。
十二月初八日,明星出現的時候,太子豁然大悟,透徹了人生的真理。從此,大家稱他爲「佛」,又稱爲「釋迦牟尼」。這正是他叁十歲的那一年。
七‧叁 尊敬長老的故事
猴子,象,小鳥,爭論誰的年紀大,誰應該走在前面。象說:「我小時候,這棵大樹與我一樣高呢」!猴子說:「我小時候,大樹方才發芽呢」!小鳥說:「我吃了樹上的果子,落下果核,竟長成這樣大的樹了」!象與猴子一起說:「小鳥伯伯!你大!你大!你應該走在前面,領導我們」。
有時候,猴子騎在象背上,小鳥站在猴子頭上,一齊出去遊玩。民衆見了說:「鳥獸都知道尊敬長輩,怎麼我們倒反而不如禽獸呢」!于是大家尊敬年長的,養成了善良的風俗。 [P164]
七‧四 孝養父母的菩薩
這是一則釋迦佛的本生。獵人到山裏打獵,發見一大群鹿,連忙一箭一箭的射去,被他射中了不少。一只鹿忽然站了起來,原來是披著鹿皮的青年,他已被箭射傷了。青年說:「我的名字叫睒。我的老年父母,眼盲了,牙齒也落了。我每天披著鹿皮,混在鹿群裏,取母鹿的乳汁回去,奉養我的老父母。好在受傷不重,否則我的老年父母,以後將怎樣生活呢」!獵人聽了,爲他的孝心所感動,當時就把弓箭折了,立誓再也不作打獵傷生的事。
七‧五 種福田
農夫將谷種下在田裏,能得十倍百倍的收獲。我們的財物,如種在福田裏,來生也能得百倍千倍的福報。拿財物供養父母;奉事師長;供養叁寶,如建佛寺,造佛像,印刻佛經,供養僧衆,這就是在可尊的「敬田」裏種福了。拿財物辦 [P165] 理教育文化;慈善事業,如救濟災荒、貧病、孤獨、殘廢,建公園、涼亭,修道路,這就是在可憫的「悲田」裏種福了。你曾經在「敬田」與「悲田」裏種過福嗎?
七‧六 佛教的四衆弟子
天民到寺裏去,聽法師講經,見了好多出家人,他就問法師說:「佛教勸人出家,大家都學佛出家了,那不是破壞了社會與國家嗎」?法師說:「你誤會了!學佛的人,有兩類:一、出家的,男子叫比丘,女子叫比丘尼。二、在家的:男子叫優婆塞,女子叫優婆夷。出家是最難得的,在家的也可以學佛。在家的是信衆,出家的是僧衆。學佛的不一定出家,佛教有在家出家四衆弟子,這那裏會破壞社會與國家呢」!
七‧七 小鳥恢複了自由
[P166]
籠裏的小鳥,生得非常美麗,時常唱著好聽的歌。天民歡喜他,按時喂他吃,給他洗澡,以爲小鳥幸福極了!
覺民看見小鳥,時常呆呆的立著,有時又跳躍不停。有幾次,受到了小貓與惡蛇的驚嚇。覺民可憐小鳥,輕輕的把籠門開了,小鳥撲的飛出來,跳一回,叫一回,好象向覺民道謝,然後向天空飛去。天民知道了,直跺腳。父親說:「弟弟放得好!愛好自由,是衆生的本性。你要自由,衆生也要自由,怎麼爲了自己,把他關起來呢」!
七‧八 放生的池園
愛護動物,讓他們平安自由的生活,不致被人殺害,所以佛寺裏成立了放生池與放生園。放生池裏,養著各式各樣的魚,日子久了,有的長得很大。遊客投下餅去,大家昂著頭來吃,真好看!杭州西湖的玉泉寺,放生池裏,有不同顔色的大魚。「玉泉觀魚」,竟成爲遊覽的名勝了!放生園裏,牛、馬、豬、羊、雞 [P167] 、鵝,一類一類的,有人專門負責豢養他們。這些動物,都是佛教的信徒們,不忍他們的被殺害,買了送到寺裏來的。
七‧九 佛是神的老師
神教徒崇拜的神,有一位是自稱「天地之主」,「人類之父」的天帝。他知道釋尊成了佛,就從天上到人間來,虔誠的請佛說法。神說:「世尊!我對于我的兒女──人類,實在沒有救他們的方法了!還是請世尊來慈悲教化吧!人類是愚癡的,但也有善根熟了,會因佛的教導而得救的。正像含苞待放的蓮花,一經日光照射,就會開花一樣」。釋尊接受了神的勸請,才開始弘揚佛法,天帝也就做了佛的弟子。
七‧一0 模範的傳教者
富樓那,想到西方野蠻民族中去弘法。釋尊說:「那是極野蠻的,怕會對你 [P168] 不利」!富樓那說:「世尊!爲了傳布佛教,我願意忍受他們的侮辱。他們罵我,笑我,我感到滿意,因爲他們竟沒有打我」!「假使打你呢」?富樓那說:「世尊!他們沒有害死我,這我就快樂了」!「真的害死你呢」?「世尊!爲了佛教,我能獻出我的身命,這是多有意義的事呀」!釋尊贊歎他:「富樓那的弘法熱情,堅忍精神,可爲佛弟子的模範」!結果,富樓那使西方人信受了佛教,增進了他們的文明。
七‧一一 精進
佛與比丘們遊行。在路上,佛想休息一下,要阿難給同行的比丘們說法。阿難給大家贊歎精進。佛聽見了說:「阿難!你贊歎精進嗎」?阿難說:「是的,世尊!我贊歎精進」。佛說:「精進是值得稱贊的!努力行善,名爲精進。不但修行成佛,非精進不可;就是世間的學問,事業,一切好事情,也都要精進才能 [P169] 成功。懶惰的,放逸的,只知道享受而不肯勤勞努力的,什麼事也不會成功。精進是值得稱贊的」!佛這樣的稱贊精進,大家要怎樣精進,才不辜負佛的教訓!
