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們都對我說,大學多麼多麼美好。後來我就明白,不管什麼情況,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煩惱,沒錢人有沒錢人的煩惱。這些煩惱可能具體的形式不同,但是它都會困擾你的心靈。因爲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可能大學四年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吧!因爲我們不用去思考,不用去考慮現實中的一些條件,所以回來以後自己就看了一些書,去做了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一方面反思地震中的感受,一方面這幾天在這裏聽到佛家講的無常,感到生命如此之短暫,以後我們面臨的種種情況也是不確定的,所以不管現在遇到什麼,都要盡量把握現在這個時刻。我有時候在想,當遇到痛苦的時候,想到這也是自己一種經曆;當有快樂的時候,自己去感受它就可以了。所以說自己感受更深的就是活在當下,因爲自己現在還很年輕,閱曆呀、自己見到的都很窄,很多東西要去積累,只是現在自己的感悟就是,趁著自己年輕的時候,只要不違反法律或者規則的話,有喜歡做的事情就盡量去做,不要到時候留下一些遺憾,這就是我的一點感悟。
鍾教授:正如剛才那位同學講到,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候的感受很深,如果由平常心是道來講,那麼什麼是相反的異常心?那是不是道?平常心是道,異常心是不是道?我想有個例子,當你在汶川大地震中面臨死亡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就進入到一個異常心的狀態,如果說是在異常心的狀態,你怎麼樣令它變成平常心,那就是你有沒有修行佛法。在異常心的狀態下很激動、很恐懼——不是無畏,而是很恐懼。在那樣一種狀態下,你怎麼樣做到跟平常一樣的心?如果你能夠做到了,你就做到了平常心是道。當然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就需要所謂的定。有定才能不亂,才能做到。我看很多法師在修行,就是在修行這樣的心。
營員二(男):談到地震,我在地震之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人,也是一個有點傲慢的人。但是自從地震之後,我覺得我這叁年來走得就充滿坎坷,我在第一次高考中,考了我中學以來最差的成績,然後進入了一個我完全不想進的大學,然後讀了半年之後,我覺得我不能這樣下去,我就又退回學校繼續考。我一直想考到香港去,第二年我被香港理工大學錄取了,但是沒有獎學金,我的家庭無法支付,那是我一個很久的夢想,但是我還是放棄了它,去了北京。我覺得我在地震之後的一年,一直是把一切都看得沒有意義了,很多東西沒有堅持,但是到了北京之後,我感到這樣不好,太消極,我又開始像地震之前的我一樣一直向前沖,一直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這個時候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我老是會假設我已經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然後突然又想我如果得不到怎麼辦?陷入了一種對立——得到了就是好,得不到就是不好,所以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老是擔憂我的未來。我覺得我地震都這樣過來了,經曆了這麼多,我覺得我一定要做點事情才對得起我的這個人生。
非常幸運,有一次聽到星雲大師的一句話:“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我覺得這句話對我的啓發特別大,就是我還應該像我現在這樣把我的未來設得很遠大,但是我一定不要去擔憂我得不到它怎麼辦,我懂這個道理但是並不是說我每天都能夠這樣實行。今天下午聽講座的時候,我突然有一個感觸,就是我不高興的時候,我一定是忘了佛法,所以我會不高興;雖然有佛法陪我的時候,我不一定很高興,但是不高興的時候,肯定是沒有佛法陪伴的。我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歡喜,下午出來的時候太陽也很好,我覺得這個人生很幸福很完美,我可以在這個地方聽到了這樣一場講座,讓我收獲了很多,我也覺得對未來我更加知道怎樣面對,當我再遇到我覺得不順的事情,我可能會想如果我馬上就要死去,可能要遭遇像地震一樣的事情,那麼我現在遇到的困難根本就不算困難。所以現在我就感覺特別地幸福,我想每一個人都希望每天醒來的時候,有陽光照射著你,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明影法師: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生活中的平常心,這比較現實,比較容易體會,每個人都有經驗,都有認知。剛才我們明基法師講的是趙州和尚以平常心入道,是佛菩薩的平常心的境界。但是我們現在換一個角度,就像鍾教授講的,平常心的對立面就是異常心;剛才這個同學又講了一個得失心,那麼得失心就不是平常心。對未來的憂慮也是源于對未來得失的在意,就會憂慮,于是就不會開心,于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失去了平常,就是不正常的狀態,異常的狀態,處在對得失放不下的狀態,所以平常心應該是開心的心。所以他講得很好,他有豐富的經曆。
鍾玲老師:對,這次來了就把那個異常心慢慢化成平常心了。
明影法師:所以平常心也是開心的心。
鍾玲老師:對。
營員叁(男):既然沒人說,那我就說幾句,我提議舉起茶杯,爲我們有緣在這裏相聚幹了它!
