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译注(释恭融)▪P10

  ..续本文上一页师著记:《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印赠。

  3、《四分律藏》,福建省莆田广化寺印。

  4、胜雨比丘尼 :《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台湾悟光精舍印。

  5、释本因汇编:《四分比丘尼戒相表记讲义》,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

  6、妙因法师浅释,道海法师讲述:《随机羯磨浅释讲记, 》,福建晋江龙湖镇天竺讲堂印赠。

  7、正觉精舍律学研讨小组编:《律学释疑》,福建晋江龙湖镇天竺讲堂印赠。

  8、《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天津刻经处印。

  9、《四分律比丘尼钞》,香港华云佛经印刷公司印赠。

  10、弘一大师集释:《钞记扶桑集释》,福建佛教协会 、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印赠。

  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福建省厦门市普贤佛学基金会印赠。

  12、《律藏会集》,福建省莆田广化寺印。

  13、《南山律学辞典》,台湾西莲净苑印行。

  14、《大正藏》电子版 ,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赠。

  〔1〕 遮难:十六种轻遮,即:不称自名、不称和尚名、年不满二十、不具三衣、不具钵、父不听、母不听、自有负债、为他之奴、为官人、非为男子、癞病、痈疽、白癞、干

  、颠狂病。十三种难,即︰犯边罪、犯比丘尼、贼心入道、坏内外二道、黄门、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形。

  〔2〕 结界:兴建伽蓝或作戒坛等,行一种作法来确定其区域境界,称为结界。

  〔3〕 此但约比丘而言。尼众则应于受沙弥尼戒后,进受式叉尼戒,然后才可求受具足戒。

  〔4〕 羯磨:意译为业、办事、所作、作法、作业。即比丘在举行忏悔、受戒等仪式时的作法,此法须具有法、事、人、界等四要素。

  〔5〕 小界:为受戒、说戒、自恣等临时结成的界,称为小界。

  〔6〕 大界:为僧众同一住、同一布萨而结成的界,相对于小界或戒场,称为大界。

  〔7〕 别众:有比丘与众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离,不同法事,称为别众。

  〔8〕 白四:即白四羯磨,是僧中决定大事(如受戒等)时所用的作法,即一白三羯磨。一白,即先向僧众告白其事,然后三问其可否而决其事,为三羯磨。

  〔9〕 二阿梨:即教授阿梨、羯磨阿梨。

  〔10〕 十种答法:若言能、若言可、若言是、若言善自修行、若言不放逸、若言善哉、若言好、若言起、若言去、若言与依止。

  〔11〕 二种请法:即受十戒和具足戒都必须请和尚。

  〔12〕 请词为:“大德忆念,我某甲从大德乞出家。愿大德度我出家,怜愍我,慈愍故。”(三说)

  〔13〕 阿梨有六种:剃度、出家、授经、依止、教授、羯磨。

  〔14〕 三师:是指和尚、教授师、羯磨师三师。

  〔15〕 与《四分律》不同。

  〔16〕 元照律师注此书未详何人。(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八)

  〔17〕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瞻博迦花虽萎悴,而尚胜彼诸余花,破戒恶行诸比丘,犹胜一切外道众。”(见《大正藏大集部》T13 p.737.1)

  〔18〕 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19〕 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20〕 道宣律师与元照律师都不完全同意慧光律师的意见。道宣律师认为《四分律》应是分通大乘,不可直接说四分是大乘。

  〔21〕 戒坛:即授戒的坛场。梵云曼陀罗,译曰坛。

  〔22〕 过非:如恐无衣钵等。

  〔23〕 两处:即一处正在问,一处在等候。

  〔24〕 单白:三种羯磨之一。僧团中最轻微的事以及常式之事,仅一度白告于众,使其事成立,即单白羯磨。

  〔25〕 威仪师:受戒时的教授师,指示受戒者坐作进退等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陶静〔26〕 索欲问和:即“僧集否?和合否?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27〕 四答:是指三个单白和一个白四羯磨。

  〔28〕 贼住:若未受具足戒者,住在受具足戒的比丘众中共同僧事,则为贼住。

  〔29〕 八事: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共期为八事。

  〔30〕 三处:大便道、小便道、口道。

  〔31〕 废立:《善见论》立尼著俗服,知者成难,不知者不成难。而南山不取此说,故废。南山取《僧癨癨律》的说法。

  〔32〕 贼心受戒:曾于白衣或沙弥时,盗听大众僧说戒羯磨,诈称为比丘。

  〔33〕 灭摈:僧团对于犯重罪而无悔心的比丘所采用的灭除僧籍、摈出僧团的治罚方法。〔34〕 生黄门:生来男根不发育者。

  〔35〕 变黄门:根能变现,遇男则女根起,遇女则男根起者。

  〔36〕 破*轮僧:如提婆达多立五种邪法与佛之*轮对立,用来分离听闻佛之*轮的僧众,是谓破*轮僧。

  〔37〕 破羯磨僧:在同一界内作别种羯磨(作法),而破羯磨僧的和合,是谓破羯磨僧。

  〔38〕 吉罗:又叫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独柯多(巴)。戒律的罪名。《四分律》分为身口二业,译为恶作(身业)、恶说(口业)。

  〔39〕 有三种:一、常忆,说戒常来;二、不忆,说戒不来;三、或忆,或来或不来。(见《四分律含注戒本行宗记》卷十六)

  〔40〕 难缘:有八种,王、贼、水、火、病、人、非人、恶虫难。

  〔41〕 黑月:印度人根据月的盈亏,将一个月分为二部分,从满月的翌日至新月的前日之前半月称黑月,相当于中国阴历的十六日至三十日;从新月至满月的后半月则称白月(或白分),相当于阴历的初一至十五日。

  〔42〕 滤水袋:又叫漉水囊、滤水罗、漉囊或漉袋,是指用来过滤水中虫的布囊。

  

《《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译注(释恭融)》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