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釋迦牟尼佛入滅已2千5百多年了,還要再等5億多年後彌勒菩薩才會下生成佛弘法。
佛法可以分爲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叁階段,釋迦牟尼佛從成佛、弘法到入滅之後500年間是正法時期,爲什麽呢?因爲有釋迦牟尼佛在,所說都是正法。其他佛弟子在佛的加持下都有證悟,所講的法也都是正法,所以有修有證的人很多,這時期的法不會偏差,故說是正法。過了佛滅500年以後到1,500年間,也就是正法以後的1,000年是像法時期,修證的人越來越少,因爲佛已經入滅,雖然有經典可看,但看歸看,都不是能懂。能夠真正悟入的人不是很多,有悟入的行者所講的法,也不是完完全全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意思那麽正確地吻合,僅是有一點像而已!末法時期是世尊入滅後1,500年到5億6千多年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爲止。
末法時期邪教興起,怪力亂神惑衆者多,不搞怪力亂神的道場沒人供養,搞怪力亂神的,大家趨之若 ,供養金就多,可以上千萬,甚至幾億,從臺灣頭排到臺灣尾,爭相交錢。這些都是末法時期的關系所造成。
佛教講解脫道,世尊說衆生皆有佛性,我也能成佛,但懂得佛法以後,要成佛就要靠自己,不是光靠別人。心中要以自我解脫爲主,自我解脫就像我們穿衣服一樣,衣服是自己穿上去的,業是自己造出來的。脫衣服就要自己來脫,解脫也要自己來做。但是佛法可以從經典、善知識處來,解脫還是要靠自己,所以有人就講佛教徒是無神論者,也就是心中不信什麽,只信自己!
當然信自己,講得似乎很簡單,如果定力不夠、耐力不夠的話,智慧又不具足,要自我解脫也難。所以還是要慢慢去修,修成一片的智慧才能夠真的不靠別人,如果還沒到那個境界的話,還是要聽聽人家給你的指導,求諸佛菩薩給你加持。
再回來公案,和尚問:「維摩诘居士不是金栗如來嗎?」昭化禅師說:「是的!」如果你有讀過《維摩诘居士所說經》的話,等於在看故事一樣,維摩诘居士在經裏面講的是「不二法門」。有去過高雄佛光山嗎?佛光山山門有一個門牌,寫著「不二門」。維摩诘居士講的不二法門,是無上心法,不在口舌語言上、不在名句上。在《楞嚴經》裏面,世尊告訴諸位大菩薩、大阿羅漢說,你們每個人談談修證最殊勝的圓通法門,結果就有25 位大菩薩現身說法,依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共25個修行法門。第一個起來講的是五比丘中的 陳如尊者,講聲塵圓通法門。
釋迦牟尼佛在雪山六年,每天吃一顆麻麥,瘦得皮包骨,入定結果也沒悟道,後來回到尼連禅河洗澡,再受牧羊女的羊奶供養,結果洗完澡精神好,又補充營養,血液流通快、氣足,不久後有一天擡頭看天上星星,因而證悟了!
爲什麽目睹明星會開悟呢?眼往天上看有何功用呢?氣要通過眼睛也要有訣竅,眼睛的氣要通、不通的時候,眼睛要往上翻,或頭部的氣下不來時,眼睛就要翻白眼,也就是閉著眼睛往上翻,氣就會下來。釋牟尼佛眼睛往上看,氣通過要點了,也悟道了!這氣通的說法是我的妄想推測,不能當真。
當初五比丘看到悉達多太子接受牧羊女供養羊奶,認爲他破戒了,婆羅門教是不能吃羊奶,他們認爲羊奶有腥味,是葷的食物。於是他們離開悉達多太子轉到鹿野苑去修行。釋迦牟尼佛悟道時講七天七夜的華嚴經,也就是華嚴期,對象是大菩薩,講完後,就開始想教化以前護持他的五比丘。釋迦牟尼佛跟他們講四谛法門,苦、集、滅、道的道理。 陳如尊者他第一次聽,當然不是馬上就懂,但是知道它的意義。第二次再講的時候,他已經懂得裏面的道理,由聲音裏面去體會,從世尊的嘴巴說出聲音,到進入他耳朵裏面是何感受。第叁次講了以後,他真正懂了,就慢慢開始修,當然就悟道了!故第一位發言的 陳如尊者,他說聲塵(音)對他來講,是非常殊勝的圓通法門。
最後一位講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講的是耳根圓通法門,最適合娑婆世界衆生,因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等都特別介紹這個耳根圓通法門,我們才知道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是最殊勝的圓通法門。
行者悟道以後,再來怎麽辦?就要修空觀智。所有法門都是手段,不管你用什麽法門,25個法門可以演變成八萬四千法門,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中光聲音就有好幾千種,有無意義的聲音,有意義的聲音,有高音、低音,有美質音、有吵雜聲音,有鳥音、獸音、人音、海潮音,有不同器具所發之聲音等等,所以25法門就可以演變成八萬四千法門。
