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十叁卷)
淨空法師講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薩學院
第十叁卷
佛在《無量壽經》爲我們所說的內容,幾乎將我們一生行業、果報都說盡了。文字雖然不多,義理確實是無有窮盡。本經的宗旨是極力贊歎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勸勉我們求生淨土。
自古以來,尤其是在近代,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往生的並不多。原因在什麼地方?實在講就是這六品經裏面所說的。特別是前一章所講的“惡”、“痛”、“燒”,我們細心的去檢討,這些過失確實存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或是有意,或是無意都會違犯。原因在那裏?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無始劫以來深厚的習氣。所謂習氣已經變成自然,這些毛病習氣就會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會障道。我們常講的業障,障礙了我們的修行,障礙了我們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佛在此地特別用“痛”、“燒”來警惕我們。
學佛,特別是修淨土,這一生不能得生,真是最大的痛苦,沒有比這個更痛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這個原因就是五惡、十惡。此地五惡裏面包括十惡。佛在淨業叁福裏面,第一條就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果然能把這四條做到了,如是五惡就消除了。縱然不能消除得很幹淨,也消除了一大半。那麼對我們修學、往生的障礙也就化除了。所以這個的確是非常重要。我們每一天要念它,縱使不能每天讀誦全部經文,也應該每一天以這六品經做爲晚課。讀誦的時候要思惟、要檢點、要認真的反省、改過自新。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衆見之。或于壽終。入叁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前一小段是佛從“因果相生”(因生果、果生因)這一方面重複的教導我們。這一段是從“果相”來爲我們說明。
造作惡業之人,“或其今世,先被病殃”。“今世”就是現在世。我們常講的現世報,他得了重病。“殃”是災殃。得了“病殃”,“死生不得,示衆見之”。這是大衆都看到的。
佛法裏面這一些事情很多。最明顯的是《慈悲叁昧水忏》的悟達國師。他是唐朝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真的有道行。他生生世世持戒精嚴,斷惡修善,所以他能十世不失人身,而且世世都出家修行,這真是非常難得。因爲這十世累積的功德很大,所以他這一生當中爲帝王師,稱爲國師,是皇帝的老師。他有學問、有道德,皇帝對他非常尊重。
這一天皇帝供養他一個沈香寶座,就是我們平常講太師椅,是沈香雕的。這個價值就高了。我們知道沈香是非常貴重的,放在水裏面會沈下去的。他得到這個寶座,就起了歡喜心。諸位曉得歡喜心一起來,這是煩惱現行了,道心就失掉了。中國人講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是煩惱。皇帝送他一個沈香寶座,他定力就不夠了,功夫就不夠了,煩惱就起現行了。
真正修行人確實有護法神保佑他。護法神是沒有情面好講的,他尊重你的道心。你的道心一退失,護法神就走開了,他不再護持你了,也瞧不起你了。怎麼接受一個沈香寶座就退了道心?于是冤家債主就找上門來,他得了一個人面瘡。這個人面瘡幾乎要了他的命,什麼醫生也醫不好。他是皇帝的老師,國家第一流的高手都束手無策。
在這個地方我們打個閑岔。世間人總是免不了要生病的。病有叁種因緣。第一種是“生理的病”。我們飲食起居不小心,俗話常講“病從口入”,飲食不幹淨得病了。這是屬于生理的。這一類的病一定要找醫生以藥物來治療,是很有效的。
第二類是“冤業病”,是冤家對頭找上門來了。這一類的病,醫生沒有辦法。有些人求佛菩薩,或者求高僧大德,誦經拜忏給冤家債主調解。他要是接受調解,他就離開了,病就好了。他要不接受,那也沒有辦法。但是一般調解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有效。因爲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總不是好的解決方法。誦經拜忏是勸導他。他要覺悟了,這就了了,他病就好。悟達國師的病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冤家債主找到身上來了,這是過去生中的冤業。
