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八覺?八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佛學次第統編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八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八覺”的解釋

  又作八種惡覺、八不善覺。謂衆生所生之八種惡念,即欲、嗔、害、親裏、國土、不死、族姓、輕侮。覺者,新譯作“尋思”,猶言念。(一)欲覺,貪欲之念。  (二)嗔覺,嗔恚之念。(叁)害覺,又稱惱覺,惱害他人之念。(四)親裏覺,常憶親戚鄉裏之念。(五)國土覺,常憶國土安危之念。(六)不死覺,積聚財寶,常憶長命不死之念。(七)族姓覺,常憶族姓高貴之念。(八)輕侮覺,恃己之才德而輕侮他人之念。[菩薩地持經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成實論卷十四、華嚴經疏卷十叁、大明叁藏法數卷叁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八覺”的解釋

  (名數)八種之惡覺也,覺猶言念:一、欲覺,貪欲之念也。二、嗔覺,嗔恚之念也。叁、惱覺,惱害他之念也。四、親裏覺,常憶親戚鄉裏之念也。五、國土覺,常憶國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覺,富有財寶常憶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覺,常憶族姓高貴之念也。八、輕侮覺,恃己才德常輕侮他之念也。見華嚴經十叁。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八覺”的解釋

  [出華嚴經疏]  覺猶念也。因此八種。引起一切煩惱。即惡覺也。一欲覺欲即貪欲。謂貪欲心起。常念可意之事。故名欲覺。二嗔覺嗔即嗔恨。謂嗔恚心起。常念忿恨于他。故名嗔覺。叁惱覺惱即惱害。謂憎嫉心起。常念惱害于他。故名惱覺。四親裏覺謂常憶念親戚鄉裏。故名親裏覺。五國土覺謂常念國土安危。故名國土覺。六不死覺謂因多財資養。常念不死。故名不死覺。七族姓覺族即姓族。姓即種姓。謂矜誕心起。常念世族種姓。有高有下。故名族姓覺。(矜誕者。誇大之謂也。)八輕侮覺侮即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八覺”的解釋

  八種的惡覺,即嗔覺、惱覺、親裏覺、國土覺、不死覺、族姓覺、輕侮覺。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八覺”的解釋

  佛遺教經論八大人覺:覺即覺悟,謂此八法,乃是菩薩緣覺聲聞大力量人之所覺悟,故名八大人覺。
  一、少欲覺  謂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則臥覺一榻之寬,覆覺一衾之溫,食覺一餐之飽,處覺容膝之適,心無過想,是名少欲覺。
  二、知足覺  謂人雖貧乏,常知止足。是則雖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溫。雖食藜糗,而有膏粱之美。雖居蓬荜,而有廈屋之安。是名知足覺。
  叁、寂靜覺  謂人離衆愦鬧,閑居獨處,厭世纏縛,思滅貪欲之苦本。而能斷除煩惱,寂靜其心,是名寂靜覺。
  四、正念覺  謂人思念正道,一心專注,無有間雜,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覺。
  五、正定覺  謂人修習禅定,攝諸亂想,而得身心寂靜,叁昧現前,是名正定覺。
  六、精進覺  謂人勇猛精勤,修習善法,不令間斷,則道業日進,無有退失,是名精進覺。
  七、正慧覺  謂人欲入道者,必須從聞而思,從思而修,以此叁者而自增益,則智慧真正。離諸邪見,斷惑證果,是名正慧覺。
  八、無戲論覺  以言嘲谑,名爲戲論。謂人欲得涅槃寂靜之樂,必須清淨口業,舍諸戲論,一循正語,是名無戲論覺。 - 明·楊卓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八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