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七十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從法性變現的。法性之體空寂,法性變出的法相,它怎麼會真有?所以底下講,『俗谛之法似有即空』,你看「似有」,好像是有,其實是空。這個道理,我們學佛學這麼多年愈來愈明朗,這是我們的解悟,我們沒有證得,不是親證。但是佛菩薩在經教裏所講的,我們現在聽懂了,確確實實「似有即空」。即空就是《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一切法,一定要知道。你要是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你對于一切法一點貪戀的心都沒有,爲什麼?空的。你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能行菩薩道。菩薩道是這種似有在你面前,你就會運用得非常恰當,這是善巧方便。用它什麼?幫助自己覺悟,也幫助有緣衆生覺悟,這就用得恰當。幫助自己修行、開悟、證果,幫助衆生,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離苦得樂,幫助他斷惡修善,自他兩利。如果不明了,那你在這些似有之法裏面分別、執著、造業、受報,那就搞叁途六道,那就苦不堪言。這些苦,或者這裏面也有樂,那個覺悟的人看到,作夢,不是真的。真谛之法、俗谛之法都不可得,真俗都不可得,似有即空。這十六個字,我們要好好把它記住,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你的心就平了,你的心就恢複清淨,你的心漸漸向平等的境界去走,平等是佛的境界,清淨是阿羅漢。

  『真俗清虛』,虛就是不可得,『蕭然無寄』,這八個字跟我在《般若經》上的總結是一個意思,就是「一切法」,真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清虛」是講它的真相,諸法實相,清淨虛無;「蕭然無寄」是講它無所有,畢竟空;最後不可得是對我講的,一切法不可得,包括我的身體,包括我所擁有的一切,我、我所,我、我所都不可得。你要以爲有,錯了,那就是分別執著生起來了。分別執著從哪裏生的?以爲有,以爲是真的,在這裏面起什麼念頭?起控製的念頭,起占有的念頭。要不要控製?不要控製,控製錯了;要不要占有?不要占有。「我留這個身體在世間,我還要生活」,你要記住,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沒有覺悟是凡夫,業力支配你,你命裏有的,到時候它就有;命裏沒有的,不要去求,求也求不到。求諸佛菩薩加持你,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不求也加持你,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的加持是平等的、是普遍的,沒有特別照顧哪個人的,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像雨水一樣普潤衆生,這是佛菩薩。最重要的,我們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這要靠佛菩薩,佛菩薩爲我們講經說法。現在雖然不在世間,留下這麼多經典,我們天天不離開經典,就是不離開佛菩薩;不離開世間典籍,就沒有離開世間的聖賢,這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孔老夫子一生最憂慮的事情是什麼?道、學,道不能不修,學不能不講。不修道、不講學,社會就會亂。今天整個世界動亂,原因是什麼?把道丟了,學也丟了,不講學了,不修道了,人心沒有皈依,隨著妄想習氣,那還得了!隨妄想習氣造無量無邊罪業,他知不知道?不知道,果報現前,他是什麼態度?怨天尤人。果報現前,老天爺對不起我,大自然環境對不起我,一切人對不起我,父母對不起我,兄弟對不起我,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是造罪業,你不知道是自己業力感召的,與天地鬼神沒有關系,與別人也沒有關系,你怎麼可以抱怨他們?覺悟的人遇到這些事情,古聖先賢、老祖宗說得好,「反求諸己」。我們遇到困難、遇到災難,認真去反省。從前好,諸位要是看曆史,如果說是這個地區發生重大的災難,今天講的自然災害,頭一個,皇上、帝王齋戒沐浴,做反省的功夫,做表率給天下人看。人人反省,我哪些地方做錯?哪些地方想錯?哪些地方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不善業感來這麼大的災難?認真去想。想出來之後,忏悔。忏是說出來,把自己錯誤的地方說出來,讓天下人都知道,然後把這些錯誤統統改正過來,災難就沒有了。我們看中國曆代帝王個個都這樣做法。現在呢?現在我們把自己東西丟掉,學外國人,外國人講科學,學外國人,說這是迷信,不再講了。殊不知科學解決不了問題,中國人這一套能解決問題。爲什麼?跟《華嚴經》上講的道理相應,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一個清淨圓明體,真就是體,俗是現象。

