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此等八種想,奉行佛法之君主,
依靠他人之供養,亦使寶庫漸增長。
其他非法諸君主,依靠谄诳狡詐法,
亦比不上其一分。如是具足八想者,
天衆及時降雨水,莊稼豐收無饑荒,
不會失毀諸受用,無有凶猛野獸等,
威脅不幸之逼迫。加害君主諸怨敵,
自然而然無勤中,亦爲自罪所毀滅,
爾後無有怨敵也。如是依法護衆生,
君主于此世間界,無論何人皆成善,
無有任何罪惡業,後世轉生善趣中,
生于天界成天子,生生世世皆安樂,
諸君主當如是行。
第七品 觀察具德
正法念住經中說,一切遍知釋迦佛,
以其願力爲遣除,天衆放逸轉天界。
名爲鵝王賢時尊,昔于頂髻佛陀前,
親耳聆聽善妙說,一切君主行佛法。
彼將此等諸佛法,傳與夜摩天天王。
總結善妙教言義,上下次第作排列,
當以簡明語宣說,諸位君主請谛聽!
今生來世欲獲得,廣大善妙諸功德,
君主應當慎行持,此叁十五條佛法。
今生來世諸善妙,根本即是智慧故,
于諸真實之智慧,恒常串習第一條。
何人今生來世中,于諸美好善妙事,
深思熟慮而行持,內心功德第二條。
恭敬供養諸上師,依此通達勝義谛,
謹依具相善知識,獲得圓滿第叁條。
將諸斷見或邪行,以及惡見說爲法,
此等卑劣之惡友,完全舍棄第四條。
誹謗業力及因果,嚴重顛倒之邪見,
一切罪業之根源,舍棄邪見第五條。
內外一切有爲法,悉皆依因而産生,
了知因果道非道,具足正見第六條。
具有功德高尚士,以及劣者之特點,
毫不混淆而通曉,知人特性第七條。
各種想法衆人語,不能一概視爲實,
接受應理具義語,明辨真妄第八條。
擁有持法行饒益,可靠穩固之朋友,
君主勝伏全世界,具此功德第九條。
君主如若恒舍離,非理狡詐不可靠,
不行饒益不穩友,獲得安樂第十條。
所謂自眷民清淨,善察今生與來世,
合法君主與眷屬,相續清淨十一條。
依靠布施與愛語,以及同行等四攝,
君主自己之聲譽,名揚天下十二條。
增上功德之大敵,乃是懶惰懈怠故,
爲成今生來世利,斷除懈怠十叁條。
無論成辦任何事,時間不應拖過長,
倘若集中精力做,圓滿諸願十四條。
如若過分貪飲食,則致身心不堪忍,
斷除貪執適度食,應行此法十五條。
放逸毀事因睡眠,倘若斷除此垢染,
神清志明事圓滿,君主功德十六條。
嫉妒狡詐不穩固,諸多罪過之來源,
是故不隨女人轉,君主法則十七條。
不爲愚者所誘惑,五種妙欲所束縛,
如理如法具自由,君主勝法十八條。
若能遮止貪嗔心,所生忿恨桀骜力,
則諸君主亦調柔,獲得勝德十九條。
摧毀忿怒嗔心後,徹底斷除害他行,
贊爲具有安忍者,君主法則二十條。
隨順一切人心意,言說溫柔動聽語,
令諸衆人皆滿意,君主法規廿一條。
恒時言說真實語,于諸天衆世間界,
堪爲理應信賴處,具此勝德廿二條。
所謂無有偏袒心,平待敬衆如父母,
從不偏墮自親方,具此勝德廿叁條。
心穩定故諸資財,不會暴漲或暴落,
恒時處于平衡中,具此功德廿四條。
恒時享用合法財,唯一收取合理稅,
莫繳少許非理稅,君主此法廿五條。
剛強難化劣行者,若置自境增過患,
擯除此人則國安,君主法規廿六條。
遵照祖祖輩輩等,一切優良之傳統,
熱衷于此複延傳,具此功德廿七條。
若極勤于行財施,正法以及無畏施,
則可統治全世界,君主法規廿八條。
供養世間勝叁寶,慷慨布施他衆生,
具有智慧福德者,如月明君廿九條。
具有善業福德者,天衆精勤作助緣,
供養賜吉祥安樂,此爲叁十條功德。
極愛自之子女等,故當令彼享安樂,
使其入于善妙道,應行此法卅一條。
詳細思維利民衆,想方設法賜安慰,
令諸眷民享安樂,統治世界卅二條。
應當如法護衆生,切莫入于非法中,
具法君主于世間,璀璨如日卅叁條。
自己住于十善道,亦令他人入此道,
今生以及來世中,眷屬得樂卅四條。
恒時善爲人宣說,了義殊勝正法者,
即是利他持教士,具此功德卅五條。
若具此等中一德,現世亦將獲名聲,
及財富等諸多德,後世趨入天界中。
法王于此世間中,令諸衆生享安樂,
越過安樂之聖道,趨入真實安樂處。
此等各自之功德,一切廣泛之贊頌,
念住經中已說故,諸具慧者當拜閱!
第八品 觀察正行
聖者殊勝金光經:所雲天王之妙語,
君規教言論之中,所宣諸義當明說!
