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一教育国,宗教界即于全人类之世界上成为一宗教国,……而此一一国(即一一成为国际组织的国体)皆交互周遍于全人类世界,无人种、民族、国籍、领土之区别。譬如一室多灯,光光相网然。则世人不难由此进一步为总组织之统一,而造成一平洽丰乐之世界国』。
本论目的,着重于「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此则僧伽应负其责。一则,当修养成职志一致之僧格(即「僧格之养成」),评「今世耽妻室、甘肉食而号为僧者,应知其实非僧也』。二则,当统率信徒组成有秩序之国际团体尽力于弘法利人。大师建僧而不满日本式、蒙藏式,实为一根本观点。
是月二十一日,大勇率众至康定,为藏方所拒,留康修学(大刚「致克全书」)。 [P215]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乙丑──丙寅),大师三十八岁。 一月二十一日,大师在上海,参加居士林之释迦成道纪念会(海七、二「时事」)。
武汉佛教同人,推大智来苏专迓,大师偕与抵汉口,讲经授皈依而回。过武院,为学生讲「能知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善长记(自传二十;佛教会「上太虚法师书」)。二月七日(「二十五」),大师应苏州自造寺(佛学会)寺主本醒约,往寺略作开示,象贤记(海七、二「时事」;海七、三「图像」)。
大师至浙西硖ㄨ,修弥勒七过旧年。十三日,丙寅元旦,大师撰「居家士女学佛之程序」。比来之学佛者: 『或盲从他人以附和,自无心中之所主,或好奇趋时以标榜,惟任妄情之所驰;或徒托佛以逃世;或更藉佛以沽誉』。 [P216]
大师乃为明确指出: 『居士学佛,则期以普及乎全人类,风俗因以淳良,社会由之清宁者也。由遵行人伦道德,养成人格而渐修十善菩萨行』。
按:自传以此为在上海,然「居士学佛之程序」末署:『丙寅元旦草于浙西弥勒阁』,其非上海可知。会觉曾偶与编者谈及:「大师行踪,间有人 所未知。旧历十四年底,住某处过年。新年函庐山──会觉在山编潮音,邮戮盖「硖ㄨ」字样」。窃疑此或海宁县之硖石镇。今虽难确指,然决非上海。弥勒阁不必为寺名、殿名,盖从修弥勒七得名。 二十七日(「元宵后二日」),覆体参书,为论彦明「转识论之研究」(书)。是年春,大师应刘仁宣等请,约熊希龄、章太炎、王一亭等,发起全亚佛化教育社(后改名中华佛化教育社),作佛化运动。社址设虹口,由刘仁宣编心灯旬刊。大师则寓雪窦分院,或育王分院(息庐),就近指导(自传二十; [P217] 海七、二「时事」;海七、三「时事」)。三月二十二日(「二月初十」),大师讲「身心之病及医药」于苏州之江苏医科大学,嘿庵、象贤从行(海七、八「采录」)。
二十八日,居士林组「法相唯识研究会」,请大师开讲「法相唯识学概论」。每星期日讲,仅三次而止(海七、三「时事」)。「楞伽大旨」,「唯识之净土」,「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并去冬今春,先后于居士林讲。
是月,白喇嘛于杭州,启建金光明法会。五月(「四月初一日」)再建法会于南京毗卢寺(海七、三「通讯」)。四月二十一日(「三月初十」),大师应杭州佛学会吴璧华等请,讲仁王护国经护国品三日,设座功德林。王九龄来会参听。大师一别西湖,倏忽五年,访灵隐、昭庆、弥陀诸寺(自传十九;海七「时事」)。
按:自传以此为去年北京归来,将去天童寺事,误。 [P218]
二十三日,大师在省教育会讲演(海七、四「时事」)。
时政局日紧,班禅于四月五日,通电全国,愿有助于和平。大师亦渐注意时政,联合杭州学佛同人,向各军政长官呼吁和平(佛诞日发)(电)。大师且致书孙馨远(传芳),为论政有王道、霸道、战国之道,冀其「能从事于王霸之道」。论及提倡佛法,则告以『非今人所提倡之禳灾祈福、拜像讽经之佛化』,盖指杭州、南京金光明法会而言(致孙总司令书)。六月中,复致书云南唐继尧,勉以『睦郼以止外纷,专志以隆内治』(致云南唐省长书 )。五月十九日,佛诞。大师时在汉口佛教会,讲佛说无量寿经。善长、梵灯合记,成「佛说无量寿经要义」。大师过武院数日,为学生讲「佛法大系」。时多杰在汉口传密法(自传十九;海七、六「时事」)。
大师回沪时,上庐山,收拾书物,将海潮音移沪佛化教育社,委陈秉良编辑(五期起由唐大定编);在山一餐而去(自传十七;二十;南北东西的海潮 [P219] 音;十五年来海潮音之总检阅;会觉为编者说)。
按:自传二次言及去年腊底上庐山。但会觉谓在此年初夏;彼编潮音至四卷而止。自传谓上山,「将海潮音迁上海编发」,是知大师误忆。
是夏,黄忏华初谒大师于上海之某寺分院。晤对音仪,一翻过去之误会,誓志追随(佛教各宗大意序;黄忏华「追仰太虚大师」)。
「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亦此时作;劝其「勿分新旧而以派别拘」。中有云: 『晚唐来禅讲律净──中华佛法,实以禅宗为骨子。禅衰而趋乎净,虽若有江河日下之概,但中华之佛教,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或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
大师新近觉悟:「中华佛化之特质在禅」,盖即此意。去夏天童讲楞伽;冬于苏州讲楞伽;今春于居士林又有「楞伽大旨」之说;应与「特质在禅」之心境有关。惟禅之宗重,有赖以身作则;惜大师悲心所转,未之能从事也! [P220] 六月五日,蒋中正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出师北伐。
二十一日(「十二日」)圆!4漒与宁达蕴、张宗载等十九人,自闽抵新加坡(海七、六「时事」)。七月,大师再至杭州,应佛学会请,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月六日圆满(海七、八「时事」)。
大师在杭,作「建设人间净土论」(致苏慧纯蒋慧雄书)。缘起于山东臧贯禅之一再函请。大师所论「人间净土之建设」,为世界佛徒联合国际之组织,与建设一佛化特区以资观感。惟中国佛徒毫无组织,凭何与世界佛徒相联合?佛教未为社会中坚分子所重,佛化特区必难得政府容认。然则人间净土,从何着手建设!
