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八屆:夏夜涼風——柏林夜話

  夏夜涼風

  明奘法師主持

  (2011年7月22日晚于觀音殿前)

  

  主持人明奘法師: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老師、各位營員、各位義工、各位常住的師父、居士們: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請瑞士明契法師帶來的兩個徒弟用中文唱一首佛歌好不好?

  (明契法師學生唱《南無阿彌陀佛》)

  (明契法師學生唱英文佛教歌曲)

  明奘法師:感謝兩位外籍營員拉開今天晚上柏林夜話的帷幕。下午,本來我和樓老師、老和尚商量今天晚上的主題是“比我老的老頭”,(衆笑)結果我們剛才接到了明基法師和利生法師的通知,說老和尚最近連續幾天的歐洲之行,嗓子有點發炎,他爲了更好地在第六天、第七天把他老人家的智慧跟各位新來的營員分享,保存有生力量,今天晚上就不出席了。所以今天晚上我們不妨把“比我老的老頭”這個題目拓展開來——比我老的義工,比我老的營員,比我老的和尚……

  下面我就從比我老的開始介紹:樓宇烈先生,中間這位,上午開營式見過了。

  明契師:阿彌陀佛!

  明奘師:No!“小妹妹”,還不到你呢,耐心、耐心。(衆笑)

  明契法師,她的年歲確實比我老得多,她曾經駕駛過飛機。明契,1999年的臘月叁十在柏林禅寺的問禅寮,老和尚給她剃度。但她的年歲,好像在座只有她過了80歲。

  還有一名老居士,91歲的張明輝在哪裏?(張明輝居士站起來)我們這位老太太91歲,1988年河北省佛教協會創立之初,第一個信徒就是她,給她點掌聲。

  再就是樓先生左手邊的明證法師。他最早是在柏林禅寺流通處修建院牆的時候來的,他在這裏做當家、做監院。現在他的常住身份是匈牙利布達佩斯虛雲禅定中心的主任。是我們柏林禅寺真正的老常住,也是我的師兄。

  現在按照認識老和尚的時間前後順序來介紹,好嗎?

  夏澤紅居士,應該是1992年,她就認識了老和尚,那時候跟你們在座的女營員一樣,留的長發還是短發我不知道,那時候我們還不認識。當年,她們叁個好朋友,現在其中一個已經出家了,是在湖北黃梅四祖寺後面山坳裏的蘆花庵,當了那裏的當家師,叫宏用法師;另外一位謝居士,她們叁個。青春美貌的時候沒被師父剃去頭發,但是認識了師父,從此就成爲柏林寺和生活禅夏令營鐵杆的護法和義工。

  再一個認識早的應該是李曉林居士。他是1993年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的營員,1994年夏令營他就是義工,從1995年到2011年他就平常心是道,到了今天還是資深老義工。他是博士生導師。

  另外一位就是負責你們各位組長的、做義工協調員的老師——班文戰老師。班老師在哪?藏起來了。所以這都是資深的義工,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

  然後,聖凱法師,應該比我們所有的在座的僧人認識老和尚都早,他在北京中國佛學院讀書的時候就認識我們老和尚,但是到柏林禅寺夏令營這個弘法舞臺上來,第一次應該是1997年。1997年,在我印象裏深刻得不得了的是去蒼岩山行腳,在某一個大牌樓下,他跟一個營員合影,最後洗出來的時候,只有這個營員的頭和他的前胸,這以上沒有了。(衆笑)所以現在我們都尊稱聖凱法師是大陸佛門第一“高”僧。

  聖凱法師:此“高”非彼高啊。

  明奘法師:他也是穿著長衫在南京大學裏當教授的,教書育人的。我們讀過孔乙己,孔乙己是站著喝酒、穿著長衫的唯一的人,聖凱法師也是目前在大陸穿著長衫當教授、行走于大學裏的唯一人。

  接下來應該是明基法師。

  明基法師:你自己呢?

  明奘法師:我最後再介紹吧。比我老的介紹完了,現在到你了。

  明基法師1996年二月十九來這裏剃度的。他報名參加夏令營被拒絕,當年爲什麼拒絕他?因爲覺得他不來參加夏令營,一定會是位好和尚。(衆笑)因爲夏令營的定位是對青年佛學愛好者,佛學愛好者不一定是信仰者和修行者、實踐者。但是以他報名的那個虔誠的態度,他更適合做和尚,所以他就做了和尚。他做了和尚之後,到2003年的八月初十,我們師父帶著他們13個人從這裏奔赴湖北黃梅四祖寺,接受了那裏的道場,他就從那個時候離開柏林禅寺,在黃梅四祖寺做了監院,也就是當家師。他在四祖寺無論是扛麻袋、搬磚頭,還是挖地、種樹,都是身先士卒,穿的衣服是最破的,用的手機是最次的,這就是明基法師。

  右手邊的明勇法師,勇敢的勇。我認識他也很早,出家前在北京首都機場的培訓部教英語。後來他就來這出家了,已經出家八年了。

  最左邊的利生法師,現在是柏林寺下院石家莊真際禅林的當家師、監院。他1998年來這裏就讀河北省佛學院,第一屆的學生,然後留在這裏常住,從客堂當知客,現在到真際禅林任監院。所謂監院,就是當法人不在的時候,他就得監管整個院落,風吹草動他要去監,也得去院落巡視,所以責任重大。我們這裏很多的對聯、書法有利生法師的墨迹。

