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歲,過了之後佛就滅度了,衆生無佛可依。在這個情況下,還有許多衆生沒有得度,後來就失去依怙了。而另有世界如來住世的時間極其漫長。法藏菩薩就攝受“佛身住世長久”這一功德莊嚴。設計自己成佛的國土,佛色身住世的時間達到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這樣一往生的時候就有佛可依,一直在佛前聞法得加持!這就能保證一切衆生往生後都決定成佛!所以叫“一切皆成佛”的願!一乘大誓願海!
或者想到有些佛攝受面不大,因爲法身光明雖然是無邊無際周遍一切,但應化身的光明隨著因地的願力不同,有的是一由旬、百由旬、千由旬等等。法藏菩薩想:我的光明要遍照十方無量無邊的國土,衆生一接觸到光明就被我攝受。這個時候發的願是要攝受十方法界無量無邊世界中的一切衆生。
又想到:如果我知名度不高的話,衆生恐怕對我不熟悉,所以要求我當來成佛的時候,如果十方無數世界裏的諸佛不共同稱贊我的名字我的國土的話,我不成佛!所以一成佛,緣起力不可思議,沒有辦法啦,十方諸佛都要極力地贊歎阿彌陀佛!緣起的力量就是這樣!極樂國土是如此的極爲殊勝,能極方便地給予衆生真實之利,所以諸佛爲了衆生的利益,都極力地贊歎!
還有的國土專門爲凡夫設計的,有些國土是專門爲菩薩設計的,有些國土是要登地之後才能夠生的……,這就是諸佛本願不同。那麼阿彌陀佛認爲:我要攝受下至叁惡趣衆生,上至登地菩薩,所以不論是六道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完全攝受。這樣就知道九法界衆生攝無不盡,所以這個國土成爲普度法門。爲什麼它叫叁根普被、利鈍全收?爲什麼連鹦鹉、八哥都能往生?爲什麼普天下各種身份、層次、行業的人都能往生?
不但是凡夫往生,阿羅漢出定的時候也被佛光攝受生到淨土裏去了,發大乘心的菩薩有多少多少億往生的!登地之後的菩薩又有多少往生!這樣你就看到,法門是極其廣大,願海就是按照衆生的情況,或者是世間惡人、世間善人,或者是小乘人,或者是大乘人,通通攝受。所以善導大師《觀經疏》裏講:九品往生的類型,遇惡法的衆生就生下品,遇小法的衆生就生中品,遇大法的衆生就生上品。所以法藏菩薩攝受無數佛國的優點,要建立攝受根機最廣的淨土,所以這個願海就像天空普覆一切、大地普載一切,這是“九品分張,萬流奔赴”。淨土分成九品,細分就是無數品,使得這世間一切惡人、一切善人、一切遇小乘法的人、遇大乘法的人,只要回過心來,求願往生,就都可以生入極樂世界,一切聖凡有情都可以生入。
而且又想到:一生到我的國土裏,是要讓他迅速地具足廣大智慧、廣大慈悲、廣大神通、現前圓滿一切普賢行願。(所以《無量壽經》爲什麼會跟《華嚴》是一部經,也是這個道理!)這個大誓願海,它就是攝受衆生一去了之後,加持你的心,就能讓你迅速達到一生補處,讓你真實成就普賢行願,讓你真正地開悟見性,然後迅速顯發廣大的神通、智慧、方便,然後在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裏化現無數身形,普度一切衆生。
我們不要談其它的,要知道這個國土裏一朵蓮花、一棵寶樹、一座宮殿樓閣,或者佛的一個法座,上面都攝盡了十方佛國的精華。這個你要知道啊!我們不按照這樣觀察的話,就不知道極樂世界有多麼殊勝,也因此不會發猛利的心求生淨土。在這一期法界的因緣裏,對我們來說,實在是法界中無與倫比的刹土!譬如說,法藏比丘當年就觀摩了十方諸佛示現什麼樣的身形、法座是怎麼樣子莊嚴的?他就在這裏面一一觀察:這個法座是非常殊勝的,我將來就要成就這個,甚至比這更好!這個佛示現的身相是這樣的,那我也要達到60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八萬四千好、一一好八萬四千光明!或者法座四根寶幢高有百千萬億須彌山,寶幢上寶幔就像夜摩天那樣,有五百億微妙寶珠做爲嚴飾。這上面每一個寶珠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作八萬四千種金色,一一金色周遍整個淨土,處處變化,作各種奇異的相,十方隨意變現,這樣以光明做無邊的佛事。這樣就知道單是佛的法座,甚至法座上一個寶珠,都攝受了無數佛刹的精華。
再看就是其中一朵蓮花,這個也是具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蓮花是怎麼放光?光中怎麼現佛?這些佛又怎麼化現在十方世界?這個是精妙無比!懂得這些,才知道極樂世界一塵一毛圓明具德,它都是完全含攝了無數億刹土的莊嚴精妙。
像這樣你去類推,你再去看《無量壽經》、《觀經》,自己的心好好地去觀察一下,或者根據《往生論注》29種莊嚴。法藏菩薩當年的苦行、發的弘願,是怎麼對于210億刹土舍其粗惡、取其精華,含攝在一個刹土當中的?就這一個刹土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它是遠遠超勝十方其它刹土的。所以《無量壽經》裏講“極樂淨土,超勝十方”。當法藏成佛的時候,國土實現了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衆生往生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這不是今天的世界博覽會,裏面展示全世界各地的精品,這是無數刹土無量精妙的總集,它的建成可以說是法界中最震憾的大事!是極深廣、極圓滿的緣起現象!
