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舞,好一片大自然風光,宛若天界樂園。秋季來臨之時,秋風橫掃落葉,綠草漸近枯黃,百花凋零,漸失夏日的絢麗,夕陽下的原野已是一片淒涼。嚴冬來臨之時,寒風凜冽,拂面如同刀割,大地凍結,堅硬如石,皚皚白雪鋪天蓋地。此時盎然的春意已不複存在,夏日的絢麗也只能成爲心中美好的記憶。細看這四季的交替與更換,深深思維萬法的無常,漸漸地就能削弱對外境的執著心。二是執壽命爲常有者可以通過觀察夏晨草尖的露珠來了知無常迅速、生命瞬間即逝之理。叁是不明了因果者,可以觀察種子與苗芽之間的關系,種因與芽果無不明示此因果真理。如豆芽的産生並非無緣無故,而是依其近取因(豆種)以及陽光水土等緣才得産生。如是我們所感受的苦樂等都是因緣而産生的。四是若不了知外境爲心者,則應觀察睡夢中的心境,夢中的山河大地除心的睡眠習氣成熟顯現以外,無有毫許實體存在。以此推知,醒覺位的一切萬法皆因無始以來分別心的迷亂習氣成熟而顯現。五是不了知二谛一味的本體者,可以觀察糖與糖的甜味,如是就能了達世俗谛與勝義谛本來是一味大平等性的。六是不了知現空無二者,可以觀察凍結的冰相與水體的關系,看彼二者有否分割,這樣就能了達諸法的顯現與本體空性是無二無別的大法界。如是觀者,則能對治一切執著及與彼不相應之違品。
轉爲道用作想之六法:殊勝上師作爲名醫想;
道友護士實修療病想;自作病人法作妙藥想;
獲得果位作爲病愈想。應當斷除一切顛倒想。
在日常修行中轉爲道用之觀想有六種:一是將具法相的殊勝上師作爲名醫想,對彼生起正信,確信上師能拯救自己出離苦淵。二是將秉持教法而共住的道友作爲賢善的護士想。觀彼之言行皆對自己有利,于彼不起分別煩惱而樂于相處。叁是將實修法義作爲療病想,已得聖師對症施治,爲早脫疾苦自當精進實修。四是把自己作爲病人想。對于身患重疾的人來說,應當無慢謙卑。五是以法作爲妙藥想,因藥能除疾,法能脫苦,故應珍視佛法妙藥。六是以最後獲得聖果作爲病愈之想。我們當依如是六想而斷除將上師作爲獐子、正法爲麝香、自己爲獵人、精進修持爲箭或陷井等殺獐子的方便之六種顛倒想。
謹慎行持決定之六法:依止上師決定得加持;
修持本尊決定獲悉地;守持誓言決定聚護法;
精進實修決定現證相;護持實相決定淨二障;
無散修煉決定現功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謹慎行持的有六種決定法:一是依止圓滿法相的上師決定能獲得殊勝加持,因爲上師是賜予加持之根本。然若在依止上師前不作詳細觀察,盲目地依止一位不具法相的上師,則非但所求功德不生,而且後患無窮。二是我們若經常修持密依的本尊或密持其心咒,則決定能獲得殊勝悉地,因爲本尊是一切成就的來源。故修行人選擇自己的本尊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還是蓮花生大士以及釋迦牟尼佛等,其中任一聖尊都可密持爲自己終生依修的本尊。若能不斷觀修、持誦彼之心咒多達幾億遍,則自己的心相續易與本尊相應。特別是密修者,在接受種種灌頂時,每一灌頂儀軌中都有其特定的本尊,但我們在修煉時可將無量聖尊與自己主修的本尊融爲一體,如是不僅可以獲得無量的加持與悉地,亦能受持一一灌頂的誓言。叁是守持密咒金剛乘的誓言者決定能集聚無量護法神。依靠他們能遣除修行途中的諸多違緣,自之道業與將要成辦的事業皆能得到護持。四是精進而如法的實修者決定能現前所修之證相。五是上師無論在灌頂還是傳法時所介紹的“直指心性”之竅訣,我們皆可依之了認本來的覺性,往後若能經常安住于此覺性本體中,念念不離,則自然能清淨煩惱障與所知障。六是心無散亂,正念分明而精勤修煉者決定能現前無量功德,如五眼六通等。
了知自相畏懼之六法:忙碌俗事如象入淤泥;
深戀親朋如囹圄看守;今生受用如老狗守骨;
無明罪行如盲處懸崖;五毒煩惱如惡性毒蛇;
貪六境如蜂粘花粉中。生起畏懼離此極重要。
了知其自性而令人畏懼之法有六種:一是倘若整日忙碌于世俗諸法,如沈浮于商海,操勞業務以及吃穿受用等,不僅虛喪一生寶貴的時間,而且沈溺不能自拔,猶如大象沈入淤泥中一樣,越掙紮陷得越深。二是若對自己的親眷好友過分耽著不舍、深情迷戀,將會增上更爲嚴重的貪愛之心,甚至一刻也不願離開,猶如看守監獄之人般刹那不離。叁是若貪執今生的財産受用,拼命積累,擁有萬貫家産,自己欲受不能,又不願意施舍給別人,則如老狗守護骨頭一般食之無力,棄之可惜。四是受無明驅使而造作的罪行,猶如盲人身處懸崖極其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于恐怖的深淵,以致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如是被無明障蔽智慧之人,不能明辨取舍,橫行霸道,胡作非爲,以惡爲榮,從而積累諸般罪障,其處境非常危急可怖。五是五毒煩惱熾盛之人,誰與之接觸皆遭百害而無一利,猶如惡性的毒蛇一樣不分善惡,時時殃及衆生。六是愛著色聲香味等六境者,深陷貪染之境,難以自拔,猶如蜜蜂粘于花粉中,終將被甜美的花粉困死一樣。作爲修行人,我們首先要正確認知此恐怖六境,進而遠離是極其重要的。
