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三卷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十三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十三卷

  

佛在《无量寿经》为我们所说的内容,几乎将我们一生行业、果报都说尽了。文字虽然不多,义理确实是无有穷尽。本经的宗旨是极力赞叹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劝勉我们求生净土。

  

自古以来,尤其是在近代,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往生的并不多。原因在什么地方?实在讲就是这六品经里面所说的。特别是前一章所讲的“恶”、“痛”、“烧”,我们细心的去检讨,这些过失确实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或是有意,或是无意都会违犯。原因在那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无始劫以来深厚的习气。所谓习气已经变成自然,这些毛病习气就会起作用,这个作用就会障道。我们常讲的业障,障碍了我们的修行,障碍了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佛在此地特别用“痛”、“烧”来警惕我们。

  

学佛,特别是修净土,这一生不能得生,真是最大的痛苦,没有比这个更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这个原因就是五恶、十恶。此地五恶里面包括十恶。佛在净业三福里面,第一条就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果然能把这四条做到了,如是五恶就消除了。纵然不能消除得很干净,也消除了一大半。那么对我们修学、往生的障碍也就化除了。所以这个的确是非常重要。我们每一天要念它,纵使不能每天读诵全部经文,也应该每一天以这六品经做为晚课。读诵的时候要思惟、要检点、要认真的反省、改过自新。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前一小段是佛从“因果相生”(因生果、果生因)这一方面重复的教导我们。这一段是从“果相”来为我们说明。

  

造作恶业之人,“或其今世,先被病殃”。“今世”就是现在世。我们常讲的现世报,他得了重病。“殃”是灾殃。得了“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这是大众都看到的。

  

佛法里面这一些事情很多。最明显的是《慈悲三昧水忏》的悟达国师。他是唐朝人,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真的有道行。他生生世世持戒精严,断恶修善,所以他能十世不失人身,而且世世都出家修行,这真是非常难得。因为这十世累积的功德很大,所以他这一生当中为帝王师,称为国师,是皇帝的老师。他有学问、有道德,皇帝对他非常尊重。

  

这一天皇帝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就是我们平常讲太师椅,是沉香雕的。这个价值就高了。我们知道沉香是非常贵重的,放在水里面会沉下去的。他得到这个宝座,就起了欢喜心。诸位晓得欢喜心一起来,这是烦恼现行了,道心就失掉了。中国人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是烦恼。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他定力就不够了,功夫就不够了,烦恼就起现行了。

  

真正修行人确实有护法神保佑他。护法神是没有情面好讲的,他尊重你的道心。你的道心一退失,护法神就走开了,他不再护持你了,也瞧不起你了。怎么接受一个沉香宝座就退了道心?于是冤家债主就找上门来,他得了一个人面疮。这个人面疮几乎要了他的命,什么医生也医不好。他是皇帝的老师,国家第一流的高手都束手无策。

  

在这个地方我们打个闲岔。世间人总是免不了要生病的。病有三种因缘。第一种是“生理的病”。我们饮食起居不小心,俗话常讲“病从口入”,饮食不干净得病了。这是属于生理的。这一类的病一定要找医生以药物来治疗,是很有效的。

  

第二类是“冤业病”,是冤家对头找上门来了。这一类的病,医生没有办法。有些人求佛菩萨,或者求高僧大德,诵经拜忏给冤家债主调解。他要是接受调解,他就离开了,病就好了。他要不接受,那也没有办法。但是一般调解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有效。因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总不是好的解决方法。诵经拜忏是劝导他。他要觉悟了,这就了了,他病就好。悟达国师的病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冤家债主找到身上来了,这是过去生中的冤业。

  

第三类是“业障病”。既不是生理的伤风感冒,也不是冤家债主。是自己造的罪业太深。这种病医生医不好,求佛求菩萨、诵经拜忏也不会好。这是最麻烦的一种。这一类的病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常常看到,叫“老人病”。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每一天躺在床上,有一病十几年、二十年的。每一天三班护士照料他,就是一口气不断。什么医药都没有用处,他又不死。这一类是冤业病。实在讲这一类的病能不能治?能!可惜世间人不能接受,不能相信。这一类病要真实的忏悔,忏除业障。

  