  坐在這邊最默默無聞的、打點這屆夏令營一切事務的是明影法師。當開營式結束的時候,他也就累得倒下睡了一覺。夏令營能成功地舉辦,各位能夠安安靜靜地坐在這裏,臺前幕後的這種招呼,課堂上老師、法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法師們僧儀的表現等各個方面……對各位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殊勝的體驗清淨佛法的機會,但是能夠成就這種清淨的,都是幕後大量的、細致的、乃至生氣的、吵架的工作。記得早些年去石家莊火車站接站的營員,在那裏被派出所趕跑過。真的,我們在河北省佛協開了證明、在趙縣這裏開了證明,但是到了石家莊派出所說你們非法集會,就把我們旗子收了,桌子收了,最後只能拿一個扇子,扇子上面寫著“生活禅夏令營接站”。所以上午老和尚說除了感恩,再找第二個詞:感恩;找第叁個詞:還是感恩。當然感恩裏面有淚水、有歡喜,更有欣慰。

  這位李立立,上午她已經發言了。她認識老和尚的時間比較晚,但是去年四祖寺禅文化夏令營,她就跟著樓老師一行做了清淨的財布施,也贊助那裏的夏令營承辦。這次她又慷慨地來這裏,不但做了財布施,上午還做了精彩的法布施。剛才晚飯後,我看到她一直在諄諄善誘叁個小學生。她因爲跟樓老師很親近,所以學了佛法、學了哲學、學了做人的道理,大家有機會都可以跟她請教。

  最後我還要特別的介紹幾位資深老義工:李居遷老師,在這裏做義工至少超過了十年。在大柏樹下的兩位,請站一下,讓大家認識,班文站老師和李居遷老師,還有楊新宇老師,他們叁個在一起。

  給你們倒茶的趙縣的這幾位老義工,他們一向是我們地毯組的組長。給他們這些組長一些鼓勵。

  我們的話題就這樣慢慢地展開了。我本人叫明奘,光明的明,玄奘法師的奘,正音讀zang,但是有人問老和尚:“您給明奘(zhuang)法師起這個名字,應該叫明奘(zang)”,老和尚說:“我們和尚沒文化,將錯就錯吧!”

  本來很多年、很多年、很多年……這個夏令營都是我來主持,他們給我起了個綽號叫“夏令營專業戶”。現在我發現還真是,走到廣東、走到雲南、走到黑龍江,夏令營我一去,哎,是我的義工或者是我的營員。人家認識我,我叫不出人家的名字,他說我是第某屆、第某屆、第某屆……。各位穿的營衫,用的茶杯,還有香袋,你們如果喜歡收集的話,我們絕對是限量版絕版的,所以應該趁現在來收集它。20年後,物是人非的時候,帶著你的孩子、帶著你的學生再到這裏來的時候,說:當年在清風徐來的柏樹下,聽著一位老者關于佛法、關于人生、關于心靈的這樣一些講座,就是在當年,當年,當年……,都可以讓我們成爲故事中的一員的。

  現在有兩個話筒,可以自由傳遞。你們有任何問題,我們本著今晚的夜話——“比我老的義工、比我老的營員,比我老的和尚”這樣的一個話題,我們本著“平常心是道”這樣一個方式,來自由地、沙龍式地探索。但是你如果要一對一的,對下午講座的聖凱法師說:我想跟你單挑“本來面目相見,如何是禅,請道一句!”也可以。你說我可以當場獻才藝,把西酉法師推下去,你來彈一首,那我們也歡迎。全都是即興的,這樣就開始了。

  營員一(男):我先抛磚引玉問一個小問題,請諸位師父、諸位老師解答。因爲今天的話題是“老”,我想問一下這些所謂的“老的”法師、老師、義工,爲什麼看起來這麼年輕?(衆笑)

  明奘法師:你這個問題要是我們和尚自己回答,就是和尚賣瓜,自賣自誇,所以我們請樓老師來評價爲什麼這些看起來不老的和尚被稱爲“老”和尚?請樓老師回答。

  樓宇烈教授:這個地方不應該我來回答,因爲我在這兒不是最老,這位法師(指明契法師)才是最老,她超過八十了嘛,應該由她來回答。按照中國的說法啊……

  明契法師:阿彌陀佛!

  (英文)The secret to look young is living young. The secret to live young is to discover(and each one of you can discover)the Buddha nature. And the Buddha nature is like a mirror, and the mirror reflects everything but nothing can stay in the mirror.

  明奘法師:我來現場給你募緣一位翻譯,如蔚在嗎?來給明契法師——我的小師妹做一下翻譯。她管我叫大師兄,我管她叫小師妹。

  營員翻譯:她說她發現年輕的秘訣就是她發現了佛陀的本質,這個本質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鏡子可以反射出萬物,但是萬物一絲也不留在鏡子裏面,這就是她發現的年輕的秘密。

  營員二:法師您好,剛才我…

《十八屆:夏夜涼風——柏林夜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