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誰,推薦你們看幾本書。一本是民國年間蔣維喬寫的《因是子靜坐法》,很薄的一本小冊子,也許我們的流通處就有。另外一本就是你剛才說的南 懷謹 先生的《靜坐與長生不老》。還有我剛剛寫的一本書《佛教禅修觀-心如晴空》,昨天才剛剛送到。在流通處。這些都是一些禅修的方法技巧。還有一本天臺宗的六妙法門《童蒙止觀》。這幾本是最基本的靜坐入門的書。四本書記住了嗎?第一個《因是子靜坐法》,很薄很薄,作者蔣維喬是民國年間武漢的一位居士,他身體很糟糕,後來用打坐的方法把身體調整過來了。我們的前江總書記,零一年十月份來這裏參觀的時候,自己講,他四十年前胃出血,後來一個老和尚教他打坐,他用了叁個月時間打坐,胃出血治好了,所以這個法子是以靜坐治好身體的病爲主的。天臺宗的六妙法門《童蒙止觀》是更厲害的。隋朝天臺智者大師,他的哥哥,被道家的八仙之一的人物看了之後說你還有一年的陽壽。他一看還有一年的陽壽,麻煩了。他弟弟,是個和尚,天臺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教了他這個六妙法門,止觀的方法。他修了之後又遇到那個八仙之一的,說,他不但沒死,而且整個身心的氣質都改變了,這是因爲修禅定。所以南 懷謹 先生那本書的名字就叫《靜坐與長生不老》。我自己這本是禅修書,最基本的禅修入門的書,你有具體的禅修問題,可以跟我聯系。我每天只要有時間就會在奘師在線的智慧問答,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
3 .某男營員:坐禅有時間要求麼?
奘師:有,在你最舒服的時間坐。別在你累了,最不開心的時候,情緒最沮喪最低落的時候,不要在這個時候坐。你越坐越會想,人生沒有意趣,我還是死了算了。一定在最開心的時候,在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坐。關于坐的時間,你們知道相對論麼?因爲地球是圓的,根據離心力原理,時間空間位移速度是人爲規定的,朝菌不知晦陰。是不是?所以你們有親身的體驗。
4 .某男營員:我剛才打坐時,我覺得眼前就白茫茫一片,感覺什麼東西都沒有了,然後就覺得腿麻,過了一會兒就沒有了感覺,但是又一次的麻了。這是我的感受。
奘師:麻,不麻,又熱,叁個階段,還不算多,還有很多很多。禅修是拿我們的身心來做實驗器的。你想想,這個身體,抗久了,是不是很乏了?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躺久了,超過八個小時,你都會乏累。何況是這樣一個你不習慣的姿勢。所以一定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的,你每一次靜坐的時間就會長些了。
5 .某女營員:打坐是不是特別怕涼,怕風?平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奘師:是的。打坐在沒有完全徹底的和大自然協調時,要注意防風防潮防涼。好比我們靜坐,法師提前把空調開好了,等我們來了之後,關掉空調。假如不是這樣,坐在那邊,因爲坐久了會熱,被冷風一吹,一定不舒服。打坐時毛孔是全開的。所以要注意防風防潮。最關鍵的幾個部位,兩個膝蓋的部位,頸椎風池風府的部位,後邊的腎俞、腰的部位,最害怕的。但是每個人的部位不一樣。我最害怕的是頭。給風吹了,馬上會頭疼。但是一旦修禅修的人,過了這個階段,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就不怕了。有的法師在山上隨便在石頭上一坐,也不怕涼。所以在一個相對要保護自己的階段,要躲開風濕寒暑燥。躲開不利的環境。
6 .某男營員:打坐是想讓自己心靜下來,但是剛剛靜下來瞬間這種感覺就又消失了,有什麼辦法可以使自己長時間地靜下來?
奘師:有辦法,非常簡單有效。你把每一個瞬間,當下,都坐成最純淨的的瞬間,最純淨的狀態。當你有了妄念,身體已經不舒服。你馬上調整過來,接受它,再次讓身體放松了,心裏空明澄澈。慢慢的多了,瞬間連成線,是不是就容易了?
7 .某男營員:坐禅的時候可以修行,禅修之外的其它時間,比如吃飯啊,做其它的事啊,也能做到嗎?
奘師:因人而異。禅修的傳承和方法可能有幾百種,還不止。其中有一個方法叫正念禅法。無論在何時何地,你正在經曆何事,對你正在經曆的身體的語言的心念的,所做的一切,保持清醒的覺知。它不限定你盤腿打坐,你可以在任何一個身口意的狀態下修行。正念禅法特別適合現代社會,尤其在城市裏邊生活的人。
8 .某女營員:奘師請您介紹一下您第一次禅修的到現在的這樣一個漸近的過程吧?這個過程是一個很快樂的過程,還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如果我們坐不到雙盤,用什麼法子可以坐到?
