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化雨注南海 塔波歸故國——廣洽法師生平述略(陳全忠)▪P4

  ..續本文上一頁說他是維摩再世;趙樸初則盛贊廣師爲愛國高僧。兩人還談及佛教寺廟接班人之重要。彼此又部認爲居士接班人亦不可忽視,認爲居士在弘法中有時可發揮出家衆所不能起的作用,次日廣師再訪葉聖陶與俞平伯二先生。然後赴天津收弘一大師俗家孫女李莉娟爲皈依弟子。

  1987年5月末,廣師回國朝聖時,先赴“緣緣堂”與豐氏家人敘舊。後于六月初抵天津訪書法家沙孟海及爲馬一浮紀念室書法展剪彩並題字。在北京與趙樸初會長面晤後,于6月10日在佛協專人陪同下,登上四川峨眉山,瞻拜了普賢菩薩,並揮毫爲報國寺題“慈良清直”四字留念。

  1988年㈠月,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舉行佛舍刊再現于世法會。廣師率新加坡善信十四人專程從加國赴該寺參與朝拜佛臺利盛會,

  1989年9月23日,廣師童年時持長齋之大和堂重達落成,廣師回國參與慶典。是年又赴普陀山渴觀世音菩薩聖迹。並在上海收豐子恺幼女豐——吟爲皈依弟子。

  1990年10月間,廣師第十一次回國時,赴江蘇鎮江金山江天寺開光法會後。又參加焦山寺天王毆落成慶典,然後到泉州參加承天寺首期工程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法會。

  1993年2月末,廣師第十二次歸國時,在女弟子呂依蓮清修女(俗稱菜姑)的陪同下,先到廈門祭掃其生身父母之墓,後赴晉江小住,後返新加坡。

  八、世緣告盡舍報身

  廣師日常生活一向勤儉樸素,修持戒行嚴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念誦《妙法蓮華經》。退居詹蔔院後仍不辍地諷湧早晚課。他自幼受家庭薰陶.對古玩及書畫有濃厚的興趣,故喜收藏。

  1991年3月,廣師在薝蔔院觀賞一件古董時不慎跌倒,造成惱積血,住院手術治療。出院後又再跌倒,右腿骨折,住院手術于骨傷處鑲上兩顆螺絲固定,又經叁位中國醫學教授專程至新加坡爲其采用中西結臺療法治療,恢複了生活能力。本擬續展鴻願,爲佛教多作貢獻,讵料于1994年1月4日(農曆甲戊年十二月廿四日),他在下床時又不慎跌倒,經叁日後始覺手臂疼痛,經住院治療十七日好轉後回層蔔院休養。但法體自此日漸消瘦,咳嗽咯痰不爽,他已自知時至,拒絕飲食。1994年2月:4日(農曆乙亥年正月十五日)世緣告盡舍報身,安祥示寂生西方,世壽九十四歲,如以農曆計算爲九十五歲,戒臘七十叁載。遺著有演講稿二十篇及論文九篇,經後人結集整理編撰爲《廣洽法師傳略及其演講文集》一書行世,

  廣治法師圓寂後的法體于翌日從薝蔔院栘至龍山寺、消息傳出後,數以萬計如潮的信衆,從星島各地湧向龍山寺列廣師靈前上香獻花。松年法師送來:“佛門此日傾一住.苦海從茲失導師”挽聯。說明下南洋佛教一顆巨星墜落了,並表達下對廣師圓;寂的惋惜。尤其是廣師生前知己陳光別先生所送:“願力在中興敬裁經營古刹重光名震星洲人共仰,黃花開晚節頃刻間香杳薝 蔔示寂訃傳內外衆同悲”的挽聯,既贊歎了廣師住世業績受到社會人士的欽敬,也說出了衆人心中對廣師示寂的悲痛。當日下午四時舉行封龛儀式,佛教界人士無不在此之前趕來瞻仰廣師遺容。2月27日(農曆正月十八日),新加坡總統王鼎昌伉俪,前總統黃金輝伉俪,親臨廣師靈前獻花悼念。政府多位內閣部長、政務部長、前部長及國會議員爲廣師送殡。是日午時,廣師的靈柩從龍山寺出發,法眷們扶靈,數百名高僧、法師以及成千上萬的善信參與送殡。

  廣師遺體毗荼後,撿得五彩缤紛的大顆舍利多達百粒。分作兩份。一份安奉在新加坡薝蔔院奉養,另一份安奉在廈門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後山右側建造的“廣治法師舍利塔”內。著名佛教學者林子青居士撰寫了塔銘。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爲舍利塔題寫下一首偈語:“宗風嗣南山,化雨注南海。于病作良醫,于迷啓勝解。神交結湛翁,妙繪揚子恺。塔波歸故國,德範傳千載。”而廣師的靈骨,則友奉在星洲龍山寺喝雲堂上供養。

  1995年2月,廣治法師圓寂周年時,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與薝蔔院聯合在佛教居士林舉辦“廣洽法師圓寂周年紀念書畫展”。因居士林爲紀念廣師的盛德,特將新廈第五樓作爲“廣洽和尚紀念堂”,並專從中國北京鑄造廣師的銅像一尊,敬奉于堂內供後人瞻仰。這次紀念廣師之畫展,即在該堂舉行。著名畫家豐子恺幼女豐一吟居士攜帶一百四十多幅作品,千裏迢迢,從上海飛抵星洲參展。連同廣淨法師與傳發法師的書畫創作,共展出叁百多幅作品,並將展品義賣所得之資,全部捐獻給“廣治法師教育基金”,以作永久之紀念。這實不失爲一種有意義的紀念活動。于此可謂廣師雖逝猶生,永遠活在後人的心中。

  結語

  綜上所述,可見廣師一生的思想與言行,堪稱爲一位愛國愛教愛民的高僧,是一位值得佛教界後輩學習的典範。法師雖已舍報生西,但其愛國愛教愛民的行爲和慈悲濟世的無量功德,必將載入中、新兩國佛教的史冊。而其光輝之形象,亦將永遠留給後人仰慕矣!

  附:本文參考書目:

  1.《廣治法師傳略及其演講文集》釋傳發編撰豐一吟整理 1994年舂初版:

  2.《廈門文史資料》第八輯,廈門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4年5月出版

  3.《弘—法師年譜》林子青編著 上海佛教書局印行 1995年5 月7日印行

  4.《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于淩波著,宗教文化出版引:1995午9月第1版

  5.《景峰和尚塔銘》林子古撰,塔在南普陀寺後山

  6.《喜參和尚塔銘》林廣青撰,塔在南普陀寺後山

  7.《子恺漫畫技其師友墨妙》釋廣洽編,勝利書局出版社1983年:月

  8.《宏船法師紀念特刊》宏船法師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編輯1993年10月出版

  9.《廣洽法師舍利塔銘·偈語》塔銘爲林子青撰。偈語爲趙樸初題。塔在南普陀寺後山

  10.《廣洽法師圓寂周年紀念書畫展》釋傳發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薝蔔院山版 1995年2月版

  11.《隱士儒家·馬一浮》陳星著.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第1版

  

《化雨注南海 塔波歸故國——廣洽法師生平述略(陳全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