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太虛大師年譜▪P22

  ..續本文上一頁爲一教育國,宗教界即于全人類之世界上成爲一宗教國,……而此一一國(即一一成爲國際組織的國體)皆交互周遍于全人類世界,無人種、民族、國籍、領土之區別。譬如一室多燈,光光相網然。則世人不難由此進一步爲總組織之統一,而造成一平洽豐樂之世界國』。

  本論目的,著重于「佛教徒當首先進行佛教的國際組織」,此則僧伽應負其責。一則,當修養成職志一致之僧格(即「僧格之養成」),評「今世耽妻室、甘肉食而號爲僧者,應知其實非僧也』。二則,當統率信徒組成有秩序之國際團體盡力于弘法利人。大師建僧而不滿日本式、蒙藏式,實爲一根本觀點。

  是月二十一日,大勇率衆至康定,爲藏方所拒,留康修學(大剛「致克全書」)。 [P215]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乙醜──丙寅),大師叁十八歲。 一月二十一日,大師在上海,參加居士林之釋迦成道紀念會(海七、二「時事」)。

  武漢佛教同人,推大智來蘇專迓,大師偕與抵漢口,講經授皈依而回。過武院,爲學生講「能知地位差別上之所知諸法」,善長記(自傳二十;佛教會「上太虛法師書」)。二月七日(「二十五」),大師應蘇州自造寺(佛學會)寺主本醒約,往寺略作開示,象賢記(海七、二「時事」;海七、叁「圖像」)。

  大師至浙西硖ㄨ,修彌勒七過舊年。十叁日,丙寅元旦,大師撰「居家士女學佛之程序」。比來之學佛者: 『或盲從他人以附和,自無心中之所主,或好奇趨時以標榜,惟任妄情之所馳;或徒托佛以逃世;或更藉佛以沽譽』。 [P216]

  大師乃爲明確指出: 『居士學佛,則期以普及乎全人類,風俗因以淳良,社會由之清甯者也。由遵行人倫道德,養成人格而漸修十善菩薩行』。

  按:自傳以此爲在上海,然「居士學佛之程序」末署:『丙寅元旦草于浙西彌勒閣』,其非上海可知。會覺曾偶與編者談及:「大師行蹤,間有人 所未知。舊曆十四年底,住某處過年。新年函廬山──會覺在山編潮音,郵戮蓋「硖ㄨ」字樣」。竊疑此或海甯縣之硖石鎮。今雖難確指,然決非上海。彌勒閣不必爲寺名、殿名,蓋從修彌勒七得名。 二十七日(「元宵後二日」),覆體參書,爲論彥明「轉識論之研究」(書)。是年春,大師應劉仁宣等請,約熊希齡、章太炎、王一亭等,發起全亞佛化教育社(後改名中華佛化教育社),作佛化運動。社址設虹口,由劉仁宣編心燈旬刊。大師則寓雪窦分院,或育王分院(息廬),就近指導(自傳二十; [P217] 海七、二「時事」;海七、叁「時事」)。叁月二十二日(「二月初十」),大師講「身心之病及醫藥」于蘇州之江蘇醫科大學,嘿庵、象賢從行(海七、八「采錄」)。

  二十八日,居士林組「法相唯識研究會」,請大師開講「法相唯識學概論」。每星期日講,僅叁次而止(海七、叁「時事」)。「楞伽大旨」,「唯識之淨土」,「中國信願行淨土與日本教行信證真宗」,並去冬今春,先後于居士林講。

  是月,白喇嘛于杭州,啓建金光明法會。五月(「四月初一日」)再建法會于南京毗盧寺(海七、叁「通訊」)。四月二十一日(「叁月初十」),大師應杭州佛學會吳璧華等請,講仁王護國經護國品叁日,設座功德林。王九齡來會參聽。大師一別西湖,倏忽五年,訪靈隱、昭慶、彌陀諸寺(自傳十九;海七「時事」)。

  按:自傳以此爲去年北京歸來,將去天童寺事,誤。 [P218]

  二十叁日,大師在省教育會講演(海七、四「時事」)。

  時政局日緊,班禅于四月五日,通電全國,願有助于和平。大師亦漸注意時政,聯合杭州學佛同人,向各軍政長官呼籲和平(佛誕日發)(電)。大師且致書孫馨遠(傳芳),爲論政有王道、霸道、戰國之道,冀其「能從事于王霸之道」。論及提倡佛法,則告以『非今人所提倡之禳災祈福、拜像諷經之佛化』,蓋指杭州、南京金光明法會而言(致孫總司令書)。六月中,複致書雲南唐繼堯,勉以『睦郼以止外紛,專志以隆內治』(致雲南唐省長書 )。五月十九日,佛誕。大師時在漢口佛教會,講佛說無量壽經。善長、梵燈合記,成「佛說無量壽經要義」。大師過武院數日,爲學生講「佛法大系」。時多傑在漢口傳密法(自傳十九;海七、六「時事」)。

  大師回滬時,上廬山,收拾書物,將海潮音移滬佛化教育社,委陳秉良編輯(五期起由唐大定編);在山一餐而去(自傳十七;二十;南北東西的海潮 [P219] 音;十五年來海潮音之總檢閱;會覺爲編者說)。

  按:自傳二次言及去年臘底上廬山。但會覺謂在此年初夏;彼編潮音至四卷而止。自傳謂上山,「將海潮音遷上海編發」,是知大師誤憶。

  是夏,黃忏華初谒大師于上海之某寺分院。晤對音儀,一翻過去之誤會,誓志追隨(佛教各宗大意序;黃忏華「追仰太虛大師」)。

  「評寶明君中國佛教之現勢」,亦此時作;勸其「勿分新舊而以派別拘」。中有雲: 『晚唐來禅講律淨──中華佛法,實以禅宗爲骨子。禅衰而趨乎淨,雖若有江河日下之概,但中華之佛教,如能複興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或法相唯識,而仍在乎禅』。

