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圣贤的传记(八)▪P2

  ..续本文上一页一天他生了病,在佛前哭着祈祷,愿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当时唱佛的声音闻于百步之外。忽然见到丈六金色佛身立在宝池上。他说:“我得到了中品往生。”然后端坐,面西而化。

  宋了宣(善荣),姓潘,明州奉化人。肄业于南湖,精究三观十乘之旨。阅大乘经,无不通晓。修法华忏法,二十七年。与释善荣相善,凡所进修,必与荣偕。荣尝金书法华、楞严、净名、圆觉等经,宣助成之。或施人手画观音像。二人结誓往生,随方劝诱,于是从而念佛者日众。

  宋朝了宣,明州奉化人。在南湖进修学业。精研天台三观十乘的法义。看大乘经,无不通晓。修法华忏法27年。

  他和僧人善荣平素很要好,凡是进修都和善荣在一起。善荣曾经用金字书写《法华》、《楞严》、《净名》、《圆觉》等经典,了宣帮他完成。有时也把自己画的观音像布施他人。两人一同发誓求生西方,而且平时方便劝导他人,接引人往生。随他们念佛的人日渐增多。

  一日,宣诣荣室,曰,归期已迫,当重会净土。荣笑曰,正欲见君作略尔。宣即集众告别,命诵经,唱佛号。书偈曰,性相忘情,一三无寄。息风不行,摩诃室利。合掌而逝。时正炎暑,停龛七日,颜色红润,口流微涎,异香喷人。时嘉泰元年五月十日也。阇维,舍利无算。

  有一天,了宣来到善荣屋里说:“我西归的日子快到了,我们在净土再见面!”善荣笑着说:“正想看看你临终的表现。”了宣就集合大众告别,吩咐诵经、念佛,写偈说:“性相忘情,一三无寄,息风不行,摩诃室利。”合掌就往生了。

  当时正值酷暑,停龛七天,法体面色红润,口中流出少量口水,异香喷人。这是嘉泰元年五月十号的事。荼毗时得到无数舍利。

  宣入寂三年,荣取经像,分施故旧。讽普贤行法经,小弥陀经,令众助称佛号。乃跏趺曰,我赴宣公之约。言毕,蜕然而化。(佛祖统纪,明高僧传。)

  了宣圆寂三年后,善荣把经像全部布施给以往的朋友,讽诵《普贤行法经》、《弥陀经》,让大众助念佛号,结跏趺坐说:“我赴宣公之约。(了宣临终和他约好在净土见面,现在就按约定前往净土。)”说完,蜕然而化(像蝉脱壳那样,脱掉业报身很自在地往生了净土)。

  宋昙懿,不详其所出。居钱塘净住寺,以医为业。晚年,礼法华经,修念佛三昧。出平时所蓄,供佛饭僧,造像设浴,如是二十年。后微疾,屏药石。延七僧唱佛,以助往生。次日,见莲华大如屋。又一日,见梵僧临榻问讯。夜半,众闻唱佛声渐微,视之,泊然逝矣。(佛祖统纪)

  宋朝昙懿,不明他的出身。住在钱塘净住寺,以行医为业。晚年拜《法华经》,修念佛三昧。

  他拿出平时的积蓄供佛、斋僧、造佛像和建澡堂给僧众洗浴,这样经过有20年(所以他除了念佛之外,还尽力在三宝门中修福德)。后来生了小病,也不用医药,只请七位僧人念佛帮助往生。第二天,见到莲花像一间屋子那么大。又过了一天,见梵僧前来床前问讯。

