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很熟悉的——剛才我沒有寫甲骨文,很抱歉,甲骨文的“無”字就像一個人,像跳舞一樣,這樣子,把那個漢服服裝的大袖垂下去,很漂亮。所以早期的“無”跟這個“舞”字,這兩個字是互用,“無”字是這麼來的。
第二個是行書,筆劃快了點,運筆稍微不同,再過來,實際上這塊拿掉,再簡化就有點相似。第叁個,沒有絕對的,“無”字的寫法是非常多的,非常多!不僅僅是這五個字,這五個字是常見的。
第四個字很潇灑, 先自誇一下,(明海大和尚插話:第四個字好)看到嗎?什麼意思?上面有交叉,下面你看這條路很長,一直通往“無”的境界。這裏呢,一個點,一個圓圈,又一個圓圈,所以後來就變成符號了。謝謝大家!
明傑法師:謝謝利生法師!我來主持現場拍賣的環節。
這個拍賣呢,大家不要怕,不是出錢的,唱歌就可以,誰唱的歌掌聲最熱烈,我們就請利生法師送一幅字給他。有人願意唱嗎?許可,你不要字嗎?(許可:我想唱,可是我想把機會讓給其他人)要看大家的掌聲,要掌聲熱烈才行。
男營員:阿彌陀佛!我現在會唱的佛教歌曲就是前幾天學的那首。我還是唱一首以前學的俗家的歌曲吧。
明傑法師:對不起,我看你還是要唱佛教歌曲。
男營員:那我唱什麼?
衆營員:叁寶歌。
(男營員唱叁寶歌,衆營員掌聲應和,隨唱,鼓掌)
明傑法師:我糾正一下,那個“南”字和“無”字放到一起念”namo”,他可能想得這幅字的心太切了,念成了“nanwu”了。男營員同意送他字嗎?
男營員答:同意!
明傑法師:女營員呢?
女營員:同意!
明傑法師:那好吧!請利生法師送一幅字給他。
(明海大和尚插話:不得了啊!)
89歲老居士張明輝:我也要個字,我唱。明傑法師:這位是張明輝居士,是個老居士,她已經八十幾歲高齡了。
張明輝居士:我唱一段,一段給不給呀?
衆營員:給!
(張明輝居士唱叁寶歌,衆營員掌聲應和,熱烈鼓掌,歡呼)
明傑法師:請利生法師!最後一幅了!
女營員:我前幾天剛剛學會孟庭葦唱的《心經》,也是我們今天在晚課的時候唱過的,因爲這個《心經》比較長,我只唱半段行吧?
明傑法師:半段只有半張。
(女營員唱《心經》至“……以無所得故”)
明傑法師:有營員能幫她接唱下半段嗎?
女營員:大家好,她唱的是孟庭葦的,應該屬于流行版本,我聽的是屬于佛教音樂的,我平時當輕音樂聽,我實在是太想要利生法師的字了,我平時只是聽,不是很會,因爲太想要了,所以在這兒現一下醜吧!
(女營員唱《心經》)
明傑法師:注意!最後一幅!
女營員:我已經搶到了!我也是唱《心經》,我只記得前半部分,因爲是梵語的,別人聽不出來,但是法師聽得出來,請不要笑話。
(女營員唱梵語《心經》)
明傑法師: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緣,我覺得她們四個人唱的還不如你一個人唱的長呢!
也是非常難得的因緣,利生法師寫的第一幅字留給了你,請你到前面來。
女營員:謝謝,謝謝!
明海大和尚:你是那個學校的呀?
女營員:中央財經大學。
明海大和尚:不簡單哪,梵文哪,這是梵文!
明傑法師:本次利生法師書法的專場拍賣,成交量百分之百,但是男營員就得到了一幅,女營員這邊得到了四幅,爲什麼呢?因爲女營員這邊有供養心,女營員供養我們大家好幾首歌曲。
營員許可:我有一個請求,衍空法師,您帶的翻譯或者您可不可以用粵語給我們念一遍《心經》?
明傑法師:我覺得你應該讓法師用英文念的。
明海大和尚:先粵語再英文。
衍空法師:我們一起來念吧,我念廣東話,你們念普通話。
衆營員:好!
衍空法師:先叁稱“觀世音菩薩”。
(共誦《心經》)
營員:想聽日文的嗎?
衆營員:(鼓掌)日文的!
木村法師:用日文誦《心經》。
(樂聲起,黃帥唱“月落烏啼霜滿天……”)
黃帥:我們一起來唱吧,《四大菩薩,四大佛教名山》好不好?起來好不好?我們所有的人供養各位法師。
(樂聲起,唱《四大菩薩,四大佛教名山》)
明海大和尚: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恒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叁寶哀攝受。謝謝大家!
明傑法師:一曲過後方才明白,我們女營員有水平,男營員境界更高,等字送完了才自告奮勇的出來供養大家一曲。剛才爲我們演唱的是夏令營的義工——黃明音,讓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他!
我手中的紙條越來越多,我也知道大家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問,但是因爲時間的關系,可能你們的問題只能留到明天晚上的小參。
最後我代表大家問前排的法師兩個問題,因爲明天晚上有一個小參的活動,在第六天的時候,還有一個叁皈五戒的傳授,我的問題是請法師爲營員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叁皈五戒,爲什麼要受叁皈五戒?第二個問題是小參,是一個怎樣的儀式,應該怎樣的進行?
