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道,究竟的成就是出世道,可是我们佛教还是有世间法,有入世道的,这个入世道,譬如说佛说的《善生经》就是讲在家居士的,所以我觉得佛教如果没有去把在家居士强化,那我们很可能就会跟社会脱节。所以我们看西方宗教,像基督教,它结婚一定是要到教堂去的,那不管是牧师还是神父,主持这个婚礼是他的本职,是他的义务。所以我觉得,我们佛教强调慈悲嘛!我们先说师父们虽然很辛苦,但我想来分担这样一个责任,我想,给佛教徒更大的欢喜,特别是他们柏林禅寺参加过夏令营的同学,我想我们师父更不能拒绝了,对不对?
另外一点,我感到,师父刚谈到很多的细节,比如说要在僧伽蓝之外等等,我觉得这个都是很实际的。但是我是觉得如果从大乘佛教——当然,讲南传佛教他是比较保守,南传佛教就是觉得在家就是染法,就是污染的法,是一个污染的环境,所以当然是尽量的不去接触。可是我觉得大乘佛教,它可能更有一种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这样的一种承担,这样的一种智慧。所以我倒是觉得,我请求,代诸位请求,请明海大和尚慈悲,虽然这件事情做起来“讨厌”,但是尽量圆满众生愿。
明杰法师:佛化婚礼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讨论的问题,不久以前,我们见到一位,老和尚的弟子,叫做明宝,他是瑞典人,他在五年前跟随老和尚出家,他在瑞典有一个小的这样的禅修中心,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呢,他告诉我们,他的弟弟刚刚结婚,结婚的时候,举行了两种婚礼,先是举行了一个基督教的婚礼,然后又到他这儿来举行了一个佛教的婚礼。
在几个月前,世界佛教论坛里边,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老师,要发表论文,论文是很多的,围绕各种主题的发表。我觉得明海大和尚的论文,它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一方面他的这篇论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我在这里透露给大家一点,如果今天宗舜法师在这儿,就会更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佛教论坛之后,有一次我跟法师联系时候他说:“要文章吗?”有时候我编杂志,经常要求人写文章。然后他说:“我写了一篇文章,不知你敢不敢登。”我说:“你准备写什么样的文章啊?”他说最近大家在讨论佛化婚礼,我有看法,我要写一篇文章。我说:“那你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反对。”我就建议他,我说明海大和尚刚刚发表一篇文章,你可以先去看一下大和尚的观点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我觉得大和尚认为佛化婚礼是可以做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层面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宗舜法师呢,他是从戒律的角度,有很多的根据,他有他的观点,有他的保守的这种观点。所以这样的一种讨论是很有意思的,也很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关注它,会很冷漠的对待,而大家这种讨论反而会使问题更加的明白,会共同的来找到答案。现在请大家饮茶,稍等利生法师的书法。
明海大和尚:衍空法师建议,让木村法师谈谈他对佛化婚礼的看法。
(明海大和尚对木村法师说)我们在讨论出家人、僧人主持在家信徒的婚礼的问题,您讲讲日本的情况,可以吧?就是你们的檀家,他们结婚的时候你们僧人们做的……
木村法师:阿弥陀佛!日本和尚可以结婚,寺庙也是家庭寺庙,所以结婚的观念,是和一般人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寺庙的当家的弟子结婚的时候,一般没有特别的,中国的、台湾的居士们的结婚,所以我们的佛教已经跟你们的不一样了。
明海大和尚:如果是信徒呢?檀家结婚呢?寺院的信徒、弟子、居士,他们请师父做什么吗?
木村法师:我们参加。
明海大和尚:举行什么仪式吗?
木村法师:如果我的寺庙里的居士结婚,一定把我叫来,叫我去。
明海大和尚:你会送他一些钱吗?
木村法师:我们会送红包。我们这样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
明海大和尚:对,就是不新鲜。好!我们明白你的意思。
明杰法师:今天真的是非常难得,本来是两岸三地的佛化婚礼研讨,现在成了国际性的了!
