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什麼用呢」?小鳥說:「是 [P174] 的!天帝!山林是我的故鄉,是我的祖國。我的父母,弟兄,朋友都生長棲息在這裏,我難道忍心坐視故鄉與親屬的毀滅嗎?爲了故鄉與親屬的災難,我只是盡心盡力來救濟,別的我怎麼知道呢」?天帝聽了,大大的受到感動,立刻下大雨,撲滅了山林的火災。
八‧七 煩惱
什麼是貪?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所應得到的,越想越愛,想盡方法去得到他:叫做貪。什麼是瞋?凡是不合自己意思的,或阻礙自己的,就大發脾氣;恨他,怨他,罵他,打他:叫做瞋。什麼是癡?不明白是非,不知道善惡,不相信因果,顛顛倒倒,胡思亂想:都叫做癡。什麼是慢?自己以爲了不起,瞧不起別人。明明是別人的好,卻心裏不服氣,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才對:叫做慢。
貪、瞋、癡、慢,就是我們心裏的不良分子。有了這些,心裏就會發煩,就會苦惱,所以叫做煩惱。 [P175]
八‧八 忏悔
瓶裏盛著汙穢的東西,那不論放下什麼,吃了都是有害的。如除去汙穢,洗清淨了,再放下食物、藥品,吃了才與人有益。我們的心,早就被煩惱汙穢了,被惡業毒化了。誰也做過不好的事吧!我們的不良行爲,對自己、社會、國家、佛教,都會引起不良的後果。這種罪惡因素,藏在人的心裏,如瓶裏藏著汙穢一樣。說到忏悔,就是承認自己的過失,洗淨罪惡的方法。經上說:「有罪當忏悔,忏悔則安樂」。就像洗淨了瓶裏的穢物,可放有益的食物一樣。小朋友!我們來在佛前忏悔吧!「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八‧九 狂人得救
佛是大醫王,能治人的心病,也能治身病,這裏是一則實例。舍衛城有一婦 [P176] 人,他在一天內,失去了一切:丈夫在田裏被毒蛇咬死了;房子失火燒去;兒子又落在河裏,不知去向。他失掉了一切,心裏又悲傷,又著急,就發起狂來。裸著身體,滿街亂跑,逢人就問:「我的丈夫與兒子,你見到他那裏去了,幾時回來呢」?這個人太可憐了!一天,他忽然到祇園來,佛正在說法。婦人遠遠的望見了佛,佛的慈光照臨他,他倏的清醒過來。佛叫人拿衣服給他穿,然後爲他說法。他不再悲傷,也不再狂亂了,從此安心地做一個佛化的新人。
八‧一0 平等主義
世間的階級不平等,種族不平等,神教徒每每假借神權,維持那種不平等;把這種不平等,看做上帝的意思。
佛說:人類是平等的。如印度的四大階級,剎帝利是田主,武士,王族;婆羅門是祭師,學者;吠奢是農夫,商人;首陀羅是工人。這些,都是職業的分化;及因爲知識、貧富、體力的差別,才造成這種不同的階級。其實,大家都是平 [P177] 等的,什麼人都可以進步,可以墮落,可以修行得解脫。所以在佛教的僧團裏,沒有貴賤,不問他什麼階級,一出了家,就同樣的稱爲「釋迦(族的)弟子」。佛教,是平等主義的實行者。
八‧一一 輪王
輪王出世,是世界大同的時代。輪王運用什麼方法來統一世界呢?輪王有七寶:一、女寶,是賢德的王妃。二、主兵臣寶,是長于作戰的軍事領袖。叁、主藏臣寶,是長于理財的財政大臣。四、馬寶。五、象寶,是快速的交通工具。六、珠寶,是大軍駐紮時,照亮黑夜的珠燈。七、輪寶,是威力無比的圓形武器,從千裏萬裏外飛來時,能毀滅一切敵對的力量。輪王有了這七寶,就統一了世界。輪王的統一世界,不是爲了擴大領土,掠奪財富,是爲了「正法治世」。輪王主要的命令,是要大家奉行五戒、十善,發展人類的仁慈精神;使世界的每一人民,都能過著和平、自由的幸福生活。 [P178]
八‧一二 龍華叁會
彌勒下生成佛,是世界大同,佛法興盛的時代。大家要參加盛會,不錯過這機會才好!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上。經上說:我們如歸依叁寶,孝養父母,供佛及僧,多修慈善事業。再加懇切發願:「願我來生,見佛聞法」。時常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那末,來生會先到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等到彌勒菩薩到人間來成佛,就會跟著到人間來。那時,不但輪王出世,大家過著和平快樂的日子,而且親逢彌勒成佛,在龍華樹下叁會說法,得到佛法的無上福樂。這是好的時代,也是容易逢到的時代。大家來發願,來參加這「龍華叁會」的運動吧! [P179]
四、高級佛學教科書
一‧一 佛經的編集