  半夜里,大众听到念佛声渐渐低下来。走近一看,已经安然往生。

  宋太微,不详其所出。儿时,投钱塘法安法师出家。初授弥陀经,便能背诵。及受具,发愿扃门念佛,为不退僧。尝纵步后山,忽闻笛声,豁然开悟,因蓄一笛以自娱。

  宋朝太微,不明他的出身。童年时投法安法师出家。最初授予《弥陀经》就能背诵。等到受具足戒后,就发愿闭门念佛,做一名不退僧(就是发愿在修净业上永不退转)。

  曾经走到后山时,忽然听到吹笛子的声音,豁然开悟。所以平时留一根笛子自娱。

  有凌监簿者,亦修净业,称微为净土乡长。一日,叩门曰,净土乡弟相见。微曰,可相见于净土,今日诵佛正忙耳。翌朝,人怪其不赴粥,往视之,见笛钵禅椅,先经火烬,跏趺地上而化。(佛祖统纪)

  有一位凌监簿也修净业,称太微“净土乡长”。有一天,敲门说:“净土乡弟来拜见。”太微说:“我们在净土相见吧!今天诵经正忙!”

  第二天早上,别人奇怪他怎么不来吃粥。就到他屋里去看,只见笛子、钵、禅椅先就烧完了,然后在地上结跏趺坐已经走了。

  宋思聪,不详其所出。居钱塘法安寺。少喜作诗。及读大乘诸经,有会,遂息心净土。日诵莲经二部,兼持佛名,未尝语及世事。

  宋朝思聪,不知是哪里人。住在钱塘法安寺。少年时喜欢作诗。等他诵大乘经时有所契会,就安心于净土。每天诵《法华经》两部,兼持佛名,口里不说世间的事。

  一日,忽谓弟子曰,夜见佛菩萨同来接引。弟子曰,或恐魔试,奈何。聪曰,吾去后,但视吾胸前,可验也。越二夕,命声磬唱佛名。喜曰,佛来矣,奄然而化。视胸前一掌许,有文红润,如莲华。(佛祖统纪,西湖志。)

  有一天,忽然对弟子说:“我晚上见到佛菩萨一同来接引我。”弟子说:“也许是魔来考验,怎么办?(就是魔也会现佛菩萨的相。)”思聪说:“我走后,你看我胸前就可以作证。”

  过了两个晚上,他叫人出声敲引磬唱佛名,然后欢喜地说:“佛来了!”忽然端坐往生了。只见胸前一手掌大的地方有红润的纹理,像莲花的形状。

  宋净观,不详其所出。住嘉兴寂光庵,修净土忏法十余年。谓弟子曰,我后二十七日行矣。至期二日前,见红莲华。次日,又见黄华满空,有化童子坐于华上。三日,入龛端坐,命众唱佛,顷之脱去。(嘉兴县志)

  宋朝净观,不知是哪里人。住在嘉兴寂光庵,修净土忏法十多年。

  有一天,对弟子说:“我再过27天就走了。”到了前两天,见到红莲花。第二天,又见黄花遍满虚空。有化现的童子坐在花上。到第三天,入龛端坐,叫大众念佛。很快坐脱而去。

  宋利先,不详其所出。居新城法慧寺,日诵法华,兼持佛号。每至中夜,其声哀切。愿早脱娑婆,往生极乐。晚岁,屡感祥梦。忽示疾,命众同唱佛名,西向凝望,端坐而逝。(佛祖统纪)

  宋朝利先,不知是哪里人。住在新城法慧寺,每天诵《法华经》而且念佛。每天到中夜时,念佛的声音更加哀切。他从心里祈愿:“早日脱离娑婆世界,往生净土。”晚年多次感得祥梦。

  有一天忽然生病,让大众一起念佛。他注视着西方,坐着往生了。

  宋师安,不详其所出。受业乌镇普静寺,通华严宗旨。修弥陀忏,观想净土二十年,昕夕不废。一生多病,临终,忽精爽异常时。谓弟子曰,佛菩萨已降,吾将行矣,即端坐而化。(佛祖统纪)

