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  2009/9/15  臺灣  檔名:12-47-1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一面,我們從倒數第二行看起,從「五者」這邊看起,先將文念一段:

  【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即事事無礙法界也。謂毘盧遮那十身互用無有障礙也。經雲。或以自身。作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余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

  我們就看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大段。前面我們學到佛的十種無礙,這十無礙就是此地所說的『事事無礙』。十無礙我們學了四種,「用周、相遍、寂用、依起」,今天我們看第五,「真應無礙,真即遮那真身也,應即釋迦應身也」,這是舉例子來說,「真身是體」,能現能變這是真身,應身是起用,通常大乘教裏面講得比較簡單,把十身再歸納爲叁身,法身、報身、應身,真身是法身,它起作用是報身跟應身。報身有兩種作用,一個是自受用,盧舍那、阿彌陀佛都是報身;另外一種是他受用,教化報身菩薩,佛現報身教化報身菩薩。因爲報身菩薩階級不一樣,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階級統統是報身,所以真身也現報身教化他們。應身呢?應身是教十法界的衆生,因爲他們有分別、有執著,必須要現同類身,所謂「衆生有感,佛就有應」,這叫應身。所以釋迦是應身,應化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應身太多!無量無邊,叫千百億應身,千百億是形容他的多。

  下面說「真身是體,應身是用」,應身十法界,真身就是常寂光。「全體起用,用即是體」,這一句非常重要,要知道全體就是圓滿的真身,常寂光起用。用是什麼?用是法界虛空界,惠能大師說的「能生萬法」,那是起用。這個地方說得很好,「故釋迦、遮那,圓融自在,本無二體」,這是說真妄是一不是二,怎麼說真妄是一不是二?古德舉的例子舉得好,在那個時候的人懂,我們現在也懂。古人舉金跟金器,把黃金比喻作真身、比喻作體,把黃金所製造的器皿比喻作用、比喻作應用,黃金可以做念珠,可以做項鏈,可以做首飾。我們如果要是到金器行去參觀它的産品展覽室,我去過一次印象很深,它展出的樣品將近兩萬件,沒有一樣是相同的,花樣不一樣,琳琅滿目。你要看它的每一件器那就是應,就是應身,你看將近兩萬多種。看它的體,一個,全是黃金,除了黃金之外它沒有別的東西,金器。金在哪裏?金就在器上;器在哪裏?器就是金,金跟器分不開,是一不是二。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你就搞清楚,什麼關系?同一個體,這關系多密切!說一家人還不行,一家人是什麼?父子兄弟各有各的身體不是一體,一個血統、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不是一體。佛告訴我們,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大講到世界,小講到微塵,一定要認識,跟我們自己是一體,就像我們一個身體,一個身體是一體,我們的器官眼睛、耳朵、手足是一體。再細說,我們這一根汗毛,身上一個細胞,把細胞再分析,分析成原子、電子、粒子,每一個粒子是一體,跟我還是一體,不是兩個身體,一個身體。什麼人認識、什麼人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明心見性的人就知道。

  爲什麼?性是一切萬法的自體。我們說自體親切,說本體有點學術化,自體是自己不是別人。如果肯定,真搞清楚、搞明白,整個宇宙是一體,法身就現前。法身是什麼?整個宇宙是自己,這叫法身。法身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法身的生滅是什麼現象?像大海裏面的水泡,大海,風一吹的時候起了浪花、起了水泡,水泡很多很多。水泡跟大海是不是一體?水泡就像我們現在一個人、一個人。水泡從哪裏來的?大海海水生的。水泡破了,就好像我們這個身的生與滅,生滅是水泡滅,海水有沒有生滅?沒有。所以從你自體上講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生滅是水泡,我們每一個人身是水泡,樹木花草是水泡,山河大地是水泡,芸芸衆生、森羅萬象全是水泡,這個水泡有生有滅,所以它是假的不是真的。水沒有生滅,這是真的,真性沒有生滅。真身沒有生滅,應身有生有滅,應身跟真身一體,本無二體就是一體。應物分形滿世間,這是引用《華嚴經》上說的,「如來真身本無二,應物分形滿世間」,這叫「真應無礙」。釋迦代表什麼?代表能生萬法,遮那代表能現萬法,體能現,識能變。我們在前面讀過叁種周遍,出生無盡那是識,周遍法界那是體,我們自己要怎麼用法?第叁個就是教我們用法,「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你就隨順性德,你用得正,一絲毫偏差都沒有;如果你心量小,起分別執著就錯了,你就去製造六道輪回。

