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次來到這裏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心很浮躁,所以我看到的東西都是很表面的東西。來了一次以後,又很想回到這裏,來了一次、兩次、叁次,夏令營在潛移默化中對我的人生起了作用,就像班老師說的,好像種了一顆種子,在不經意間它發芽了。
畢業以後,工作了,常常沒有時間再回來,但是在每年的七月都會想到:夏令營的時間到了!雖然沒有時間回來,但是我很關注夏令營的一些活動和一些新聞。有時有一個因緣,當你接觸佛教之後,它其實是切實的,能幫助你的生活,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但是這個解決的方法應該是從自己開始。後來我不再不停的去問一些問題 ,而是問自己的心到底最需要什麼。後來成家、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很多變遷,每次遇到煩惱,我都會想起柏林寺,想起在這裏聽到的法語,還有親近過的一些善知識,它切實的幫助了我的生活。因爲每年都很忙,很煩亂,所以沒有時間來。當我的兒子五歲的時候,我就決定把他帶回來,希望他能夠親近一下寺院,能夠了解這些爲佛法不辭辛苦的法師,這會讓他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難忘的經曆。在兒子小的時候,他還不會說一些完整的話。作爲任何一個人來說,其實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想給兒子找一個完美的典範。當我在家裏發脾氣時,或者說話時,我就把他帶到佛像前,其實我想讓他了解:佛陀是佛者,而不是一個神像供我們膜拜。我就跟他說,佛陀是這樣一個人,他會善待每一個人,他從來不會發脾氣,從來不會想要一些東西,不會不顧別人。在這個時候,雖然他很多時候很淘氣,但是他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心裏,有這樣一個人或一個法師存在著。對他來說,是一種道德方面的學習。現在我在香港的工作也跟佛教有關,我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做一些跟教義跟孩子相關的工作,這是我的熱愛。如果有機會來,我還會跟大家談。謝謝大家!
明海大和尚:請等一下,讓我們做一次訪談。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王彬居士:在國內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明海大和尚:校友啊,先不要激動。那畢業以後呢?
王彬居士:在北京的一家國際學校工作,叫蒙坦梭利國際學校,工作了近七年的時間。
明海大和尚:那麼請你簡單介紹一下在香港所做的工作?
王彬居士:我去香港工作在叁年前,嚴格意義上也跟柏林寺有關。在第叁或第四屆的時候,柏林寺請了一位今音?法師講課,也是那一次我見到法師。後來一個很巧合的機會,我從一個朋友那裏聽說,他在香港大學成立了一個佛學研究中心,我就非常希望能夠走出去,到那邊學習一下佛教。中心成立的第一年我申請了,但是後來我放棄了,因爲我的家人都不同意。那時兒子剛剛兩歲多,如果我離開他去讀書的話,是不對的。我當時很執著,很想去。但我也很客觀,因爲作爲一個媽媽,照顧孩子是我的責任。後來我跟家人做了一些溝通,如果第二年我申請成功了,他們一定要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去,大家都同意了。第二年我又申請,並且成功了,所以到香港大學讀了一年書。畢業以後,我非常希望仍留在香港一段時間,因爲我做的工作跟佛教教義有關。後來申請博士,但是沒有成功,因此我決定留在香港工作一年,然後決定是否還要讀書,所以那一年我就留在香港的一所國際學校做老師。當時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兒子在我離開的日子裏被爺爺奶奶寵壞了,以至再見到他時我都無法接受他的很多習氣。雖然當時我一個人在香港,但是我決定把他帶過去。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受過一段艱苦的生活對他的人生有幫助。在香港的第一年工作,我曾經非常非常的辛苦,尤其是帶著他。但是當我回頭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之後又有一個因緣,我來到了現在工作的地方。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個佛學園地,我們的工作是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去幫助一些在學校的孩子們。香港和國內有些不同,在香港有很多宗教團體辦的小學和中學。現在香港的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學校辦的就非常好,因爲他們的教育有很多年的曆史。在回歸以前,政府可能沒有非常支持佛教的教育,所以佛教的教育發展緩慢了一些,而且佛教學校教佛學課的老師並非真的了解佛教。我們今年做的主要的工作有兩個,第一個是編寫小學佛教課的教材給小學的學生們,第二個是到小學辦一些活動,例如禅茶:教小朋友怎樣喝茶。還有一些活動是通過遊戲,例如靜坐,學習安靜下來的感受。之前我們做了一些活動,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從另一個角度是讓他們接觸佛教裏面一些精華的部分,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也希望大家能夠參與。