  宋朝师安,不知是哪里人。在乌镇普静寺学法,通达华严宗旨。修弥陀忏法,观想净土有20年,从早到晚从无间断。

  他一生多病,临终时忽然精神爽朗,不同平日。他对弟子说:“佛和菩萨已经降临,我要走了。”说完就端坐化去。

  宋显超,博州人。受金总持三藏,持秽迹金刚咒法,济病解怨。计所得施五万缗,入永寿常住。后病中,见佛菩萨前迎,莲华遍满,技乐杂奏。弟子哀恳,愿留住世,救苦众生。净土变相,渐渐隐没。乃复住十五年,行咒救人。

  宋朝显超,博州人。他在金总持三藏前得受秽迹金刚咒法,救济病苦、解除冤结。所得的供养五万缗都交入永寿寺常住(缗是货币单位,一缗是一千钱)。

  后来生病,见佛菩萨来迎接他。虚空中遍满莲花,种种妙乐在空中奏响。弟子哀求他长久住世,救济众生。这样净土的景象就逐渐隐没。因此显超又住世15年,持咒救人。

  一日,忽闻天乐异香,佛及众圣,并现空中,即面西跏趺而化。(佛祖统纪)

  有一天,忽然闻到天乐异香,佛和圣众现在空中。他就朝西方结跏趺坐而往生。

  宋有开,不详其所出。居霅川千步寺。专修净业,旦暮不忘。于岁旦,请众唱佛讽经,至西方世界,即瞑目长逝。(佛祖统纪)

  宋朝有开,不知是哪里人。住在霅川千步寺。专修净业,早晚心里念念不忘。有一年年初,请大众念佛诵经,在念到“西方世界”时,眼睛一闭就往生了。

  宋若观,不详其所出。居乌镇嘉会寺。结十万人,同唱佛号,人各十万声。期先得生者,次第汲引。观诵法华、光明二经,满数十万部。誓与群生,庄严净业。一日,索笔书偈,趺坐而化。(佛祖统纪)

  宋朝若观,不知是哪里人。住在乌镇嘉会寺,曾经集合十万人共同念佛,每人念佛十万声,约定先往生的人次第来接后往生的人。若观诵《法华经》、《金光明经》达到几十万部。他发誓跟众生共同庄严净业。有一天,拿来笔写完偈子,结跏趺坐就走了。

  宋莹珂,不详其所出。受业霅川瑶山。酒炙无所择。

  宋朝莹坷,不知是哪里人。在霅川瑶山学法,喝酒吃肉无拘无束。

  一日,忽自念梵行亏缺,且堕恶道。向同住僧,取戒珠禅师所编往生传读之,大有感发。择一室,面西设坐,绝食念佛。越三日,梦佛及大士告曰,汝寿尚有十年,且当自勉。珂白佛言,阎浮浊恶,易失正念。所愿早生安养,承事众圣。佛言,汝志如是,后三日当迎汝。

  有一天,忽然想到自己持戒有缺损一定会堕恶道。就跟同住的僧人取来戒珠法师编的一本《往生传》。读后大有感触,就选了一间房,朝向西方设好座位,绝食念佛。这样念了三天,梦到佛菩萨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好自努力!”莹坷对佛说:“阎浮提浊恶,容易忘失正念,我愿早日往生净土,承事诸圣。”佛说:“既然你的志向如此,我再过三天来接你。”

  至期,命众诵弥陀经。曰,佛及圣众俱至,寂然而化。(佛祖统纪)

  到这一天,莹坷叫大众念《弥陀经》,说:“佛和圣众都来了!”就这样安然往生。

  宋智印,不详其所出。居霅川祇园,常修净观,旦夜无间。病中,集众讽弥陀经,甫毕,跏趺,合掌而化。(佛祖统纪)

  宋朝智印,不知是哪里人。住在霅川祇园,日常修持净观,昼夜不断。生病时,集合大众诵《弥陀经》。经才念完,就结跏趺坐合掌坐化了。

  宋祖辉,不详其所出。居明州城中之佛阁。逢人但云阿弥陀佛。鄞县尉王用享夫妇敬事之。一日,诣其…

《净土圣贤的传记(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