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聖賢的傳記(八)▪P2

  ..續本文上一頁一天他生了病,在佛前哭著祈禱,願阿彌陀佛垂慈接引。當時唱佛的聲音聞于百步之外。忽然見到丈六金色佛身立在寶池上。他說:“我得到了中品往生。”然後端坐,面西而化。

  宋了宣(善榮),姓潘,明州奉化人。肄業于南湖,精究叁觀十乘之旨。閱大乘經,無不通曉。修法華忏法,二十七年。與釋善榮相善,凡所進修,必與榮偕。榮嘗金書法華、楞嚴、淨名、圓覺等經,宣助成之。或施人手畫觀音像。二人結誓往生,隨方勸誘,于是從而念佛者日衆。

  宋朝了宣,明州奉化人。在南湖進修學業。精研天臺叁觀十乘的法義。看大乘經,無不通曉。修法華忏法27年。

  他和僧人善榮平素很要好,凡是進修都和善榮在一起。善榮曾經用金字書寫《法華》、《楞嚴》、《淨名》、《圓覺》等經典,了宣幫他完成。有時也把自己畫的觀音像布施他人。兩人一同發誓求生西方,而且平時方便勸導他人,接引人往生。隨他們念佛的人日漸增多。

  一日,宣詣榮室,曰,歸期已迫,當重會淨土。榮笑曰,正欲見君作略爾。宣即集衆告別,命誦經,唱佛號。書偈曰,性相忘情,一叁無寄。息風不行,摩诃室利。合掌而逝。時正炎暑,停龛七日,顔色紅潤,口流微涎,異香噴人。時嘉泰元年五月十日也。阇維,舍利無算。

  有一天,了宣來到善榮屋裏說:“我西歸的日子快到了,我們在淨土再見面!”善榮笑著說:“正想看看你臨終的表現。”了宣就集合大衆告別,吩咐誦經、念佛,寫偈說:“性相忘情,一叁無寄,息風不行,摩诃室利。”合掌就往生了。

  當時正值酷暑,停龛七天,法體面色紅潤,口中流出少量口水,異香噴人。這是嘉泰元年五月十號的事。荼毗時得到無數舍利。

  宣入寂叁年,榮取經像,分施故舊。諷普賢行法經,小彌陀經,令衆助稱佛號。乃跏趺曰,我赴宣公之約。言畢,蛻然而化。(佛祖統紀,明高僧傳。)

  了宣圓寂叁年後,善榮把經像全部布施給以往的朋友,諷誦《普賢行法經》、《彌陀經》,讓大衆助念佛號,結跏趺坐說:“我赴宣公之約。(了宣臨終和他約好在淨土見面,現在就按約定前往淨土。)”說完,蛻然而化(像蟬脫殼那樣,脫掉業報身很自在地往生了淨土)。

  宋昙懿,不詳其所出。居錢塘淨住寺,以醫爲業。晚年,禮法華經,修念佛叁昧。出平時所蓄,供佛飯僧,造像設浴,如是二十年。後微疾,屏藥石。延七僧唱佛,以助往生。次日,見蓮華大如屋。又一日,見梵僧臨榻問訊。夜半,衆聞唱佛聲漸微,視之,泊然逝矣。(佛祖統紀)

  宋朝昙懿,不明他的出身。住在錢塘淨住寺,以行醫爲業。晚年拜《法華經》,修念佛叁昧。

  他拿出平時的積蓄供佛、齋僧、造佛像和建澡堂給僧衆洗浴,這樣經過有20年(所以他除了念佛之外,還盡力在叁寶門中修福德)。後來生了小病,也不用醫藥,只請七位僧人念佛幫助往生。第二天,見到蓮花像一間屋子那麼大。又過了一天,見梵僧前來床前問訊。

