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平常心教導人們培養awareness(覺察),即覺察身邊發生的事,你就能覺察到涼風是多麼舒服,月亮是多麼得明朗,周圍的花也是非常得美,它們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的素質便在學會享受清風明月中提升。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要花很多的錢,才能享受短暫的快樂。如果擁有平常心,你就會享受到更多的東西,而且不要花錢,這才是真正的享受。譬如說清風明月,晚上出來走一走,享受到走路的快樂,享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回到現實生活,專注于你現在所做的事,享受吃飯、喝茶、工作的快樂,享受于當下你所做的事情,這樣你的工作效率反而會提高,心境自然不同。
營員四(女):各位哥哥姐姐好,我是在這裏面最小的,我剛剛參加高考,現在是一個准大學生,剛被四川外語學院錄取。跟哥哥姐姐們不一樣,我還沒有上過大學,在我記憶裏面與平常心是道相關的、最近的應該就是我的高考。在高考當中,大家都知道對于地方考生來說,高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好多人都想跟前面的學哥學姐一樣考入清華這樣的特別好的大學,所以說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是他們執著的夢想。這個夢想會成爲他們學習的動力,但是也會成爲他們高考考場當中的一個障礙或者是一個包袱。我的班裏面就有很多同學,因爲壓力比較大造成發揮失常,所以他們感到很遺憾。所以我就覺得活在當下,當下是什麼,當下就是我在高考考場中眼前的那一道題,我在複習當中面前的那一本書。平常心是道是什麼呢?我有上大學的夢想,但我要以平常心去對待這件事,去用平常心面對高考,然後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狀態,這個道就會幫助自己正確地完成這件事情,這就是我理解的平常心是道和活在當下之間的關系。謝謝!
淨因法師:你的悟性不錯,從過程的角度講平常心,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無論是拿冠軍,還是高考,把注意力集中在過程上,而非結果,是“平常心”最重要的心理訓練。太執著于拿冠軍,太執著于考清華、北大,太執著于我要考好成績,不要讓我爸爸媽媽失望,這都不是平常心。因爲你把你的心放到未來的結果上,而非現在所做的事。
你老想著未來,那麼你就會分散精力,你沒有可能專注于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奧運會也一樣,你老想著拿好成績然後拿獎金,那你還可能把精力集中到你正在打的每一個球上嗎?高考也是一樣的,考試時把注意力專注于解答每一道題上,只想做題目,不要想著考試結果,想著我將來可以去清華還是北大。如果一心只想著考試結果,或未來的前程,你就分散了精力,你就不會專注于當下應該做的事。你不專注,怎能答好考題?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平常心是道,不是道不道的問題,是方式方法的問題。“平常心是道”是專注于做當下的事,喝茶時就喝茶,吃飯時就吃飯,睡覺時就睡覺,做考題時就專心做考題,打球時就打球……如果有這種專注于現在做的事情,慢慢養成習慣,平常心就生起來了。
更重要的是,“平常心是道”要求我們把工作看成是在修心,並不是爲了工作而工作。不少人工作時忘記了當初工作的目的,在不知不覺中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爲求更好的生活質量、追求更多的成就,我們疏忽了追求的過程。千萬要記住,學習、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這是“平常心是道”的另一個核心內容。
營員五(女):大家好,我在河北工業學院讀研究生。我這人喜歡做事之前,先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在來夏令營學習之前,我特別喜歡上網看小說,也喜歡說話,很愛跟人聊閑天。來的時候,我就想要少說話,看看能不能在學習的時候管住自己不去走神、不去看小說。我發現這兩天基本沒上網,很簡單地就做到了。剛開始坐下的時候,我想問老師,爲什麼我覺得沒有太努力去做就完成了這件事?法師這句“平常心是道”和“活在當下”讓我明白了,因爲我沒有去想我要去做這件事,我要管住自己不去看小說,而是在聽課的時候真正地去聽課、做筆記,在打坐的時候放下所有的事不去想,去幹當下的事。我覺得平常心是道就是簡簡單單的,就是做現在的事,簡簡單單地做,這件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我的體會。
淨因法師:體悟不錯。
營員五(女):還有一個想來這兒問老師的問題是,就是我特別擔心研究生念不好。因爲本科沒有念出色,想在研究生階段好一點,給自己一個更高的臺階,然後去走向社會,老是擔心、擔心。現在發現其實不用擔心,只要努力去做,以前的擔心是我老想著那個目標,而沒有去想做這件事。其實也在做這件事,自我感覺還算做得不錯,但還是把主要的精力去想那個目標去了。做了一件事,哪怕是做好了還要想,哎呀,我這是不是最好的呀。應該不是去想那個結果——我是不是最好的,而是說,我做的時候我要向著最好的方向去做,這是我的感想。
淨因法師:講得很好,但有兩點要注意:
其一,佛教講平常心是道,不是叫你不想未來,不是不要未來的計劃。恰恰相反,佛教主張每一個人先要發願,確立自己未來奮鬥的目標。因爲你對未來沒有一個好的計劃,你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他的力量就無法集中。有了目標以後,回到行動上,這個時候用你的行動來實現你的目標,而不是用你的幻想,幻想是實現不了目標的,只有行動,才能使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
其次,有了目標,在行動時,在同一個時刻,只做一件事。我們很多人同一時刻想做很多事,一邊打電話,一邊看電視,一邊嚼瓜子,一邊看報紙……心不在焉,對方一定會感覺到,覺得沒有被尊重,什麼事都做不好,何苦呢?!
