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變時遷』(海九、二)。然時佛教猶無政府認可之合法組織,交涉殊感不易!四月
二十一日,大師作「對于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大師計劃之佛教革命方案,「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曾略述謂: 『最根本者,爲革命僧團之能有健全的組織。其宗旨爲:一、革除:甲、君相利用神道設教的迷信;乙、家族化剃派法派的私傳産製。二、革改;甲、遁隱改精進修習,化導社會;乙、度死奉事鬼神,改資生服務人群。叁、建設:甲、依叁民主義文化,建由人而菩薩的人生佛教;乙、以人生佛教,建中國僧寺製;丙、收新化舊成中國大乘人生的信衆製;丁、以人生佛教,成十善風化的國俗及人世』。就其建設次第,稱爲叁佛主義──佛僧、佛化、佛國;即「建設」之乙丙丁叁項。大師首重建僧,故極力抨擊拋棄佛僧主義而空言佛教之社會化。如雲: [P255] 『中國的佛教革命,決不能拋棄有二千年曆史爲背景的僧寺。若拋棄了僧寺。以言廣泛的學術化、社會化的佛教革命,則如拋棄了民族主義而言世界革命一樣危險』!
大師自謂:訓詞本以作革命僧團運動之綱領者,惜爲大醒、芝峰公開發表,致革命僧團未曾實行組織(略史)。
二十叁日,沈嗣莊以克魯泡特金譯稿相訪,因作「克魯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學」。一般所稱之倫理學、人生哲學、道德學,大師以爲名「人生善行學」爲當(文)。
大師應之江大學約,講「生命之研究」。春杪,大師病神經痛,移滬醫治(自傳二十一)。
五月叁日,日兵于濟南造成慘案;七日陷濟南。大師以「中國全國佛教會議代表」名義,與瑩照致電日本佛教聯合會,望其勸日本當局撤兵(致日本佛教徒電)。 [P256]
時大師在滬,發起「全國佛教徒代表會議」,主消除僧界之歧見(新舊之爭),容納各種提案,成爲全會決議,然後成立佛教統一機構以資執行(恭告全國僧界文)。
時江浙有江浙佛教聯合會之組織,圓!4漒入京請願(葉性禮「圓!4漒老法師事略」)。大師應上海儉德儲蓄會請,講「人生的佛學」。以後人生佛教之甚多講述,內容不外乎此: 『佛法雖普爲一切有情類,而以適應現代之文化故,當以「人類」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佛法雖無間生死存亡,而以適應現代之現實的人生化故,當以「求人類 生存發達」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一義。 『佛法雖亦容無我的個人解脫之小乘佛學,今以適應現代人生組織的群衆化故,當以「大悲大智普爲群衆而起義之大乘法」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二義。 [P257] 『大乘佛法,雖爲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圓滿法,然大乘有圓漸圓頓之別,今以適應重征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現代科學化故,當以圓漸之大乘法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叁義』。六月二十叁日,大師應蔣總司令之邀(以大師電告放洋日期),偕瑩照自上海赴南京,寓毗盧寺,谒蔣于總司令部。翌日,偕遊湯山。大師談及: 『佛學爲世界人類最高理想之表現,其救世之精神,非其它學術宗教所可及。必適應時代之思潮,國民之生活,方可推行無阻。際此訓政伊始,百度維新之際,最好能組織一能統一僧俗兩界之佛學團體,俾收民富國強,政修俗美之效』。
蔣氏贊同其說,因爲作函介紹,往晤譚組安、蔡孑民、鈕惕生、薛子良(笃弼)、王儒堂(正廷)、李協和(烈鈞)、張子!3歊(靜江)諸氏,洽商進行(自傳二十一;略史;海九、五「佛教要聞」)。
按:佛教要聞謂:大師與蔣氏同車晉京,蓋傳聞之誤。 [P258] 七月
二十八日,大師于南京毗盧寺,成立中國佛學會籌備處,開預備會叁日。此即得蔣總司令介紹訪晤之成果。初擬稱佛教會,以蔡孑民、張靜江等,謂此時不便提倡宗教,以設立佛學會爲宜。至此,國民政府下,中國佛教始有正式組織雛型。尚不能揭出「佛教」名義,其艱苦何如!會中決議:推觀同、惠宗、王一亭爲籌備主任;成立「佛教工作僧衆訓練班」,遠行及唐大圓負責;編中國佛教旬刊,由甯達蘊負責(恭告全國僧界文;中國佛學會會名說明;略史;海九、八「佛教史料」)。
其間,大師發「恭告全國僧界文」,告以決先組佛學會,催開佛教徒代表會議。大師列舉意見,且告以即日出國。佛教會事,希各方好自爲之(文)!時大師爲維護佛教,先後多所論述:「佛教僧寺財産權之確定」,「條陳整理宗教文」,「爲禮製官製致薛部長書」,「呈五次中央執監會、國民政府請願文」。八月