悟达国师的病是冤家债主找到头上。毕竟他是一个好修行人,有十几世修行的基础,非常难得。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在早年悟达国师年轻没有成名的时候,他是一个小和尚。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要饭的乞丐,身上长了一身的毒疮,其臭无比,没人敢接近他。他见了之后生了慈悲心,照顾得病的乞丐。他问乞丐,这个疮怎么样才能好?乞丐说你舔一舔这个疮,我会感觉到舒服一点。悟达国师真的就给他舔疮。以后把病人照顾得能自己行动。这个乞丐就告诉悟达国师:“你今天帮我忙,我很感谢。将来如果有大灾难的时候,你来找我。我住在四川一个某地方的山上。山上有两棵树,你在树旁边叫我,我就会出来接你。”就预计这桩事情。其实这个乞丐是阿罗汉,就是迦诺迦尊者变现的。来试验他的慈悲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一试验果然不错。所以预先就知道他将来有人面疮这个灾难。

  

那时候悟达国师走投无路,忽然想起从前他救的乞丐曾经叫他遇到大难的时候去找他。他就到了四川找到了那地方。果然看到两棵树,他就摸著树、叫著名字,忽然看到里面有个寺庙,规模很大。迦诺迦尊者就出来见他了。这个时候才晓得他是阿罗汉。他用慈悲三昧水给悟达国师洗人面疮,给他调解。这个人面疮说出他的原因。原来在汉朝时候,他们两个是同事——袁盎、晁错。因为意见不合,结了冤仇。晁错被他害了。这冤仇生生世世,晁错都想来报复。但是他生生世世出家修行,有护法神保佑。所以晁错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一世当中,因为沉香宝座,他起了傲慢心。护法神走了,晁错才有机会找上门来。

  

这个冤仇,冤结在心,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要找机会来报复。可见得这个“病殃”真的是“生死不得,示众见之”。

  

《慈悲三昧水忏》流传到现在。这一个忏法就是当年迦诺迦尊者为悟达国师治人面疮的法事。这是古时候,近代也有这么一桩事情很类似。

  

倓虚老法师在佛七里面的讲话,有一个录音带。倓老法师是北方人,好像是靠近天津营口那边人。他的话不太好懂,我当时听这卷录音带,细心听了三十几遍,大概可以听懂八成,还没有办法完全听懂。但是所讲的意思,我都能明了。他常常讲谛闲老法师早年有一个徒弟。谛闲老法师是他的老师,那个徒弟等于是他的师兄,但是没有见过面。倓虚亲近谛闲老法师的时候,那个师兄已经过世了。但是谛闲老法师常常拿这段事情勉励大众。

  

谛闲老法师这个徒弟早年跟他出家。在没有出家之前,他曾经结过婚,而且有一个女儿年纪很小。可是他学了佛之后一定要出家,太太不答应。他还是出家了,是老和尚给他剃度的。之后太太一气就跳水自杀,冤魂跟著他。但是他发心很真诚、修行很用功,所以也有护法神保佑他。这冤鬼没有办法接近。

  

这个徒弟喜欢参禅。我们晓得谛闲老法师是天台宗的祖师,是学教的。所以就把他送到禅宗的道场。那个时候中国禅宗最富声望的道场就是镇江的江天寺(《白蛇传》的金山寺就是江天寺)。因为这个寺庙是在长江岛上建立的,四面都是水,所以叫江天寺。他在禅堂里很用功、很认真。初去当清众,过了差不多有十几年,这道场里老和尚逐渐把他提升到首座和尚,仅次于住持。就好像一个学校,住持是校长,首座是教务主任,地位很高。他一当首座和尚,傲慢心就生起来了。为什么?归依的信徒多了,供养多了,生活过得比较富裕了,傲慢心就生起来了。傲慢心一生起来,护法神就走了。于是这个冤鬼就附在身上了。江天寺四面都是水,他无缘无故就跳水。被人救起来了,过了几天他又跳水,又被人救起来了。寺院里的老和尚赶紧给谛闲法师送信,说你的徒弟无缘无故要跳水自杀。在江天寺他是首座和尚,搞得这个样子,会把这一个寺庙里修行人搞得心都不安。

  

谛老知道这事情,赶紧到镇江把徒弟接回来。一路上相安无事,一点也看不出他不正常的所在。谛老是住在温州天台山的观宗寺。所以他们就坐船到温州。回到观宗寺之后,谛闲老法师对他也很尊重。因为他毕竟是江天寺的首座和尚,在佛门里面是相当有地位的,所以单独给他一个寮房。这是寺庙对于有身分、有地位出家人的一种优待。因为他身分、地位特殊,所以寺庙里面早课他不随众,不跟大家一…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