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致甯達蘊書(二)雲:『六日赴哈脫福特大學,七日赴哈佛大學講演』。然遊記明雲:『哈佛大學約于叁月二十六講演,並請于四月初四日參加中國學院之成立。余以日期過遲辭卻』。可知哈福即哈脫福特,而哈佛則其後未去。大師發致甯書,蓋預告而未確定,或西名記憶爲難,致有此誤。
六日,大師返紐約(寰遊記)。
七日,以陳煥章、晏陽初與大師晤談,郭秉文特爲設筵木蘭,大師爲談佛學與共和國民及未來人世之關系(寰遊記)。
八日,赴阿立爾夫人午餐約。某老天主教師,未知佛學爲何義,多不必要之辯诘;大師贈以英文講演集,令其研閱(寰遊記)。
九日,上午,赴摩诃菩提會紐約分會之歡迎會,大師講演,黃恩孚譯語。達斯甚望佛教能與印度教爲聯合之運動,以促人世之和平實現。四時,應萬國(學生)公寓之約講,沈有幹譯語;即于寓中聚餐(寰遊記)。 [P286]
十日,應門羅博士約,沈有幹陪大師往哥侖比亞大學。與門羅談大同之世界教育,頗得其同情。次赴施乃德哲學教授之晚餐會,富路特、薛維林、芳春熙、戴聞達四教授及休谟同席。次赴講演,沈有幹譯語,聽者多哲學系及宗教學院學生。講畢,略有問答(寰遊記)。
十一日,大師離紐約去芝加哥,沈有幹、黃恩孚、林松柏等來送別(寰遊記)。車次,賦「閑吊時哲」(孫中山、黎黃陂、康南海、梁新會)四律(詩存;人物志憶)。
按:人物志憶,以此爲自芝加哥至舊金山車次,誤。
十二日晚,大師抵芝加哥,趙之遠、林我將來迎(寰遊記)。
十叁日,趙之遠偕訪費爾特博物院長羅特,與作長談。商決:設立世院美國通訊處于是。該院藏中國佛教及儒家道家與通俗之古物及模樣甚多;大師攝古彌勒像一幀(寰遊記)。
十四日,曾任意大利廣州總領事之佛弼執禮來訪;論及世界佛學院,主設于 [P287] 中國(寰遊記)。
十五日,匈牙利佛學家佛意來訪,大師爲解說有關于佛教之問題。次赴講演會,座設西北大學商科之講堂;克利爾譯語,聽者多爲芝大及西北大學師生,及研究東方文化與佛學者(寰遊記)。
十六日,大師離芝加哥,往叁藩市──舊金山(寰遊記)。
二十日,抵叁藩市,龔總領事與日僧千崎如幻、美佛教徒伏倫貝來迎,寓大觀樓。當赴總領事館,及如幻之東漸禅窟。如幻留此布教二十余年,頗得美士女之信仰,大師深許之(寰遊記)。
二十一日,如幻偕遊。晤同源會沙志培,沙以車陪遊,遇世界日報伍憲子(寰遊記)。
二十二日,周銘叁、蕭孝榮,高翰來訪。蕭究心理學,大師因從詢美國現時之心理學派。那文、華轲來,邀遊金山之頂,並參觀斯丹福大學(寰遊記)。 [P288]
二十四日晚,沙志培偕大師赴某夫人之茶點,來賓二十余人,論佛學及宗教甚久(寰遊記)。
二十五日,大師偕如幻,渡海赴蔔技利,應(成都華西大學教授)費爾樸博士之約。費方著「菩提達磨論」,因舉數事以就正。晤山達須教授,其後爲編譯「太虛佛學」(寰遊記;記關于佛學之演說)。
二十六日,彼岸與真如,陪大師遊金山全市。次赴神田家,出席弘法大師奉贊會(寰遊記)。
二十七日,費爾樸以車來,迎大師去蔔技利(山達須教授之)宗教學院講演,沙志培譯語。大師與費、山及學生討論頗久。旋赴嘉洲大學之公宴,晤及李佳白公子約翰;日本佛教青年會之常光浩然,本願寺僧鋤野光藏。四時,大師講演,蕭孝榮譯語,聽者近千人。次由華轲偕赴柯克蘭之學生名譽會晚餐,同席有林同濟,郦吉利等。大師演說,周銘叁譯語(寰遊記)。
二十九日,大師赴東漸禅窟講演(寰遊記)。 [P289]
叁十日,赴卞司脫夫人之靈智學會講演(寰遊記)。
叁十一日,大師赴基督教青年會,爲華僑講演,劉展伯譯語(寰遊記)。四月叁日,如幻偕大師赴日本布教師波多泰嚴之約講(寰遊記)。
五日,林華耀、沙志培、趙澄波來寓,擬購地建精舍,與劉展伯等組佛學會。大師爲草緣起及簡章。下午,大師登範朋總統號,離美返國;彼岸及龔總領事、高副領事,並來送行(寰遊記)。
十叁日晨──舟行七日,舟抵檀香山。本願寺開教師今村惠猛,佛教青年會幹事植田政市,美佛徒海脫叁,及中島裁之來迎。大師赴十字架教會之講演,李紹昌譯語。講畢,頗多討論。次至中華會館──商會講演,李紹昌譯粵語。晤楊棣棠,惜隔于語言,不克暢談。次赴華僑之公宴。次偕植田、中島、楊棣棠,赴佛教聯合會,到日印美英佛徒五、六十人。大師略述遊曆經過,中島譯語。旋登輪而別(寰遊記;海十、四「佛教史料」)。
十二日,中國佛教界,切感于中國寺廟條例之荷虐,由中國佛學會(謝健、 [P290] 黃忏華等)會同江浙佛教聯合會,召集十七省代表,開全國佛教代表會議于上海,決成立佛教會。擬定章程,呈請黨部及內政部備案,並請修正管理寺廟條例(略史;海十、五「佛教史料」;常惺「寺廟管理條例與宗教委員會」)。