一日,大師在南京毗盧寺,開講「佛陀學綱」,凡叁日而畢。李烈鈞來參 [P259] 預法會。黃忏華、甯達蘊記(文「注」;略史)。學綱雖簡單,實集大師思想之綜彙。大目爲: 一 原理──現實主義(法爾如是) 二 動機──平等主義(大慈悲) 叁 辦法──進化主義(由人生成佛) 四 效果──自由主義(無障礙)
大師回滬。偕陳維東訪問證道學會(陳維東「證道學會訪問記」)。
十一日,大師偕譯人鄭太樸(松堂)、趙壽人,乘安特雷朋號,離滬西遊。
民國十四年以來籌備之遊化歐美,至此乃告實現。先一日,王一亭、程演生、張君劢、李國傑、黃警頑、吳贻芳等,爲大師餞行于滄州別墅,與會士女六、七十。臨行,孫厚在、趙充和、黃警頑、黃忏華、謝鑄陳、大醒等來送別。爲大師介紹歐美友人者,英人克蘭柔、德使蔔爾熙外,蔡孑民、張君劢、胡適之、程演生、王正廷、金純儒等(自傳二十一;寰遊記;海九、七「 [P260] 法界通訊」;海九、八「佛教史料」)。
十四日晨,舟過香港。登岸,訪老友潘達微及證道學會(寰遊記;由上海至西貢一瞥;從香港的感想說到香港的佛教)。
十七日,舟抵西貢,留叁日。寓大觀園。南圻日報總編輯陳肇琪來訪,意致殷勤。邀往李卓人家午餐,參觀中法學校,晤校長羅珀(寰遊記;由上海至西貢一瞥)。
按:「由上海至西貢一瞥」,以李立(卓人)爲校長,誤。十九日晚,船複行。同舟有英人翰密登,美人希爾筏,精研佛學,將往暹羅出家。大師乃約與深談(寰遊記)。
二十二日,過星洲。中印兩佛教會代表胡治安、黃錫權等,及轉道、瑞于諸師來歡迎。赴中華佛教會演說,旋即登輪複行(寰遊記;海九、九「消息」)。
約經五日,舟抵錫蘭哥侖布。大師登陸,參觀佛寺及佛教大學(寰遊記)。 [P261] 九月
經蘇彜士運河,泊南口。大師偕鄭趙二君登陸,遊埃及首都之開羅。渡尼羅河大橋,至古開羅,觀金字塔之雄勝(寰遊記)。
十一日,船入地中海。先時,路式導、江鏡如、張作人等,發起中華國民同舟會,大師爲撰緣起。至是,正式開會。會後,編同舟錄,(十叁日)大師複爲作後序(寰遊記;阮毅成「彼岸」)。
是行凡月余,大師不病風浪,日與同舟華人晤談。若路式導、阮毅成、何銳濱、孫世傑、張作人等。加爾各答大學教授達塔,信釋迦爲聖人,與談特多(寰遊記;阮毅成「彼岸」)。
十四日晨,舟抵法之馬賽,東方文化學會趙冠五來迎。相偕乘車過裏昂,翌晨遂抵巴黎(寰遊記;海九、九「消息」)。
按:「寰遊記」作十五日抵馬賽。「消息」作十四日抵馬賽;而大師「致海潮音社書」,則雲:『今已至巴黎二日矣。……九月十五日』書,則是十叁日抵馬賽;叁說互異。今謂十四日抵馬賽爲正。「至巴黎已二日」, [P262] 殆即至法國二日之意。
十六日,大師偕丁雄東,首訪中國駐法使館。余乃仁假法人俞休將軍第,設蔬歡宴大師。席間,大師發表「西來講佛學之意趣」(寰遊記;海九、九「佛教史料」)。 『一、歐人所知之佛學之偏謬:僅知小乘上座部巴利文一派之偏狹;用歐人曆史眼光考證之謬誤;譯大乘經典一二麟爪之偏謬。 『二、歐人未知真正佛學:梵文大乘淪沒不全,藏文亦偏蔽于混雜婆羅門行法之密教;真正佛學,今僅存于華文及華人之實證者;歐人鮮能暢達中國文語,精研佛學,及虛懷訪問于佛學有實證之華人。 『叁、歐人今有聞真正佛學以實行修證之根基:以哲學之批評及科學之發明,已漸摧神教及空想之迷執,而接近佛學所顯示之宇宙人生實相;犧牲一切以專心試驗,求證真實,及向變化中前進,以期造成美善之果;習于有組織有規律之社會生活,能輕身家以爲國群民族人世之公益。 [P263] 『四、對歐人信受佛學後之期望:以堅忍勤勇之精神,于佛學得成實行實證之效果;以哲學的科學的方法,洗除佛教流行各時代方土所附雜之僞習,而顯出佛學真相;以有組織有規律、輕身家重社會之品德,能闡揚佛學 真理,以普及世界人類,造成正覺和樂之人世! 『五、在歐講佛學之態度:當仁不讓,以攻破偏謬而顯示真正;及時無間,以應付機遇而實現期望;開誠布公,以待求真正佛學者之訪問。 『歐洲今富聖人之才而缺聖人之道,吾人今有聖人之道而乏聖人之才。有道乏才,則不足以證其道;富才缺道,則不足以盡其才。得聖人之才以授聖人之道,是爲吾至歐講佛學之總意趣』。
旬日間頗爲閑適,余乃仁、章冠五、昆侖、馬古烈輩,時導大師遊巴黎名勝,一一紀之以詩(寰遊記;詩存)。
某日,東方語言學校校長馬古烈,爲大師約諸東方學者,設茶會于東方博物院(寰遊記)。 [P264]
二十七日:東方文化學會,邀大師講學于巴黎哲人廳,題爲「佛學與科學哲學及宗教之異同」。胡詠麟譯語,周逸雲、徐公肅記。次偕胡詠麟、趙壽人,赴齊代辦駐法使館之歡宴。同席者,有劉文島、巴黎大學教授葛拉乃、東方語言學校校長蔔也(寰遊記) 。
二十八日,蔔也約往參觀東方語文學…
《太虛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