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獲得一切所欲之安樂。
諸大乘士所行之六法:欲求佛法趨至法性中;
欲利衆生應機宣說法;欲證自心滅盡貪嗔癡;
欲得智慧求大資糧道;欲利有情隨機而投生;
欲解脫道依止上師尊。如是而行即學佛法者。
宣說諸大乘信士所應行持之六法:一應了知凡是欲求真實佛法者,就應當以趨至法性中爲根本目的。二應了知凡是欲利益他等衆生者,則當爲衆生應機宣說佛法。叁應了知凡是欲證悟心性本體之修行人,首先就應當依教精勤地滅盡貪嗔癡等煩惱諸障。四應了知凡是欲獲得超越世間的無漏智慧者,首先就應當求得五道中的大資糧道,如是方能親自往詣十方諸佛菩薩面前聽聞佛法,以此就能開啓自己本然的智慧。五是具足一定修證功德的大菩薩若欲廣利有情,則應隨順衆生根機而投生到合適的地方,以便力行度化衆生的廣大事業。六應了知凡是欲獲得解脫道者,就必須依止一位具有法相的至尊上師。如是而行持者,即是真正學修佛法之人。
需要心靜教言之六法:積累善根需要心寂靜;
勤行正法需要心寂靜;無上菩提需要心寂靜;
發心利他需要心寂靜;恒修法性需要心寂靜;
厭離出離需要心寂靜。誰如是行趨入佛子道。
需要令心寂靜之六種教言法:一是我們在積累任何一種善法功德時,切莫胡思亂想,亦不應萌生不清淨的發心,而需將自己狂亂的心寂靜下來。二是當我們在精勤行持不同層次的正法時,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靜下來,一心一意地修持很重要。叁是當我們在行持無上菩提時,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靜下來,毫不散亂地專意修行菩提正道很重要。四是當我們在爲無量父母衆生的利益而廣發大心時,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靜下來,一心爲利衆生而行持。五是我們欲恒時修習法性,首先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靜下來,一緣安住,若心有散亂則本來的法性難以現前。六是當我們厭棄輪回而生起出離心之時,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靜下來,如是才能令出離心更穩固。誰能如是行持,誰就已趨入了佛子之道。
詳說語言教授之六法:宣說衆生行爲無盡語;
細說浩如煙海法理語;贊說佛陀功德之語言;
詳說無盡大乘之語言;十方虛空法音遍布語;
宣說輪回滅亡涅槃語。誰具此六即是佛長子。
詳細宣說語言教授之六法:一是宣說衆生的行爲、業力、苦樂感受之無盡語言,這個能力只有諸佛菩薩才有,故聖者可隨順各趣不同衆生的意樂而宣說其相應能接受的語言。二應了知詳細宣說的即是浩如煙海之法理語言。叁是贊說佛陀的叁十二相、八十隨好、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之語言。四是詳細宣說大乘菩薩的八十種無盡法之功德語言。五是能周遍十方虛空之法音,即無論人與非人、天龍、夜叉等一切衆生都能獲得法利之遍布語。六是宣說能摧毀以致輪回滅亡之涅槃語。當知這些都是諸佛菩薩的法語,本具無量功德與加持力,我等修行人應當虔心受持,誰能具足此六種法語,彼人即已成爲諸佛之大長子。
細說身體幻化之六法:爲度人類幻化爲人身;
爲度惡趣幻化非人身;爲度非天天人現天身;
爲度小士幻化聲緣身;爲度大乘幻化菩薩身;
爲利自在菩薩現報身。圓滿功德諸士任運成。
詳細宣說諸佛菩薩的身體幻化各種身相來度化衆生之六法:一是諸佛菩薩爲度化人類衆生,則幻現爲人的身相來善巧方便地引導衆生。二爲度化地獄、餓鬼、傍生這叁惡趣的衆生,諸佛菩薩則幻化爲與其各趣衆生相同的身相來引導衆生。叁爲度化非天(阿修羅)與天人,諸佛菩薩則幻現爲天人的身相來引導衆生。四爲度化發心修學小乘道的士夫,諸佛菩薩則幻現爲聲聞、緣覺的身相來引導衆生。五爲度化發心修學大乘道的士夫,諸佛菩薩則幻化爲大乘一至十地菩薩的身相而引導他們趨向彼岸。六是爲利益獲得自在的清淨叁地(八、九、十地)之大菩薩,諸佛則化現報身的形相來爲他們施予方便善巧之甚深法。上述引度衆生的善巧方便,對圓滿斷證功德之諸大士來說都能任運成辦。
宣說一切佛子之六首:爲聚人天世間之衆生,
頂禮具德上師佛子首;爲令叁寶傳承不間斷,
攝持如來法理佛子首;爲成叁千世界之主尊,
誠信清淨深法佛子首;爲將衆生安置菩提道,
度化一切有情佛子首;爲能成就無上之正法,
安住智慧度爲佛子首;爲能以諸叁界作供養,
回向一切善根佛子首。具此六者成就勝壇城。