是月,大师应汪大燮、熊希龄、庄蕴宽、胡瑞霖、蒋尊袆、梁密、张相文等发起之北京讲经会电邀进京(海七、八「时事」)。过南京时,往访蒋作庄、唐大圆于东南大学。遇王隆中,邀以偕访孙馨远,倾谈颇洽(自传二十)。 [P221]
大师主持之中华佛化教育社,以是得其赞助(觉乎否乎可以觉矣)。
大师偕唐大圆入京,寓安福胡同王骧陆所办佛教阅经社。二十八日(「六月十九」),在中央公园社稷坛,开讲四十二章经;八月八日(「七月初一」)圆满(海七、六「法会启事」;海七、八「时事」)。是会听众签名者二千余人,可谓极盛(胡瑞霖「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周少如、王尚菩、黄通园、骆馨吾笔记,罗庸(膺中)整编为四十二章经讲录。法会圆满日,(英)克兰柔夫妇,梵文学者冈和泰,(日)国本睦雅,贡却仲尼,均来会。分赠折扇为纪念;扇系法会特制,由曹谦绘大师肖影,汪伯棠绘洛阳白马寺塔影,庄思缄书四十二章经历史,汤定之绘社稷坛图(海七、八「时事」「特载」)。
按:如此盛大法会,自传竟忘其事!
三十一日(「二十二日」),大师应弥勒院台源请,莅院为学生略示「唯识之名义」(海七、八「时事」)。 [P222]
京中教育界,就佛教阅经社,组佛学研究会。八月一日(「二十三日」),请大师讲「佛学概论」。听者张怡荪、罗庸、罗培常等,均为各大学师生。罗庸笔记成书(海七、八「时事」;自传二十)。论以「因缘所生法」为五乘共学;「三法印」为出世三乘共学;「一实相印」为大乘不共学。条理佛法之义理为三阶,为大师晚年定论。
发表「论华日当联布佛教于欧美」,主以日本退还庚款为之(文)。
时大师将有南洋之游,因为宣传欧美之筹备。十五日,大师与胡子笏等,议设世界佛教联合会北京办事处于万寿寺;拟筹资先办寰球佛教图书馆(寰游记一;海七、九「时事」)。
按:寰游记作「世界佛学院图书馆」,乃其后改名。八月十九日(「七月十二」),大师回沪。次日,乘伏见丸南行去星洲(海七、十「纪事」)。初以去春,厦门佛化新青年会会员蒋慧雄(剑一)、苏慧纯(鹤松)、黄慧玄(谦六)等皈依大师。夏季南游星岛,从事商业。约转 [P223] 道等筹组星洲讲经会,迎大师说法,规模甚大,希望甚远(自传二十;海六、七「通讯」)。
按:自传作「六月底」回抵淞沪,误。海刊七卷十期「纪事」,「二十七日由沪南下」,七字疑衍,或一之误。九月二日,大师抵星洲。欢迎至福州会馆,与华侨信众相见,大师为「祝南洋佛教之联合」(海七、十「纪事」)。
五日(「二十九日」),大师出席假座中华总商会之欢迎大会,讲「略祛世人对于佛法之误会」(海七、十「纪事」)。
六日,大师应许公遂领事之欢燕。席间,议及南洋佛教联合会之筹设(海七、十「纪事」)。
十日起,大师于新落成之维多利亚纪念堂,开讲「觉世救人之佛法」,三日而毕(自传二十;海七、十「纪事」)。
二十二日起,大师间续于江夏堂,开讲「佛乘宗要论」大意,「维摩诘经」 [P224] 大纲,心经(海七、十「纪事」)。是月底,大师以不惯热带生活致病(自傅二十;略史;寰游记一)。在星洲摄卧病影,戏记以诗: 『双林横卧日当空,百万人天罔测中。死活一时俱示现,一场游戏亦神通』。
大师在星洲,游宴演讲,不一而足。陈嘉庚导大师参观其橡树园、工厂、商店。胡文虎函询有关佛法与商业(四事),面晤款…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