明海大和尚:第一個問題請衍空法師回答,第二個問題我答。
衍空法師:叁皈五戒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我們出生以後,一路一路的長大,小的時候我們依靠父母,長大了就靠老師的指導,後來工作了就靠金錢,結了婚就靠老婆或者老公。其實我們整個人生要依靠的人和事是很多,問題是我們所依靠的都是不太可靠的,那麼多的要依靠的人和事中呢,最不可靠的就是自己。你記得自己小時候說過,我以後要怎麼樣,怎麼樣……後來又改變了,其實在人生裏面要找到可靠的事情是很難的,在衆多的不可靠的事情裏邊,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覺性,這個覺性如果能夠得到發揮的話,我們就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時候應該走路什麼時候應該停下,這個朋友我們應該值得跟他交往,那另外一個我們應該放棄。佛陀說,衆生皆有佛性,衆生皆有覺性,可是我們這個覺性、佛性是蒙蔽的。在衆多的衆生之中,有一位覺者,這一位覺者經過他對人生深刻的了解,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從而明白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他爲我們衆生帶來覺醒的道路,經過學習這條覺醒的道路,我們就會找到我們本有的覺性。當我們能夠掌握我們本有的覺性,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旅途上迷失。
人生實在是有太多苦難了,也有幸福,在幸福和痛苦之中。我們要學會抉擇和處理,所以我們要跟隨佛陀學習,在那麼多不可靠裏面,之後只有佛陀覺察到宇宙不變的真理,當我們能夠掌握這個不變的真理,我們能夠從生死裏面,在生裏面生的心的安甯,能夠懂得怎麼樣去面對痛苦,分享幸福,當我們對自己的覺醒的道路有了深刻的明白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面對死亡。皈依佛的意思,就是皈依究竟的覺者;皈依究竟的覺者就是皈依佛陀,在宇宙當中究竟的覺者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當我們皈依佛的時候,就是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希望通過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喚醒我們自己本有的佛性,希望將來都能成佛,這個就是皈依佛的意思。在衆多不可靠的地方,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地方真正能夠依靠的,這個就是我們本有的覺性或佛性,但是我們需要依從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來喚醒這佛性,所以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法,就是佛陀所說的道理,一般來說就是叁藏十二部經典,在叁藏十二部經典中所包含的道理呢,就是佛陀覺察到的宇宙的真理,而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使我們步上斷苦的道路,所以在法來說,也就是宇宙的真理,當你掌握了這個真理以後,也就是踏上了斷苦的道路。這個真理,無論是在佛出生之前或者出生之後,這個真理還是如如不動,也是陪伴著我們面對生老病死的道路,幫助我們面對世間的困難和痛苦,幫助我們去培養出世間的幸福。所以我們應該皈依法,因爲它是宇宙的真理,也是我們斷苦的方法。在宇宙之中,沒有一樣東西比如來說的法更可靠。僧就是佛陀的弟子,而佛弟子就是依佛修行,而踏上佛法的道路,和弘揚佛法的。一般來說,佛陀所說的皈依僧,是皈依賢聖僧,賢聖僧就是阿難尊者、達摩祖師、六祖慧能、包括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這些就是賢聖僧。四位賢聖僧加起來就變成賢聖僧團,一個賢聖僧團就是我們衆生的皈依處,是非常可靠的,不過在衆多的大和尚裏面,衆多的出家人之中,凡聖交集,你不知道誰是得道者,誰是凡夫僧,所以一般來說,凡是持戒清淨的僧人都是我們的皈依對象,而僧人就是住持寺院,弘揚佛法,是衆生的善知識,也是衆生的福田僧,你供養一位清淨的出家人,能夠得到好的福報。
佛陀說佛法僧是衆生的叁寶,寶的意思就是難得的,珍貴的,難得是因爲佛法難聞,聽說能夠參加這個夏令營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們中國有13億人,有多少人能夠聞法修行呢?有多少人能夠來到我們柏林寺參加這個生活營呢?人生實在難得,佛法實在難聞,善知識難求啊。
最後一個就是信心難植,很難有一個很好的信心,你們現在在柏林寺,當然感覺到皈依叁寶是很好的事,但是過了一兩個星期你出去以後,接觸這個花花世界,你可能又回複過往的貪嗔癡,所以既然能夠來到這麼好的地方,就要親近善知識。皈依叁寶的意思,就是好好的把皈依叁寶的因緣種下一顆種子,當你有一顆強的種子,將來這顆種子就會開花結果。如果你單單參加這個夏令營,不受叁皈依,錯過這個因緣呢,就像流水一樣過去,但如果你能在佛前皈依叁寶,大和尚問你“皈依佛嗎?”,你誠心的大聲的說:“皈依佛”;大和尚問你“皈依法嗎?”,你大聲的誠心的說:“皈依法”;大和尚問你“皈依僧”嗎?你大聲的回答:“皈依僧”。就這樣在你的心田裏,深深的種下一顆皈依叁寶的種子,當你能夠種下這個皈依叁寶的種子,將來你再回到那個花花世界裏面,那個種子在心田裏面穩當的發揮它的作用,影響你的生活,提醒你要覺醒、覺察,這就是皈依叁寶的意義…
《十六屆:普茶 柏林夜話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