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波動形成的,這個波動它周遍法界,速度之快無法想象。一動,整個法界都動,不是說局部動,不是的。就像我們現在的電視,大家知道電視原理是用光,光的波動一秒鍾叁十萬公裏。你現在的屏幕是多少英吋,這個光一點從這邊流過去一條線,然後再第二條線、第叁條線,這麼來回波動,幾分之一秒整個畫面都起來。一按,你沒有看到它一條一條走動,它太快了,你沒看到,這個比電影的膠卷更快,所以看起來比電影銀幕上的影像更逼真。這是電磁波,電波的速度。自性裏頭變現出來的依報跟正報,就是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那個波動沒法子計算,它一動全宇宙就周遍,普周法界,這是第一個它的特性。所以,它與哪個沒有關系?關系太密切了。
第二個現象,「出生無盡」。出生無盡是什麼?隨著你的念頭起變化,變成什麼?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是略說,把它歸納,實際上呢?實際上法界是無量無邊,也是無有窮盡,佛爲了講經教學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爲十大類,這個十大類是從心想生的,隨著你的念頭它就産生變化。念頭太微細,你沒有辦法去執持,這彌勒菩薩講的。執持是什麼?用我們粗一點的話說,你沒有辦法控製它,甚至你觀察不到,你體會不到,極其深妙的定功他才能知道。這是佛在大乘教告訴我們,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們感受到,才能感受到這個波動現象,七地以前不知道。菩薩,《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階級,八地是到高峰了,五十一個階級,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是最上面的四層。我們比高樓來說,五十一層最高的四層,他能看到這個微細的波動,下面看不到。這是科學方法,所以佛經裏有高等科學。他怎麼知道的?用禅定,在定中觀察到的,觀察到事實真相,出生無盡。
這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信息,這個信息是什麼?我們能夠改造世界,這是大的;小的,我們可以改造我們身體,爲什麼?身體也是從心想生。你爲什麼有病?你想病,它就有。我沒想病,它生了病。你怎麼沒想病?你貪是病,愚癡是病,瞋恚是病,你想不想這個?你想這個。沒想,沒想它自然有習氣,眼見色,耳聞聲,合自己意思的就起貪心,想占有它;不合意思,不合意思想把它離開,都在那裏打妄想。所以佛給我們講,貪瞋癡叫叁毒,你裏頭有叁毒,哪個裏頭?每個細胞裏都有。裏面有叁毒,外面就很容易感受病菌,你才會生病。如果裏面沒有叁毒,外頭什麼嚴重的病菌與你都不相幹,你不可能感受到,這個叫一切法從心想生,疾病是從心想生的。所以佛教給我們,大有道理,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你永遠健康長壽,永遠聰明正直。福報不在這裏,福報你要去修福,但是見性了那就不需要,見性,性德裏頭有福報,那個福報是自然的;沒有見性,福報是要靠自己修的,那就是修叁種布施,這是修福,修福的道理,修福的方法,你會得到,真正原理原則就是出生無盡。我們這個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家都行善,都斷惡修善,都以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標准來做,這個地區沒有災難。爲什麼?山河大地都被他改變了,隔壁那些地方有災難,這個地方沒災難,這個事情有,曆史上就很多。這個村莊人善,那個村莊人不善,那邊有災難,這個村莊的人沒災難。
日本江本博士在琵琶湖做了一個實驗,證明這個事實。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內陸湖,真像大海一樣。一個海灣,海灣是死水,二十多年來,日本人告訴我,這個水染汙,嚴重染汙,氣味難聞。江本博士從水實驗裏得到靈感,找了大概一百五、六十個人,找一位老法師,他告訴我,九十多歲的一位老法師,領導大家到湖邊做祈禱。祈禱很簡單,集中精神就一個念頭,祈禱的時候把什麼念頭都放下,誠心誠意一個念,念什麼?「湖水幹淨了」。大家一心,就這麼一句話,一百多人同時在這裏念「湖水幹淨了」,做了一個小時,就這一句話,不起一個雜念。叁天之後湖水真幹淨了,氣味沒有了,在日本也引起很大的震撼,他們新聞媒體、報章雜志都報導。維持多久?六個月,六個月之後又不行了。你看一次祈禱,一百五十個人,集中精神毅力來祈禱,能維持六個月。如果他叁個月做一次祈禱,它永遠幹淨,這就是證明了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外面物質環境隨著人的念頭在轉。