明海大和尚:我們似乎可以說,夏令營不僅改變了王彬的信仰、思想,也影響了她的人生路的選擇,她對職業和工作的選擇,是不是現在可以這樣說,你現在的工作是你喜歡的,跟你的信仰一致的,我覺得人生的一大樂事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感謝你接受我的訪談。(衆人笑)
王彬居士:謝謝你!其實我真的很慚愧。
明海大和尚:每年的夏令營都要先錄取,你們在座的各位,絕大多數都是報名然後拿到通知書後來這裏報道的,但是在這裏我要坦白的講有一些是走後門的,開後門的是誰呢?是我!本來不應該呀,怎麼參加夏令營還要走後門呀,有時我也跟他們發牢騷,太不平等了,但是因爲是來學佛嘛!就會有很多特例特殊,而這個報名錄取的工作是一個很艱苦的工作,最早的幾屆呢,我記得是夏澤紅居士做的,現在你們報名的時候有一個說寄給誰收呀?“夏生”而這個詞是夏澤紅居士發明的,很多人以爲夏生是個師父呢?打電話到客堂找夏生法師,沒有這個法師,那就是個代號,就向007一樣,就是個代號,這個錄取的工作呀,這麼多年也換了很多人,再這中間明影法師做的時間也比較長,今年的工作是明一法師做的現在我們想找兩位法師談談他們對錄取工作的感受。
明影法師:一個非常複雜的活動,它是需要很多人來爲它服務,同時呢它還會在很多方面會給人很多不同的體會,以我的體會有很多的事情,記得今天和一個義工整理一些東西,他說就是很麻煩,所以他的夏令營體會可能就是麻煩,蠻有意思的,我記得我最早參加夏令營是第四和第五屆,第四屆是參加的後半部分,第五屆是做義工,我聽說夏令營的時間比較早,我是1995年的四月初八來柏林寺,當時是我們的觀音殿落成典禮,我記得明奘法師也一起來了。然後是1995年底,來柏林寺參加禅七是第二次參加我們柏林寺的活動,1996年來參加夏令營也是被明堯居士鼓勵來參加的,當時就是覺得不太喜歡,因爲我這個人呢是個比較傳統的人。對于佛法的理解也是比較傳統,看書呢,就是虛雲老和尚的年譜,看我們憨山大師的年譜,看彌勒日巴的傳記,理想裏的呢,出家人的生活是非常清苦,不食人間煙火的,所以呢。對于我們社會尤其是對于我們,因爲我是學地質學的。我們跟大和尚是校友,我是北大地質學畢業的,我也很長時間認識到呢,現代人需要佛法,我記得有一年在廣濟寺我們師父的辦公室,跟他講過這樣的一句話,我說: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一方面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同時呢我們對于佛法又有一種天然的感情,就是要深入到佛法的內涵,以現代人的語言和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介紹給現代人,我一直是很普通的去參與。我是在2000年把工作辭掉來到柏林寺。開始是想,先住幾年好好地用用功,然後再作打算。在第七屆夏令營有一個課是講“事迹”,當時是班老師先整理好的,但是後來內容丟掉了。然後,當時作當家師的明海大和尚在第八屆夏令營之前就交給我一個任務,把汪方爲教授講的玄奘大師的一段講演整理一下。但是,在內容裏面涉及到玄奘大師西行中的很多的地方和人,很多的名字,一定要看玄奘大師的一部傳記——《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才能夠把錄音聽清楚。然後,那本書先借給我來讀,就是這部傳記給我很大的影響。我的出家跟讀這部傳記是有很大關系的,當然還有其它的原因。這 些共同促成了我出家的因緣。
後來,在第八屆夏令營我就作錄音整理工作。2001年夏天的第九屆夏令營上我就出家了。出家不久,就承擔了夏令營的一些前期的准備工作,還有做後來的輔導老師。
002年的10周年的夏令營,我也作了一些前期准備工作,包括錄取等等。到去年,有一些就是明一師來做的。今年,是我十周年以後的夏令營中最輕松的一屆。很多前期的准備工作是明一法師做的。包括最近比較繁瑣的工作,有一些法師像明一師、崇全師來具體的負責。從我現在的感情來講,不管是夏令營的工作多辛苦,不管以後我是一個什麼狀態。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去支持去參與去爲大家服務。希望以後越服務越心甘情願,以開心的狀態來爲大家作貢獻。謝謝大家!
明海大和尚:剛才他講到今年的錄取是明一法師負責的,明一法師是我們寺院的知客。我知道在場的一些營員有身邊的同學朋友也報名,但是沒有被明一法師錄取。你們千萬不要把他的法名透露給他們,他們要不出來找他算賬。現在我們請明一法師說說錄取的感想。大家看,明一法師不僅害怕沒有錄取的,而且還害怕已經被錄取的。
明影法師:我來補充一下。剛才我去請明一師來參加這個活動的時候,他趴在桌子上快站不起來了。他說:“現在我最需要的是休息”。對他的這種感覺我是非常的理解。所以,我們的營員要珍惜我們法師和義工的工作。我們今年大概有近八九十人的義工。與營員的比例大概是1:2。所以有很多人爲我們大家的喝茶、住宿、聽講座等等提供了勞動。我們要感謝他們。同時我也希望大家對佛法的理解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要只是注重夏令營的這個形式。我們夏令營一般是錄取沒來過的,如果今年來了的,明年再報名,明一師就會卡掉。所…
《十四屆:普茶之一——我和夏令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