  大師新近覺悟:「中華佛化之特質在禅」,蓋即此意。去夏天童講楞伽;冬于蘇州講楞伽;今春于居士林又有「楞伽大旨」之說;應與「特質在禅」之心境有關。惟禅之宗重,有賴以身作則;惜大師悲心所轉,未之能從事也! [P220] 六月五日,蔣中正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出師北伐。

  二十一日(「十二日」)圓!4漒與甯達蘊、張宗載等十九人,自閩抵新加坡(海七、六「時事」)。七月,大師再至杭州,應佛學會請,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是月六日圓滿(海七、八「時事」)。

  大師在杭,作「建設人間淨土論」(致蘇慧純蔣慧雄書)。緣起于山東臧貫禅之一再函請。大師所論「人間淨土之建設」,爲世界佛徒聯合國際之組織,與建設一佛化特區以資觀感。惟中國佛徒毫無組織,憑何與世界佛徒相聯合?佛教未爲社會中堅分子所重,佛化特區必難得政府容認。然則人間淨土,從何著手建設!

  是月,大師應汪大燮、熊希齡、莊蘊寬、胡瑞霖、蔣尊袆、梁密、張相文等發起之北京講經會電邀進京(海七、八「時事」)。過南京時,往訪蔣作莊、唐大圓于東南大學。遇王隆中,邀以偕訪孫馨遠,傾談頗洽(自傳二十)。 [P221]

  大師主持之中華佛化教育社,以是得其贊助(覺乎否乎可以覺矣)。

  大師偕唐大圓入京,寓安福胡同王骧陸所辦佛教閱經社。二十八日(「六月十九」),在中央公園社稷壇,開講四十二章經;八月八日(「七月初一」)圓滿(海七、六「法會啓事」;海七、八「時事」)。是會聽衆簽名者二千余人,可謂極盛(胡瑞霖「重印四十二章經講錄序」)。周少如、王尚菩、黃通園、駱馨吾筆記,羅庸(膺中)整編爲四十二章經講錄。法會圓滿日,(英)克蘭柔夫婦,梵文學者岡和泰,(日)國本睦雅,貢卻仲尼,均來會。分贈折扇爲紀念;扇系法會特製,由曹謙繪大師肖影,汪伯棠繪洛陽白馬寺塔影,莊思緘書四十二章經曆史,湯定之繪社稷壇圖(海七、八「時事」「特載」)。

  按:如此盛大法會,自傳竟忘其事!

  叁十一日(「二十二日」),大師應彌勒院臺源請,莅院爲學生略示「唯識之名義」(海七、八「時事」)。 [P222]

  京中教育界,就佛教閱經社,組佛學研究會。八月一日(「二十叁日」),請大師講「佛學概論」。聽者張怡荪、羅庸、羅培常等,均爲各大學師生。羅庸筆記成書(海七、八「時事」;自傳二十)。論以「因緣所生法」爲五乘共學;「叁法印」爲出世叁乘共學;「一實相印」爲大乘不共學。條理佛法之義理爲叁階,爲大師晚年定論。

  發表「論華日當聯布佛教于歐美」,主以日本退還庚款爲之(文)。

  時大師將有南洋之遊,因爲宣傳歐美之籌備。十五日,大師與胡子笏等,議設世界佛教聯合會北京辦事處于萬壽寺;擬籌資先辦寰球佛教圖書館(寰遊記一;海七、九「時事」)。

  按:寰遊記作「世界佛學院圖書館」,乃其後改名。八月十九日(「七月十二」),大師回滬。次日,乘伏見丸南行去星洲(海七、十「紀事」)。初以去春,廈門佛化新青年會會員蔣慧雄(劍一)、蘇慧純(鶴松)、黃慧玄(謙六)等皈依大師。夏季南遊星島,從事商業。約轉 [P223] 道等籌組星洲講經會,迎大師說法,規模甚大,希望甚遠(自傳二十;海六、七「通訊」)。

  按:自傳作「六月底」回抵淞滬,誤。海刊七卷十期「紀事」,「二十七日由滬南下」,七字疑衍,或一之誤。九月二日,大師抵星洲。歡迎至福州會館,與華僑信衆相見,大師爲「祝南洋佛教之聯合」(海七、十「紀事」)。

  五日(「二十九日」),大師出席假座中華總商會之歡迎大會,講「略祛世人對于佛法之誤會」(海七、十「紀事」)。

  六日,大師應許公遂領事之歡燕。席間,議及南洋佛教聯合會之籌設(海七、十「紀事」)。

  十日起,大師于新落成之維多利亞紀念堂,開講「覺世救人之佛法」,叁日而畢(自傳二十;海七、十「紀事」)。

  二十二日起,大師間續于江夏堂,開講「佛乘宗要論」大意,「維摩诘經」 [P224] 大綱,心經(海七、十「紀事」)。是月底,大師以不慣熱帶生活致病(自傅二十;略史;寰遊記一)。在星洲攝臥病影,戲記以詩: 『雙林橫臥日當空,百萬人天罔測中。死活一時俱示現,一場遊戲亦神通』。

  大師在星洲,遊宴演講,不一而足。陳嘉庚導大師參觀其橡樹園、工廠、商店。胡文虎函詢有關佛法與商業(四事),面晤款…

《太虛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