  半夜裏,大衆聽到念佛聲漸漸低下來。走近一看,已經安然往生。

  宋太微,不詳其所出。兒時,投錢塘法安法師出家。初授彌陀經,便能背誦。及受具,發願扃門念佛,爲不退僧。嘗縱步後山,忽聞笛聲,豁然開悟,因蓄一笛以自娛。

  宋朝太微,不明他的出身。童年時投法安法師出家。最初授予《彌陀經》就能背誦。等到受具足戒後,就發願閉門念佛,做一名不退僧(就是發願在修淨業上永不退轉)。

  曾經走到後山時,忽然聽到吹笛子的聲音,豁然開悟。所以平時留一根笛子自娛。

  有淩監簿者,亦修淨業,稱微爲淨土鄉長。一日,叩門曰,淨土鄉弟相見。微曰,可相見于淨土,今日誦佛正忙耳。翌朝,人怪其不赴粥,往視之,見笛缽禅椅,先經火燼,跏趺地上而化。(佛祖統紀)

  有一位淩監簿也修淨業,稱太微“淨土鄉長”。有一天,敲門說:“淨土鄉弟來拜見。”太微說:“我們在淨土相見吧!今天誦經正忙!”

  第二天早上,別人奇怪他怎麼不來吃粥。就到他屋裏去看,只見笛子、缽、禅椅先就燒完了,然後在地上結跏趺坐已經走了。

  宋思聰,不詳其所出。居錢塘法安寺。少喜作詩。及讀大乘諸經,有會,遂息心淨土。日誦蓮經二部,兼持佛名,未嘗語及世事。

  宋朝思聰,不知是哪裏人。住在錢塘法安寺。少年時喜歡作詩。等他誦大乘經時有所契會,就安心于淨土。每天誦《法華經》兩部,兼持佛名,口裏不說世間的事。

  一日,忽謂弟子曰,夜見佛菩薩同來接引。弟子曰,或恐魔試,奈何。聰曰,吾去後,但視吾胸前,可驗也。越二夕,命聲磬唱佛名。喜曰,佛來矣,奄然而化。視胸前一掌許,有文紅潤,如蓮華。(佛祖統紀,西湖志。)

  有一天,忽然對弟子說:“我晚上見到佛菩薩一同來接引我。”弟子說:“也許是魔來考驗,怎麼辦?(就是魔也會現佛菩薩的相。)”思聰說:“我走後,你看我胸前就可以作證。”

  過了兩個晚上,他叫人出聲敲引磬唱佛名,然後歡喜地說:“佛來了!”忽然端坐往生了。只見胸前一手掌大的地方有紅潤的紋理,像蓮花的形狀。

  宋淨觀,不詳其所出。住嘉興寂光庵,修淨土忏法十余年。謂弟子曰,我後二十七日行矣。至期二日前,見紅蓮華。次日,又見黃華滿空,有化童子坐于華上。叁日,入龛端坐,命衆唱佛,頃之脫去。(嘉興縣志)

  宋朝淨觀,不知是哪裏人。住在嘉興寂光庵,修淨土忏法十多年。

  有一天,對弟子說:“我再過27天就走了。”到了前兩天,見到紅蓮花。第二天,又見黃花遍滿虛空。有化現的童子坐在花上。到第叁天,入龛端坐,叫大衆念佛。很快坐脫而去。

  宋利先,不詳其所出。居新城法慧寺,日誦法華,兼持佛號。每至中夜,其聲哀切。願早脫娑婆,往生極樂。晚歲,屢感祥夢。忽示疾,命衆同唱佛名,西向凝望,端坐而逝。(佛祖統紀)

  宋朝利先,不知是哪裏人。住在新城法慧寺,每天誦《法華經》而且念佛。每天到中夜時,念佛的聲音更加哀切。他從心裏祈願:“早日脫離娑婆世界,往生淨土。”晚年多次感得祥夢。

  有一天忽然生病,讓大衆一起念佛。他注視著西方,坐著往生了。

  宋師安,不詳其所出。受業烏鎮普靜寺,通華嚴宗旨。修彌陀忏,觀想淨土二十年,昕夕不廢。一生多病,臨終,忽精爽異常時。謂弟子曰,佛菩薩已降,吾將行矣,即端坐而化。(佛祖統紀)

