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已,起念統統是阿彌陀佛,這叫帶業往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到極樂世界再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只選定這個目標:到極樂世界。什麼問題都到極樂世界以後再解決,現在什麼問題擺在面前都不談,只一句佛號,那你就對了,你完全對了。阿彌陀佛這一招不得了,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贊歎。我們念小本《彌陀經》裏面,六方佛贊歎,《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裏面都講十方佛贊歎,就贊歎他這一招,這一招太高明,這一招普度一切衆生,上中下叁根的根性統統都有緣了,這真了不起。不懂這個道理也能往生,我們非常幸運,這個事實真相不是我們親證,我們聽說了,佛菩薩在大乘教裏常講,我們聽懂了。
一切惡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顛倒,顛倒起于人我之見。人我之見就是我見,末那四大煩惱第一個是我見。爲什麼會有我見?我見因爲顛倒,顛倒起于妄念,妄念就是無明業相。顛倒就是轉變、轉相,轉相裏面有我見、我愛、我慢、我癡,是精神現象,我起來了、出現了。明白之後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就能還源,放下就還源了。「今既了達我心本空,罪性無依」。現在我們聽佛講經說法,明白了,通達了,我這個心是假的。我心是什麼?我心就是我們天天打妄想的心,這個心不是真心,妄心。我心實在講就是我見,就是以爲有我,跟你說真的話,沒有我,我是假的。真正明白之後,可以說有我,我是真的,有真我;迷了的時候是假我,沒有真我。真我是自己做得了主宰,那是什麼?就是自性。明心見性,性是真我,那不是假我。我心本空,這個假我本來空,假我所造的這些罪業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所有無量無邊的罪業也是假的,夢中之事,醒過來之後什麼都沒有,醒是覺悟了。你要是沒覺悟?沒覺悟你沒有出六道輪回,那個罪業會受報,因果不空。妄盡還源,因果也不可得,全都沒有。沒有見性,那你就有因果,見性之後才歸零。雖然歸零,諸佛菩薩非常慈悲,示現在十法界不離因果,爲什麼?十法界裏面的人沒覺悟,沒覺悟當然要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轉凡成聖,這裏頭統統講因果,所以佛家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道理就在此地。
知道罪性無依,你就能轉,「以此翻破無明昏闇之心」,這一句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說得容易,真正做很難。從這段文字裏面,我們真正要把它的重點抓住,理上明白,在事上決定要放下。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于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你能隨緣,什麼都好。若不再分別,那你就是菩薩,你證得正等正覺。果然能夠達到不起心、不動念,那你是無上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佛果你證得了。明了這些事情,我們深深體會到應該放下,應當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爲什麼?自性清淨心裏頭沒有這些東西。這篇文字我們就學到此地。隨順煩惱的決定不能做,隨順煩惱的你要是去做,造輪回業。我們想出離輪回,天天造輪回業,那怎麼能出離?當然不能出離。
逆流十心,我們一定要學,而且經文裏面擺出這個次序,我們要重視。我們怎麼能回頭?還得按部就班,首先要深信因果,從深信因果,你才能生起慚愧心。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一切衆生,生慚愧心。我們修行不夠好,我們修行沒有認真幹,然後生起大的恐怖,爲什麼?不真正幹,不能夠超越六道輪回,必墮叁途。現在雖然是有福報,福報享盡了,罪業就現前。如果我們不讀經,不知道天天在造業,所以我們爲什麼要紮叁個根,儒家的《弟子規》我們沒有落實、沒做到就是造業。別小看,人身得不到,人身得不到不就是叁途嗎?《太上感應篇》裏面講的善,我們做了幾條?《感應篇》裏面講的惡,我們哪一條沒做?再看看《十善業道經》、《十不善業道經》,佛家的標准。善我們有沒有做?不善就是惡,十惡。真正明白、體會到了,不要問別人,自己想想,我來生到哪裏去,你全明白了。你怕不怕?不害怕,不害怕就是麻木了,古人所講麻木不仁,你只要還有一點點良心,你決定害怕。
害怕怎麼辦?要忏罪、要忏悔。再嚴重的罪業,真正一忏悔就消除了。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議,怎麼忏法?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就教我。老師清楚,每個人業障都很重,業障要是不重,他就不到這個世間來。怎麼會到這裏來?這個地方好比監獄一樣,你到監獄裏面來一定是犯罪的,不犯罪怎麼可能到監獄來。六道就是個監獄,你到六道來,哪有沒有罪業!只有輕重差別,天上人間罪業輕一點,地獄餓鬼罪重一點,就如此而已。我們自己要承認,不承認你就不能忏悔,所以一定要承認。忏悔之後,後不再造,這叫真忏悔;忏悔之後還再幹,那沒忏悔,果報免不了。所以一定要認真,要下定決心後不再造。以前章嘉大師告訴我,忏悔不在于形式,在于實質,實質是什麼?就是後不再造。儒家講的不貳過,犯過只有一次,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過失,這就是佛家真正忏悔的意思。