又如說拜佛,它是不是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種,對!拜佛有拜得快、有拜得慢、有的一邊拜一邊唱,有的不唱而拜,這樣看起來就有很多種的拜佛法門;如果你色身有成就的話,用什麽法它都可以表現力道出來,有神通的話,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變化。又如手印,哪一個手印是走哪條經絡,爲什麽會那麽殊勝,馬上就會體會出來,哦!這個手印就是這樣走法。
譬如說:心髒不好,心跳得很快,就結心中心法第二印,它是走手少陽叁焦經跟心包絡經,「叁焦」經是指:上焦胸部位、中焦胃脾部位、下焦丹田部位。第一印菩提心印結後,走的是手少陽叁焦經,所以內髒不通、腸胃不通、肺部不通,丹田不成,打這個手印,中指是走心包絡經,所以心髒不好、心悸、心髒病等問題,打這個第一、二手印,就可以改善。
一切法包括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統歸於一法,也可以演繹成無量無邊的法出來,一切修行的法門都是手段,練氣、打太極拳、..,種種都是手段而已,在開悟或打破色身後,要修的就是這個不二法門。
什麽叫「不二法門」?就是觀空智,一切都是空,我們常畫一個曲線圖代表修行的境界,開始是初發心,也就是做了很多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有一天,機緣成熟開悟了!打開你心的本來,一切妄想微細的習氣毛病都出來了,這時候要求得我空、法空智,所以要觀一切爲空,就像爬山往高處爬一樣,到高原處這裏才能真正的悟到空。現在我們在講我空而已,還沒講到法空,你破得第七識的俱生法執,法空智果才會生起,才能破掉執著阿賴耶識一切法塵爲真的毛病。
悟空以後,要把「空」也空掉,不能一直守住這個「空」,所以在到「空」這裏,就要回凡,回凡等於是說「逆流」,再回過來面對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果報應現象産生的,到這裏就要學得圓融,圓融就是「空有不二」。到最後圓滿的時候,就是空有不二,就是中道,也就叫做「中道觀」。
「中道觀」:是說我可以了知一切境界,但是不執著而起煩惱,這樣才是中道。中道也可以說是,以空的體,面對不空的有境時,能沒有煩惱。所謂寂然不動的境,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能夠如如不動,這樣就是解脫了。
現在回過來講這一段,「空」觀一切我空、法空,因爲維摩诘居士是補處佛,跟觀世音菩薩一樣,以下這個故事很有趣!有一天釋迦牟尼佛以靈通力觀察維摩诘居士,大概機緣成熟了,要借此機會跟大衆說法。但是維摩诘居士生病了,你說補處佛怎麽會生病呢?佛、菩薩也會生病?怎麽不會!當然這些都有因果在呀!世尊知道了,就派摩诃迦旃延去看他,摩诃迦旃延回答說:「我不敢去!」世尊說:「爲什麽?」他說:「因爲我以前修行喜歡無常苦空義,不喜歡有相,維摩诘居士知道我的毛病,碰到我就罵我說只會守住空寂,心會變成木頭,心死掉了,要我應該回過來修有相。因此,我不敢去問候他。」世尊慈悲就說:「好!那你不去!換阿那律去!」阿那律也說:「我不敢去!我以前修天眼,在所見爲作相、無作相中困惱。碰到他,被他罵說執著天眼作相、無作相。」有些人太喜歡「有相」,打坐時幻了一個相也以爲真,什麽相都是真,他不會去修空,沒有悟空就沒有辦法解脫,光守「有相」有什麽用,那僅是我們常講的「動、靜、根、覺、空、滅」的覺而已,光有覺沒有空,那更離譜了。守空不去執有相,那是偏空、頑空,頑空太過份就變成頑石去了,那不行!你現在執著有相不去學空,所以你沒有解脫。我們就是這樣被罵的,所以我們不敢去!
世尊叫來叫去,沒有一個人敢去,因爲大家都被他罵過,後來不得已,世尊就說了:「文殊師利菩薩,就勉強您跑一趟吧!」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他已經教導七個人成佛了,你看他的智慧有多大!既然世尊指定,文殊師利菩薩就去,其他在座的人,心想這下有好戲看了!一個是佛理很透澈的維摩诘居士,一個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兩人在一起一定有好戲可看,所以大家就跟著過去。
維摩诘居士住的地方約有五坪大,算一算也蠻大的,現在幾百人照樣擠得進去,也不覺得小。有人說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大雄寶殿,不管朝山客有多少人上來,怎麽擠都進得去,也不會覺得太小,也就是說諸佛、大菩薩他們的心量表現就在這裏,已經證悟的時候,隨你的心境在改變。所以維摩诘居士他也是一樣,小房子裏面可以擠上幾百人,照樣擠得進去。
維摩诘居士看到大家前來就說:「請坐!」房子裏的椅子很高,文…
《公案禅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 不爭人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