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青年的佛教▪P20

  ..续本文上一页他;又派魔女来诱惑他 [P163] 。但太子的意志很坚定,魔王无法可想,结果是魔王被降伏了。

  十二月初八日,明星出现的时候,太子豁然大悟,透彻了人生的真理。从此,大家称他为「佛」,又称为「释迦牟尼」。这正是他三十岁的那一年。

  

  七‧三 尊敬长老的故事

  猴子,象,小鸟,争论谁的年纪大,谁应该走在前面。象说:「我小时候,这棵大树与我一样高呢」!猴子说:「我小时候,大树方才发芽呢」!小鸟说:「我吃了树上的果子,落下果核,竟长成这样大的树了」!象与猴子一起说:「小鸟伯伯!你大!你大!你应该走在前面,领导我们」。

  有时候,猴子骑在象背上,小鸟站在猴子头上,一齐出去游玩。民众见了说:「鸟兽都知道尊敬长辈,怎么我们倒反而不如禽兽呢」!于是大家尊敬年长的,养成了善良的风俗。 [P164]

  

  七‧四 孝养父母的菩萨

  这是一则释迦佛的本生。猎人到山里打猎,发见一大群鹿,连忙一箭一箭的射去,被他射中了不少。一只鹿忽然站了起来,原来是披着鹿皮的青年,他已被箭射伤了。青年说:「我的名字叫睒。我的老年父母,眼盲了,牙齿也落了。我每天披着鹿皮,混在鹿群里,取母鹿的乳汁回去,奉养我的老父母。好在受伤不重,否则我的老年父母,以后将怎样生活呢」!猎人听了,为他的孝心所感动,当时就把弓箭折了,立誓再也不作打猎伤生的事。

  

  七‧五 种福田

  农夫将谷种下在田里,能得十倍百倍的收获。我们的财物,如种在福田里,来生也能得百倍千倍的福报。拿财物供养父母;奉事师长;供养三宝,如建佛寺,造佛像,印刻佛经,供养僧众,这就是在可尊的「敬田」里种福了。拿财物办 [P165] 理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如救济灾荒、贫病、孤独、残废,建公园、凉亭,修道路,这就是在可悯的「悲田」里种福了。你曾经在「敬田」与「悲田」里种过福吗?

  

  七‧六 佛教的四众弟子

  天民到寺里去,听法师讲经,见了好多出家人,他就问法师说:「佛教劝人出家,大家都学佛出家了,那不是破坏了社会与国家吗」?法师说:「你误会了!学佛的人,有两类:一、出家的,男子叫比丘,女子叫比丘尼。二、在家的:男子叫优婆塞,女子叫优婆夷。出家是最难得的,在家的也可以学佛。在家的是信众,出家的是僧众。学佛的不一定出家,佛教有在家出家四众弟子,这那里会破坏社会与国家呢」!

  

  七‧七 小鸟恢复了自由

  [P166]

  笼里的小鸟,生得非常美丽,时常唱着好听的歌。天民欢喜他,按时喂他吃,给他洗澡,以为小鸟幸福极了!

  觉民看见小鸟,时常呆呆的立着,有时又跳跃不停。有几次,受到了小猫与恶蛇的惊吓。觉民可怜小鸟,轻轻的把笼门开了,小鸟扑的飞出来,跳一回,叫一回,好象向觉民道谢,然后向天空飞去。天民知道了,直跺脚。父亲说:「弟弟放得好!爱好自由,是众生的本性。你要自由,众生也要自由,怎么为了自己,把他关起来呢」!

  

  七‧八 放生的池园

  爱护动物,让他们平安自由的生活,不致被人杀害,所以佛寺里成立了放生池与放生园。放生池里,养着各式各样的鱼,日子久了,有的长得很大。游客投下饼去,大家昂着头来吃,真好看!杭州西湖的玉泉寺,放生池里,有不同颜色的大鱼。「玉泉观鱼」,竟成为游览的名胜了!放生园里,牛、马、猪、羊、鸡 [P167] 、鹅,一类一类的,有人专门负责豢养他们。这些动物,都是佛教的信徒们,不忍他们的被杀害,买了送到寺里来的。

  

  七‧九 佛是神的老师

  神教徒崇拜的神,有一位是自称「天地之主」,「人类之父」的天帝。他知道释尊成了佛,就从天上到人间来,虔诚的请佛说法。神说:「世尊!我对于我的儿女──人类,实在没有救他们的方法了!还是请世尊来慈悲教化吧!人类是愚痴的,但也有善根熟了,会因佛的教导而得救的。正像含苞待放的莲花,一经日光照射,就会开花一样」。释尊接受了神的劝请,才开始弘扬佛法,天帝也就做了佛的弟子。

  

  七‧一0 模范的传教者

  富楼那,想到西方野蛮民族中去弘法。释尊说:「那是极野蛮的,怕会对你 [P168] 不利」!富楼那说:「世尊!为了传布佛教,我愿意忍受他们的侮辱。他们骂我,笑我,我感到满意,因为他们竟没有打我」!「假使打你呢」?富楼那说:「世尊!他们没有害死我,这我就快乐了」!「真的害死你呢」?「世尊!为了佛教,我能献出我的身命,这是多有意义的事呀」!释尊赞叹他:「富楼那的弘法热情,坚忍精神,可为佛弟子的模范」!结果,富楼那使西方人信受了佛教,增进了他们的文明。

