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P21

  ..续本文上一页人;法会圆满(自传十九;海六、十「时事」「摄影」;人物志忆十二;追悼熊秉三张仲仁两先生)。当日还沪。 [P204]

  按:志忆谓:历三月余,指包冬季再来而言。法会期中,大师于东吴大学讲「我之宗教观」;师范学校讲「人生问题之解决」;基督教青年会讲「佛法」(自传十九;海六、十「时事」)。大师论及宗教之将来,以为: 『人世既长有不满足而邀求无限永存之心意,即宗教有长在之余地』。 『人心要求满足之心不一致,……由宗教要求而有宗教之存在,宗教即不能统一』。

  其时,大师虽再受任为武昌佛学院院长(海六、七「事纪」),然以信众离心,未能实现建僧本意,大有舍弃之心(空也「致张化声函」;会觉满智「致大师书」)。得昭三同意,拟接收北塔寺,筹办中华佛教大学(自传十九)。庐山所讲「议佛教办学法」,即此时主张。「佛教僧伽过渡之大学办法」,不办小中学而专办大学(与前年理想中之佛学院完全组织相反);不收俗众而重戒律;不分宗派以免偏注(与僧伽制度论异)。 [P205]

  按:自传谓:『已有世界佛学苑的提议』。考海六、十摄影,为「中华佛教大学」;「敬告亚洲佛教徒」,为「世界佛化大学」。世界佛学苑之名,始于寰游归来。

  大师回沪,参加东亚佛教大会之中华代表团,全团二十六人,有道阶、持松、弘伞、曼殊揭谛、王一亭、胡瑞霖、韩德清、徐森玉、杨鹤庆、张宗载、宁达蕴、刘仁宣等;满智为侍录(自传十九)。当晚,团员赴日本俱乐部,应留沪日侨之欢迎(海六、十二「东亚佛教大会专刊」)。

  按:代表团于十月二十七日动身,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国。自传谓:『(旧)十月中旬齐集上海动身』;『返上海时已十一月中旬』;『十四年冬杪日本游毕』,均误。

  二十七日,大师等全团放洋赴日。翌日,组成中华佛教代表团,道老、大师、王一亭、胡瑞霖,被推为团长(专刊)。大师以任团长故,各处致辞演讲,十九由大师任之(自传十九)。 [P206]

  二十九日,大师等一行抵神户。日本总招待水野梅晓、大西良庆等来迎。出席神户佛教联合会欢迎会,大师致答词(自传十九;专刊)。

  三十日午,车抵东京。日本佛教联合会主事洼川,及佐伯定胤、木村泰贤等来迎,欢迎者不下万人。同赴芝公园增上寺安住(自传十九;专刊)。十一月一日,东亚佛教大会,于增上寺大殿行开会式。午后,赴少女少年团之欢迎会(自传十九;专刊)。下午,开教义研究会,大师宣读论文──「阿陀那识论」(论下注)。晚,赴帝国俱乐部,出席日本关系中国之五团体欢迎会(专刊)。

  二日,大师出席教义研究会。鉴于日本佛教之俗化,主宣传佛教之根本方法,在乎「僧格之养成」。其说得日本律宗管长同情,其后特来访晤(自传十九;专刊)。

  三日下午,大会行闭会式,大师演说(专刊)。

  按:自传以大会为七日,误。 [P207]

  四日,中华佛教代表团,由水野梅晓等陪导,出发各处参观。是日,游日光(专刊)。

  五日,上午,参观帝国大学。大师于帝大青年会,讲「人生问题之解决」;列举不同之解决,而归宗于「正觉人生之解决」。续参观帝国博物馆;往赴

  日本文部大臣之盛宴。午后,超荐前年震灾之亡者。晚,应府市联合会之招待(自传十九;专刊)。

  六日,参访奈川鹤见町总持寺──曹洞宗本山;及日莲宗本山,立正大学。大师于立正大学,『赞扬法华之殊胜』(专刊)。

  七日,全团别东京,向名古屋进行。过静冈,有盛大之佛徒欢迎会。抵名古屋,出席市政公会所开欢迎演讲会,大师讲「佛教与吾人之现在及未来」。晚,宿日暹寺(专刊)。

  八日,向福井县出发,晚宿曹洞宗本山永平寺(专刊)。大师「永平寺即景」诗: [P208] 『东亚有高会,红叶正深秋。尘海佛光普,关山客梦悠。久怀永平寺,来作釆真游。一笑忘言说,风徽仰古猷』。

  九日,抵京都,欢迎者万人。晚宿南禅寺(专刊)。

  十日,至奈良,参观正仓院、东大寺、法隆寺;回宿南禅寺(专刊)。

  十一日,参观大谷大学,大师发表「传教西洋之提议」。继参观市政公所,应欢迎之茶会。大师讲「中日佛法之异点」。晚宿南禅寺(专刊)。

  十二日,参观东西本愿寺。继至龙谷大学,大师讲「净土之要义」。次参观妙心寺,回南禅寺(专刊)。

  十三日,参观石山寺。去!2劫本港,晚宿延历寺(专刊)。

  十四日,去日吉,参观三井寺。参礼黄檗山临济大学,大师讲「临济四宾主」。次去木幡,参礼王寺;宿信贵山(专刊)。

  十五日,至奈良,重游东大寺。往参观兴福寺,大师于欢迎会中,讲「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回南禅寺宿(专刊)。 [P209]