十四日,武昌佛學院關系人(先得大師函示),于武院開世院第一次籌備會,推唐大圓爲籌備主任(海十、四「佛教史料」)。時武院以大敬離職回湘,改由法舫管理。妙闊、唐大圓俱來院,因有研究部之設,學員有塵空等少 數人(法舫致編者書)。
二十五日晚,輪抵日本之神戶。翌日,佐伯定胤來輪造訪。大師約以同爲世界佛教之新運動,而佐則特關心于中日佛徒之親善(寰遊記)。
二十九日晨,大師還抵上海。瑩照、體參、墨禅、王一亭、程仲英、徐醒忱等來迎(寰遊記)。大愚、孫厚在來見,歡宴大師于功德林,同席有蔣維喬等(大雲九十叁期)。 [P291]
叁十日,大師應(大愚之)印心精舍之歡迎,講「去歐講學及經過之一斑」,體參記(海十、五「佛教史料」)。時大愚在滬弘法,由陳元白爲之揄揚。自謂廬山閉關念佛,得見普賢現身,授以心中心咒。好言宿命,以神奇惑世,哄動全國(自傳十一)。是夏,王森甫等頗爲所惑,大師告以: 『大愚偶言人宿命,事無可稽,徒益人疑謗,皆不應傳述。凡此鬼神亦優爲者,佛法行人勿存心念將以爲逗人方便!其被此等方便引生之信心,大抵迷信,徒長鬼神教之焰,反蔽佛光』(致王森甫陳仲喈書)。大師以大愚『多預言世事,談人宿命,以神相駭異,遂屢書戒之』(海十、九「大師啓事」)。不聽,其徒屬且有誹毀大師者。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複某居士書,痛斥大愚,亦引起大愚徒屬之诤論。迨閻馮之戰失敗,大愚始铩羽潛形。五月
四日,大師赴報本堂,出席上海各界之歡迎會(海十、五「佛教史料」)。盟兄圓!4漒致頌詞(海十、六): [P292] 「佛法有幸,傑出斯人!于末法世,乘大願輪。童真入道,脫俗超塵。學通叁藏,智冠同倫。具無礙辯,融舊合新。降魔製外,裁妄續真。遨遊歐美,廣度迷津。遄歸本國,唯願揚我佛教之精神』!
五日,大師應世界佛教居士林之歡迎,講「寰遊之動機與感想」,晦盦記(海十、五「佛教史料」) 。
六日,大師赴杭,住靈隱寺。十二日,杭州佛教界惠宗、卻非、鍾康侯、範古農、常惺、蕙庭等,假浙江僧學院(常惺、蕙庭主辦),開歡迎大會。大師講「佛法對于現代人類之貢獻」 (海十、五「佛教史料」)。大師小住靈隱,稍事遊憩,審讀九卷潮音,作「第九卷海潮音之回顧」(文)。其時,留藏(西康)學法團大勇等,發「勸請全國居士如律的護持叁寶書」。于印老唱導淨土而雜以儒說,有所批評(文)。大師回甬,省奘老(敘睍言)。
按:敘署『六,叁于甬江』。然大師于叁日出席上海佛教會,叁疑二之誤 [P293] 。六月
叁日至五日,大師在上海,出席中國佛教會第一次執監委員會,大師被舉爲常務委員(略史;海十、五「佛教史料」)。中國佛教會章程,先期由大師與王一亭聯名致書,且由王一亭親谒蔣主席,乃得內政部准予備案,黨部則猶未能批准(略史;追悼王一亭長者)。行政院六月叁日批雲: 『呈及會章均悉。此案前准國民政府文官處公函開:奉主席谕:交行政院,轉饬內政部查照備案:等由,業已由院轉饬內政部查照備案矣!仰即知照,此批』!
大師與王一亭之一番苦心,中國佛教會乃得略奠基礎;然僧界懵懵,固難以有爲。如王一亭致大師書雲: 『震屢與僧界陳述各情,請各叢林諸山大發慈悲,將佛教會及佛學會有一種真實辦理。僧界事負責者少,內部問題,更難于對外。……五月一日』。 [P294] 『僧界中,于佛法真宗旨不能實行,深爲可惜!即負責辦事者,亦少能如法師之眼界!……七月叁十日』。
大師以管理寺廟條例之不利佛教,而該條例五月中已交立法院審核,法製委員會長焦易堂以詢大師,乃作「佛寺管理條例之建議」 (略史)。
二十六日(「五月二十日」),李隱塵(年來以政局丕變,息心從持松學密)卒于漢口(法舫「李隱塵先生追薦記」)。七月
度夏靈隱寺。十九日,跋「王小徐佛學之科學的說明」 (跋)。八月
十日,湘主席何鍵來靈隱寺造訪(海十、十「圖」)。
上海有佛學書局之創辦。大師以昔(六年)購得于日本之「觀心覺夢鈔」,序而囑爲流通(敘觀心覺夢鈔)。九月
一日,大師出席上海中國佛教會第二次執監常會(海十、八「佛教史略」)。
武漢信衆,推陳仲喈來滬親迓,大師乃偕以俱行(海十、十「佛教史料」) [P295] 。
過蘇州,吳縣佛教會歡迎(海十、九「佛教史料」)。遊靈岩諸勝。大師出家于靈岩附近,故有詩雲(詩存): 『廿載靈岩憶舊遊,苕峣塔…
《太虛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