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分律行事鈔受戒緣集篇》譯注(釋恭融)▪P10

  ..續本文上一頁師著記:《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福建佛教協會、佛教教育基金委員會印贈。

  3、《四分律藏》,福建省莆田廣化寺印。

  4、勝雨比丘尼 :《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臺灣悟光精舍印。

  5、釋本因彙編:《四分比丘尼戒相表記講義》,臺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

  6、妙因法師淺釋,道海法師講述:《隨機羯磨淺釋講記, 》,福建晉江龍湖鎮天竺講堂印贈。

  7、正覺精舍律學研討小組編:《律學釋疑》,福建晉江龍湖鎮天竺講堂印贈。

  8、《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天津刻經處印。

  9、《四分律比丘尼鈔》,香港華雲佛經印刷公司印贈。

  10、弘一大師集釋:《鈔記扶桑集釋》,福建佛教協會 、佛教教育基金委員會印贈。

  11、《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福建省廈門市普賢佛學基金會印贈。

  12、《律藏會集》,福建省莆田廣化寺印。

  13、《南山律學辭典》,臺灣西蓮淨苑印行。

  14、《大正藏》電子版 ,福建省廈門市南普陀寺贈。

  〔1〕 遮難:十六種輕遮,即:不稱自名、不稱和尚名、年不滿二十、不具叁衣、不具缽、父不聽、母不聽、自有負債、爲他之奴、爲官人、非爲男子、癞病、癰疽、白癞、幹

  、顛狂病。十叁種難,即︰犯邊罪、犯比丘尼、賊心入道、壞內外二道、黃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形。

  〔2〕 結界:興建伽藍或作戒壇等,行一種作法來確定其區域境界,稱爲結界。

  〔3〕 此但約比丘而言。尼衆則應于受沙彌尼戒後,進受式叉尼戒,然後才可求受具足戒。

  〔4〕 羯磨:意譯爲業、辦事、所作、作法、作業。即比丘在舉行忏悔、受戒等儀式時的作法,此法須具有法、事、人、界等四要素。

  〔5〕 小界:爲受戒、說戒、自恣等臨時結成的界,稱爲小界。

  〔6〕 大界:爲僧衆同一住、同一布薩而結成的界,相對于小界或戒場,稱爲大界。

  〔7〕 別衆:有比丘與衆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離,不同法事,稱爲別衆。

  〔8〕 白四:即白四羯磨,是僧中決定大事(如受戒等)時所用的作法,即一白叁羯磨。一白,即先向僧衆告白其事,然後叁問其可否而決其事,爲叁羯磨。

  〔9〕 二阿梨:即教授阿梨、羯磨阿梨。

  〔10〕 十種答法:若言能、若言可、若言是、若言善自修行、若言不放逸、若言善哉、若言好、若言起、若言去、若言與依止。

  〔11〕 二種請法:即受十戒和具足戒都必須請和尚。

  〔12〕 請詞爲:“大德憶念,我某甲從大德乞出家。願大德度我出家,憐愍我,慈愍故。”(叁說)

  〔13〕 阿梨有六種:剃度、出家、授經、依止、教授、羯磨。

  〔14〕 叁師:是指和尚、教授師、羯磨師叁師。

  〔15〕 與《四分律》不同。

  〔16〕 元照律師注此書未詳何人。(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八)

  〔17〕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雲:“瞻博迦花雖萎悴,而尚勝彼諸余花,破戒惡行諸比丘,猶勝一切外道衆。”(見《大正藏大集部》T13 p.737.1)

  〔18〕 叁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19〕 叁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20〕 道宣律師與元照律師都不完全同意慧光律師的意見。道宣律師認爲《四分律》應是分通大乘,不可直接說四分是大乘。

  〔21〕 戒壇:即授戒的壇場。梵雲曼陀羅,譯曰壇。

  〔22〕 過非:如恐無衣缽等。

  〔23〕 兩處:即一處正在問,一處在等候。

  〔24〕 單白:叁種羯磨之一。僧團中最輕微的事以及常式之事,僅一度白告于衆,使其事成立,即單白羯磨。

  〔25〕 威儀師:受戒時的教授師,指示受戒者坐作進退等威儀,此教授師又稱威儀師。陶靜〔26〕 索欲問和:即“僧集否?和合否?僧今和合,何所作爲?”

  〔27〕 四答:是指叁個單白和一個白四羯磨。

  〔28〕 賊住:若未受具足戒者,住在受具足戒的比丘衆中共同僧事,則爲賊住。

  〔29〕 八事:捉手、捉衣、入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倚、共期爲八事。

  〔30〕 叁處:大便道、小便道、口道。

  〔31〕 廢立:《善見論》立尼著俗服,知者成難,不知者不成難。而南山不取此說,故廢。南山取《僧癨癨律》的說法。

  〔32〕 賊心受戒:曾于白衣或沙彌時,盜聽大衆僧說戒羯磨,詐稱爲比丘。

  〔33〕 滅擯:僧團對于犯重罪而無悔心的比丘所采用的滅除僧籍、擯出僧團的治罰方法。〔34〕 生黃門:生來男根不發育者。

  〔35〕 變黃門:根能變現,遇男則女根起,遇女則男根起者。

  〔36〕 破*輪僧:如提婆達多立五種邪法與佛之*輪對立,用來分離聽聞佛之*輪的僧衆,是謂破*輪僧。

  〔37〕 破羯磨僧:在同一界內作別種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的和合,是謂破羯磨僧。

  〔38〕 吉羅:又叫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獨柯多(巴)。戒律的罪名。《四分律》分爲身口二業,譯爲惡作(身業)、惡說(口業)。

  〔39〕 有叁種:一、常憶,說戒常來;二、不憶,說戒不來;叁、或憶,或來或不來。(見《四分律含注戒本行宗記》卷十六)

  〔40〕 難緣:有八種,王、賊、水、火、病、人、非人、惡蟲難。

  〔41〕 黑月:印度人根據月的盈虧,將一個月分爲二部分,從滿月的翌日至新月的前日之前半月稱黑月,相當于中國陰曆的十六日至叁十日;從新月至滿月的後半月則稱白月(或白分),相當于陰曆的初一至十五日。

  〔42〕 濾水袋:又叫漉水囊、濾水羅、漉囊或漉袋,是指用來過濾水中蟲的布囊。

  

《《四分律行事鈔受戒緣集篇》譯注(釋恭融)》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