當年法藏菩薩在觀摩、攝受210億刹土的功德嚴淨之事,選擇好了之後,合成一個刹土,這就是極樂世界的藍圖!他願望中,未來要成就的刹土遠遠超勝十方210億刹土。之後經過五大劫的精勤求索。當時示現上是一個大菩薩,這樣一個刹土要集聚很多因緣才能成就,因爲它是緣起現象。比如說我們自己成佛了,這是我自身的事情,但我要成就一個佛刹、攝受無量衆生,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度生事業和極方便的作用,它要經過無量無數的緣起。如果發願建立的淨土只有很少的功德莊嚴,相對來說,積聚因緣的時間就短,就容易實現,但現在要攝受這麼無量無數的刹土莊嚴,這是極偉大的發願,因此就需要在無量無數劫當中修無量的菩薩行,讓能成就的一切因緣全部集聚圓滿,才任運地成就佛刹,成就一切願海。如果因緣沒到位、沒圓滿,單憑偉大的夢想是出不來的。所以經過了五大劫結成了四十八願,這都是智慧的觀察、不斷地修正、不斷地製定。五個大劫的精勤求索,才定下來四十八願!在結成願之後,不是說已經成功了,其實這之後不曉得經過多少劫,唐譯當中說:“經過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億那由他、百千億”時間漫長得驚人!而這期間,修布施乃至般若的無量無邊菩薩行,都達到了究竟。一直到成就願海、成就刹土的因緣全部圓滿了,極樂世界才出現,佛才在裏面示現成佛、說法!
我們想一想:如果之前因緣沒具足,會不會忽然之間就出現極樂世界?如果還沒真實成就,我們去了還要起煩惱,那有什麼用?或者一去了之後,還不能蓮花化生,還有投胎,或者得不到叁十二相,得不到國土的受用,那就不叫成就了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的建立是極其深妙不可思議的事。這是要徹證本性,心性的妙力出來了,才能攝取佛土、建立佛土。當然,這都不是凡夫所能想象的。中間經過極漫長的時間!實際上這就是要積聚資糧,要有很多很多的因緣,到所有的因緣都聚合了、圓滿了,就在法界中出現極樂世界了!這以後就任運地隨本願因緣,流現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我們只要往生到裏頭,就能受用到這一切成果。因爲所有無量無數的緣起力量、以無量無邊的福慧資糧做莊嚴,就使得一切願海都成爲事實了。
拿世間法的比喻來說,比如我們要使一個地區的風氣變好,這也不是單憑空想就能成辦的!讓一個地區移風易俗,需要多方面的因緣,要經過長時間逐漸地教化。比如要讓一個城市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狀況就很不容易。如果教化工作做得好,每個人都受到教育,讓好風氣不斷地發展、加深,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景象。真的就出現了!丟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撿,晚上不用關門!這樣實現人間的一個太平景象也都是因緣成就的。但這跟極樂世界的莊嚴是沒辦法比的,就像一粒微塵比太虛空一樣。
你這樣想一想才會明白。不然就很不懂,爲什麼五個大劫結成大願,發願之後還要無量無數劫的修行。這就像造一間草屋只要幾天時間,而要造“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卻需要花上百年的時間。要建成荟萃無數刹土精華的絕妙淨土,其中每一樣都極其精妙,這就需要經過無量無數劫。這樣一步步走來,太不容易啦!這是經曆了無量無數劫的努力,今天終于圓滿地實現了。
這是法界的盛事!是無量百千億劫稀有難逢的良機。在這一點上要有抉擇的眼光,那今生是決定只求生極樂世界了!爲什麼呢?因爲這是無量劫來無數修行所結成的極偉大的碩果,是法界裏面最好的刹土!因此直接去西方就是最好的選擇。這不是憑我個人的能力,我自己能幹什麼?所以這叫“他力法門”,全仗阿彌陀佛慈悲,累劫的修行、願力、一切的福慧資糧,做了多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呀?你看《無量壽經》發了四十八願之後,法藏菩薩是怎麼爲我們修行的?是怎麼爲我們建立佛土的?有多少慈悲、多少智慧、多少因緣?憑我們自己修叁十二相裏的一相要多長時間?我們要修成照見十方無量世界的天眼通要多長時間?修成一飯食頃遍遊十方世界的神足通,又要多長時間?像這樣一樣一樣地想,就知道單憑自力成就的困難。但是我們一生到極樂世界,就融到了法界大緣起的海洋裏頭,融入了彌陀大願海裏頭,就直接享用到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
這是何等的幸運!是人中最幸運的人!無量無數的因緣成就這是非常難的。這在十劫之前已經圓滿了,到目前爲止經過了十劫,在極樂世界是十天!那這個裏面的因緣是方方面面全部都圓滿啦!這是當前在全法界裏再也找不到的妙土了!這就是在這一期當中,由于累劫的因緣,發了無上的願王,然後經過漫長時劫的積累,所有好的因緣都具備、違緣都消除。然後你進…
《淨土教言講記(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