  十六日,参礼知恩院、建仁寺、清水寺。参观博物馆已,往瞻礼三十三间堂。回南禅寺。南禅寺为天台一山国师来日开山,中华佛教代表团,特为致祭;大师撰疏(专刊;文)。

  十七日,全团赴高野山,晚宿龙光院(专刊) 。

  十八日,参礼奥之院,赴金岗峰寺茶会。次出席高野山大学讲演会。金山穆韶讲「弘法大师之密教观」,语中涉及大师之密教评论;大师乃出以温和之应战,讲「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专刊;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附志」)。

  十九日,至大阪,游观天王寺。出席各新闻社之欢迎。晚宿难波别院(专刊)。

  二十日,回抵神户。赴华侨讲学会之午餐;大师讲「菩萨行先从人道做起」。次在中华会馆,出席中日联合欢迎会,大师致谢辞(专刊)。此行大会三日,游观参访十七日,大师领导团员,克成使命。水野梅野(仰止生)撰「 [P210] 民国佛教界之盟主太虚法师」,以表示其观感(支那时报)。略云: 『肩挑民国佛教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之英灵汉,我太虚法师,与记者相识,不过十有余年。……为中华民国佛教代表团团长,偕二十余缁素共来赴会,造日华两国佛教史上未曾有之记录!……法师欲依佛教主义之宣传,令欧美人改造对世界之基础观念;于谋世界人类之和平与福祉之大抱负下,不以其劳为劳,诚精力绝人之勇者也!……日本佛教徒于法师,得一新同事,及将来发挥东方文化于世界之好伴侣。……希两国佛教徒,皆以法师为中心,互取其长而补其短,以期佛教之宣扬于世界!幸法师自重,以全此大任为祷』!

  藤井草宣于奉公杂志之介绍,亦谓:『法师年龄,闻仅三十有七,实令人抱一非常之感』!

  大师赴会期中,日本之名教授,如南条文雄,井上圆了,村上专精,大内青峦,高楠顺次郎,铃木大拙,渡边海旭,常盘大定,木村泰贤,金山穆韶等 [P211] ,并来访谈(自传十九)。而德驻日大使索尔夫,帝大教授(德人)毗支莫莎,并特约大师晤谈。得值参事卜尔熙(后任驻华公使),愿为介绍柏林友人,欢迎大师去德讲学,为大师西游一助缘(自传十九;寰游记一)。

  二十一日,大师与刘仁宣等离日返国(道老及宁达蕴、张宗载去台湾,转厦门)(自传二十;专刊)。临行,代表团发表「留别日本诸佛教同袍文」,大师作: 『盖闻心不孤起,托事现行;教不虚张,因事施设。以欧美偏霸之动,遂孔释中和之探;启西方之哲人,慕东化乎儒佛。又闻大火燎原,发星火于片石;洪流沃野,出岷源之滥觞。由去夏庐阜椎轮,来今日蓬瀛大辂。空成规乎既往,旷进化乎将来! 『于是增上净缘,开唯一无二高会;观音浅草,留历劫不坏金身。缁素俱集,商研究宣传于法义;士女交参,议教育社会之事业。应后藤主爵茗谈,为帝大学生演说。活泼少年,欢呼雷震;庄严古佛,宴坐花飞。四座之 [P212] 众咸倾,三日之功既毕。 『总持访洞上高禅,本门立日莲正法。植物园张文部之宴,被服厂叩灾骨之钟。由是名古屋宿觉王山,焕然新制;福井县参永平寺,卓尔古风!见皆堪学,十年胜过读书;迎即有辞,一路欢声入洛! 『南禅创于一山,东化纽乎两国。探古正仓,隆性相之大法;博物帝馆,谒东西之本愿。两谷学府,灿梵藏缅暹之文;一心妙明,超名句言思之表。湖泛琵琶,经延厝而黄檗,山游贵信,赏深秋以丹枫。再会奈良之群麋,综搅京都之诸胜。 『高野为秘密之玄都,辉腾觉海,大阪蔚工商之大国,寺丽天王。吞佛剎于毛孔,隐显无方;历神仙之乐邦,出入以户。一语半言,心光互映;千珍百品,纪念无穷。 『喜马拉兮高何极!太平洋兮深莫测!森罗万有兮昭一心,华夏扶桑兮融大日。赋同袍兮天地宽,转*轮兮欧美入。话别情兮聊赠言,申谢忱兮欲 [P213] 奚说』!

  大师回沪。二十五日,应国民大学章炳麟、殷芝麟约。往讲「能知之地位上之所知诸法」(章炳鳞「致太虚法师书」)。

  大师再去苏州,为少数人作楞伽经之研究(自传十九;人物志忆十二;追悼张仲仁熊秉三两先生;海六、十「事纪」)。「大乘入楞伽经释」约此时作;发端而未竟其绪。大师初拟「十月二十三日」接收北寺,为佛教大学校基,嘱大醒往为管理(大醒为编者说)。然以债务繁重,中止进行(自传二十)。是冬明春,大师常往来于上海苏州之间(自造)。

  按:楞伽经之研究,自传与志忆,未明言为第二次来事。依时事,知有楞伽学社,定于仁王经毕讲开讲。仁王讲毕,大师即去日,推知必系此时所讲。

  大师日本归来,撰「由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造成人世和乐国」,载诸东方杂志(论建立国际合众国)。其理想为: [P214] 『一业一业皆成为一种一种之国际组织;而由此一业之国际组织的团体,以自治理其一业所关系之大事。换言之,教育界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自成…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