游祥州教授:我想来补充一个我了解的日本的情况,现在日本人大部分人结婚是在基督教的教堂,但是丧事都是在佛教的寺院办仪式,所以实际上,佛教扮演的角色就只管死的这一部分了。所以在日本佛教被认为是死人的宗教,所以我有几个日本佛教的朋友,他们现在非常努力地在做一件事情,要改变这个形象,他们说佛教不是仅仅为死人服务而已,就是像太虚大师讲的,佛教不只是要关心死后,同时是要关心人间,关心当下。我是觉得中国佛教不能走到那一步,不能像社会上认为的佛教就是管死人的事,最后请师父来诵经、超度。我觉得佛教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它的社会责任,那我就觉得大和尚刚才讲的,怎么样跟戒律不违背,然后又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我想那个是很慎重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明影法师:在我出家以前,我的一位好朋友要结婚,他是一位修行非常认真的居士。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的家人和我一个客人,希望让我帮着做一个有佛教内涵的婚礼,双方父母也非常支持。首先是这两家人这一天都要吃素,我们早上先到女方家,上午去北京广化寺做了吉祥普佛,当时广化寺正在念佛法会期间。接下来我们去放生,买了很多鱼放到什刹海里,中午回到新娘家吃素宴,下午把新娘接到了新郎家,晚上还是素宴。整个婚礼的过程非常简单祥和。夫妻双方很幸福,双方的父母也非常自豪,不但没折腾,也没有大鱼大肉的,没有伤害任何生命,很高雅。这是我在出家以前主持的一个佛化婚礼。谈到出家人可不可以主持婚礼,我觉得应该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受持的必须远离家庭生活的比丘戒,是对自己而言的,持戒主要是个体修行的需要。我们在家居士需要受持的是五戒十善,需要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家庭,在家庭当中尽孝,养育子女,夫妇之间互敬互爱,依据佛法的指导尽好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生命。家庭是我们在家居士主要的修行环境。我对戒律没有认真研究过,但依据佛法的根本精神,我认为一位师父可以主持居士的婚礼活动,因为这是利益我们在家信徒的慈悲行,这应该是比丘的责任之一。但由于婚礼的复杂性,具备什么条件的出家师父能够胜任这样的弘法活动,同时又能不影响自己的解脱行,这倒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儒家的礼仪非常符合佛法五戒十善的要求。我看到《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周朝的时候,女子出嫁了,回到娘家,不能再与自己的同胞兄弟同坐一榻,不能再同吃一个碗里的饭,这比我们五戒的要求还要严格,在那样的环境下才容易成就和谐完美的家庭,夫妇间才容易做到相敬如宾,琴瑟相和,才容易在家庭生活中修身进德。所以,健康的家庭生活一定要以五戒为基础,可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港台的情况我不了解,在大陆,我们儒家的教育没有了,儒家礼仪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戒,这样没有了礼仪,没有了家庭伦理,情感生活没有合理的约束,健康的家庭是很难真正建立的。在传统的儒家教育非常衰落的今天,提倡佛化婚礼,把五戒的授受体现在婚礼中,这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重建一定会有很好的影响。这即是我们大多数营员未来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代佛教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明杰法师:刚才女营员这边许可自告奋勇的唱了一首歌,然后她的一个问题就引发了一场讨论。我们男营员这边是不是有人起来唱个歌?
男营员:我只能唱几句,行吗?
明杰法师:可以!
男营员: 唱得不好没有关系吧? ( 唱春有百花秋有月……)
明杰法师:我想关于佛化婚礼的讨论可以延续下去,有待以后继续讨论。有的营员拿不到话筒,已经迫不及待的写条子上来了,我想应该给他们机会把他们想问的问题问出来:
第一位营员的问题,虽然纸条不大,但写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功能及对我们的影响。第二个问题跟这个不太一样了,他说:“丰欠不二,然后可立贫富之命,夭寿不二,然后可立生死之命。”这两句话应如何理解?
明海大和尚:我来吧!他问的问题有点专业,下来你来找我,单独来找我,好吧?
明杰法师:明天晚上我们还有一个小参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恐怕要游教授来回答,因为他的问题在您给出的问题的下边,他的问题是:听了昨天的课,可以理解禅与茶的共通之处,想问一下,为什么其他东西不行,比如水、比如烟,为什么不叫吃水去、吃烟去这样的说法在禅的世界出现。请游教授回答。
游祥州教授:我想明天我们就要讨论有关茶跟禅,所以我想明天我再细答,今天我先简略地回答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讲“吃水去”,而要讲“吃茶去”。我觉得禅跟茶的结合实际上是从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开始,中国最早懂得喝茶的是道家的,是道士。后来天台山,智者大师在那边修行的时候,发现天台山有个道家的葛道士,葛玄,在那边种了很多茶,然后,很懂得这个茶跟养生的关系,后来就把茶跟佛教做了一个结合。
我觉得茶跟咖啡或者是跟香烟的不同,是因为茶的性质,比香烟多了一个——比如说香烟你吸了就上瘾了,你看吸烟的人,一天不吸就很痛苦,不要说一天,一个小时不吸烟都很痛苦。可是喝茶,如果你喝茶得当的话,基本上就不会上瘾,这个跟吸毒就非常不一样,有关这里面茶跟禅为什么能够结合上,明天再细谈,好不好?谢谢!
明杰法师:现在请大家安静你的心,我们听一首古琴曲。(古琴乐起,同时利生法师演示不同的无字的书法)五个“无”字已经写就,我们请利生法师帮我们讲解一下。请前边拿着字的五位居士一字排开。利生法师讲到那个字,向前走一步。
利生法师:献丑了,第一个大家很熟悉,经常见的繁体字,楷书“无”字,实际上最早的“无”字来自于我们…
《十六届:普茶 柏林夜话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