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寺院朝暮擊鍾一百零八下。乃象征破除百八煩惱,故稱百八鍾。此一行事始自我國。據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載,晨曉鳴鍾以破除長夜而警覺睡眠,晚幕鳴鍾以喚醒世人之昏闇迷惑。又謂,引持鍾杵宜緩,擊鍾揚聲宜長,分叁通各叁十六下,起止叁下稍緊,總計一百零八下。另據禅林象器箋呗器門載,百八鍾分叁轉,一轉叁十六下,前十八下之速緩,後十八下之速急。又共敲擊一百零八下系爲配合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又睡前鳴百八響或稱爲幽冥鍾。在日本,歲末夜半時鳴鍾一百零八下,稱爲除夕鍾。[類聚名物考卷叁叁四]
(儀式)昏曉兩時鳴大鍾一百八聲,自百丈之清規爲始。後世略之,有唯于曉時鳴百八聲者,有鳴于昏曉者。但元朝之曉,一般鳴一百八。是稱贊百八尊之功德,又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之表示也。敕修清規曰:“大鍾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叁通,各叁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叁下稍緊。”然百八之數,謂爲醒百八煩惱之睡者,通說也。
(術語)晨昏大鍾,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規法器章曰:“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叁通,各叁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叁下稍緊。”其百八之數,支那之世典以爲合所謂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談采余曰:“鍾聲晨昏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氣,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數。”或以醒一百八煩惱之睡雲。
晨昏各打大鍾一百○八下,以驚醒一百○八煩惱。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