  宋朝師安,不知是哪裏人。在烏鎮普靜寺學法,通達華嚴宗旨。修彌陀忏法,觀想淨土有20年,從早到晚從無間斷。

  他一生多病,臨終時忽然精神爽朗,不同平日。他對弟子說:“佛和菩薩已經降臨,我要走了。”說完就端坐化去。

  宋顯超,博州人。受金總持叁藏,持穢迹金剛咒法,濟病解怨。計所得施五萬缗,入永壽常住。後病中,見佛菩薩前迎,蓮華遍滿,技樂雜奏。弟子哀懇,願留住世,救苦衆生。淨土變相,漸漸隱沒。乃複住十五年,行咒救人。

  宋朝顯超,博州人。他在金總持叁藏前得受穢迹金剛咒法,救濟病苦、解除冤結。所得的供養五萬缗都交入永壽寺常住(缗是貨幣單位,一缗是一千錢)。

  後來生病,見佛菩薩來迎接他。虛空中遍滿蓮花,種種妙樂在空中奏響。弟子哀求他長久住世,救濟衆生。這樣淨土的景象就逐漸隱沒。因此顯超又住世15年,持咒救人。

  一日,忽聞天樂異香,佛及衆聖,並現空中,即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統紀)

  有一天,忽然聞到天樂異香,佛和聖衆現在空中。他就朝西方結跏趺坐而往生。

  宋有開,不詳其所出。居霅川千步寺。專修淨業,旦暮不忘。于歲旦,請衆唱佛諷經,至西方世界,即瞑目長逝。(佛祖統紀)

  宋朝有開,不知是哪裏人。住在霅川千步寺。專修淨業,早晚心裏念念不忘。有一年年初,請大衆念佛誦經,在念到“西方世界”時,眼睛一閉就往生了。

  宋若觀,不詳其所出。居烏鎮嘉會寺。結十萬人,同唱佛號,人各十萬聲。期先得生者,次第汲引。觀誦法華、光明二經,滿數十萬部。誓與群生,莊嚴淨業。一日,索筆書偈,趺坐而化。(佛祖統紀)

  宋朝若觀,不知是哪裏人。住在烏鎮嘉會寺,曾經集合十萬人共同念佛,每人念佛十萬聲,約定先往生的人次第來接後往生的人。若觀誦《法華經》、《金光明經》達到幾十萬部。他發誓跟衆生共同莊嚴淨業。有一天,拿來筆寫完偈子,結跏趺坐就走了。

  宋瑩珂,不詳其所出。受業霅川瑤山。酒炙無所擇。

  宋朝瑩坷,不知是哪裏人。在霅川瑤山學法,喝酒吃肉無拘無束。

  一日,忽自念梵行虧缺,且墮惡道。向同住僧,取戒珠禅師所編往生傳讀之,大有感發。擇一室,面西設坐,絕食念佛。越叁日,夢佛及大士告曰,汝壽尚有十年,且當自勉。珂白佛言,閻浮濁惡,易失正念。所願早生安養,承事衆聖。佛言,汝志如是,後叁日當迎汝。

  有一天,忽然想到自己持戒有缺損一定會墮惡道。就跟同住的僧人取來戒珠法師編的一本《往生傳》。讀後大有感觸,就選了一間房,朝向西方設好座位,絕食念佛。這樣念了叁天,夢到佛菩薩告訴他:“你還有十年壽命,好自努力!”瑩坷對佛說:“閻浮提濁惡,容易忘失正念,我願早日往生淨土,承事諸聖。”佛說:“既然你的志向如此,我再過叁天來接你。”

  至期,命衆誦彌陀經。曰,佛及聖衆俱至,寂然而化。(佛祖統紀)

  到這一天,瑩坷叫大衆念《彌陀經》,說:“佛和聖衆都來了!”就這樣安然往生。

  宋智印,不詳其所出。居霅川祇園,常修淨觀,旦夜無間。病中,集衆諷彌陀經,甫畢,跏趺,合掌而化。(佛祖統紀)

  宋朝智印,不知是哪裏人。住在霅川祇園,日常修持淨觀,晝夜不斷。生病時,集合大衆誦《彌陀經》。經才念完,就結跏趺坐合掌坐化了。

  宋祖輝,不詳其所出。居明州城中之佛閣。逢人但雲阿彌陀佛。鄞縣尉王用享夫婦敬事之。一日,詣其…

《淨土聖賢的傳記(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