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太虛大師年譜▪P24

  ..續本文上一頁,爲嘿庵、悅安等(自傳二十一;海八、一「破天荒之新僧運動」)。時革命風暴,迫在目前,大師不依「僧製今論」,與研究佛學者相聯絡,導一般僧衆從事資生工作,乃欲藉改良愚迷陋習之經忏生活以謀發展,似非善策!使當年叁民主義革命而真能實現,則「經忏」決爲取消而非改良也!

  是年大師,多與章太炎晤談。章氏書(陳白沙贈太虛上人詩句)「性空彼此無差別,力大乾坤可跌交」一聯以贈(人物志憶二)。

  二十四日(「二十叁日」),法苑之祈禱息災會開始,凡七日。大師略說「楞伽大意」。時李開侁、陳元白、湯芗銘等,並因戰事集滬,時來法苑。李 [P234] 開侁從持松修密(自傳二十一;薝葡集序;海七、十二「時事」;海八、二「佛教時事月紀」) 。

  大師于法苑,爲張歆海及王森甫,依佛式婚儀主婚,引起舊派之猛烈反對,甚或指法苑爲共黨機關。法苑之經忏來源,因以大受影響(自傳二十一;退休僧「致太虛法師書」;臧貫禅與唐大定往來書)。叁月,國民革命軍入上海、南京。南京法相大學解體;內學院亦陷入窘境。時張宗載西抵武漢,忽以鋤奸會名義,遍發傳單,大罵僧尼,誣加罪狀(孫榮嘉「致太虛法師書」)。在漢口辦無畏月刊,以涉及顧淨緣,被捕多月(自傳二十一;樂觀爲編者說)。佛化新青年會,于是而息。佛化新青年會,初意未嘗無建樹之熱忱(陳維東、甯達蘊、邵福宸,始終未失信仰)。然以經濟來源之不正常,佛教信解之不充分,而大師又未嘗予以堅強之領導;乃于革命潮來,灰飛煙滅!

  大師感于政教之失序,發表「以佛法解決現世困難」;「告強資階級」以施 [P235] 舍,「告貧弱階級」以戒忍;「告催殘道德文化者」,「告保持道德文化者」;「告毀壞佛教者」,「告佛教內外護」。告保持道德文化者之言論,可發人深省: 『勿空言以保持道德文化爲號召!不發真切慈悲之意,不求適宜方便之行,徒以陳腐古板,違時鳴高爲保持,則愈招反動之摧殘;名爲保持,實銷滅之矣!慎之!勉之』!

  海潮音自第四期起,由楞伽山民(悅安)編輯(十五年來海潮音之總檢閱)。四月

  二日,南京開始清黨。

  時廈門南普陀寺,住持會泉任滿;大衆感于僧寺之危機,因常惺推薦,公舉大師爲住持。轉逢、常惺、轉岸來滬禮請。法苑適陷于維持爲難,遂允就其請;而法苑宣告結束(自傳二十一;常惺法師塔銘並序;海八、四──五「佛化時事雜記」)。 [P236]

  大師偕常惺先去福州,謀定護持福建僧寺之本。晤方聲濤、陳石遺等,語以維護。軍政當局歡燕大師于功德林,大師爲說信仰佛法與從事革命之相成(爲軍政當局開示)。

  值胡任支,因得李子寬(基鴻、了空)從中調護,閩省僧寺稍安。大師在福州,應青年覺(般若)社,圓覺學社等信衆之歡迎;兼遊鼓山、怡山諸勝(自傳二十一;海八、九「雜記」)。

  二十九日(「叁月二十八日」),大師于廈門南普陀寺,行住持進院禮,兼任閩南佛學院院長。寺務,以轉岸、覺斌爲監院,轉逢爲都監以統理之(自傳二十一;海八、四──五「佛化時事雜記」)。

  大師爲閱院員生,講「行爲學與唯根論及唯身論」,蕙庭記。大師不滿行爲派心理學之強調行爲以代替心理,以其爲佛法之大障。特引楞嚴之唯根論,範缜神滅論之唯身論,明行爲心理學近似于佛法;然此爲不了義說,究竟則爲阿陀那識爲本之唯識。是年一月,大師有「行爲學與心理學」之發表;冬 [P237] ,有「再論心理學與行爲學」,「候爾特意識學與佛學」之作。大師于唯物論之行爲派心理學,嚴切注意如此!五月

  初(七日前),大師回滬(自傳二十一;葉青眼「致太虛法師書」)。六月

  五日,大師于上海作「說革命」 (文)。

  大師時撰「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世界和平」,將偕陳定谟出席坎拿大之世界教育會議,進而遊化歐美。由楊明塵兄弟,及南普陀寺助以旅費。瀕行,以事未果,乃托郭秉文代爲提出(寰遊記;自傳二十二;文)。此爲理想教育之又一型。雖緣飾于禮運之「大同」,孫中山之「天下爲公」,而目標則仍在佛教: 『宗教修養,即大同的道德教育之綱骨』。 『修養之究竟,莫過于圓成正覺,普濟群生』。

  是年夏,謝慧堅(鑄陳)編成「太虛法師文鈔」。初集凡叁編:雅言,世論,佛學;交中華書局印行(無言「太虛法師文鈔初集跋」)。 [P238] 大師約晤胞妹于上海敬心寺。時止安將往廈門,于敬心寺親見之(止安爲編者說)。考自傳原稿,于生母病卒下,有『母親遺在李家的叁個弟妹,也更無消息。在民國十六年,偶過長安,聞一熟人談及』。書至此,即勾去之。大師必從是得弟妹消息,故一度約晤。七月

  大師至杭州靈隱寺休夏,得住持慧明、監院玉皇之厚遇(自傳二十一)。時歐陽竟無發表「論作師」一文,主在家得爲出家者之師,得受出家者之禮拜。大師不以爲然,作「與竟無居士論作師」,決言住持佛法爲出家者之責 [P239] 。結論雲: 『于穢土中,七衆律儀,大小共遵。非別出家在家即爲小乘,而大乘無出家在家之分宜也。于此七衆律儀,不惟住某衆不守某衆戒條爲毀犯,其住某衆不安某衆之分,如以近事淩躐比丘,尤爲毀壞七衆全部律儀,亦即爲毀一切菩薩律儀。故具大悲方便而護法護有情者,此宜知慎』!