我們懂得之後要真幹,真正忏悔,不貳過就是斷一切不善的相續心。善念、善行要相續,不善的念頭、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言行,決定不能讓它相續。我們修淨土的人,念念相續就是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要想就得想《無量壽經》、《彌陀經》裏面,世尊爲我們介紹的,阿彌陀佛的大德、大慈、大悲、大行。我們想這個好,想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我們應當要效法、要學習,這個相續就好。有這種純淨純善的相續心,就應當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完全覺悟,覺悟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真正覺悟。覺悟之後會跟佛菩薩一樣,會把我們這個身,我們現在在這世間,我們變了一個人,徹底轉變,以前是自私自利,現在把這個身心奉獻給一切衆生,爲一切衆生服務。把佛陀教導我們的,我們認真去做到,點點滴滴做到,爲什麼?給這些衆生做樣子,讓他們看,做好榜樣,「學爲人師,行爲世範」。
我們勤學,天天在學習,爲什麼學習?做榜樣。我們學佛、學菩薩,學地藏菩薩、學觀音菩薩、學文殊菩薩、學普賢菩薩、學彌勒菩薩,做出樣子來給人看。爲世間人做好樣子,個人是人的好樣子,家庭是全世界家庭的好樣子。如果你做生意買賣,你的公司行號是全世界公司行號的好樣子,都是菩薩、都是佛,哪個行業都是佛菩薩,男女老少全是佛菩薩。上小學是小學生的菩薩,上中學是中學生的菩薩,做樣子給別人看,自己做出來那就是度化衆生,度化衆生就必須做出這個樣子。所以《弟子規》要做到,每一條都要做到,要做得很徹底,爲什麼?菩薩的樣子。《感應篇》要做到,《十善業》要做到。菩薩是什麼樣子?佛是什麼樣子?做到了就是。天天學佛,那個樣子不像佛,天天念菩薩,樣子不像菩薩,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要把樣子做出來。
修行修什麼?斷惡修善。善惡的標准,我們現前就依照儒釋道的叁個根,出家人加一個《沙彌律儀》,認真把它做到。這叁個根分量不多,每天要把它當作戒本來讀,古時候受了戒之後,半月誦戒,怕忘掉,半個月複習一次。現在不行,現在半個月時間太長,煩惱習氣太重,外面環境全是染緣,全都是不善的緣。所以這叁樣東西,每天早晚課都要念,把它列入朝暮課誦裏面。早晨念提醒自己,晚上念反省我有沒有做到,你才真正能做到忏悔,真正能做到斷惡修善。活在這個世間要有使命感,活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爲什麼來的?爲守護正法,爲弘法利生,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對了,完全對了。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的功德就圓滿。這是很具體的說出佛門佛弟子修行,『威儀住持有則德』。
這裏面有兩句話,我們要特別注意到,我們真正要發心,『爲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緒』,這兩句話重要。這個「住持」不是寺廟住持,這是廣義的,住是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我們活一天就住一天,持是保持,持什麼?持戒。換句話說,我活一天,我就要把叁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我就要認真做一天,這叫持,保持不失掉。「楷模」是榜樣、是模範,我做給別人看。跟大衆相處,決定是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同住,口無诤,意同悅,利同均,你是道地道地真的釋迦佛的學生,釋迦佛的弟子,你不是假的。所以下面,對自己來講,『叁界』就是六道輪回,出叁界的梯蹬,像樓梯一樣;『越苦海之迅航』,像船只一樣,對自己來講,你能夠超叁界,你能夠出輪回。對一切衆生來講,我們現在地球這個環境來講,『拯物』,「物」就是衆生,拯救。現在這個世間苦難太多,我們如何來幫助社會化解災難,這拯物。災難從哪裏來的?災難是衆生迷惑顛倒來的,不了解事實真相。『導迷』就是弘法,今天弘法要做出樣子來,然後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覺悟。『莫斯爲最』,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今天把它落實在四個根上,這四個根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四樣東西做好,「威儀住持有則」,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功德圓滿。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這是講到我們現實社會。
【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
這是佛教衰了,在現在這個社會。『金容』是指佛像,在此地代表佛教,光彩沒有了,面孔灰土土的,爲什麼?大家對佛教産生誤會,批評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在現在的社會,普遍都是這個樣子,誰的過失?佛門弟子的過失。爲什麼?我們把『正教』疏忽了。我們今天學佛是爲什麼?爲求升官發財,爲求佛菩薩保平安,這是迷信,這個錯了,把佛菩薩當神明來看待。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不能說不是宗教,變成宗教。佛教在世間原本是教人的,現在不是教人,是教鬼的。確實我們了解事實真相,鬼神在不在學佛?在學佛;鬼神在不在聽經?在聽經,比我們人用功,比我們人得利益多。現在這個時代鬼神好教,人不好教。…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六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