  下面第六,「分圓無礙,分即支分,圓即全身」,好像我們一個身體,「謂支分不礙全身,全身不礙支分」。我們一個人的身體叫全身,這一只手是支分,五個手指,支分裏頭又有支分,全體不妨礙支分,支分也不妨礙全體。「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舍那全身」。這個話不好懂,舉毘盧遮那,這是講一體,法身!「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句話要記住,十方一切佛包括我在內,我們統統都有分。不但我們所有的人在裏面,一切萬物也在裏面,蚊蟲螞蟻在不在?在,也在裏面。小到微塵、到毛孔;大,諸佛剎土、虛空世界,沒有邊際。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這叫分圓無礙。所以說到小的,這舉例說,乃至一毛皆有舍那全身,毛是毛細孔、毛端,都有舍那全身。這就是現代科學發現的全息現象,科學的名詞也叫全息理論,我們說現象比理論還要容易懂,全息。我們看到科學報告,它是取一個照片做比喻,這個照片是在特殊狀況照下來的,不是普通照片,它是用兩道雷射光照下來的人像,半身的一個人像。這個照片要看,沖洗出來看不出來,你看到那照片上什麼也沒有。但是用雷射光去照它,這個照片就顯現,你就會看得很清楚,只要一束雷射光不必要兩束,照的時候要兩個雷射光,看的時候一道雷射光就可以,你就能看到。你把這個照片撕成兩半,我們撕成兩半的時候,這人像就看不見,就撕破,一邊一半。你在雷射光底下看,那一半還是一個完整的照片,這個很奇怪,兩張都是完整的。你把它再撕碎,撕成碎片,撕成一百個小碎片,每一個碎片在雷射光底下它還是完整的,你把它撕成一百張,就是一百張完整照片。

  近代科學才發現,《華嚴經》上叁千年前就講到全息現象,佛說出來了,而且說的比它講的圓滿,一一身分乃至一毛有毘盧遮那全身。毘盧遮那全身是什麼?整個宇宙,圓圓滿滿的華藏世界海,裏面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絲毫沒有欠缺。這個境界在《華嚴經》最後一篇,《八十華嚴》叫「入法界品」,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能入,法界是所入。他怎麼入法?他入毘盧遮那一毛中,入華藏世界一塵中。一微塵裏面,那裏面有圓滿的法界,那裏面有無量諸佛,釋迦、彌勒、文殊、普賢都在,在一毛端裏面,無量無邊的世界海也在一毛端裏面。諸位要記住,毛端裏頭有世界,毛端裏頭有諸佛,毛端裏面那個佛身上也有毛端,那個毛端裏頭又有世界、又有諸佛,重重無盡。這是怎麼回事情?佛說一句話,叫不思議境界。這是什麼?這是我們自性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人如果把這個事實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想想他多安慰!一切衆生最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怕死。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原來沒有死,真的是沒有死,再給你說,你從來也沒有生。說你沒有死你能體會,說你沒有生你就胡塗,真的是沒生,生滅是怎麼回事?生滅是微細振動的現象。這種微細的振動不但我們不知道,我們沒發覺、沒體會到,佛在經教裏告訴我們,七地以前的菩薩都不知道,都體會不到。

  我們想想,這個七地在四教裏面,藏通別圓是哪個教?一般講圓教。古德有這個說法,我們也不能夠不相信,可是仔細去觀察,我覺得不是圓教,應當是別教。爲什麼?圓教已經證得究竟圓滿,初住菩薩就破一品無明證得法身,證得法身的人哪有不知道這個事情!證得法身就是入華嚴境界。別教七地菩薩沒證得法身,但是距離證得法身的距離很近,佛說八地才感受到,七地還做不到。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祖師大德在《四教儀》裏面給我們說,別教初地他斷證的功夫等于圓教初住。別教的八地就是圓教的八住,初住菩薩雖然破了無明、見了法身,無明習氣很濃,對于這個事實真相,尤其講的這個,這是全息的這種現象,他有沒有見到?他見到,模糊、不清楚,到第八地才真正看清楚,才真正肯定了這個事實現象,自性裏面法爾如是。佛在說法的時候給我們介紹,一點不疑惑,完全肯定,這是我們能夠有理由相信的。十法界裏面的菩薩,權教菩薩,十法界裏面的佛他確實不知道;如果說他們能夠知道,跟我們的狀況是一樣,是解悟不是證悟。

  我們讀到佛經了解了,有這個事實現象,自己沒證得。這個證得是要功夫,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徹底放下,你才能證得。放下分別執著不行、不夠,要放下起心動念,確確實實像前面所講的「如來智海無心」,萬法頓現。你有心,有心就是有波動,心是講的波動,它就不現;無心,無心沒有波動。像水它是平的,沒有風浪,外面的景觀會照得清楚,它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它照見,有波浪就照不見。無心就是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就照見,起心動念就迷了,照不見。這個起心動念非常微細,彌勒菩薩說得好,我們凡夫粗心大意,你怎麼會知道念頭起?念頭的微細、念頭的快速,八地以前都沒有察覺到。微細到什麼程度?彌勒菩薩說,一彈指,你一彈指多快,一彈指有多少念頭?叁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叁十二億乘十萬,用中國的算法是叁百二十兆,你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