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化雨注南海 塔波归故国——广洽法师生平述略(陈全忠)▪P4

  ..续本文上一页说他是维摩再世;赵朴初则盛赞广师为爱国高僧。两人还谈及佛教寺庙接班人之重要。彼此又部认为居士接班人亦不可忽视,认为居士在弘法中有时可发挥出家众所不能起的作用,次日广师再访叶圣陶与俞平伯二先生。然后赴天津收弘一大师俗家孙女李莉娟为皈依弟子。

  1987年5月末,广师回国朝圣时,先赴“缘缘堂”与丰氏家人叙旧。后于六月初抵天津访书法家沙孟海及为马一浮纪念室书法展剪彩并题字。在北京与赵朴初会长面晤后,于6月10日在佛协专人陪同下,登上四川峨眉山,瞻拜了普贤菩萨,并挥毫为报国寺题“慈良清直”四字留念。

  1988年㈠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举行佛舍刊再现于世法会。广师率新加坡善信十四人专程从加国赴该寺参与朝拜佛台利盛会,

  1989年9月23日,广师童年时持长斋之大和堂重达落成,广师回国参与庆典。是年又赴普陀山渴观世音菩萨圣迹。并在上海收丰子恺幼女丰——吟为皈依弟子。

  1990年10月间,广师第十一次回国时,赴江苏镇江金山江天寺开光法会后。又参加焦山寺天王殴落成庆典,然后到泉州参加承天寺首期工程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法会。

  1993年2月末,广师第十二次归国时,在女弟子吕依莲清修女(俗称菜姑)的陪同下,先到厦门祭扫其生身父母之墓,后赴晋江小住,后返新加坡。

  八、世缘告尽舍报身

  广师日常生活一向勤俭朴素,修持戒行严谨,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念诵《妙法莲华经》。退居詹卜院后仍不辍地讽涌早晚课。他自幼受家庭薰陶.对古玩及书画有浓厚的兴趣,故喜收藏。

  1991年3月,广师在薝卜院观赏一件古董时不慎跌倒,造成恼积血,住院手术治疗。出院后又再跌倒,右腿骨折,住院手术于骨伤处镶上两颗螺丝固定,又经三位中国医学教授专程至新加坡为其采用中西结台疗法治疗,恢复了生活能力。本拟续展鸿愿,为佛教多作贡献,讵料于1994年1月4日(农历甲戊年十二月廿四日),他在下床时又不慎跌倒,经三日后始觉手臂疼痛,经住院治疗十七日好转后回层卜院休养。但法体自此日渐消瘦,咳嗽咯痰不爽,他已自知时至,拒绝饮食。1994年2月:4日(农历乙亥年正月十五日)世缘告尽舍报身,安祥示寂生西方,世寿九十四岁,如以农历计算为九十五岁,戒腊七十三载。遗著有演讲稿二十篇及论文九篇,经后人结集整理编撰为《广洽法师传略及其演讲文集》一书行世,

  广治法师圆寂后的法体于翌日从薝卜院栘至龙山寺、消息传出后,数以万计如潮的信众,从星岛各地涌向龙山寺列广师灵前上香献花。松年法师送来:“佛门此日倾一住.苦海从兹失导师”挽联。说明下南洋佛教一颗巨星坠落了,并表达下对广师圆;寂的惋惜。尤其是广师生前知己陈光别先生所送:“愿力在中兴敬裁经营古刹重光名震星洲人共仰,黄花开晚节顷刻间香杳薝 卜示寂讣传内外众同悲”的挽联,既赞叹了广师住世业绩受到社会人士的钦敬,也说出了众人心中对广师示寂的悲痛。当日下午四时举行封龛仪式,佛教界人士无不在此之前赶来瞻仰广师遗容。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日),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伉俪,前总统黄金辉伉俪,亲临广师灵前献花悼念。政府多位内阁部长、政务部长、前部长及国会议员为广师送殡。是日午时,广师的灵柩从龙山寺出发,法眷们扶灵,数百名高僧、法师以及成千上万的善信参与送殡。

  广师遗体毗荼后,捡得五彩缤纷的大颗舍利多达百粒。分作两份。一份安奉在新加坡薝卜院奉养,另一份安奉在厦门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后山右侧建造的“广治法师舍利塔”内。著名佛教学者林子青居士撰写了塔铭。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舍利塔题写下一首偈语:“宗风嗣南山,化雨注南海。于病作良医,于迷启胜解。神交结湛翁,妙绘扬子恺。塔波归故国,德范传千载。”而广师的灵骨,则友奉在星洲龙山寺喝云堂上供养。

  1995年2月,广治法师圆寂周年时,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与薝卜院联合在佛教居士林举办“广洽法师圆寂周年纪念书画展”。因居士林为纪念广师的盛德,特将新厦第五楼作为“广洽和尚纪念堂”,并专从中国北京铸造广师的铜像一尊,敬奉于堂内供后人瞻仰。这次纪念广师之画展,即在该堂举行。著名画家丰子恺幼女丰一吟居士携带一百四十多幅作品,千里迢迢,从上海飞抵星洲参展。连同广净法师与传发法师的书画创作,共展出三百多幅作品,并将展品义卖所得之资,全部捐献给“广治法师教育基金”,以作永久之纪念。这实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于此可谓广师虽逝犹生,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广师一生的思想与言行,堪称为一位爱国爱教爱民的高僧,是一位值得佛教界后辈学习的典范。法师虽已舍报生西,但其爱国爱教爱民的行为和慈悲济世的无量功德,必将载入中、新两国佛教的史册。而其光辉之形象,亦将永远留给后人仰慕矣!

  附:本文参考书目:

  1.《广治法师传略及其演讲文集》释传发编撰丰一吟整理 1994年舂初版:

  2.《厦门文史资料》第八辑,厦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4年5月出版

  3.《弘—法师年谱》林子青编著 上海佛教书局印行 1995年5 月7日印行

  4.《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于凌波著,宗教文化出版引:1995午9月第1版

  5.《景峰和尚塔铭》林子古撰,塔在南普陀寺后山

  6.《喜参和尚塔铭》林广青撰,塔在南普陀寺后山

  7.《子恺漫画技其师友墨妙》释广洽编,胜利书局出版社1983年:月

  8.《宏船法师纪念特刊》宏船法师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编辑1993年10月出版

  9.《广洽法师舍利塔铭·偈语》塔铭为林子青撰。偈语为赵朴初题。塔在南普陀寺后山

  10.《广洽法师圆寂周年纪念书画展》释传发编;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薝卜院山版 1995年2月版

  11.《隐士儒家·马一浮》陈星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第1版

  

《化雨注南海 塔波归故国——广洽法师生平述略(陈全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