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師接化弟子之方式。禅家宗匠接引學人時,爲杜絕其虛妄思惟或考驗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聲,以暗示與啓悟對方。碧岩錄第二則(大四八·一四一中):“直饒棒如雨點,喝似雷奔,也未當得向上宗乘中事。”相傳棒之施用,始于唐代德山宣鑒與黃檗希運;喝之施用,始于臨濟義玄(或謂馬祖道一)。以德山善用棒,臨濟善用喝,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以後禅師接引學人,多棒喝交施,無非欲藉此促人覺悟。後世對警醒人之執迷不悟,稱爲當頭棒喝。
據五家宗旨纂要所載(卍續一一四·二五四上):“臨濟家風,全機大用,棒喝齊施。”臨濟宗始祖義玄禅師受黃檗之影響,有所謂四喝八棒。八棒,即:(一)觸令支玄棒,爲罰棒。(二)接機從正棒,爲從正之棒。(叁)靠玄傷正棒,爲罰棒。(四)印順宗旨棒,即印證來機,爲賞棒。(五)取驗虛實棒,即一見便打,試學人修行之虛實,無關賞罰。(六)盲加瞎棒,即盲目亂打,此爲宗師之過。(七)苦責愚癡棒,與前者相反,乃苦責學人。(八)掃除凡聖棒,爲至高之正棒。四喝,即:(一)一喝如金剛寶劍,有斬除情解之作用。(二)一喝如踞地獅子,有喝阻情解之作用。(叁)一喝如探竿影草,有勘驗學人之作用。(四)一喝不作一喝用,有不敢觸諱之作用。
(術語)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來自臨濟,臨濟問黃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叁問,叁度被打。後參大愚,得悟黃檗宗旨。卻回黃檗,機鋒敏捷。檗便打,師便喝。以後接人,棒喝交馳。故今謂警醒人之迷誤者,曰當頭棒喝。