釋尊入涅槃以後,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結集叁藏」。在佛滅的那年夏天,爲了保存佛法起見,由大迦葉發起,在王舍城的七葉岩,與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佛的遺教。結集,是經大衆共同審定編集的意思。當時,佛所開示的法義部分,由阿難誦出,經大衆公認,名爲經藏。指示戒律的部分,由優波離誦出,經共同審定的,名爲律藏。還有論辨義理的部分,名爲論藏。經、律、論叁藏,總括了釋尊遺教的一切,爲千百年來佛弟子信受奉行的聖典。當時的護法,供給一切的,是摩竭陀國的阿阇世王。叁藏傳到了中國,又把中國大德有價值的著作,加入而合編起來,稱爲大藏經。 [P180]
一‧二 佛教的樂曲
佛在世的時代,鵬耆奢是一位能作歌偈來稱歎叁寶的法師。後來,佛教的音樂逐漸發達;大德們每每作偈來說法,而偈頌都是可歌唱的。到公元一世紀,佛教的文藝大師──馬鳴菩薩,作叁契經。叁契就是叁節:先歌贊叁寶,次誦經或講經,末了唱回向頌。佛教的法事,與歌贊結合起來,成爲後代佛教法事的典範。馬鳴又作!2潀咤和羅伎,這是佛化的歌劇,感動了好多人來學佛。佛教傳到了中國,陳思王曹植,首先作成魚山梵呗。他是根據印度與西域的梵音,配合了中國的音調。佛教的音樂,大大的發展,一直流傳到現在。良好的音樂,能激發人的信心,所以適應這一新的時代,弘揚佛法,要有更多更好的歌贊樂曲。
一‧叁 那爛陀寺
[P181]
那爛陀寺,是古代印度的最大佛寺,也是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在印度的摩竭陀國,經曆了六代帝王的不斷增建,在公元六、七世紀間,成爲擁有八大院的大寺。寺裏常住僧衆一萬多人,有一百多所講堂,每天都公開的講說佛法。就是世間的外道、文學、醫學、工巧、論理學等,也都有研究講習的。寺內的規律極嚴,成爲有德有學的模範道場。國王捐出了一百多城的租稅,供養寺內的僧衆,大家因此能安心的求學。那爛陀寺出了好多的大法師,使佛法大大的興盛起來。可惜在回教軍的侵入印度時,被他們焚毀了。近代的印度政府,發掘出那爛陀寺的遺址,供人參觀,成爲佛教的著名古迹。
一‧四 漢明帝的夢
東漢的明帝,夢見了一位金色而項背有圓光的聖人,在宮殿中自由自在的飛行。這是多麼離奇的夢呀!明帝與大臣們商議起來,有人以爲:這可能是天竺的大聖人──佛;也許佛的教法,要流傳到中國來了!不久,大月氏的比丘──攝摩騰,真的騎著白馬,載著佛像、佛經,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符合了明帝的瑞 [P182] 夢。明帝非常歡喜,特別給攝摩騰建立了一所白馬寺,作爲奉佛、安僧、弘法的道場。
當時的佛教,早已在中國民間流行了。這一次受到了王室的敬信,中國佛教才加速發達起來。所以佛教史上,都說這是佛教最初的傳來。從那時到現在,佛教在中國,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曆史了!現在的『四十二章經』,就是當初翻譯的佛經。
一‧五 佛爲伽彌尼說法
伽彌尼來見佛,覺得各種宗教,都有祈禱天神,求生天國的方法,佛爲什麼不說呢?佛如也開示這個法門,那就更好了!
佛說:「伽彌尼!如果把大石投到河裏,岸上聚著好多人,大家虔誠的祈求天神,希望大石浮起來,你以爲這是可能的嗎」?伽彌尼說:「世尊!這是不會浮起來的」。佛說:「是的!假使人造了很大的惡業,就使大家爲他祈禱天神, [P183] 求他生天,也是決不可能的。由于惡業,他自然會墮落地獄。伽彌尼!如把油倒在河裏,岸上聚著好多人:主呀!主呀!大家虔誠的祈求天帝,希望油沈下去,不要浮起來,這你以爲有可能嗎」?伽彌尼說:「世尊!不會的!油一定要浮上來」。佛說:「是的!如人造作善業,那誰也不能使他墮落。由于善業,自然會上生天國。作善業的上升,作惡業的下墮,這是一定的因果法則,決不是因爲祈禱天神,而可以改變的」。
一‧六 因緣
俗語說:「晚上從天上落下滿地的黃金,也要早一些起身去拾」。這是說:雖然人人可得,人人有分的,也還要自己去努力一番。有些愚人,相信好命運、好風水、拜神、拜鬼,不知道自己努力,結果都是會落空的。
到山上去采礦的,有的掘出黃金來,有的卻什麼都沒有。山裏本來沒有礦産,那當然采不到什麼了。這如世間人,有的小小努力,就衣食豐足,事業成功。 [P184] 有的費盡氣力,還是達不到目的。這怪誰呢?自己前生沒有修集福因呀!佛說:人的貧富,愚智,壽夭,窮通,由于前生的業因,也由于現在的助緣,這是佛法的因緣觀。如專說前生命定,或者只說現生功力,那都不合佛法了。
一‧七 修福與修慧
某羅漢出去乞食,沒有得到飲食,餓著肚子回來。經過象廄,看見國王心愛的白象,滿身都披著璎珞。羅漢慨歎的說:「唉!你不如我,我也不如你」!白象聽了,從此不再吃東西。象師告訴了國王,請羅漢來問:「你念了什麼咒,竟使我的愛象不再飲食了」?羅漢說:「大王!我與白象,前生是…
《青年的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