七‧一二 好公民
在家裏,肯信從父母的話。在學校裏,肯信從老師的話。在世間,肯信從佛菩薩的話。聽從值得信任的話,一定能走上幸福的路。在家裏,能愛護兄弟姊妹。在學校裏,能愛護同學。在世間,能愛護人類,愛護動物。常有仁愛「護生」的心,一定會有高尚的道德。在家裏,知道報答父母的恩。在學校裏,知道報答師長的恩。在世間,知道報答國家的恩,叁寶的恩。知恩報恩的人,未來會有無限的幸福。這樣的人,是好孩子,好學生,好公民。
八‧一 釋尊的弘傳佛教
釋尊接受了天帝的勸請,開始傳布真理,救度衆生的工作。先到鹿野苑去:教化從前跟從過他的五位比丘。在叁個月裏,使他們都得了聖果。當時,佛指示 [P170] 他們:不要過分享樂,也不要過分刻苦。當時所說的法,就是四谛,四谛是佛法的總綱。佛開始推進了佛法,也摧毀了邪惡的教說,像輪子轉動一樣,所以叫做「轉*輪」。
教化了五比丘以後,釋尊不斷的弘法,出家的僧衆,在家的信衆,一天天多起來。不久,就成了世界最偉大的宗教。
八‧二 釋尊的入涅槃
釋尊八十歲那一年,帶著弟子們,從毗舍離到拘屍那。雖然知道快要離開人間了,但還是一路教化。二月十五日,到了拘屍那,睡在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外道須跋陀羅,聽說佛要入涅槃了,就趕來請問,佛教誨他,使他成爲佛的最後弟子。末了,佛又對弟子們說:「大家要自己努力去修行!要尊重戒律!大家不用悲傷!佛的生身過去了,但法身是永遠在人間的」。就在這天半夜裏,佛安詳的入涅槃了。 [P171]
從釋尊涅槃到現在,已有二幹五百多年了。但他慈悲救世的精神,從大智慧來的高深教理,永遠留在人間,受到人類的信仰與尊敬。
八‧叁 大迦葉與阿難
在佛的弟子中,大迦葉是一位年老的上座。他過著謹嚴淡泊的生活。有一次,釋尊見他來了,就讓他一起坐;他得到了僧團內最高的榮譽。佛入了涅槃,大迦葉就成爲僧團的領導者了。阿難是佛的堂弟,是一位非常聰明的青年比丘。他做佛的侍者,一共二十五年,不離佛的左右。佛說的法,阿難能全部記誦下來,所以稱他是「多聞第一」。佛涅槃後,大迦葉發起結集佛說的大會。佛經,就是由阿難誦出,經大會公認的。大迦葉與阿難,爲佛的二大弟子,對佛教的貢獻極大,所以寺院裏,每塑了迦葉與阿難的聖像,一老一少,侍立在釋迦佛的兩旁。
八‧四 四谛
[P172]
醫生治病,有四個過程:一、診斷爲的確有病。二、查出了病的原因。叁、如除去病因,一定能恢複健康。四、除去病因,治療病苦的方藥。
佛是大醫王,治療我們的生死大苦,也分爲四谛。一、苦谛:生老病死,實在是人人免不了的苦痛。二、集谛:爲什麼有苦痛?苦的原因,就是我們心裏的煩惱。叁、滅谛;如除去了煩惱,滅度一切苦厄,就能得永恒的福樂。四、道谛:唯有八正道,才是離苦得樂的方法。佛所說的苦,苦的集(因),苦的滅,滅苦的道,這四種是最正確的,最真實的,所以叫做四谛。我們如照著佛說的四谛去修學,就能解脫生死的憂悲苦惱了。
八‧五 八正道
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八正道,也就是八種正當的道路。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 二、正思惟:正確的思想。 [P173] 叁、正業:身體的正當事業,至少要做到不殺、不盜、不邪淫。 四、正語:真實的,有益的語言。 五、正命:做合法的職業,得到正當的生活。 六、正精進:行善止惡的努力。 七、正念:正當的憶念,時時把佛法放在心裏。 八、正定:有益身心的精神集中。 如修學這八種正道,就會得大覺悟,解除苦痛,實現自救救人的目標。
八‧六 小鳥救火
山林裏忽然失火,火勢迅速蔓延開來。一只小鳥,飛到溪邊,把羽毛浸在水裏,然後飛到火燒的山林上,撲著翅膀,灑下些少水滴。這樣的,他回到溪邊取水,又飛向山林;不斷的往來,不斷的灑下水滴。天帝見了說:「愚癡的小鳥!你在做什麼呢?你身上的水滴,對于這樣的大火,…
《青年的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