第叁類是“業障病”。既不是生理的傷風感冒,也不是冤家債主。是自己造的罪業太深。這種病醫生醫不好,求佛求菩薩、誦經拜忏也不會好。這是最麻煩的一種。這一類的病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常常看到,叫“老人病”。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每一天躺在床上,有一病十幾年、二十年的。每一天叁班護士照料他,就是一口氣不斷。什麼醫藥都沒有用處,他又不死。這一類是冤業病。實在講這一類的病能不能治?能!可惜世間人不能接受,不能相信。這一類病要真實的忏悔,忏除業障。
悟達國師的病是冤家債主找到頭上。畢竟他是一個好修行人,有十幾世修行的基礎,非常難得。我們在傳記裏面看到。在早年悟達國師年輕沒有成名的時候,他是一個小和尚。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個要飯的乞丐,身上長了一身的毒瘡,其臭無比,沒人敢接近他。他見了之後生了慈悲心,照顧得病的乞丐。他問乞丐,這個瘡怎麼樣才能好?乞丐說你舔一舔這個瘡,我會感覺到舒服一點。悟達國師真的就給他舔瘡。以後把病人照顧得能自己行動。這個乞丐就告訴悟達國師:“你今天幫我忙,我很感謝。將來如果有大災難的時候,你來找我。我住在四川一個某地方的山上。山上有兩棵樹,你在樹旁邊叫我,我就會出來接你。”就預計這樁事情。其實這個乞丐是阿羅漢,就是迦諾迦尊者變現的。來試驗他的慈悲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一試驗果然不錯。所以預先就知道他將來有人面瘡這個災難。
那時候悟達國師走投無路,忽然想起從前他救的乞丐曾經叫他遇到大難的時候去找他。他就到了四川找到了那地方。果然看到兩棵樹,他就摸著樹、叫著名字,忽然看到裏面有個寺廟,規模很大。迦諾迦尊者就出來見他了。這個時候才曉得他是阿羅漢。他用慈悲叁昧水給悟達國師洗人面瘡,給他調解。這個人面瘡說出他的原因。原來在漢朝時候,他們兩個是同事——袁盎、晁錯。因爲意見不合,結了冤仇。晁錯被他害了。這冤仇生生世世,晁錯都想來報複。但是他生生世世出家修行,有護法神保佑。所以晁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一世當中,因爲沈香寶座,他起了傲慢心。護法神走了,晁錯才有機會找上門來。
這個冤仇,冤結在心,生生世世都不會忘記,要找機會來報複。可見得這個“病殃”真的是“生死不得,示衆見之”。
《慈悲叁昧水忏》流傳到現在。這一個忏法就是當年迦諾迦尊者爲悟達國師治人面瘡的法事。這是古時候,近代也有這麼一樁事情很類似。
倓虛老法師在佛七裏面的講話,有一個錄音帶。倓老法師是北方人,好像是靠近天津營口那邊人。他的話不太好懂,我當時聽這卷錄音帶,細心聽了叁十幾遍,大概可以聽懂八成,還沒有辦法完全聽懂。但是所講的意思,我都能明了。他常常講谛閑老法師早年有一個徒弟。谛閑老法師是他的老師,那個徒弟等于是他的師兄,但是沒有見過面。倓虛親近谛閑老法師的時候,那個師兄已經過世了。但是谛閑老法師常常拿這段事情勉勵大衆。
谛閑老法師這個徒弟早年跟他出家。在沒有出家之前,他曾經結過婚,而且有一個女兒年紀很小。可是他學了佛之後一定要出家,太太不答應。他還是出家了,是老和尚給他剃度的。之後太太一氣就跳水自殺,冤魂跟著他。但是他發心很真誠、修行很用功,所以也有護法神保佑他。這冤鬼沒有辦法接近。
這個徒弟喜歡參禅。我們曉得谛閑老法師是天臺宗的祖師,是學教的。所以就把他送到禅宗的道場。那個時候中國禅宗最富聲望的道場就是鎮江的江天寺(《白蛇傳》的金山寺就是江天寺)。因爲這個寺廟是在長江島上建立的,四面都是水,所以叫江天寺。他在禅堂裏很用功、很認真。初去當清衆,過了差不多有十幾年,這道場裏老和尚逐漸把他提升到首座和尚,僅次于住持。就好像一個學校,住持是校長,首座是教務主任,地位很高。他一當首座和尚,傲慢心就生起來了。爲什麼?歸依的信徒多了,供養多了,生活過得比較富裕了,傲慢心就生起來了。傲慢心一生起來,護法神就走了。于是這個冤鬼就附在身上了。江天寺四面都是水,他無緣無故就跳水。被人救起來了,過了幾天他又跳水,又被人救起來了。寺院裏的老和尚趕緊給谛閑法師送信,說你的徒弟無緣無故要跳水自殺。在江天寺他是首座和尚,搞得這個樣子,會把這一個寺廟裏修行人搞得心都不安。
谛老知道這事情,趕緊到鎮江把徒弟接回來。一路上相安無事,一點也看不出他不正常的所在。谛老是住在溫州天臺山的觀宗寺。所以他們就坐船到溫州。回到觀宗寺之後,谛閑老法師對他也很尊重。因爲他畢竟是江天寺的首座和尚,在佛門裏面是相當有地位的,所以單獨給他一個寮房。這是寺廟對于有身分、有地位出家人的一種優待。因爲他身分、地位特殊,所以寺廟裏面早課他不隨衆,不跟大家一…
《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