世間俗法過患之六法:住宅建築如地獄鐵室;
兒女妻子猶如劍葉林;飾品妙衣猶如烈火焰;
飲食猶如沸騰之鐵汁;奴仆眷屬猶如業獄卒;
嗔恨爭論猶如火燼雹。當知此爲摧毀善妙因。
歸攝世俗之諸過患亦有六種:一是如果貪著自己美妙的住宅等建築物,則將受業力牽引而囚禁此中,猶如地獄鐵室般難得出離,故貪執住宅有極大過患。二應了知貪執兒女妻子亦有極大過患。有雲:“兒孫是債,欠債還債,無債不來;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而且一般的眷屬大都是冤緣的組合,如嘎達亞那尊者雲:“口食父肉打其母,懷抱殺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輪回之法誠希有。”因貪執妻兒無疑會招來衆患痛苦,猶如身赴劍葉林地獄一般苦不堪言。叁應了知執著飾品妙衣亦有極大的過患。這裏飾品妙衣喻如烈焰,如果貪執它,將會焚毀自己的一切。如水獺皮、羊羔皮、狐狸皮等人們所謂的妙衣飾品,其實都是罪惡之因。四是貪享美食猶如食用沸騰的鐵汁一般,將焚毀自己的相續,故有極大過患。因爲人們在貪享血肉時從來都是肆無忌憚地扼殺衆生,使之成爲餐桌上的美食,毫無慚愧地大肆享用。而受難衆生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地貢獻自身血肉,無一不是垂死掙紮含恨而死。如是只爲滿足口腹之欲,不知欠下了多少衆生的命債,以致在罪惡中毀壞自己的相續,而且冤冤相報,無限循環。五應了知我們所貪執的奴仆眷屬也如業力感召的獄卒般將對自己造成極大違害。六是嗔恨爭論無疑將造成種種苦因惡果,即如火燼雹般違害極大。上述六種過患是摧毀一切善根功德之因,所以我們應當遠離此等過患,隨行聖迹知足少欲,精勤聞思修行。
了知貪欲過患之六法:具貪今生身心受痛苦;
來世永漂輪回墮惡趣;與衆爭論自然增不善;
減滅善法故受聖者呵。
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應該了知由貪欲引起的六種過患:一是對世間的種種欲妙具足強大的貪心者,無疑在今生之中即會令身心感受難以想像的諸般痛苦。無論是貪財還是貪人都免不了這一厄難。而那些無有貪心之人的身心卻時常充滿著快樂與自在。二是依靠貪心的業患,將永遠漂泊于輪回苦海,甚至墮落惡趣而不得解脫。叁是貪心重者無理亦要強詞奪理地辯解叁分,有理更是寸步不讓,常與衆人大肆诤論,就算遇到孩童亦不肯善罷幹休,無慚無愧的非要爭個你死我活不可。四是貪心重者,久而久之自然會增上諸多不善業。譬如貪財之人,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將所欲財物占爲己有;貪色之人,他們不惜身臨險境,就算是傾家蕩産、抛棄名譽地位,並且明知是勞苦無望卻仍要窮追不舍。五應了知由貪欲心會減滅一切善法功德。如有人本想聞思修行,但因貪心熾盛的緣故而不得不放棄善法而縱情恣行惡業,如是信心、悲心、菩提心等自然會被毀失無余。六是貪心重者經常會受到聖者菩薩們的嚴厲呵斥,甚至棄離不予呵護。
貪執自身過患之六法:身乃一切肮髒垢物器;
脈絡貫穿骨骼連成網;膿與黃水嘔物糞便池;
具有九種孔穴之通道;五髒六腑含生之城市;
實質疾病來源之自性。愚昧貪執身體將受欺。
貪執自身而被束縛之過患有六種:一應了知我們的身體爲充滿一切垢物的肮髒器皿。二應了知身體外有皮膚,中有肌肉,其間由諸多脈絡來貫穿,全身有各種骨骼連成網架,內有五髒六腑。叁應了知身體裏面充滿了膿液、黃水以及令人發嘔的大小便溺,故又被稱爲糞便池。四應了知身體是具有九種孔穴之通道,乃至一息尚存,每一孔穴中都會源源不斷地流出許多臭穢不堪之物。五應了知在五髒六腑中密密麻麻地聚集了無數的含生,故身體又可稱爲含生的城市。六應了知四大假合的身體實質上是各種疾病的來源。有些人常被疾病纏繞,諸如頭痛、腹痛、心髒痛等。如是觀察則知身體確實是充滿痛苦的臭皮囊,沒有什麼值得貪執的。倘若我們還要固執己見地貪愛身體,執意繼續受此欺诳,無疑將會陷入更深的苦惱之中。
無有意義無實之六法:現于種種外境之諸法,
無常迅速壞滅如水泡;毫無實質故如芭蕉樹;
迷惑凡夫之故如陽焰;無而顯現種種如幻術;
習氣顯現之故如夢境;不能長久住留如閃電。
知此理者詣至叁有岸。
我們應當了知無有意義亦無實性之六種法:一應了知現于外境之種種諸法都不是恒常實有,而是無常的本體,因爲任何一法皆不離成住壞空的運行軌迹,自有生以來便一刻也不停息地迅速壞滅,猶如水泡爲風所吹,刹那消失。二是若對此等正在顯現之法加以理論分析與觀察則不難了知其性毫無實質…
《竅訣寶藏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