“平常心是道”教會我們在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並專注地做好它。“專注”的意思是什麼呢?是在同一個時刻只有一個念頭,一件事。
營員六(女):我是第二次到柏林禅寺來,第一次是2007年,來參加夏令營,這次是一個特殊的機緣。兩次有一個相同的心境,第一次來時,心情很難過,因爲那個時候我父親病入膏肓,知道他已經沒辦法挽回了;這次來也是昨天發生了一個很突然的事,我養了幾年的一個小狗突然橫死,心裏也特別難過。直到今天,我始終很難從這個情緒裏面擺脫出來,就去繞塔。看到那個塔的時候,忽然想起來,四年前,2007年的時候,我繞塔的那個心情,也是非常得難過。但是現在想,我現在的難過和當時的難過已經不一樣了,當初我擔心父親去世怎麼辦,他去世我是不能承擔的,但是現在我發現,他也去世了,我也承擔了,我仍然過。我想是不是我的小狗去世了,這件事也會很快就過去。
剛才在聽大家講話的時候,我本來就是一天多的時間很難專注于大家說的話,我一直沈浸于小狗的事,原來做過什麼,我哪些地方做錯了,如果說我那件事情做好了,是不是可以避免它死亡,我一直在反複考慮這樣一件事情。剛才就是在我一直在走神的間隙,聽到淨因法師在給大家講,感覺到風吹過來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其實人在痛苦的時候,會能感覺到生活的美好。我覺得人的感覺是這樣的,當你痛苦的時候你就是痛苦,當你快樂的時候你就是快樂,人沒辦法去阻礙那些痛苦的事情發生,也沒辦法去阻礙那些痛苦的情緒到來。那怎樣去對待它呢?希望我的心就像一條小河,痛苦和快樂就像河水一樣從我的心裏流過,而不留下痕迹,不留下傷痕,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叫平常心。
淨因法師:沒有事發生時,清談“平常心”很容易。一旦有事發生,傷心的或者是高興的,得意的或者很失意的事情,對我們的心理形成沖擊,心中放不下,甚至讓我們一直活在那種陰影或者快樂的回憶中。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平常心,真的很難。剛才你說你的小狗死了,幾年前你爸爸去世了,你一直活在悲傷中,其實你的心一直專注于過去痛苦的那一刻,你無法回到當下。以平常心對待人生中不平常的事,這才是平常心的最大考驗。
真正的平常心,不是不悲傷,而是把悲傷的周期縮短,盡早恢複到正常的生活。譬如說,有些人失戀後痛苦的周期要一年,也有叁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就可以恢複的。你的小狗離開了你,是件很傷心的事,我希望你學會用平常心去對待這件事,盡量縮短痛苦的周期,早日恢複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營員七(女):我來自石家莊,是第二次來參加夏令營。因爲有了第一次經曆,我就想問一下法師,通過您剛才講的,咱們的禅修,可不可以總結成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平常心這個心態,然後方式是把所有的東西放在當下,這種方式,就是活在當下,就這樣修。最後的終點和目的就是怎麼把生活禅變成禅生活。您說可以這樣理解嗎?
淨因法師:可以,禅修最核心的問題,不是打坐的姿勢,而是學會專注,concentration,專注是在同一個時間,只專注于做一件事。所以,真正的禅修不是坐在那裏,而是通過禅修學會專注于一件事:吃飯時候就專注于吃飯,喝茶的時候就專注于喝茶,工作時就專注于工作。
營員七(女):哦,那就是說咱們的生活還是處處充滿了禅。
淨因法師:是的。禅,並不是說坐到禅堂裏才有禅,生活中禅無處不在,只要你學會awareness(覺察),覺察到你身邊的一花一草,以及你正在做的事,專注于你當下所做的事,你就擁有了禅味。若能做到心專一境,砍柴、提水、喝茶、做飯都有禅味。禅的意思不是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會專注,無處不禅;不會專注,禅堂裏未必有禅!
營員七(女):我能不能再問您,過去和未來,我覺得我做不到完全都不想。因爲我覺得過去的事情,比如說它能夠給我帶來更多的喜悅,我也有必要去想的。如果我把過去的悲傷、喜悅放下了,我會用一個比較客觀、理智、冷靜的心態去回憶的話,您說這樣算不算平常心哪?
淨因法師:回憶過去,反思過去自己所犯的錯誤,其目的是…
《十八屆:分組茶會——柏林夜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