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竅訣寶藏論釋▪P36

  ..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以惡心損害衆生,將來必定會遭受諸多罪惡的果報。

  理所應當教授之六法:中斷微小之事尚痛苦,

  若斷行善理當生痛苦;中斷物質享樂尚痛苦,

  若滅覺受理當生痛苦;中斷一日飲食尚痛苦,

  若斷四座修法當痛苦;未伏今生怨敵尚痛苦,

  若隨惑敵理當生痛苦;迷現家人死亡尚痛苦,

  若離永樂佛法當痛苦;中斷少許瑣事尚痛苦,

  若斷修法理當生痛苦。若思理當之義則極妙。

  我等修行人理所當然應行持之六種教授法:一是以世間人爲例,如果他們中斷了一天的上班、業務等微小的事情,心裏尚耿耿于懷而生起痛苦;再看看我們這些致力于修出世間解脫大業之人,若經常心生惡念,懈怠懶散,中斷利樂有情和自己行善積資等大事,則理所當然應心生極大痛苦。二應思維有些世間人即便是中斷了自己所欲的物質享樂,心裏尚會懊喪痛苦,那麼我等修行人若以分別妄心滅除了大樂智慧的殊勝覺受則理當更生痛苦。叁應思維有些世間人即便是中斷一日的飲食,自心亦會因受饑餓的煎熬而煩惱痛苦,那麼我等尋求解脫的修行人就更應當于每日中安排四座修法,如果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日日中斷四座修法則理所當然應生大痛苦。四是有些世間人常常因不能降伏今生對自己造害的怨敵感到痛苦而難以克製,那麼我們無始以來隨順煩惱這一罪大惡極的怨敵,被它牽引而無數次地沈溺惡趣不能解脫,對此我們理當生起痛苦心並努力降伏煩惱怨敵。五是有些世間人當迷亂中顯現的家人在死亡之時尚會大聲哭泣,痛苦不堪,那麼我等修行人若離開永樂的殊勝佛法,理當更加痛苦。六應思維有些世間人即便是中斷了某一天中的一些無義瑣事,心裏尚感痛苦,那麼我等修行人,若中斷了修習正法這一有義大事,理應更生痛苦。若能思維這些理應行持的道理則是極爲善妙之舉。

  如理修行應舍之六法:舍棄輪回淤泥世間事;

  舍棄永久束縛子孫等;舍棄兒戲迷現之實執;

  舍棄誘人妙欲及受用;舍棄他人恭敬之魔索;

  舍棄無明二取之禍根。如是而行脫離輪回處。

  我們在如理修行的過程中應當舍棄之六法:一應舍棄世間瑣事等令自己沈溺輪回淤泥之因。二應舍棄對妻兒子孫等一切家眷的貪執與牽挂,此等皆是引生煩惱以致將我們永久束縛在輪回中不得解脫之因。叁應舍棄如兒戲般于世間迷亂顯現的實執心。四應舍棄誘惑人心的妙欲及受用,普通凡夫在面對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及金錢物資受用時會被迷醉而貪執不舍,他們不顧父母親情而怒目相诤,固執地我行我素,不擇手段地牟取,以致身心苦不堪言,修行人理當舍棄對妙欲的貪著。五應舍棄希求從他人處獲取恭敬之貪執心,默默無聞地內觀修行,當知他人的恭敬宛若鬼魔的繩索,希求恭敬之人就如以魔索自縛一般將失去自由,稍作觀察便會發現,許多人在受到別人恭敬時,內心會生起傲慢,認爲自己了不起,更加虛僞地掩飾自己的缺陷,在爭名奪利中打滾而不能出離。六應盡力以聞思修之智慧來斷除無明二取的禍根,倘若不以智慧的寶劍來斬斷生死流轉的禍根,則將永遠沈溺輪回而不能獲得解脫的安樂。若能如是行持者,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脫離輪回苦海。

  宣說教言總綱之六法:未知遇緣全解生妄念;

  未知直視直解生二取;未知覺受徹明入茫然;

  未知心境迷現貪執縛;未知壽命無常怠行善;

  未谙覺性妙力漂六道。修學此等要訣極關鍵。

  宣說修行教言總綱之六法:一是當我們生起分別妄念之時,若立即依上師所明示的竅訣來直觀其本面,則能了知一切分別妄念都是自解脫的本體。如果未知此理,則在遇緣之時定會妄念叢生。二是我們應當依靠竅訣來直視內外諸法的本體,如是可知萬法本體是直接解脫的。如果未知此理,則會生起能所二取的執著。叁應了知修習大圓滿的覺受是清徹明然的,如果未能了知此理,則易誤入茫然無記的狀態之中。四應了知我們的心識與外境都是迷亂習氣的顯現,且顯而無有自性,如果未知此理,則易被貪執所束縛。五應了知人的壽命就在呼吸之間,一氣不來便成下世,改頭換面即成異生,故壽命的無常是非常迅速的。如果我們未知無常的真理,則易懈怠懶惰,耽延對善法的修持,只有通過無常的真理才能鞭策我們修行的精進心,紮嘎仁波切在《山法》中亦如是再叁地說過。六應了知若修行人未了悟並谙習覺性的妙力,則一定會因迷亂而漂泊于六道輪回之中。修學此等甚深要訣是極其關要的。

  究竟關鍵要訣之六法:若舍大官之位即永樂;

  若舍世間瑣事最快樂;若棄善業最大之禍害;

  若行善法最大之滿足;若抛世法究竟之賢善;