昔日天王梵天前,天界諸衆祈問曰:
爲何人間之君主,稱爲天人與天子?
天界之中諸天人,如何成爲人主尊?
于護世間諸天衆,天王梵天作答言:
天界尊主天王等,保護世間諸天衆,
爲止非法造罪業,依法治理國境故,
加持人間之尊主,故稱國王爲天人,
抑或稱之爲天子,名聲傳遍天界中。
爲示今生行善業,作惡犯罪之諸人,
異熟果報現前故,任封人間之君主。
何時君主依法律,合理製裁諸罪犯,
以及爲非作歹衆,如若不能製止彼,
則此君主國境中,非法之徒日益增,
頻發戰爭多動蕩,天等衆生起爭鬥,
爲此目的諸天衆,封爲人間之君主。
旨在防止罪人增,舍棄善業力所致,
非時狂風與暴雨,敵軍侵略疾疫多,
並且凶惡星曜等,不祥噩兆常出現,
鮮花葉果不成熟,盜匪雷雹與饑荒,
各種各樣諸橫死,傷憂畏懼屢發生,
施主以及阿阇黎,一切眷屬行非法。
爾時彼等諸君主,亦于非法者供養,
製裁奉行正法者,行法者若遭懲罰,
出現洪水星風災;恭敬非法之人故,
衆生光彩正法藏,大地精華皆毀滅。
葉果不具精化味,雖食亦不得飽足,
衆生醜陋不安樂,無歡喜心不安穩,
百種煩惱擾亂心,行持非法之君主,
遠離一切喜悅後,遭受種種難忍苦。
任封君主徒無義,天界諸衆議論言:
此乃非法之君主,天衆減少惡趣增。
君主所作諸事業,未滿天衆之心願,
是故並非天子也,天王父輩天界中,
亦成具有罪業境,天界勝衆亦失望,
爾後舍棄彼昏君,故此國境速毀滅。
倘若製裁非法者,依靠正法護自境,
亦無偏袒心護持,其它境中諸眷屬,
則彼具法之君主,聲譽傳遍叁界中。
住于叁十叁天中,天王滿心歡喜說:
南瞻部洲我等子,如是行法之國王,
依法治理國家故,地上人類轉生此。
從而遍滿諸天界,如此行法之君主,
天王眷屬生歡喜,恒時護之如親子。
彼境運行善星曜,遣除非時暴風雨,
上述所說諸過患,出現極多勝功德。
是故此等諸君主,縱遇命難亦不舍,
一切世間安樂因,珍貴難得之法寶。
依靠具法功德後,當以正法護眷境,
恒時斷除非法行,亦應正確宣佛法。
令諸衆生行善法,避免造罪行惡業,
不可避免造罪者,如理懲罰可調化,
君主獲得美名聲,國境繁榮又昌盛,
一切衆生亦安樂。上述之義當銘記!
世尊鄭重而宣說:曾于昔日久遠時,
我轉生爲力王頂,國王太子莊嚴頂,
于父王前聆聽此,君規教言之論典。
依此法理于往昔,直至二萬年期間,
身爲國王一刹那,亦未行持非法事。
如今一切諸君主,皆當憶念導師言!
第九品 穩重精進
猶如浩瀚之海洋,無有增漲與減少。
如是賢明諸君主,何時亦不違二規。
父輩祖輩之傳統,屬于新舊何宗派,
主要受持彼一門,若變他宗增不幸。
擁有地位之臣等,自始至終若能夠,
奉行家族善習俗,不違先例極善妙。
布施及與國政規,應依曆代之風範,
前所未有非理事,若增上即毀滅相。
何者違越自規範,于誰亦非爲善妙,
尤其國王諸君主,不越法規勝功德。
濁世惡劣之衆人,動辄歡喜動辄憂,
時傲時卑柔暴等,行爲日日多變化。
最初之時易相處,久而久之不可靠,
令人生起厭煩者,稱爲不穩重惡友。
首先難以融洽處,誠心交往將成爲,
莫逆之交情穩固,稱爲穩重之善友。
稍逢順緣生喜慢,稍遇逆境心躁怯,
如秤杆般惡劣者,即是卑鄙之徒也。
于諸合理與非理,一切事及話語等,
事先表態如猕猴,即是無有主見者。
多數柔粗贊毀語,好似谷聲瞬間逝,
然如噪音所驚犬,淺慧枉然爲其擾。
快樂痛苦不定故,輪回顯現如夢境,
雖富亦莫生傲慢,縱衰亦莫起畏心。
一切忘恩負義者,即爲人中最劣輩,
知恩圖報之諸人,護法神亦恒守護。
于諸微小饒益者,雖可任其表心意,
然如蹄迹中之水,君主切莫輕易喜。
猶如海上之船筏,卑劣之徒易轉變,
穩如山王之君主,于此世間最殊勝。
恰似年邁之老者,觀看孩童之遊戲,
于諸愚者之行爲,君主莫生喜怒心。
一切實語高尚士,承諾之事縱微小,
亦不反悔況大事,及已盟誓之諸事。
語言行爲無可靠,誰亦不會恭敬彼,
出言具義者之語,衆人皆不會違越。
倘若誓言穩如山,成辦自己諸所需,
成爲衆生依賴處,發威天人亦生畏。
情續不穩之君主,法政皆不會究竟,
所作繁…
《君主法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