  萬事萬物說不盡,自性是一個,自性裏面的功能見聞覺知永恒不滅。日本江本勝博士用水來做實驗,發現水有見聞覺知。我告訴他,所有萬物統統有見聞覺知。爲什麼?它是現象,現象從哪裏來的?從自性變的,自性有見聞覺知,所有變出來的現象也有見聞覺知。人有,動物有,植物也有,現在實驗的礦物也有,水是礦物,我告訴他水有,泥沙、石塊統統都有,乃至于虛空都有。虛空是現象,它能沒有見聞覺知嗎?它要沒有見聞覺知,它怎麼能傳遞見聞覺知?肯定有,它沒有,不能傳遞。江本博士實驗是用玻璃管,裏面裝水,那跟我們的念頭總是有一段距離,這距離是虛空。水放在那邊,說我愛你,我歡喜你。這個念頭達到水那邊,這個空間你說有沒有?它要沒有的話,就沒有辦法達到那裏,肯定有。在理上講,我們《華嚴經》前面讀過叁種周遍,也就是我們這一起心動念,「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第叁個「含容空有」,空是虛空,虛空有,有是萬物,能生萬物。一切萬事萬物,包括虛空,同一個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同一個體。自性,佛跟我們說,本自具足,具足是樣樣不缺,智慧具足、德行具足、能力具足、相好具足,無論你說什麼、想什麼,它沒有一樣欠缺,它樣樣具足,那是自性萬德萬能。而且小到微塵,大到世界,我們講星球,統統都具足這叁種周遍。我們一個念頭,無論是善念、是惡念,遍法界虛空界裏面,那些修行人,那些心地清淨的人,能不能收到我們的信息?統統收到。什麼時候收到?立刻就收到,沒有時間的差距,沒有時差,沒有空間的距離,這是事實真相。

  《華嚴經》就是跟我們講這些道理,講這些事實真相。所以方老師告訴我,這部經是全世界哲學裏面最高峰,這是方老師的話。我平常在外面介紹,我不是這個說法,佛經是高等哲學。我們學了這麼多年,五十八年,明白了,真的明白了,不但是高等哲學,是高等科學。你看它講宇宙、講萬法,是不是有科學?講空間、講時間、講速度,都是科學,高等科學。所以我總結佛法,我說佛法講五樁事情,對一切衆生普及教學的是倫理、道德、因果,這是普及的;對根熟的衆生,那就是上根利智,跟你講科學、講哲學,都講到登峰造極,你能不佩服、你能不贊歎嗎?而這些東西講到最後統統是自己,不是講外頭東西,講自己。釋迦牟尼佛講自己,阿彌陀佛也講自己,毘盧遮那佛還是講自己。自己是誰?就講到我們自己本身上來了,自他不二,原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這東西要不要學?不能不學,因爲與自己的關系太大、太密切,簡直不能分。真正學了大乘教,才曉得整個宇宙一切衆生就是自己,自性之外,沒有一法可立。到這個時候,你的慈悲就遍法界,你的善意滿虛空,不是一個世界,周遍法界,慈悲善意周遍法界。

  『能緣智寂,所緣境空,心境不拘,體融虛廓』,句句講的是事實真相。能緣是智,所緣的是境界,境界裏面有物質境界、有精神的境界。佛法用了兩個字,精神境界是心法,物質的境界是色法,色法是講物質,心法是講精神,這是世間的學術,把宇宙之間一切法用這兩個名相統統包括了。這兩種都不可得,精神現象是能緣,這個「智」是什麼?是分別、是執著,不可得。所緣的?所緣的是境界,境界是剎那生滅。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生滅的速度,總的來說,總不外乎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所以彌勒菩薩講,這極其微細的境界不可執持,你沒有辦法執著它,你沒有辦法保持它,持是保持,執是執著,你沒有辦法,它太快了,一秒鍾生滅已經一千二百八十兆次,你怎麼能夠掌控它?沒有法子,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我講經這麼多年,常常講,你有財富,那是屬于福報;這個財富怎麼樣去運用,那是智慧。如果有智慧,你的福報能運用得很恰當,福中又加了福報,做生意一樣,它有利息,有賺錢。智慧愈高,你賺得愈多,一本萬利。要是沒有智慧呢?沒有智慧,你把福報糟蹋掉,不但糟蹋掉,造罪業,你拿到這些財富去吃喝嫖賭,幾年之後家破人亡,這是花報;果報,來生墮叁途。過去生中善心累積是福報,今生享受去支配它,這是智慧,非常重要。我們細心觀察現前的社會,你就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在現在這個時代,印光大師講,這個世界染汙、濁惡到了極處,人心壞了,不能回頭了,回不了頭來。能不能行善?能,不但能,行一點小善,功德都不可思議,何況是大善?小善是什麼?幫助苦難衆生。這裏頭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他很可憐,沒得吃,趕快送點糧食給他吃;沒有穿的,送些衣服給他穿;沒住的,蓋些房子給他住,是不是好事?是。這不能解決問題,這小善。解決問題呢?解決問題,他自己能獨立,他自己能活得下去,不必再靠人家幫助,救助是一時,他自己能活得下去,能過得更好,這是大善。這是什麼?這是教學,要教育。現在教育好像挺發達的,學校挺多,那世界爲什麼會這麼亂?教學的內容出了問題,教錯了,教的都是科學技術,人怎樣做一個人沒教。有技術,有這方面的能力,不會做人,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癡慢,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還得了!人人都有一個損人利己的念頭,這世界就毀滅,有自己,沒有別人,這還得了!

  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是真正好事?幫助別人覺悟是第一等好事。老祖宗教導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告訴我們,整個世界這個社會的安危,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鼓勵我們,我們雖然是個小老百姓,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沒有能力,可是我們還是能盡到自己的責…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七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