宣說一切大乘佛子之六種首要條件:一是爲能集聚人天世間之諸衆生,我們應當恭敬地頂禮具有殊勝功德之上師,此爲大乘佛子首先應具足的條件。二是爲令叁寶的傳承(種姓)永不間斷,以致能一直延續至盡未來際,我們應依靠能攝持如來所宣說的法句義理,也就是說應依止能廣弘佛法、延續法身慧命的大乘菩薩,這是成就大乘佛子首要條件之一。叁是爲了自己將來能成爲叁千大千世界一切衆生依怙之主尊,我們應誠信清淨源流之甚深法要,也就是說應爲衆生廣發大慈悲心及無上的菩提心,令自己成爲名副其實的大乘佛子。四是爲能將一切苦難衆生安置于菩提大道中,我們應精勤度化一切父母有情,這也是成爲大乘佛子的首要條件。五是爲令自己成就無上甚深之正法(現證法性本體),我們應安住于智慧波羅蜜多中,這亦稱爲大乘佛子應具的首要條件。六是爲能以叁界中的最勝資具于上師叁寶前廣作供養,我們應依靠殊勝的回向儀軌,安住于叁輪體空的境界中將一切善根與功德廣作回向,此亦稱爲大乘佛子應具的首要條件。凡是具足此六者之修行人皆能速疾成就最殊勝之壇城。
一切佛子所具之六耳:聽聞美言惡語不破立;
不求美言不诋毀惡語;耳聞菩薩事迹生歡喜;
聽無暇處披上大悲铠;聞贊佛陀發起精進心;
知十方世諸音爲谷聲。如是佛子當具此六耳。
宣說一切大乘佛子所應具足之六種耳識:一是具有一定修證功德之大乘菩薩,在聽聞別人對自己的美言贊歎或惡語詈罵、無故譏諷等語言時,能坦然安住,不加分別破立之相。二是具有一定修證功德之大乘菩薩,既不希求別人的美言愛語,也不以惡語诋毀、傷害任何人。叁是真正的修行人在耳聞某某大菩薩真實而感人的事迹時,內心會數數地生起大歡喜心。四是真正的修行人當聽聞到正在八無暇等處受苦的父母衆生的事迹時,則會堅定地立下誓願,披上大悲心的铠甲,勇猛精勤地救渡衆生。五是真正的修行人在耳聞贊頌佛陀無量功德之偈語時,內心會數數發起大精進心而進取無上的斷證功德。六是真正的修行人了知十方世界的一切音聲皆爲空谷回聲一般毫無實質,故經常能安住于如夢如幻的境界中。如是作爲大乘佛子的我們也應令自己迅速具足此六種極爲殊勝的耳識。
宣說一切佛子之六眼:能見世間色法爲肉眼;
能見衆生種姓爲天眼;能見有情根機爲慧眼;
如理見諸法故爲法眼;無有障垢故爲無礙眼;
能見法界故爲遍知眼。具此六眼成辦衆生利。
宣說一切大乘佛子應具之六種眼識:一是能現量見世間一切色法之眼爲肉眼。二是能現見衆生屬何種姓以及宿世的作爲等事之眼爲天眼。叁是能現見諸有情根機之利鈍並知契機當施何種法要之眼爲慧眼。四是能如理現見一切諸法之眼爲法眼。五是無論見什麼色法,均無任何障垢之眼爲無礙眼。六是能現見法界本體之眼爲遍知眼。具足此六種眼通者皆能任運成辦一切衆生的利益。
宣說一切佛子之六手:誠信佛陀故爲信心手;
能滿乞願故爲布施手;遣除懷疑故爲聞法手;
救度衆生故爲獻樂手;爲衆傳法故爲無吝手;
積資供佛故爲承侍手。具此六手之人現法光。
宣說一切大乘佛子應具如手一般極其重要之六法:一是誠信佛陀具足圓滿功德和無量加持力,此乃信心之手。二是用自己的財富來滿足乞丐們之意願,此爲布施之手。叁是爲遣除心相續中存有的懷疑而精進聞思經論,此爲聞法手。四是以大慈悲心救度苦難衆生,令他們離苦得大樂,稱爲獻樂之手。五是爲消除衆生的無明迷暗而傳授佛法光明,故爲無有吝啬之手。六是爲積累殊勝的資糧而以上妙供品供養諸佛菩薩,故爲承侍之手。凡是具足此六種手之人皆能顯現正法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間。
一切佛子所具之六足:圓滿宏願故爲持戒足;
攝菩提法故爲精進足;圓滿行事故爲誓言足;
遵師言教故爲隨順足;聞法不厭故爲智慧足;
細致而行故爲慎重足。具六足士定證得佛果。
一切佛子所具如足一般之六法:一應了知諸菩薩圓滿具足四宏誓願,即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故說具有持戒足。二應了知諸菩薩以叁輪體空之智及無緣大悲攝持一切菩提分善法,並歡喜逐一修行故具精進足。叁應了知諸菩薩圓滿行持誓願中的一切事業,從不虛願故具誓言足。四應了知諸菩薩能謹遵上師的一切言教,從不違逆少許故具隨順足。五應了知諸菩薩在聽聞佛法時,縱然是遇到饑渴寒熱等苦,或曆時悠長皆無厭煩之心,如是之故即稱爲智慧足。六應了知諸菩薩在成辦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會細致入微地觀察抉擇,正確取舍後便锲而不舍地行持,從不粗心大意故爲慎重足。具足此六足之士夫必定能速疾證得佛陀果位。
魔不能害盔甲之六法:救護衆生慈愛之盔甲;
圓滿行事宏願之盔甲;救度有情大悲之盔甲;
遣除無明智慧之盔甲;具大乘心安忍之盔甲;
現行善法方便之盔甲。一切佛子行道之助伴。
我們應當了知一切鬼魔不能違害、如同盔甲一般安全之六法:一是以弘法爲事業、利生爲己任而救護一切父母衆生,並賜予他們無限的安樂,此爲慈愛之盔甲。二是不論自己專事聞思修,還是身體力行地廣利有情,只要能圓滿行持自己意願的一切事業就奮勇精進決不退屈,此爲宏願之盔甲。叁是不忍衆生苦楚,一心救度有情脫離險境,…
《竅訣寶藏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