  若于佛法退失最可惡。如此而行則爲最上士。

  究竟關鍵之六種要訣:一是修行人若能舍棄大官等上層人物的地位,則即獲得了永遠的快樂,因爲人們在競爭地位權勢之時往往都是勾心鬥角,暗中相互算計,這樣累己害人真是苦不堪言,而且在官場上的處事、待人等種種應酬,以及爲維護地位所做的的種種努力、擔驚受怕等,這些都會令身心毫不自在。二是修行人若能舍棄世間的一切瑣碎事情,令身心悠然自在則是最大的快樂。叁是修行人若舍棄自修與利衆的善業,則是最大的禍害,因爲這樣非但不能造福于衆生,且有自甘墮落的無窮後患。四是我們若能行持善法,則可謂一生中最大的滿足。五是若能抛棄護親滅敵等一切世法,則爲最究竟之賢善事。六是我們若于佛法退失信心,甚或返俗、改換信仰等則是最可惡的事情。若能斷除此等過患而如理行持之人則可當之無愧地被稱爲最上士夫。

  以六斷除調伏自相續:食爲不淨糞因勿貪食;

  聲譽爲空谷聲勿貪名;實質迷亂有害勿貪執;

  自受五毒兵器勿執我;大人無暇修法勿當官;

  積財增罪滅善勿積財。如是而行修法必進步。

  我們應斷除六種貪執之法而依教調伏自心相續:一應斷除對美味食物的貪執,思維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一通過食道進入胃腸後就變成了臭穢不堪的不淨物,故一切美食都是不淨糞之因。所以作爲修行人,我們不應貪執過于美味的食物,僅爲療形枯而以粗茶淡飯充饑足矣。二應斷除名聲榮譽的貪執,無論多麼響亮的名聲,就算是遠揚全球亦宛若空谷回聲般毫無實義,仔細思維便會發現確實沒有什麼值得貪執的。叁應斷除對迷亂現法的貪執,這些在凡夫的分別念中所妄執爲有實質性之法,實際上都是因他們無始以來的迷亂習氣而顯現的,如果對它生起實執心,則決定有害于各自的身心。如雲:“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執著財富、感情、名利等定有極大的違害,因此作爲修行人,我們千萬不要貪執一切迷亂境現。四應斷除五毒煩惱的所依處——人我之執,異生凡夫經常遭受貪嗔癡五毒兵器的逼迫與危害,追本溯源,這就是因爲有我的執著。若能如理斷除人我的執著,則一切煩惱也就隨之寂滅,如同斬斷樹根,其枝葉花莖也就自然會枯萎滅亡,因此修行人切勿執著有我。五應斷除追求高官厚祿等榮耀之心,因爲具有一定頭銜身份的大人物幾乎很少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他們整日周旋于各種應酬之中,根本無暇修法,所以修行人切勿求官求名。六是我們應斷除對世間財物的積累,因爲求財、積財、護財都是痛苦之因,並且在積財的過程中很可能會以各種惡心、非法手段等增上無量的罪業,這無疑會毀滅一切善法功德,是故修行人切勿積累財富。如是而行者,其修法必有一定的進步。

  證悟法性實義之六法:直視本面內心現覺受;

  覺受自滅顯現無迹明;離世間念顯露通徹智;

  誰具此六體悟真法性。

  證悟法性實義之六種法:依教直視心性而通達心性本面;同時在內心中顯現覺性智慧的殊勝覺受;此外分別意識形態的種種覺受亦自然寂滅;內外所有的一切顯現都融入于法性中,無有來去之痕迹而恒現光明;遠離世間的一切分別妄念;顯露通徹無礙的自然本智。誰能具足此六種實修要訣,誰就能體悟真實法性的本義。

  修持作想教言之六法:分析叁時當作無常想;

  親朋好友當作旅客想;所住之處當作客棧想;

  財食受用當作遊戲想;所作所爲當作夢境想;

  去往何處當作死亡想。若具此等六想離輪回。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應當作想鞭策出離心之六種教言:一應分析過去、現在、未來叁時的循環,此等正是無常的真實寫照,天地萬物都有成住壞空的變遷,其本體均無實義,當如是分析、觀想無常的本性。二應了知所謂的親朋好友都是往昔的因緣所結成,在生死途中暫時的相聚,緣聚時則合、緣盡時則散,各奔東西,生無定處,故應將一切親友當作偶然相逢的旅客想。叁應了知我們所居住的房屋都不是永恒的棲身之處,無常變遷之時不知又是怎樣的光景,故應將自己所居之處當作旅途中借宿的客棧想。四應了知財富和食物以及所有的物質受用都是因緣緣起等條件所虛構的,故應將之當作遊戲想。五應了知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我們的一切所作所爲都受著業力和分別意識的支配,故應當作夢境想。六是不管我們去往任何地方,都應當作死亡之處想。每當我們欲去某處時,心裏一定要想此次是有去無回,必定會被死神所縛而葬生他方。若能具足此六想的修行人一定會早日脫離輪回。

  宣說六種重要之竅訣:現證心性覺受極重要;

  揭露過失竅訣極重要;通曉難點宗派極重要;

  堅韌铠甲淨戒極重要;斷絕迷惑淨慧極重要;

  無有執著行爲極重要。

  宣說六種重要之竅訣:要想現證心性本體,那麼令自相續生起其相應的覺受是極其重要的;當知遇到別人來揭露自己的過失是警醒自心相續、令生慚愧等最爲重要的竅訣,阿底峽尊者亦如是說過;我們在聞思的過程中,通達佛法中的難點及各大宗派的關要極其重要;作爲修行人,身披堅韌的铠甲、受持清淨的戒律是極其重要的;每個修行人都具足斷絕一切迷惑的清…

《竅訣寶藏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學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