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不好了,你就能想到現在世界上人想什麼,他說什麼,他做些什麼,你就知道。如果他的思想善、言論善、行爲善,這個世界就變好了;如果是思想不善、言論不善、行爲不善,那就愈變愈壞。所以,外面環境不是天然災害,它與我們自己的心行息息相關,這就是前面講的普周法界遍、出生無盡遍。我們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自己身體是自己控製住的,自己的環境也是自己控製住的。環境中國人講風水,風水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風水家的話說得很有道理,他並不亂說,他說什麼?「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是個有福的人,你住在這個地方,這地方風水不好,你住上叁年,風水就變好了;你沒有福的人,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你去住叁年,風水變壞了。所以中國人對居住環境很講究,中國人住的房子方方正正,正方形的最好,再就是長方形的,千萬不要搞什麼,現在搞的藝術很糟糕。我移民到澳洲的時候,想在澳洲,隔壁有戶人家他想賣房子,我們也很需要,找我去看。我看的時候,他家裏的房間都是多角形的,只有一間房子是方方正正的,那些是他叁個女兒住的。我就問他,我說你女兒是不是胡思亂想?他說你怎麼知道的?我怎麼知道的,他那個房子是五角形的、六角形的,那種房子住超過一百天,人就會胡思亂想。我就把這個道理說給他聽,他說真的一點不錯。我說你這個房子我不要,我的人來住也會胡思亂想。中國人懂得這個,房間不是長方形的就是正方形的,不能有五個角、有六個角,不好。外國人住的房子角都很多,他都不安定,所以他常常搬家,他不行。中國人住的房子是方方正正的,坐南朝北,或者是坐西朝東,這個房子建築好之後,至少傳叁百年,要傳好多代,他不能不講求居住環境。外國人是遊牧民族,常常搬家的,這個可以。我們懂得這點道理,看房子我們很注意,多角形的房子不好。除非是真有定功的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可以,他不受影響;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肯定受影響。所以這些道理都必須要懂得。
如來藏,藏有叁個意思。第一個,有「所攝」的意思,攝是攝受,這裏面意思都很深。「真如立于衆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門」,就是真如,真如是體。十法界它是平等的,我們現在先講,我們現在是十法界裏的人法界,我們是人道,人道在十法界裏不高,人上去是天,天再上去才是阿羅漢。到阿羅漢,心就慢慢定下來,六道裏頭不定。所以它在衆生位子上,衆生就是在十法界,十法界裏面它就有和合、不和合兩門。我們先講和合,「爲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爲不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淨法。一切染淨之法,皆攝于如來之性,即真如,故雲如來藏」。實在說,從真如上來講,沒有和合也沒有不和合,和合跟不和合是從分別裏面産生的。離開分別這就沒有了,離開執著它就淡薄了,所以這個現象六道裏頭有,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一種嚴重的誤會産生的。和合是講真如跟煩惱和合,這就是染法;真如跟煩惱不和合,就是清淨。我們還用電視,這電視是好東西,電視跟屏幕,屏幕是真如,裏面的色相是煩惱。我們在迷的時候,以爲它是和合的,是一樁事情,這個就生染法。如果你很清楚、很明白,屏幕如如不動,裏面色相是幻相,它有沒有和合?它沒有和合的相。你看透了,你不執著它、不分別它,你可以欣賞它,你不會被它所動,你的心清淨,那就生淨法。這是什麼人?阿羅漢以上。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我們在經典裏面看到的,從初果須陀洹到叁果阿那含,這些位次還在六道,他們明了,他們清楚,他們不迷。在《華嚴經》上十信菩薩,從初信到六信是相似境界,他們在境界裏學什麼?學不染汙。
學不染汙,我們再說得粗淺一點大家好懂,真修行,修什麼?修不分別、不執著。怎麼修法?就是分別執著要淡化,一年比一年淡化,這就好!就是說一年比一年輕,不能夠一年比一年嚴重。一年比一年嚴重不是個好現象,爲什麼?人在這個世間,一定要曉得不能長久,活一百歲的人畢竟不多,五十歲以前走的人不少,所以要有這個警覺心。一年比一年煩惱重的人,多半來生到叁途去了;如果是煩惱一年比一年輕的人,這個人不墮惡道,來生可能還是人道,或者到天道去了。人道、欲界天是非常有可能,欲界天有六層,一層比一層殊勝。所以我們修行功夫從哪裏看?功夫就是從煩惱輕,一年比一年輕,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長。智慧增長,福報也增長,不要求福報,福報是附帶的,根本就不要去理會它,你的心才清淨。念念老是很在意福報,福報就變成煩惱,就變成染汙。
所以祖師大德常常勸勉我們,隨緣不攀緣,這樣就好,隨緣是智慧,攀緣就生煩惱。攀緣是我一定要想怎麼做怎麼做,不好,縱然是好事,攀緣做,修世間福報,不是功德。佛法講功德跟福報是兩樁事情,但是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譬如你修布施,修布施隨緣,完全沒有執著,這是功德。修布施,我很在意,我布施了多少錢,要讓大家都知道,要表揚,這就是福德,這不是功德。然後我們就曉得,隨緣是修功德,著相是修福德,事情是一樣的,就是看你執不執著。我們執著的念頭一年比一年淡,你的功德就一年比一年累積,功德可以幫助你了生死出叁界,以功德回向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對了。福德不行,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裏講得很清楚,福,「此事福不能救也」,此事就是了生死出六道,福辦不到,再大的福報都沒有辦法超越六道。六道裏頭修最大的福報,果報是摩酰首羅天王,再次一等的是大梵天王,這是…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