奘師:坐不到雙盤,就按照我教這個小夥子的辦法。回去每次之後,前10 次,每次不能少于 45 分鍾,但是墊子一定要軟,上面還要鋪這樣的包腿布,鋪4 個那麼軟,跪下去,之後,腿很快就可以盤起來。這是我教我的徒弟的一個速成的辦法。也是摸索出來的。至于我自己的第一次打坐,應該是在 92 年的夏天,那時我在景山西街的一家研究所工作,早上在景山公園練香功,全是老人家,就我一個小夥子。他們的那個破錄音機要接電,我負責接電。有一天練完了,我覺得特別有感覺,盤腿就坐下去,坐得很舒服,那個帶功的站長,劈頭蓋臉就把我罵一通,我一下子就對香功沒好感了。那是第一次。我是非常敏感的體質,一次就有感覺。他說有茉莉花香,我也聞到了,一次我就有感覺。因爲他那樣對待我,一次,我就不喜歡了。我每天早晨在北海公園,倒著跑到白塔上去。看到兩個人在白塔南邊的永安寺聊天,在打坐盤腿。我說你們能不能教我打坐呵。他們特別不耐煩,不理我。我說這有什麼啊,回到辦公室,我一下就盤上了。所以我上來就會雙盤。不知是宿世的,還是和那兩個人較勁。但是盤上了很痛苦很痛苦。直到什麼時候我才不再受雙盤的折磨呢?直到 98 年,雙腿一盤,還痛,我說:“不對啊,我是打坐呢,是和腿鏖戰呢,還是解決心的問題呢?”突然一下子,我明白了。我是解決心的問題。所以那一次開始,痛歸痛,不再影響我了。有時候還是痛得鑽心。有一年,好象是 97 年吧,在*輪閣的禅堂裏,我們打禅七叁個禮拜,明海師我倆中間隔著木村裏道,當時有個日本和尚在這兒。結束時,我倆交流那種痛的感覺有多少難過。他說假如當時有個刀,拿刀把這個痛給砍掉了,我的感覺呢,你們聽過鑿壁偷光呵,從牆上挖個洞,把腿伸到別人家裏痛去。真的是難以忍受,酸麻冷熱脹痛癢,還有那種動,不由自主的,你控製不住的顫動,因人而異。有的人就是痛,有的人就是麻,麻到沒有知覺,麻到不能動,都會有。但是一旦過了,真的很快樂很快樂。尤其象勞累了,睡一覺,可能不解乏,但是盤腿坐一會兒,氣血周流,還不錯。禅修是爲了獲得最終的快樂,但是在某一個階段,完全是不快樂的,要有這種心理准備。
9 .打坐向一邊傾斜,不能堅持怎麼辦?
奘師:沒關系,萬一不能忍了,你怎麼動都行,但是就是不能松開腿。堅持一個小時,都沒事,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覺得腿不受影響了,你可以隨便拿開。跪這個姿勢,是特別見效的,尤其胖的人,肚子大的人,腿粗的人,這叁類人,不容易盤住腿,跪幾次之後,就可以盤上來。所以你們回去,教別人,培養別人對禅修的興趣的時候,你給他講了半天的道理,禅修是什麼,關于身心的對話,關于身心的實驗,佛教的禅修是最科學的,是最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真理,都沒用。你讓他跪上 15 分鍾,酸麻冷熱脹痛,他全都體驗了,哇,這就是禅修,然後你再告訴他,當你把所有的酸麻冷熱脹痛一瞬間放開的那種解脫的釋放,是那麼直接,那麼強烈,原來修行帶來的快樂那麼實在具體啊。他就全都有印象了。不是理論的,空洞的,說教的,文字的,而是跟生命的每一個呼吸都息息相關的。
10 .打坐的時候,思考問題,可以嗎?因爲在生活中我們有好多事情,都要思考怎麼辦。
奘師:也不正確也正確,因爲你要做爲集中精力,思考的一種方法,摒開外緣,安住心想一件事情,挺好的。但是它不是禅修,不是正思維,只是思考的方式,用靜坐來思考而已。所以禅修,每一次你用的方法是什麼,把你的心的注意力就安住在這個方法上,離開了那一個方法的任何思維念頭,都叫失念,失去念頭。比如這一次的 15 分鍾,我是用數呼吸的方法來禅修的,結果我數到 3 分鍾之後,數不下去,你不停的念“阿彌陀佛”,念了12 分鍾,這 12 分鍾,都是失念。所以這一次,你用的方法,就是一個,你就用這一個方法。連這個都判定爲失念了,何況你是思維你的一些事情了,那一定是更大的失念。但是做爲我們在校的學生求學,思考你的學業,甚至加深你的某些托福的考試記憶,背單詞,有好處。你坐 15 分鍾,在坐中去背,可能很好。但是要記得,一定要區分開,你這半個小時, 15 分鍾,一定是安心的靜坐,再 15 分鍾才去記。做完一定丟開它。下坐活動,把這件事忘得幹幹淨淨。你不能只坐3 分鍾,然後記單詞 27 分鍾,以後形成一個串習,你養成一個在坐的姿勢的狀態下記東西的習氣,一個思索的習氣,看起來是在禅修,但是實際上非常沒有效果。並且你再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你應該做的禅修技巧上了。
11 .某女營員:在家居士怎麼修禅?
奘師:在家居士怎樣修禅?先拿我剛才說過的四本書來看,假如再深入一點,還有看安士高翻譯的《坐禅叁昧經》,更專業一點,然後加上南 懷瑾 先生講述的《禅觀正脈研究》。依止這六本書,一個在家居士可以堅持禅修。很多人有誤會,禅修只適合僧人來修的,只適合有根機的人來修的。不是的。佛陀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象,是在菩提樹下靜坐,不是念阿彌陀佛念出來的,也不是念咒語念出來的,完全是在靜坐中參透了關于生命,關于生命的緣起,生命的流轉,生命與有情…
《十四屆:禅修講座——“心如晴空”(明奘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