  

  七‧一一 精进

  佛与比丘们游行。在路上,佛想休息一下,要阿难给同行的比丘们说法。阿难给大家赞叹精进。佛听见了说:「阿难!你赞叹精进吗」?阿难说:「是的,世尊!我赞叹精进」。佛说:「精进是值得称赞的!努力行善,名为精进。不但修行成佛,非精进不可;就是世间的学问,事业,一切好事情,也都要精进才能 [P169] 成功。懒惰的,放逸的,只知道享受而不肯勤劳努力的,什么事也不会成功。精进是值得称赞的」!佛这样的称赞精进,大家要怎样精进,才不辜负佛的教训!

  

  七‧一二 好公民

  在家里,肯信从父母的话。在学校里,肯信从老师的话。在世间,肯信从佛菩萨的话。听从值得信任的话,一定能走上幸福的路。在家里,能爱护兄弟姊妹。在学校里,能爱护同学。在世间,能爱护人类,爱护动物。常有仁爱「护生」的心,一定会有高尚的道德。在家里,知道报答父母的恩。在学校里,知道报答师长的恩。在世间,知道报答国家的恩,三宝的恩。知恩报恩的人,未来会有无限的幸福。这样的人,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八‧一 释尊的弘传佛教

  释尊接受了天帝的劝请,开始传布真理,救度众生的工作。先到鹿野苑去:教化从前跟从过他的五位比丘。在三个月里,使他们都得了圣果。当时,佛指示 [P170] 他们:不要过分享乐,也不要过分刻苦。当时所说的法,就是四谛,四谛是佛法的总纲。佛开始推进了佛法,也摧毁了邪恶的教说,像轮子转动一样,所以叫做「转*轮」。

  教化了五比丘以后,释尊不断的弘法,出家的僧众,在家的信众,一天天多起来。不久,就成了世界最伟大的宗教。

  

  八‧二 释尊的入涅槃

  释尊八十岁那一年,带着弟子们,从毗舍离到拘尸那。虽然知道快要离开人间了,但还是一路教化。二月十五日,到了拘尸那,睡在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外道须跋陀罗,听说佛要入涅槃了,就赶来请问,佛教诲他,使他成为佛的最后弟子。末了,佛又对弟子们说:「大家要自己努力去修行!要尊重戒律!大家不用悲伤!佛的生身过去了,但法身是永远在人间的」。就在这天半夜里,佛安详的入涅槃了。 [P171]

  从释尊涅槃到现在,已有二干五百多年了。但他慈悲救世的精神,从大智慧来的高深教理,永远留在人间,受到人类的信仰与尊敬。

  

  八‧三 大迦叶与阿难

  在佛的弟子中,大迦叶是一位年老的上座。他过着谨严淡泊的生活。有一次,释尊见他来了,就让他一起坐;他得到了僧团内最高的荣誉。佛入了涅槃,大迦叶就成为僧团的领导者了。阿难是佛的堂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青年比丘。他做佛的侍者,一共二十五年,不离佛的左右。佛说的法,阿难能全部记诵下来,所以称他是「多闻第一」。佛涅槃后,大迦叶发起结集佛说的大会。佛经,就是由阿难诵出,经大会公认的。大迦叶与阿难,为佛的二大弟子,对佛教的贡献极大,所以寺院里,每塑了迦叶与阿难的圣像,一老一少,侍立在释迦佛的两旁。

  

  八‧四 四谛

  [P172]

  医生治病,有四个过程:一、诊断为的确有病。二、查出了病的原因。三、如除去病因,一定能恢复健康。四、除去病因,治疗病苦的方药。

  佛是大医王,治疗我们的生死大苦,也分为四谛。一、苦谛:生老病死,实在是人人免不了的苦痛。二、集谛:为什么有苦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心里的烦恼。三、灭谛;如除去了烦恼,灭度一切苦厄,就能得永恒的福乐。四、道谛:唯有八正道,才是离苦得乐的方法。佛所说的苦,苦的集(因),苦的灭,灭苦的道,这四种是最正确的,最真实的,所以叫做四谛。我们如照着佛说的四谛去修学,就能解脱生死的忧悲苦恼了。

  

  八‧五 八正道

  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八正道,也就是八种正当的道路。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 二、正思惟:正确的思想。 [P173] 三、正业:身体的正当事业,至少要做到不杀、不盗、不邪淫。 四、正语:真实的,有益的语言。 五、正命:做合法的职业,得到正当的生活。 六、正精进:行善止恶的努力。 七、正念:正当的忆念,时时把佛法放在心里。 八、正定:有益身心的精神集中。 如修学这八种正道,就会得大觉悟,解除苦痛,实现自救救人的目标。

  

  八‧六 小鸟救火

  山林里忽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一只小鸟,飞到溪边,把羽毛浸在水里,然后飞到火烧的山林上,扑着翅膀,洒下些少水滴。这样的,他回到溪边取水,又飞向山林;不断的往来,不断的洒下水滴。天帝见了说:「愚痴的小鸟!你在做什么呢?你身上的水滴,对于这样的大火,…

《青年的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性空学探源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