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得清清楚楚。在手中看一個水果,會看不清楚嗎?很清楚!這就叫做宿命通。
現在僧人問說:「我如何成爲覺者呢?」能夠了知我的因緣果報關系,心意裏面的業識怎麽流,我怎麽來斷它?不受它影響,那要怎麽做?如果你想要成佛,有這個心態的話呢?禅師就說:「你就像騎著牛在找牛。」一心一意的想要成佛,就像騎著牛在找牛怎麽找得到呢?騎著佛性找佛性,牛在印度是聖者的代表,它在路上走不能趕它。用在修行上,牛代表我們體性清淨的心體,要見性就要見牛,如果業識不清淨的話,有不正常的心態,那你用這個心態要去成佛,甚至於要求開悟,這個就是騎牛在找牛。
識了以後怎麽樣?認識這牛的蹤迹以後,認識了佛性後怎麽樣,聞理深妙、廣博天文,深入經藏,把理路搞清楚,那就要去做呀!不做永遠找不到牛,所以我認識牛以後怎麽來做?
師父說:「如人騎牛至家。」你要回到老家,要騎這頭牛,不要騎野性的那一部份(妄想習氣)。「牛」是什麽?是空的!空理講的很多,聖境是在”空”之間,你騎著空的這部份才能回到老家,不是騎著有爲、光怪陸離的那部份回到老家,那會越走越遠的。所以悟空以後才知道以佛性的空,回到本來的老家來。
「未審始終如何保任?」那在開悟認識牛以後,還沒有回到老家之間,該怎麽修?保護你的心意識,不要去造業,也保護你自己的心不要被摧殘。我要你們安份一點,不要招搖,就是你真的有開悟,也不要舉足像一個開悟的人,讓人家一看就知道概況。我聽你們同學講說,某一個人說他自己開悟了,然後去找一位法師說:「請你印證我開悟了沒。」那法師只笑笑,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他就很生氣說:「你沒有開悟,所以沒有辦法給我印證說:我開悟了!」這顯然不是開悟者的行爲,開悟者巨嶺還曾乏寸土也無,怎會如此無智慧?
大陸上來下果老法師他沒有師父,沒有人給他印證,他出家的衣服是自己穿上的,頭是自己理的,他自己清清楚楚。境界沒有認識清楚,就會有一些舉止語言,讓人看起來就不像是開悟的人。就是開悟了,你也要保護你自己,因「素法身」初起的時候,很容易受摧殘,你又沒有那種耐力去承受,所以要默默將養,叫你不要亂寫文章、亂招搖,也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說、不寫,人家會認爲你這個人還不錯,溫文儒雅也不跟人家爭、也不講話;你寫了文章來批評這個、來罵那個。唉!這個人原來修得這樣子呀!法執這麽重,容不下衆生,人家講一句話,他就不能認同,別人講一件事,他自認爲他的才對,這根本沒開悟,開悟的人是這樣子的嗎?自性本是具足無漏的。
這就是沒有守住你的心,保護自己。「保」有保護的作用,對內、對外有兩種層次,對內不爲煩惱所障,對外不爲惡心人或冤親債主所害。「任」是什麽意思呢?在禅宗的話是講「保任」-保護任運。「任」可以說是讓它千錘百 ,它受不住,讓它受得住;它很執著,讓它不執著。簡單講「任」是去掉這些知見,讓它回到本真。鍛 時是面對境界一次又一次來 ,第一次受不了,第二次淡薄一點,第叁次少一點,到最後不痛不 ,這樣慢慢地把習氣去除,把真心的體性顯露出來。
「運」呢?這就不簡單了,是屬於神通變化的 圍,那一個人該幫忙,就用你的心通力去幫他。怎麽樣?這要不要教?這個不必教,你回到本來清淨的心就有這個能力,這是無上心法,向上沒有法可以教,也就是古德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因爲是自性起一切法,利益衆生的法,所以「運」是用你的心通力去利益衆生,那一個該幫、那一個不該幫,那一個該用有爲法、那一個該用無爲法,自己都很清清楚楚,也不用你去煩惱,它自會去運用。還沒有到任運的時候,表示你的心還不清淨,發不起神通力,展現不出威德力。
大安問:「從開始到最後我怎麽來保護任運我的真心呢?」懷海禅師說了:「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爲什麽說會去破壞人家的苗稼呢?我的心在我這裏,爲什麽會去害人?爲什麽會糟蹋人家的田地莊稼呢?就是我們的害心、不甘願的心、委屈的心沒有滅。你曾被欺負,此時若想到此事,有沒有很不甘願的心一直要冒出來。與您平輩的人大概很少會與您有瓜葛,如果你的婆婆以前很對不起你,老一輩的都比較按步就班的,媳婦要有媳婦的樣子,叁從四德,沒有就要罵、就要修理。當你想到此景的時候,您有沒有不甘願的心一直冒出來,如果你還有害心,且讓它去發作,它就會害死人的。真會的!把你的婆婆搞死掉,會犯人苗稼,你不要說我沒有拿刀去殺她,那怎麽可能殺死她呢?