明影法師:喝茶、喝茶。
營員叁(男):既然前面兩位師兄都是從四川過來的,都有豐富的經曆,對我這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來說,我的那點小小的經驗也不算什麼,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不同尋常的經曆吧。跟大家講出來,也希望大家以平常心來聽我的經曆,畢竟我的這種經曆目前來說應該還沒有第二個人比我幸運,也沒有第二個人比我更加幸福。
我來自廣東,首先我來這裏的緣分就跟大家不太一樣。我先跟明影法師介紹一下,我叫郭某,我師父是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市和汕尾市佛教協會會長耀智大和尚。我這次就是奉師命來這裏禅修的,他跟明影法師打了電話,然後我就過來了。這一點就跟大家不太一樣。
另外一點更加不一樣的就是,我四歲就皈依了我的師父,而且這種緣分按照師父說的話呢,就是前生前世應該有很多次的師徒關系,因爲他見到我也是非常歡喜,我見到他好像見到親人一樣。後來經常跟師父作爲他的侍者一起到安徽去拜訪淨空老和尚,當時鍾茂生博士也在,還有一個小朋友,我跟他一起睡。到晚上他就想他父母,又哭又鬧地,我就想起我小時候,小時候我在家裏面因爲想師父所以想得又哭又鬧。當時我父母就很緊張,怕我跟著師父就疏遠了父母,所以那時候不讓我跟師父聯系,所以我當時也非常地緊張。從小我就跟師父的緣分非常深厚,後來我也經常跟師父作爲他的一個侍者一起出差,我也曾經在去年跟著師父參加中國佛教協會的換屆,我也是作爲工作人員進去的。然後還有去海南參加博鳌論壇之類的,都是由我師父帶著我的。所以說我的經曆可以說跟大家不太一樣,而且因爲親近佛法也比較長久,可以說是極不平常的,所以練就了我相對平常的心態。平時對什麼事情,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看得開。比如這次高考考的成績不是太好也不是很差,主要是志願填報出了小小的問題,但我並沒有因此氣餒、自暴自棄,就想應該還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後來就在師父的協助和我父母的資助下,我就走上了出國的道路。我覺得這也是親近佛法、親近師父、平常心的結果吧。跟大家分享到這裏,阿彌陀佛!
鍾玲教授:剛才你講到高考的成績不是特別好也不是特別差,然後你也沒有心裏不高興或者有挫折感,這就等于你做到了平常心,因爲照理會有異常心的出現,比如你會很懊惱。有這平常心,我想就是因爲剛才講過的有過佛法的熏陶、潛移默化,很多事情別人會在乎,你也就不在乎了。是不是這樣,明影法師?
明影法師:是,你講得很好。是不是還有一點,就是所謂的平常心,並不排斥非常的經曆,恰恰是這非常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練就了一顆平常心。
鍾玲教授:正如明影法師所講,並不是因爲有異常心,必然會有挫折感,人把自己包得緊緊地不去接觸。學佛是要去面對,而且還得要主動去找。很多出家人去行腳,路上會碰到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都能以平常心去解決。所以明影法師講得對,要去經曆異常的事情,看你能不能以平常心磨練自己,化異常心爲平常心。
營員四(男):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華英坤。我今年16歲,照理說我是沒有機會來這個夏令營的,感謝明影法師讓我來這裏好好修行,我也說一下對平常心是道的感悟。
我從小的經曆與大部分人不太一樣,我出生半年後,我媽媽抱著我到外地去旅遊,在山裏走的時候,碰見一個道士,然後他逮住我媽媽說,這個孩子12歲會有一次大災難,弄不好就會沒命。我媽媽那時候也不信佛,不太相信,就到廟裏請了一個平安符一直挂在我身上。到了12歲那年,我六年級,那年暑假我到一個傳統文化學校去學習《論語》,結果我到那個學校叁天,就一失足從叁樓摔下來了,結果沒事。因爲我前一天——進這個學校有個規定。就是進校門要先給孔老夫子磕頭,我媽媽就說是孔老夫子救了我一命。又過了兩年,我有幸能夠聽聞佛法,我學佛是家裏最早的,那時候我媽媽爸爸都還沒信,因爲那時候我有半年沒有上學,去另外一個傳統文化學校學習,看他們的言行教會了我佛法。
雖然我經曆了這些,但是我平時在學校裏還是不一定能夠做到平常心。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始終覺得考試是很難把心放平的一件事情。我考不好的時候會很失落,考高中考得比較好,我就心裏面很高興。後來我媽媽信佛以後,就會在旁邊提醒我要有一顆平常心。
來到這裏學習後,我聽到“平常心是道”這句話,對我很有觸動。雖然我們平時不能都做到平常心,但是如果我把一些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用平常心來看,就會把擱在心裏的事情很快放下。並不是說我有平常心就不會去爭取上進,只是不那麼注意那個結果,不注意那個結果,就會使自己那個過程放平,也許這時候得到的結果就會更好。謝謝大家!
明影法師:平常心不等于不積極進取,恰恰是只有積極進取才能真正地練就平常心,是在努力上要積極、勇猛,對結果持一個淡然的態度。他講得很到位,1…
《十八屆:分組茶會——柏林夜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