  大師編「佛法救世主義」,亦名「淨化主義」,十九爲剪裁舊作綴輯而成。論以「心的淨化」(立志、修行、成德),「器的淨化」,「衆的淨化」爲次。

  時大師休夏靈隱,『靜居觀物變,渾欲入山深』 (詩存),態度頗爲消極。潮音編者雲(海八、八「圖」): 『友人造訪歸來言:法師近似抱有消極之觀念。嘗曰:今佛法既衰,僧亦不振,外摧內腐,其何以自存哉!余雖力竭聲撕,其奈如聾若啞之僧徒何』! [P240] 七月

  十五日,武漢政府反*。八月

  十二日,蔣中正辭職下野。夏秋間

  浙江省府有逐僧之議。上海程雪樓、施省之、王一亭等,組佛教維持會,向當局呼籲(追念王一亭長者)。時弘一在杭,致書有關當局,推薦由大師與弘傘出爲整理(林子青「弘一大師年譜」) 。九月,蔣中正電邀大師遊奉化雪寶寺(黃膺白時稱道大師于蔣氏之前,因有此約)。

  大師抵雪窦,與蔣氏長談竟日。因相偕(及吳禮卿,張文白)遊千丈岩。翌日(十日),「中秋」,大師寓溪口文昌閣。相與賞月,爲蔣氏夫婦(經國之母),及張吳等略說心經大意(自傳二十二;詩存)。大師即景賦詩,有 『千古相知有明月,一生難忘是中秋』句。國民政府下之佛教,得以從狂風暴雨中複歸安定,得以泄沓混日,確與此夜此人有關。大師和玉皇贈蔣歸隱詩以贈(詩存): [P241] 『黨國安危系,青山未是歸。出曾驚鬼侮,退豈贻人譏!此日藏雲豹,他年縛海豨。大雄能大忍,莫使素心違』!

  十一日,大師返甬,致函申謝,並告以赴歐美遊化之意。蔣氏因囑陳果夫,以叁千元爲助(自傳二十二;寰遊記)。

  二十七日(「九月二日」),大師于廈門主持閩院秋季開學禮。時常惺以王竹!A蛤邀,先于暑期離閩,赴滇弘法;教務由蕙庭主持,會覺、滿智爲教師(自傳二十一;常惺法師塔銘並序;海八、十「佛化新聞」)。

  大師留廈期間,于閩院講「救僧運動」,談玄記。大師極言:住持佛教,「必須有出家的真僧」。所論救僧之道,積極則:「真修實證以成果」,「舍身利衆以成行」,「勤學明理以傳教」。消極則:「自營生計以離譏」,「嚴擇出家以清源」,「寬許還俗以除僞」。「帝製于神民製于佛之根據」,亦此時講。十月

  十四日,觀音誕。大師致書常惺,勸以勿去西藏學密: [P242] 『融攝魔梵,漸喪佛真之泛神秘密乘,殊非建立叁寶之根本。「經書十倍華土」,「聖證多有其人」,藏僧誇言,未堪保信!且試探藏密,僧俗已有多人;法師自可遊心叁十七菩提分法,以之奮追千古,宏範叁界,何用門頭戶底去依傍之也!因有相知之雅,敢盡進言之責。非太虛不能言此,非法師不足信此!若息緣之處,則泉州雪峰亦上選也。願法師決之』!大師偕會泉、陳定谟,遊漳州南山寺,訪白雲岩朱熹解經處(自傳二十一;詩存)。

  時湘省佛教,以唐生智老師顧淨緣,組佛化會,秋初辦兩湖佛教講習所,強力接收寺院財産,逮捕住持,槍殺佛學院學生素禅,全湘騷然。迨唐以十一月下野,佛化會解散,僧魂乃得稍定(海九、叁「通訊」)。

  十月,大師回杭,住靈隱寺,潛心著述。撰現實主義(自傳二十一)。後改名真現實論,且以當時編集,爲真現實之宗依編。本論規模宏大,極其量,足以貫攝一切佛法,破攝一切世學。大師獨到之思想,多含攝其中。其以現實 [P243] 論爲名,蓋深有苦衷。如「救僧運動」雲: 『今時從唯物論産生出來的科學思想,根本與佛教異趣。……現代最普遍之思想,則有人本主義與實驗主義。這二種,立足在人身眼耳鼻舌所能見能聞能嗅能味之上。佛法「以心爲本」,而所說的叁世因果,五趣流轉,幾成爲他們射矢之的」。

  大師爲此而論現實,論徹底之現實。即常前具體之變現事實而析其因素(現變實事──無始恒轉),因素非事變外,故不得執色等質素爲本以成事。據此變現事素而明實性(現事實性──無性緣成),實理非事素外,故不得執實理爲本以起事。即此現事理性以如實覺(現覺實性──無相真如),則如理實證,不偏不謬。本此現覺以觀實變(現覺實變──無元心樞),則變非心外,乃顯「無元心樞」之不思議現實。此本現實如是,而唯佛能實證實說,唯佛法能盡現實之量:大師如此以成立「以心爲本」之佛法。進言之,則唯佛…

《太虛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