不要講殺人,有時候你正義感很重,咦!這個家夥他的果報也不至於得到這個好處,不行!你心裏起了一個"不行"的念,那他要得到的好處就沒有了,平白因爲你的心念就沒有了。你憑什麽破壞人家的因果,你又不是閻羅王、主命神,可以判斷他人的因果、禍福。您們有沒有試過呀?要成也是你的心,要敗也是你的心,可以讓他成,也可以讓他敗,這就是在犯人家的因果,是很可怕的!很多同學常提這些事例,我也明確告訴他,要好好管住您的心。
沒事心不要亂動,不能讓它有動的時候,尤其是黑漆桶打開來的時候,有的人心地還不好,有人欺負你,您心念起:最好你出去被車撞死。過了兩、叁天,真的他被車碰死了,是你殺死他的!真的就有這種事例。所以我們要不要執杖牧牛?要不要管它呢?只要心裏想,它就成立業種,不必身體去做,這個公案很傳神的!你們懂了沒?你不知道厲害關系,你喜歡那個好的,不喜歡那個壞的,這個分別念頭起,業就這樣慢慢形成,你憑什麽喜歡的給它好處,不喜歡的給它壞處,你又不是裁判官,又沒智慧觀前世因果。所以修到此境地就要牧牛,如果去踐踏人家苗稼了,那就是害人了,也就是你的習氣並沒有斷,無明的正義感沒有滅去。
修行要不要正義感?你看到西部或武俠電影非常投入,主角都很有正義感。菩薩不能有這些,菩薩講的是因緣果報,不是講這個看得不舒服,就修理他的,像當警察一樣來管他。修到這個境界是要空掉一切的念頭,善、惡,美、醜,順、忤都要放掉,那裏有對、錯?沒有那一件事對、那一件事錯,所以懷海禅師講得很好,到了這個階段的話,要像牧牛人一樣,執杖視之,它不犯我這棍子就不打下去,它有一點點蠢蠢欲動的時候,棍子就會打下去。在這個階段行者的腦中,不能有完整的句子讓它出現,如「明天我..」,明天你要幹嘛?看著它,它就不敢再想下去了,本來明天我不想上班的,想偷懶去玩一玩,在念頭起時「明天我..」起叁個字時你看著它,它在起什麽飕主意,它自然就不好意思,心就滅了。你不要說我現在有靈通了,靈通沒有用的,靈通敵不過業力,斷不了法執,就要隨業緣流轉的。故行者執杖看著它、觀它有什麽因緣,看一看它起了一個、兩個、叁個字,一直看著它,有必要就罵它、壓它。
所謂靈通就是應緣,心先應緣而感知以後,若不能轉就會隨業流轉,如此還是凡夫。感知了以後,能夠轉不被它牽扯上,就超越了。執杖牧牛要能不通商量,真的做到六親不認,對你的心也不能通融。有的人修到自己逼自己不講話,裏面那個心一直在抗議,你給我逼得受不了了,像蒲XX大德一樣,心中叫喊:「受不了!受不了!」,誰在講受不了,還不是你自己在講受不了。也許您通商量,讓他講嘛!不要逼得那麽厲害,但你一放松的話,完了!就又回到老毛病地方去了。有的人很喜歡講話,喋喋不休的,就像有兩個人在下棋,另一個喜歡講話的人在觀棋,棋盤中寫明著:「棋中不語真君子。」下棋的人都不講話,旁觀者看的比較清楚,看到楚河漢界,那邊的「帥」再一步就要被"將"死而結局。當局者迷看不清楚,旁觀者的他就急了,他就要講了:「那那將..」,對方就給他一巴掌,他嗚著頭臉還是要講:「哦!要將軍了!」這種人不講會死人的。你內心那個我也一樣,講慣了叫它回到清淨自性的空性,他就受不了了。
你有沒有那種大丈夫的魄力,有人說當兵好像很有大丈夫的精神;有一退休後的將軍想出家,問禅宗四祖說要出家,四祖告訴他說:「出家事非大丈夫所能爲。」出家的事非將軍就能做得到,將軍帶兵領官沖殺陷陣,像很英勇,叫你出家,沒有一個能好好出家的,要大丈夫始能爲。出家要那麽早起,又要規規矩矩,又要講四威儀,又要守戒律,...。唉!還是算了,在家裏多舒服,有一些同學孤家寡人一個,出家的因緣不是很好嗎?可惜!喜歡在家裏混呀混的,一歲過一歲。
拿著棍子看著你的心起一個字、兩、叁個字的時候注意它、滅卻它,不讓它整個思想成立了,才在那邊煩惱,因爲此時你定力還不夠,沒有辦法超越你所感知的事情。譬如說你 心還很重,人家的誹謗,就不要聽。用你的心可以知道那一個在誹謗你,那一個在做什麽事情,你讓整個事情完整的出來時,您要跳腳了,因爲你心還不清淨。那何不在它剛起一、兩個字的時候就打死它呢?爲什麽讓它整個思念成就了,才在那裏著急、煩惱呢?進入那種情境之間掙紮,又掙紮不來,那只有隨緣,依你的習氣去發作了。
執杖牧牛的重點是:不要讓整個思想完整出現後,才在那裏思考什麽對策,氣候還沒形成時就要壓死它…
《公案禅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製 2· 執杖牧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